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影响探讨_第1页
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影响探讨_第2页
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影响探讨_第3页
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影响探讨_第4页
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影响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 科 学 生 毕 业 论 文年 月 日论文题目: 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 学 院: (黑体三号字)年 级: (黑体三号字)专 业: (黑体三号字)姓 名: 吴元昊学 号: (黑体三号字)指导教师: (黑体三号字)I摘要交通是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高铁作为交通技术上的伟大变革,深刻影响着沿线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哈大高铁的开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三省南北大贯通,其沿线城市的旅游格局将进行重构,它不仅对沿线城市的时空位置进行重新的定位,还因其对旅行成本的巨大影响,使得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以及沿线其它主要城市在区域旅游新格局逐步形成的过程中面临种种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沿线城市需要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强旅游全面合作、升级硬件软件设施等方面推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乘哈大高铁的“东风” ,实现区域旅游的繁荣发展。关键词哈大高铁;旅游新格局;机遇;挑战;发展IIAbstract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英文摘要内容必须与中文摘要完全对应。英文摘要采用 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字书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 倍行距。)Key wordsKey words;key words; key words(英文关键词内容必须与中文关键词完全对应。英文关键词采用 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字书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 1.5 倍行距。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用“;”隔开)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第一章 高铁影响沿线区域旅游格局重构的理论依据 .2一、 高铁与旅行交通成本 .2二、 高铁与沿线站点可达性 .2三、 高铁与旅游产业要素流动 .3第二章 高铁与沿线区域旅游格局重构探析 .3一、 哈大高铁概况 .3二、 哈大高铁给沿线城市带来的旅游交通成本变化分析 .4(一) 从交通时间成本方面分析 .4(二) 从交通费用成本方面分析 .5三、 哈大高铁对沿线旅游城市时空位置的重新定位 .6四、 哈大高铁沿线区域旅游格局变化趋势 .7(一)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区域商务旅游中心的地位得以巩固 .7(二) 大连、哈尔滨、沈阳、长春的旅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7(三) 沈阳旅游集散能力得到加强,短途、长途旅游要素向沈阳集聚 .8(四) 沿线城市,尤其是四大副省级城市的旅游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 .9(五) 沿线其他旅游城市面临更大挑战 .10第三章 哈大高铁沿线城市在旅游新格局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0一、 区域旅游新格局下沿线城市将面临重重机遇 .10(一) 区域内旅游需求由潜在转为现实 .10(二) 促进沿线城市旅游深度合作 .11(三) 旅游业的繁荣将带动地区第三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11二、 区域旅游新格局下沿线城市将面临层层挑战 .11(一) “旅游高地”对“旅游低谷”的虹吸现象 .12(二) 旅游市场结构发生改变 .12第四章 哈大高铁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对策 .13一、 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塑造旅游品牌形象 .13二、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创建旅游合作机制 .14三、 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健全旅游服务功能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附录:哈大高铁沿线九大城市 3A 级以上景区汇总 .18致谢 .19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影响研究1前言交通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交通技术的飞速变革,使旅游者能以更快捷的速度、更低廉的花费、更舒适的体验抵达地球任何一个遥远的角落。自 2005 年开始,我国高速铁路开工建设,目前已有京津城际铁路、郑西高铁、京广高铁、哈大高铁、京沪高铁等多条线路陆续投入使用,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已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08 版) ,我国的高速铁路到 2020 年将形成“四纵四横”的网络格局,连接各省会城市和人口 50 万以上的大城市,总营运里程将达 16000千米。高铁作为交通技术上的伟大创新,正深刻影响着沿线城市的发展和空间演变。它缩减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中长距离旅行中旅游目的地同中心城市的深层互动,为沿线城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国内外的大量科学研究与产业实践都表明,高铁带来的交通可达性、便捷性、舒适性等方面的变革,深刻影响了旅游者的行为决策、旅游产业要素的流动布局、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变化。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原有的区域旅游空间竞合格局将被击破,区域旅游空间将会重构,高铁沿线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价值就需要重新评估。围绕着“高铁” ,一些地区正在进行新的城市规划建设、旅游开发,其必然进一步促进区域旅游格局进行新的调整。高速铁路诞生至今虽已 40 余年,但目前国内外在高铁对于区域旅游发展影响方面的研究还并不系统。2012 年 12 月 1 日,东北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正式运营,哈大高铁对沿线区域旅游业影响的相关研究还不多见,充分认识哈大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机制,了解哈大高铁对沿线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重构的影响机理,对沿线城市旅游保持持续空间竞争力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分析了哈大高铁给沿线区域旅游格局带来的变化,以及沿线城市旅游发展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并探讨了哈大高铁沿线城市在高铁时代背景下的旅游发展对策。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铁影响沿线区域旅游格局重构的相关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探析了哈大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面临的区域旅游新格局;第三部分探讨了哈大高铁沿线城市在区域旅游新格局下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最后本文尝试探索哈大高铁沿线城市在区域旅游新格局下发展旅游应采取的相关对策。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影响研究2第 1 章 高铁影响沿线区域旅游格局重构的理论依据1、高铁与旅行交通成本旅游目的地在区域旅游圈内的竞合关系是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旅游交通成本对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从经济学角度上讲,对大多数理性消费者来说,用较少的金钱在较短的时间内游览尽可能更远的旅游目的地,是旅游效用最大化的体现。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哪种交通方式用时更短、费用更低,此种交通方式就在理性消费者中有更高的竞争力。分析旅游交通成本要从时间成本与费用成本两方面考虑。在旅游时间一定的情况下,交通时间和游览时间成反比。相对于汽车等传统交通工具,高速铁路无疑能够极大地节约旅行者在旅行途中花费的时间成本,从而使旅行者能够花费在游览上的时间大大增加。在旅游开支一定的情况下,若食宿、自由支配费用相同,不同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体现在交通成本的大小。高铁相较于汽车、普通列车等传统旅行方式在费用上不占优势,但相较于航空旅行优势明显。2、高铁与沿线站点可达性自古以来,交通对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1917 年北洋政府修建了北戴河至海滨、海宁铁路支线,夏季吸引了大量避暑旅游客源,成为我国第一条铁路旅游支线雏形。交通技术的变革使旅游者能以更快捷的速度、更便宜的价格及更舒适的体验到达更远的地方,这得益于旅游目的地交通可达性的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指的是旅客借助交通方式的帮助从客源地抵达旅游目的地的方便程度。在影响可达性的众多要素中,连接度与向心度是重要的两个指标。旅游目的地的向心度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在旅游交通网络中相对于旅游客源地的位置,计算方法为该旅游交通网络中最大的通达指数与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指数的差。连接度指旅游目的地与交通网络连接程度的高低,是旅游目的地到达其他城市的最短路径数与交通节点的比值。“高速铁路建成后,旅游交通网络中节点数量保持不变,但交通线路的数量得以增加,因此向心度与连接度都将提高,整个旅游交通网络的通达性提高” 1。如旅游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影响研究3目的地设有高铁站点,则该地必将吸引更多的旅游资源。Brotchie 通过研究日本新干线的案例,证明了高速铁路节点的连接度对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有重要的影响 1。Bazin 等通过研究法国“南方高铁”沿线旅游产业的发展变化得到 “商务楼、会展中心和商务酒店的数量在靠近高速铁路站点的区域明显增加”的结论 2。3、高铁与旅游产业要素流动高速铁路开通后,交通成本产生了相应变化,这将导致区域内旅游目的地空间竞争强度出现新的变化,进而影响旅游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从而导致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部分变化 3。交通成本降低,会导致一般性产业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成本降低,产业要素会向更具区位优势、存在规模递增收益效应的区位集聚;传统旅游资源(景区) 的位置具有不可移动性,虽然它将仍停留在原地,但由于旅行时间成本的降低,旅游者前往这些旅游目的地也会变得更加便利。在旅游产业要素流动、旅游企业区位选择的共同作用下,高速铁路降低了交通成本,则旅游产业要素出现集聚效应,区域内若干旅游城市旅游格局将呈现核心边缘模式。第 2 章 哈大高铁与沿线区域旅游格局重构探析一、哈大高铁概况2012 年 12 月 1 日,哈大高铁正式运营。哈大高铁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京哈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黑龙江哈尔滨市,南抵滨海大连,纵贯东北三省,途经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个副省级城市以及六个地级市,全程 921 公里(辽宁省境内 553 公里,吉林省境内 270 公里,黑龙江省境内 81 公里) ,设立 23 个车站。哈大高铁实行“冬季和夏季”两张列车运行图,实行与两个速度等级(夏季最高时速约为 300 公里、冬季最高时速约为 200 公里)相对应的票价(夏季票价为冬季1 殷平.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新格局构建以郑西高铁为例.旅游学刊 .2012 年第 12 期.1 Brotchi J FFast rail networks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A Brotchie J F,Batty M,Hall P,et alCities of the 21thCentury: New Technologies and Spatial Systems C Melbourne: Longman Cheshire,1991. 25372 Bazin S,Beckerich C,Delaplace M,et alLa LGV: Unoutildouverture des espaces et de renforce mentdel attractivitetouristique? J Revue de lEconomie Meridionale,2004 ,52( 12) : 205206.3 Masson S,Petiot R Can the high speed rail reinforce tourismattractiveness? The case of the high speed rail between Perpignan( France) and Barcelona ( Spain) J Technovation ,009,29( 9) : 611 617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影响研究41.5 倍) ,夏季区间初步界定为每年 4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冬季区间初步界定为每年12 月 1 日至次年 3 月 31 日。图 1 哈大高铁路线示意图 1本文进行的分析和讨论基于哈大高铁夏季运行周期内的相关数据,一方面是因为哈大高铁夏季运行周期时长是冬季运行周期时长的 3 倍,夏季运行周期内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从时间上要长于冬季运行周期;另一方面是由于夏季运行周期内哈大高铁的运行速度是冬季运行周期内运行速度的 1.5 倍,夏季运行周期内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从效率上要高于冬季运行周期。二、哈大高铁给沿线城市带来的旅游交通成本变化分析(一)从交通时间成本方面分析表 1 哈大高铁沿线九大城市交通时间成本变化汇总表城市 普快列车 高速铁路 备注哈尔滨-长春 2小时36分钟 1小时长春-四平 1小时20分钟 33分钟四平-铁岭 1小时20分钟 30分钟铁岭-沈阳 50分钟 18分钟沈阳-辽阳 50分钟 24分钟辽阳-鞍山 20分钟 11分钟此处定义“普快列车”包括“普通” 、“普快” 、“快速” 、“特快” 、“直达”等火车种类。1 23 个车站分别为:哈尔滨西站、双城北站、扶余北站、德惠西站、长春站、长春西站、公主岭南站、四平东站、昌图西站、开原西站、铁岭西站、沈阳北站、沈阳站、辽阳站、鞍山西站、海城西站、营口东站、盖州西站、鲅鱼圈站、瓦房店西站、普湾站、大连北站、大连站。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影响研究5鞍山-营口 1小时25分钟 20分钟营口-大连 4小时(已停运) 1小时资料来源:根据 2013 年 6 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数据整理 1。哈大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区间的旅行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沿线九大主要城市中,哈尔滨至长春旅行时间由 2 小时 36 分钟缩短至 1 小时,长春至四平、四平至铁岭旅行时间由 1 小时 20 分钟缩短至半小时左右,鞍山至营口旅行时间由 1 小时 25 分钟变为仅需 20 分钟,而营口至大连原来乘普快需 4 小时左右,现在仅需 1 小时即可到达。哈大高铁给沿线九大主要城市带来的旅行时间变化如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作为东北三省哈大高铁沿线的四大副省级城市,旅行时间也极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