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基础护理技术教学课件下载 -样章 .ppt 第四章 内容提要 l医院感染 l清洁消毒灭菌 l无菌技术 l隔离技术 l供应室 1.熟悉医院感染的概念和形成 2.掌握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3.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及方法 4.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操作原则、基本操作方法 5.掌握隔离的概念、隔离的原则及隔离的技术应用 6.了解供应室的设置、工作内物品的保养 学 习 目 标 l感染链由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组成,当三者 同时存在,并有机会互相联系,就能形成感染。 医院内感染 l医院内感染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病人、探视者或陪 诊者、医院职工 在医院里 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者。 l感染分类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寄居在体内的正常菌群或 条件致病菌,在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时引起的感染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是指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务人员以及病人与探视 者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空气、水、医疗器械、 手等的间接感染。 1.病原体来源广泛,环境污染严重 2.易感人群增加 3.大量新型抗生素开发或不合理使用 4.各种侵入性(插入性)诊疗手段增多 5.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危害性认识 不足,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消毒灭菌不严格,无菌操作不规范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三)医院布局设施合理 (处置室)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二)健全医院各项制度 管理制度 (病人入院 住院 出院 ) 监测制度 (灭菌 消毒剂效果) 消毒质控标准 (医护人员手的消毒 ) l灭菌彻底杀灭物品上的一切微 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 清洁、消毒、灭菌 l清洁指清除物品上的一切污秽 ,如尘埃、血迹、油脂等。 l消毒清除或杀灭除细菌芽胞外的 各种病原微生物。使之减少到不能 引起感染或致病。 1.陈旧血渍用过氧化氢溶液擦洗或浸泡后洗净; 2.碘酊污渍可用乙醇或维生素溶液擦拭; 3.甲紫污渍可用草酸或乙醇擦拭 4.高锰酸钾污渍可用维生素溶液洗涤或 0.2 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后清洗。 清洁法 将物品先用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或洗洁精 等刷洗,最后用清水冲净,除去物品上的有 机物。 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 l微波消毒灭菌 l热力消毒灭菌 燃烧法 , 干烤法 , 煮沸消毒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l光照消毒灭菌 日光曝晒法 ,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电离辐射灭菌法 , 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l生物净化 化学消毒灭菌 浸泡法 喷雾法 擦拭法 熏蒸法 注意事项 : 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火焰燃烧过程中,不可添加乙醇, 以免引起烧伤或火灾。 锐利及贵重器械禁用 燃烧法 适用范围 :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 纸、特殊感染的敷料处理。 某些金属器械或搪瓷类物品,在急用或无条件用 其他方法消毒时也可采用。 方法 :器械可放在火焰上烧灼 20秒,搪瓷容器可 倒入少量 95乙醇后慢慢转动,使乙醇分布均匀 ,然后点燃烧至熄灭。 适用范围 :玻璃、搪瓷、金属器 械、油脂及各种粉剂等灭菌。消 毒:箱温 120 140 ,时间 10分 20分钟;灭菌:箱温 180 ,时间 20分 30分钟。 干烤灭菌法 原理 :主要靠空气对流与介质的传 导使热力传播及穿透,达到灭菌目 的,效果可靠。 注意事项 : 玻璃类用纱布包好,应从冷水或温水时放 入; 橡胶类用纱布包裹,导管空腔应先灌水,待水沸后 放入 器械轴节和容器盖要打开,碗、盆不重叠 较小物品用纱布包好 尖锐物品不宜用煮沸法 煮沸消毒法 适用范围 :耐高温、耐湿物品,如玻璃、金属、 搪瓷、橡胶类等的消毒处理 方法 :洗净物品,全部浸没在水中,计时从水沸后开 始,如中途需加入物品,则需从第二次水沸后重新计 时经 5分 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达到消毒效果 另:在水中加入 1 2的 NaCHON 可提高沸点至 105 ,并有增强杀菌、 去污防锈作用。 适用范围 :耐高温、高压及耐湿的物品,如敷料、手 术器械、玻璃类、搪瓷类物品及药品等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法 l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灭菌 方法。利用高压及饱和蒸汽高热所释放的潜热灭菌。 l压力在 103kpa 137kpa(15磅 20磅平方吋)时 ,温度达 121 126 ,经 20分 30分钟后,可杀 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达到灭菌目的 方法 :见示教 注意事项 : 包不宜过大,不宜过紧。 布 类物品放金属或搪瓷等物品之上。 定期检 查灭菌效果。 l利用其热、干燥和紫外线作用,具 有一定的杀菌力 l将物品放在直射日光下曝晒 6小时 l多用于被褥、床垫、毛毯、书籍等 物品的消毒 日光曝晒法 照射强度监测 : 紫外线强度测定仪监测, 3 6个月测定一次。 无强度测定仪则应建立使用时间记录卡,凡使用时间 超过 1000小时,应换管。 定期进行空气培养以检 查杀菌效果。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l消毒时间须从灯亮 5分 7分 钟后计时 l紫外线杀菌能力与其波长有关,最佳杀菌波长为 254纳米 方法 :空气消毒时,室内每 10平方米安装 30瓦紫外线灯管 1支, 有效距离不超过 2米,照射时间不少于 30分钟。物品消毒,有效 距离为 1米,照射时间不少于 30分钟。 注意事项 : 保护眼睛和皮肤。 保持灯管清洁。 关灯后须 间歇 3分 4分钟再开启。 l是应用同位素钴 60的 射线或电子加速器 发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灭菌。又称 “冷 灭菌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l适用范围:对金属、橡胶、玻璃、塑料、 高分子聚合物(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 输血器、聚乙烯心瓣膜、人造血管组织等) 、精密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制品、节育用具 等的灭菌。 电离辐射灭菌法 l灭菌灯内装有臭氧发生管,在电场作 用下,可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成高纯 臭氧。臭氧主要依靠其强大的氧化作 用杀菌。 l使用灭菌时,关闭门窗,确保消毒效 果,空气消毒时,臭氧浓度大,人员 必须离开现场,待消毒结束 20分 30 分钟后,方可进入。 臭氧灭菌灯管消毒法 采用生物洁净技术,通过 三级空气 过滤器 ,隔离空气中 0.5微米 5微 米的微粒、尘埃,选择合理的气流 方式来达到空气洁净的目的 生物净化法 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原则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病原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需浸泡消毒的物品要洗净擦干,打开轴节或套盖浸没在 消毒液中。 (4)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及时 调整浓度。 (5)经浸泡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 洗,避免消毒剂剌激人体组织。 化学消毒灭菌法 利用化学药物渗透到菌体内 ,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酶蛋白 失去活性,细菌代谢障碍,或损害细菌膜的结构,改变其 通透性,破坏其生理功能,从而起到消毒灭菌作用。 (1)浸泡法 :将物品浸没于消毒液中,在标准 的浓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2)熏蒸法 :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 毒剂呈气体,在标准的浓度与时间里达到消毒 灭菌的作用。 (3)喷雾法 :借助喷雾器,使消毒剂呈气雾状 ,喷洒在空间和物体的表面,在标准的浓度内 达到消毒作用。 (4)擦拭法 :用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在标准 浓度内达到消毒作用。 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供应室 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器材的供应部门。其任务是对 各种医疗器材进行清洁、包装、灭菌以及各种敷 料的加工、物品保养 。 l供应室的设置和工作内容 l敷料加工 l常用物品的保养方法 l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 ,未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 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 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 染的操作技术 l无菌技术是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一项 重要措施和基本操作。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l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通风,停止清扫 地面,减少走动。 l操作者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帽字 ,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 手套。 l治疗室应每日 1次紫外线照射消毒。 -操作前准备 l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 平以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不 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 l用无菌钳取无菌物。无菌物品一经取出,虽未 动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份无菌物品,只 供一个病人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l无菌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不可使用,应更 换或重新灭菌。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操作中保持无菌 l有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 l无菌物须存放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 无菌包外有标签。注明物品名称、灭菌 日期,并按有效期或失效期先后顺序安 放和使用。 l无菌包保存期限为 7天(未污染情况下 )。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物品保管 l戴无菌手套法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l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l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l取用无菌溶液法 l无菌包使用法 l铺无菌盘法 无菌持物钳 l是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的器械 l持物钳的类别 :镊子、卵圆钳和三叉钳 l浸泡:于盛有消毒液的大口有盖容器中, 消毒液液面需浸没钳轴节以上 2 3厘米或镊 子的 1/2 ,每个容器只能放一把持物钳。 l消毒:持物钳及容器每周清洁、灭菌一次 。手术室、注射室、门诊换药室等使用较 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灭菌。消毒液每 周更换一次。 无菌持物钳 l无菌持物钳不能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也 不能用于换药及消毒皮肤。 l无菌持物钳不能用于夹取油纱布,因粘于 钳端的油污可形成保持层,影响消毒液渗透 而降低消毒效果,此外,油污还可污染其他 物品及消毒液。 l需取远处物品,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 地取用无菌物 。 使用 :取放无菌持物钳,应将容器盖打开,镊子持上 1/3处,钳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液面以上的 容器内壁。使用时保持钳端朝下,不可倒转向上,以 免消毒液倒流而污染钳端,用后立即放回容器,松开 钳轴,盖容器盖。不可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注意事项 l取无菌容器内物品: 打开无菌容器盖时,将盖的 内面(无菌面)朝上放稳妥或拿在手中,手不可触 及容器的内面,取出无菌用物后即将容器盖盖严, 避免容器内无菌物品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l手持无菌容器 如无菌碗、无菌盘时,应托底部。 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注意事项 : 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 面、容器边缘及内面。 2、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灭菌一次。 倒溶液时瓶签朝上,避免污染瓶签。 倒少量溶液达到冲洗瓶口的目的。 已开过的溶液瓶内溶液可保存 24小时。 取用无菌溶液法 注意事项 (1)不可将无菌物品或非无菌物品伸入 无菌瓶内蘸取或直接接触瓶口倒液,以 免污染瓶内的溶液。 (2)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倒回瓶内。 l取用无菌溶液前先进行四查:查瓶签(药名、剂 量、浓度、有效期)、查瓶体(有无裂缝)、查瓶 盖(有无松动)、查溶液(变色、沉淀、混浊等) l取用方法:见示教 无菌包使用法 示教 : 无菌包包扎法 无菌包开包法 l开启过的无菌包按原折包回,保存期 超过 24小时,或无菌包内物品被污染 、包布受潮,须重新灭菌。 l包布内面为无菌面,未经消毒的手不 可触及包布内面。 注意事项 铺无菌盘法 戴无菌手套法 l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 l衣物及其他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 l无菌盘不宜放置过久,有效期不超过 4小时 注意事项 l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 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及另 只手套的内面。 l发现手套有破洞,立即更换。 l脱手套不可用力强拉单层手套口或手指部分, 以免损坏。 注意事项 隔离 是将传染源传播者(传染病人或 带菌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 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 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防止传 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后者采取保护 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免受感染。 隔离技术 l与普通病区分开,远离食堂、水源和其他 公共场所 l传染病病区要有多个出入口,使工作人员 和病人分道进出隔离病室,门外及病床挂隔 离标志,门口放消毒液浸湿的擦脚垫 l门外挂有隔离衣,备消毒液、清水各一盆 及手刷、毛巾,还备有避污纸 隔离区域的设置 病人的安置 :以病员为单位 以病种为单位 l清洁区 凡未和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 生物污染的地区为清洁区。如:值班室、配餐室 、库房等工作人员使用的场所。 l半污染区 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方 为半污染区。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病区的 走廊和化验室等。 l污染区 凡和病人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 的地方为污染区。如:病室、厕所、浴室等。 隔离区域的划分 按病人所接触的环境分: 一般消毒隔离 隔离消毒原则 终未消毒处理 隔离技术操作 口罩的使用 手的消毒 穿脱隔离衣 避污纸的使用 口罩的使用 目的 保 护 病人和工作人 员 ,避免相互 传 染。 防止 飞 沫 污 染无菌物品或清 洁 食物 实 施 1、洗手后戴口罩,口罩 应 罩住口鼻,系 带 方 法可 视 情况而定 2、口罩用后, 应 立即取下。将 污 染面(外 面)向内折叠,放入胸前口袋或小塑料袋 内。不 应 挂在胸前。 注意事 项 (1)不可用 污 染的手接触口罩,口罩潮湿 时应 立即更 换 。 (2)一般情况下, 纱 布口罩使用 4小 时 8小 时 应 更 换 ,每次接触 严 密隔离的 传 染病人后 应 立即更 换 ,一次性口罩使用不超 过 小 时 。 手的消毒 目的 : (1)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 (2)避免 污 染无菌物品及清 洁 物品。 刷手法 :适合于接触感染源后的双手消毒。 顺 序:前臂 腕部 手背 手掌 手指 指 缝 指甲 卫 生洗手法: 注意事 项 : 洗手 时 ,身体勿靠水池,以免 污 染水池或水 溅 湿 工作服。 刷手范 围应 超 过 被 污 染部位, 顺 皮 纹 刷洗。 流水洗手 时 腕部要低于肘部,使 污 水从前臂流向 指尖。 肥皂液要每天更 换 ,手刷要每天煮沸消毒。 目的 :用避污纸垫着拿取物品或作 简单操作,以保持双手或用 物不污染,可省略消毒程序。 避污纸的使用 取避污纸法: 要从页面抓取,不可掀页撕取 穿隔离衣 脱隔离衣 手捏衣领穿左手 松开腰结解袖口 再伸右手齐上抖 塞住衣袖消毒手 系好领口扎袖口 解开衣领脱衣袖 折襟系腰前打结 对齐领子挂衣钩 注意事项: 隔离衣长短要合适,须全部遮盖工作衣,有破洞 不可使用。 保持衣领清洁,系领时污染的袖口不可触及衣领 、面部和帽子。 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清洁区。 隔离衣每天更换,脱下后,清洁面向外翻,卷好 投污物袋中。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穿脱隔离衣 目标检测 : 1.洗净陈旧的血渍宜选用 : A.过氧化氢 B.乙醇 C氨水 D.维生素 C E.草酸 2.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伤口换下的敷料,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 A.清洗后再消毒 B.清洗后放日光下暴晒 C.灭菌后再清洗 D.扔入污物桶 E.焚烧 3.煮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语文必修课综合测试卷
- 软件产品销售合同及交付管理
- 连锁商超安全管理工作流程
- 地下室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 户外广告创意设计与合同管理指南
- 老年餐饮服务管理规范及操作流程
- 家庭天然气安装与使用安全协议
- 人工智能智能模型与算法应用题目
- 小学英语口语训练课程教材设计
- 服装生产流程管理细则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 防洪排涝工程合同范本有效
- 高血压病基层诊疗指南
- 医院视频监控系统维保方案
- 门诊护士课件教学课件
-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课件
- 职务侵占罪培训
- 中式烹调师技能等级认定四级理论知识试卷
- DB65-T 4784-2024 冰川范围调查技术规范
- 幼儿园礼仪小天使《借物品》教学课件
- 年产四万吨聚脂长丝工厂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