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4)_第1页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4)_第2页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4)_第3页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4)_第4页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 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观点不符合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的是( )。 A.以爱以德来感化儿童 B.儿童自定法则来管理自己 C.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D.一切设施、一切活动以教师为中心 2.贝贝上幼儿园时,看到妈妈走了伤心地哭起来。旁边的几个小朋友也跟着哭了起来。这 一现象反映出幼儿的情绪具有( )。 A.社会性 B.冲动性 C.传染性 D.深刻性 3.教师在给小朋友介绍大象的形象前,对大家说:“我们昨天看到了大象的照片。知道了 大象的样子,大家还记得大象的样子吗?”在此,这位教师使用了( )的方法。 A.温故导人 B.悬念导人 C.直接导入 D.情境导入 4.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的时期约在( )。 A.2 岁以后 B.3 岁以后 C.4 岁以后 D.5 岁以后 5.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出现“自我中心”是在( )。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打过针的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与这种情绪相联系的心理现象是( )。 A.记忆 B.思维 C.感知觉 D.自我意识 7.在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中,5 岁的孩子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 A.知道自己的性别 B.有明显的自我中心 C.认为男孩子穿裙子也很好 D.认为男孩要胆大.女孩要文静 8.在幼儿进餐活动中,教师王某的下列做法妥当的是( )。 A.利用幼儿进餐时间批评训斥幼儿 B.结合餐点,向幼儿介绍一些粗浅的营养知识 C.用比赛的方式让幼儿快速进餐 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 http:/www.shangdaxue.cc/ D.变相体罚没有吃完食物的幼儿 9.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的是( )。 A.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觉和表现方式 B.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造玩具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C.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D.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10.游戏时不小心用粘有沙子的手擦眼,致使沙子进入幼儿眼睛引起疼痛,下列相关的处理 方法错误的是( )。 A.让幼儿自然地转动眼球.让沙子从眼角流出 B.用水将干净的纱布浸湿。用纱布将沙子粘出 C.用水将干净的棉花浸湿。用棉花将沙子粘出 D.用干净的手帕揉.翻开眼睑后用口吹 二、简答题(共 2 道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1.联系实际谈谈 34 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2.请根据下列场景分析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的教育特点和儿童的发展特点,并提出相应的 教育建议。 第一场景:妈妈把买回的蔬菜放到厨房以后,就到卧室换衣服去了。儿子急忙打开装菜的 塑料袋,当他发现黄瓜的时候,高兴地唱道:“世上就是妈妈好。”他拧开水龙头清洗黄瓜。 妈妈听到了歌声,笑眯眯地走进了厨房。看到儿子的举动,便夸奖道“你真能干,会帮妈妈洗 菜了”,妈妈一边系上围裙、卷起衣袖,一边对儿子说:“洗菜前要像妈妈这样做,就不会把 衣服弄湿了,我们把黄瓜、西红柿、豆角都放到菜盆里用水浸泡一会儿,这样就能把菜洗得更 干净。” 第二场景:儿子非常认真地洗着黄瓜,妈妈很高兴“你把黄瓜洗得真干净,今天我们凉拌 的黄瓜一定特好吃。”儿子说:“妈妈我可不吃黄瓜,我要像我们老师那样,用黄瓜做一条大 鳄鱼。” 妈妈说:“不行,我买黄瓜是用来做菜的,不是给你乱折腾的。”儿子反驳到:“你说过 我在家不和你去买菜,你就给我买黄瓜的。”“我说过买但不是用来玩的,你那么多玩具还不 够玩的?”儿子说:“我没有用黄瓜做的鳄鱼玩具”。妈妈想了想,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看 在你今天早上表现不错的份上,就奖给你一根黄瓜做鳄鱼吧”。 第三场景:妈妈用菜刀切黄瓜,儿子羡慕极了,也想用妈妈手上的那把菜刀,妈妈说: “这可不行,你人太小,不安全,昨天,爸爸坐飞机拿回的塑料刀可以切黄瓜。”儿子说: “我不记得放在哪里啦”。妈妈生气地说:“你总是乱放东西,这个坏毛病总不改,用到的时 候就找不到了吧?”妈妈替儿子找到塑料刀,儿子用力切黄瓜,切好后高兴地把鳄鱼的各个部分 放到大盘子里摆好,兴奋地叫道:“妈妈。你看我做得怎么样?”妈妈说:“马马虎虎。” 三、论述题(共 1 道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 13.试述游戏作为幼儿园最基本活动的依据。 四、材料分析题(共 2 道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4.故事一:小明的爸爸妈妈总是担心小明和外面的伙伴一起玩耍会削弱自己家庭教育的作 用,因此禁止小明与伙伴们进行交往。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小明越来越沉默,不懂得怎么与 人交往,有的时候又非常任性。 故事二:在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解决孩子在打针时爱哭的问题。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孩子 观察在打针时不哭的孩子的表现。 请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中父母的做法。 15.一名教师为她负责的一组:3-4 岁的幼儿布置了一个理发店的游戏角.让幼儿进行理发的 模拟活动,可惜幼儿的反应非常冷淡,只有二、三个小朋友偶尔走进游戏角,拿起梳子梳梳头, 或对镜子照一照,完全没有出现老师所期望的情形。请你从角色游戏的角度指导对本案例进行 分析。 五、活动设计题(共 1 道题。每题 30 分。共 30 分) 16.暑假之后,经过一个不长的假期,班上的小朋友体形都发生了变化,胖瘦成了孩子们热 衷讨论的问题。每年的 1O 月 13 日是世界保健日。这一节日设立的意义是通过举行活动,推广 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请围绕营养保健和幼儿体形变化,设计一节健康活动,要求说明设计意图、活动重难点、 活动过程等。 一、单项选择题 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 http:/www.shangdaxue.cc/ 1.【知识点】陈鹤琴教育思想。 【答案】D。 【解析】活教育的特征:(1)一切设施、一切活动以儿童为中心,学校里一切活动是儿童的 活动;(2)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做人的态度,养成优良的习惯,发现内在的兴趣,获得求知的方法, 训练人生的基本技能;(3)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4)分组学习,共 同研讨;(5)以爱以德来感化儿童;(6)儿童自定法则来管理自己;(7)课程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社 会的需要来编订的,教材也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来选定的,所以课程是有伸缩性的, 教材是有活动性的,而且可随时更改的;(8)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工作时很静很忙,游戏 时很起劲很高兴;(9)师生共同生活,教学相长;(10)学校是社会的中心,师生集中力量,改造环 境。服务社会。 2.【知识点】幼儿情绪的发展。 【答案】C。 【解析】幼儿情绪非常容易受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新入托的一个孩子哭泣着要找妈妈, 会引得早已习惯了托儿所生活的孩子们都哭起来。听故事时,一个幼儿笑,其他幼儿也跟着哈 哈笑起来。这都反映出幼儿情绪具有传染性。 3.【知识点】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答案】A。 【解析】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温习已学过的知识。 4.【知识点】幼儿同伴交往发展。 【答案】B。 【解析】2 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进入 3 岁以后,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 倾向日益明显。研究发现.3 岁的男孩就明显地选择男孩而不选择女孩作为伙伴。还有研究发现, 男孩和女孩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同。男孩之间更多打闹、为玩具争斗、大声叫喊、 发笑.女孩则很少有身体上的接触,更多是通过规则协调。 5.【知识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答案】B。 【解析】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的思维有如下特征:认 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具备抽象的运算思 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6.【知识点】记忆的作用。 【答案】A。 【解析】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儿童记忆的发展会 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通过记忆,儿童对经历过的事情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儿童的情 感从而丰富起来。较大的儿童就出现一些与经验有关的恐惧,说明了记忆的作用。故选 A。 7.【知识点】幼儿社会性发展中性别角色的发展。 【答案】D。 【解析】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主要经历了前 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 岁);第二阶段: 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 岁);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 岁),在第三阶段, 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 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 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 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 的行为。故选 D。 8.【知识点】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答案】B。 【解析】幼儿进餐时,环境应是安静、愉快、轻松的,而不是令他们紧张、压抑的。要针 对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照顾或指导和帮助,切勿大声呵斥幼儿。不要随意催促幼儿 m 陕吃、快 吃”,也不要不问原因任意批评吃得慢的幼儿.更不要举行类似“比一比谁吃得快”的竞赛。 9.【知识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答案】C。 【解析】C 选项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的内容与要求。 10.【知识点】幼儿保健常规。 【答案】D。 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 http:/www.shangdaxue.cc/ 【解析】如果用手帕揉,质地较硬的沙子很有可能会镶嵌到眼角膜或睑结膜上,会进一步 加剧损伤,严重的可能会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 二、简答题 11.【知识点】幼儿年龄特征。 【参考答案】 34 岁处于幼儿期的初期阶段,也是幼儿园的小班年龄。这段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1)生活范围扩大。幼儿 3 岁以后,开始进入幼儿园。新的环境对幼儿最大的影响是:从只 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有老师、更多同伴的新环境。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幼儿心理 上的许多变化,使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2)认识依靠行动。这一阶段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34 岁幼儿的认 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是想好了再做。34 岁的孩子在听别人说话或自己说话时,也往往离不 开具体动作,他们的注意也与动作联系在一起。 (3)情绪作用大。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 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常常 为小事哭起来。这时期幼儿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周围人感染。 (4)爱模仿。34 岁的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也很大。幼儿还常常模仿老师,对 老师说话的声调、坐的姿势等都会模仿,所以老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12.【知识点】幼儿发展特征及亲子关系。 【参考答案】 从材料的三个场景来看: (1)儿子发展特征:爱动手操作,语言敏捷;整理物品能力差。 (2)父母的教养方式:母亲能够利用生活的具体细节对孩子进行教育.抓住生活时机指导孩 子的发展,但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有时太苛刻。爸爸对儿子的教育影响不太大.建议以后多和孩子 进行沟通。 (3)提出教育建议:增进和孩子的沟通,增进和幼儿园教师的沟通.家长间应协调一致地对 孩子整理物品等生活习惯的能力进行培养。 三、论述题 13.【知识点】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 【参考答案】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外,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游戏。即便是生 活、劳动、学习等活动,幼儿也常常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的,或是将生活、学习、劳动的过 程变成游戏活动。可见幼儿喜欢游戏,还喜欢把他们的一切活动游戏化。 (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为解决身心发展及其需要在现实中与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应让幼儿创造并参与游戏,到 游戏中去满足需要,适应生长。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幼儿游戏的水平,幼儿所玩游戏的 内容、形式等与其实际身心发展水平是一致的。 (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 游戏中健康成长。 四、材料分析题 14.【知识点】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参考答案】 小明父母的想法不合理,做法欠妥当;案例二中,家长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对孩子来说。同伴交往对儿童心理发展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同伴能提供榜样作用,幼儿更 愿意模仿同龄伙伴。幼儿的情绪具有感染性,看到别的孩子不哭,他也会学着坚强。 同伴关系可以给我们提供榜样、期待和强化作用,从而使我们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行为、 观点和态度。与亲子交往相比较,同伴交往中同伴的反馈更真实、自然和及时。幼儿积极、友 好的行为,如分享、微笑等。能马上引发另一幼儿的积极反应,得到肯定性的反馈,而消极、 不友好的行为则正好相反。如抢夺、抓人等会马上引发其他幼儿的方案。或引起相应性的行为。 生活中的同伴榜样与故事中的榜样共同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行为标准.使其在行为中不断自 我纠正。同伴是幼儿学习的榜样.老师或家长对责任心强的幼儿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幼 儿向他学习的动机。 15.【知识点】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 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 http:/www.shangdaxue.cc/ 【参考答案】 角色游戏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 和想象进行游戏。而不是把教师的意愿强加给幼儿。指导角色游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 指导与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 本案例中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了理发店的游戏角.没有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能 很好地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是真正意义的角色游戏。 教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时应注意: 对于小班幼儿.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其提供种类少、数量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 避免其为争抢玩具发生纠纷,满足其平行游戏的需要;以平行游戏法指导游戏,也可以以游戏中 的角色身份加入游戏,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 游戏中逐渐学会独立。 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应根据儿童需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鼓励儿童玩多种主题或相同主题 的游戏:注意观察儿童游戏的情节及发生纠纷的原因,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的方式指导;通过 游戏讲评引导儿童分享游戏经验.以丰富游戏主题和内容:指导儿童学会并掌握交往技能及规范.促 进儿童与同伴交往,使儿童学会在游戏中解决简单问题。 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应根据游戏的特点,引导儿童一起准备游戏材料和场地,用多种语言指 导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观察儿童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儿童提供开展游戏的练习机 会和必要帮助;允许并鼓励儿童在游戏中进行创造,通过讲评让儿童相互学习。拓展思路,不断 提高角色游戏水平。 五、活动设计题 16.【知识点】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参考设计】 大班健康活动:胖和瘦 一、设计意图 新的学期一开始,经过一个月的假期,班上有几位小朋友的变化很大.我们高兴地对有的小 朋友说:“恭喜你,你长胖了。”而对另一些孩子我们则皱皱眉头说:“你怎么又胖了,你怎 么又瘦了?”于是,到底是胖好还是瘦好成为近期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分析我班幼儿的身体成长 状况,就能发现存在许多“参差不齐”,有的很胖,有的很瘦。幼儿在饮食方面也存在挑食现 象.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并且到了晚上或双休日还喜欢以“自己的喜好”来填饱肚子.例 如吃肯德基、麦当劳、饮料、冰淇淋等。家长也常因娇惯而满足幼儿的各种要求。 大班幼儿需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关注自己的成长、树立自我保育意识,因此我设计了 本次活动。活动利用不同颜色的圆点来表示幼儿的健康状况.并请幼儿自己贴到相应的表格中使 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通过集体讨论、多媒体课件和“自助餐”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树立自我 保育意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建立“太胖和太瘦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意识。 2.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初步了解自身成长的需要.知道如何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