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应用罗伊的适应理论的护理个案_第1页
copd应用罗伊的适应理论的护理个案_第2页
copd应用罗伊的适应理论的护理个案_第3页
copd应用罗伊的适应理论的护理个案_第4页
copd应用罗伊的适应理论的护理个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护理学会 香港危重病护士协会 危重病护理文凭课程 个案研究 应用罗伊的适应理论模式 于护理 COPD 病者 学生:XXX 单位:广西 中医学院一附院 日期:2005.8.9 2 2 内容: 1. 前言 P3 2病例 P4 3发病机制及其处理 P5-11 4解释罗伊适应模式(RAM) P12-16 5. 本个案选择罗伊的适应论(RAM)的原因 P17 6利用罗伊适应模式的概念去为病者进行体检 P18-36 7评价在 ICU 中实施 RAM 护理模式的优缺点 P36-37 8总结 P37-38 9参考资料 P38 SAMPLE 3 1) 前言 20 世纪 70 年代,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提出的同时,新的护 理理论体系日臻完善,而整体护理的观念也正被世界各国护理工作者 所接受。许多新的临床护理理论体系被引进来。如奥伦的自理模式, 罗伊的适应模式,纽曼的系统模式,生命过程护理模式、适应模式、 行为系统模式、人际关系模式、自理模式以及多元文化模式。这些模 式总的特点是突破了以疾病为中心的限制,转向以人、环境、健康、 护理为基本概念,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病人 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 和护理管理各环节系统化的模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护理模式。 不同的护理模式反映了不同的观点,尤其在 ICU 中选择适合的护 理模式能更好地指导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 在下面的病例研究中,我将应用罗伊的适应模式。在此研究中, 将对病人疾病及此模式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评估病人的刺激及行为, 并应用护理诊断(包括目标、护理措施及评价) ,同时,对病人的问 题及反应进行回顾。在最后,将对选择的护理模式的积极面及消极面 进行讨论。 4 4 2) 病例摘要 患者张树堂,男,74 岁,于 20 余年前出现咳嗽,咳痰,痰为黄浓痰,多于冬季 发生,每年续约 34 个月,多于抗炎治疗后好转。近 3 年来出现喘憋,活动后 更加明显,半月来喘憋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咳嗽,咳痰,无粉红色泡沫痰,无 痛,咯血。于 2005-7-16 到当地卫生院就诊考虑“COPD”“肺心病”治疗后效果 不佳,7-19-4PM 出现嗜睡,谵语,喘憋加重,不能平卧到朝阳医院急诊室就诊,拍 片提示,右下肺炎,血气分析示 PH7、18,PCO 2102mmHg,PO284mmHg,GBC7、5 予无创呼吸机 BiPAP-ViSiOn 辅助通气,参数为 IPAP14cmH2O,EPAP4cmH2O,FiO2:0.3,甲强龙,氨茶碱,博青治疗后收进呼吸科 监护室。7-21 将 IPAP 由 14cmH2O 调为 12cmH2O,7-23 血气示呼衰已改善,于 上午十点转呼吸科普通病房续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初步诊断:慢性阻塞性肺部 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支气管阻塞性肺气肿,二型呼衰。 既往史 20 余岁曾患肺结核,经正规抗痨治疗后治愈,咳嗽,咳痰 20 年余,喘憋 3 年, 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半月余。否认肝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 外伤手术史,对青霉素,磺胺过敏。 个人史 生于当地,未到过疫区和牧区,17 年前定居北京,工人,吸烟 40 余年,每天 40 支,已戒烟 15 年,饮酒少量,适龄结婚,育 1 男 3 女,老伴健在,性情开朗, 不存在经济问题。 SAMPLE 5 3) 发病机制及其处理 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普遍认为 COPD 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在肺的不同部位有肺泡巨噬 细胞、淋巴细胞(尤其是)和中性粒细胞增加。激活的炎症细胞释放 多种介质,包括白三烯()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 )和其它介质。这些介质能破坏肺的结构和(或)促进中性粒细胞 炎症反应。除炎症外,肺部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及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也在 COPD 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吸入有害颗粒或气体可导致肺部炎症;吸烟能诱导炎 症并直接损害肺脏;COPD 的各种危险因素都可产生类似的炎症过程,从而导致 COPD 的发生。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 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 居当前全世界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根据世界银行世 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报告,至年,COPD 将成为世界疾病 经济负担的第五位。在我国,COPD 同样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 吸系统疾病,近来对我国北部及中部地区农村成年人群调查, COPD 约占岁以上人口的,患病率之高是十分惊人的。 病理 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存在于中央气道、外周气道、肺实质和肺的血 管系统。在中央气道气管、支气管以及内径大于 的细支气管,炎 症细胞浸润表层上皮;黏液分泌腺增大和杯状细胞增多使黏液分泌增加。在外周 气道内径小于 的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壁损伤和 修复过程反复循环发生。修复过程导致气道壁结构重构,胶原含量增加及瘢痕组 织形成,这些病理改变造成气腔狭窄,引起固定性气道阻塞。 病理生理 COPD 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存在于中央气道、外周气道、肺实质和 肺的血管系统。 在 COPD 肺部病理学改变的基础上出现相应 COPD 特 征性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黏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 肺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黏液高分泌和 6 6 纤毛功能失调导致慢性咳嗽及多痰,这些症状可出现在其它症状和病 理生理异常发生之前。呼气气流受限,是 COPD 病理生理改变的标志, 是疾病诊断的关键,主要是由气道固定性阻塞及随之发生的气道阻力 增加所致。肺泡附着的破坏,使小气道维持开放的能力受损,但这在 气流受限中所起的作用较小。随着的进展,外周气道阻塞、 肺实质破坏及肺血管的异常等减少了肺气体交换容量,产生低氧血症, 以后可出现高碳酸血症。 临床描述 症状: ()慢性咳嗽 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 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着。 ()咳痰 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 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 这是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 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 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喘息和胸闷 不是的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 度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 等容性收缩有关。 SAMPLE 7 ()其它症状 晚期患者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和 (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 体征:典型的体征是桶状胸,两肺呼吸运动减弱,语颤降低,扣诊过 清音,肺下界下移,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有干湿性罗音,重 者呼吸费力,两肩高耸,辅助呼吸肌参于呼吸。 临床分型: (1) 肺气肿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明显,而咳嗽,咳痰 较轻,多见于年老瘦弱者,其发生与全肺小叶肺气肿 有关。 (2) 支气管炎型:以反复气道感染,咳嗽,咳痰为突出表现, 呼吸困难相对较轻,胸片心影增大,发病年龄较轻, 易并发肺心病,其发生与小叶中央型有关。 (3) 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之特点。 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增高且重复性好的客 观指标,对的诊断、严重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 治疗反应等均有重要意义。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一秒钟用 力呼气容积()预计值,且用力 8 8 肺活量()表明存在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 逆转。为确定的诊断,应努力提供标准化的肺功能检 查。 胸部线检查:线检查对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它疾病(如 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等)鉴别有重要意义。 3. 胸部检查:检查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当诊断有疑 问时,高分辨率()有助于鉴别诊断。 4. 血气检查:血气检查对晚期患者十分重要。 预计值者及具有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临床征象者,均应做血气 检查。血气异常首先表现为轻、中度低氧血症。 其它化验检查:血液检查,生化检查,痰液检查。 6. 心脏彩色超声。 本病的鉴别诊断: (1)肺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咳血等症状,但老年肺结核的毒 性症状不明显,常被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掩盖而不易发现,应着重注意。同时, 本例患者既往肺结核病史,更应注意此次发病是否为肺结核复发,但多次查痰未 见结核菌,胸部 CT 未见活动性病灶,故可排除。 (2)支气管哮喘 此病起病年龄较轻,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 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征。胸部听诊可呼气性哮鸣音。本例患者 的病史、症状及体征均不支持此病。 (3)支气管扩张 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年期,常继发于麻疹、肺炎或百日咳,有反复咳大量脓痰 和咯血症状,可闻及患侧固定性湿啰音,胸部 X 线可见支气管阴影加深,病变严 重者可见卷发状阴影。而支气管扩张又可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本病例是否 合并存在支气管扩张呢? 本病例患者无大量脓痰的咯血症状,胸部 CT 无支气管扩 张征象,即从症状和客观检查均不支持此病,故可基本除外。 (4)肺癌 SAMPLE 9 此病多发生于 40 岁以上男性,常有痰中带血、刺激性咳嗽,胸部 X 线检查 肺部有团块状影或阻塞性肺炎。本患者高龄且胸部 X 线检查见右上肺高密度致密 阴影应警惕此病,但多次查痰脱落细胞为阴性且胸部 CT 未发现肿瘤征象,亦无 纵隔淋巴结肿大,仅为陈旧结核灶、纵隔淋巴结钙化,故可排除此病。 治疗 COPD 治疗目的是: (1)阻止症状发展和疾病反复加重 (2)减缓或阻止肺功能下降 (3)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一)药物治疗 1抗菌药物的应用: COPD 急性加重多与感染有关,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是 治疗 COPD 细菌感染急性加重的主要措施:舒普深加克林霉素联合抗炎。 2.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解痉平喘:0.025%异丙托品 2ml(500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3ml,呼吸机驱动雾 化。定量吸入,每天 4 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使支气管舒张、缓解气流阻塞症状是 支气管扩张剂的主要治疗目的。 3.祛痰药: 沐舒坦,粘液溶解剂使粘蛋白破坏。茶碱类药物;可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 (二).氧疗: 氧疗的目的是 SaO2 上升至90%及(或)PaO 2上升超过基础值的 10mmHg 或 pH (一)生理功能模式: 1) 氧和状况(2005-7-19 8Pm) 一级行为评估 (1) 患者有自主呼吸,半卧位,应用 BiPAP_vision 无创呼吸机辅 助呼吸,呼吸机参数为:FiO 20.3,EPAP4cmH2O,IPAP14cmH2O, 呼吸 2530 次/分,监测到患者的情况: SPO292%,T:36.7 0C,ABG:PH7.35,PaO 265.9mmHg, PaCO267.7 mmHg。 (2) 患者痰量较多,为黄白色粘痰,咳嗽后喘憋,胸部听诊呼吸 音弱,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 二级刺激评估 主要刺激:-意识恍惚 相关刺激:与 COPD 病史有关-呼吸机辅助通气 固有刺激:无 2) 循环功能 一级行为评估 BP105/56mmHg 心律正常,心率 110/min(偏快) ,心电图示:窦性心 律, 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肺形波。 二级刺激评估 SAMPLE 17 主要刺激:-低氧血症 相关刺激:与 COPD 病史有关-呼吸机辅助通气 固有刺激:无 3) 神经功能 一级行为评估 生理放射存在,神志恍惚,呼之能对答,GCS10 分。 二级刺激评估 主要刺激:-低氧血症 相关刺激:与 COPD 病史,肺性脑病有关。 固有刺激:无 4) 体液和电解质 患者液体出入量为负平衡,皮肤粘膜干燥,皮肤弹性下降。 PH7.18,血钠 145.4mmol/l,血钾 5.2mmol/l,血氯 92.9mmol/l 主要刺激:-呼吸衰竭,过度通气 相关刺激:-辅助呼吸后摄入不足 固有刺激:无 5) 营养 一级行为评估 患者体重 70KG,身高 170CM, ALB:3.18g/dl(偏低) 协助患者经口进 食流质。 二级刺激评估 主要刺激:辅助呼吸,肺性脑病。 相关刺激:慢性病史,体能消耗. 18 18 固有刺激:无 6) 排泄 一级行为评估 患者尿量相对较少,色深黄,尿量约 40ml/hr。 肠鸣音存在,正常,没有大便 二级刺激评估 主要刺激:神志恍惚 相关刺激:卧床-体位改变有关。 固有刺激:无 7) 感觉 一级行为评估 交流困难 二级刺激评估 主要刺激:嗜睡,谵语 相关刺激:BiPAP 面罩无创辅助呼吸。 固有刺激:无 8) 保护 - 包括: a) 皮肤的保护; b) 免疫的保护 一级行为评估 患者皮肤完整,未见褥疮发生 体温正常, WCC 正常, 无感染征状 二级刺激评估 主要刺激:嗜睡,卧床 相关刺激:无 SAMPLE 19 固有刺激:无 9) 活动和休息 一级行为评估 患者卧床不动 二级刺激评估 主要刺激:意识不清-低氧血症 相关刺激:与 COPD 病史有关-呼吸机辅助通气 固有刺激:无 10) 内分泌功能 一级行为评估 血糖 6.7mmol/l,患者无糖尿病病史及其它内分泌疾病 二级刺激评估 无刺激因素 (二)心理功能模式 1) 自我概念 一级行为评估 患者意识不清,嗜睡,谵语 二级刺激评估 无刺激因素 2) 角色功能 一级行为评估 患者的家庭、社会工作的角色受到影响。 二级刺激评估 20 20 主要刺激:住院 相关刺激:本身的疾病,与家人暂时的分离 固有刺激:无 3) 相互依赖 一级行为评估 病人不清醒,完全依赖护理人员。 -他的父母、朋友经常来探望他 二级刺激评估 主要刺激 -良好的家庭、社会关系 相关刺激 -无 经过评估(体检)后,患者被诊断出以下 10 个问题: 1. 意识障碍 2. 气体交换受损、 3. 清理呼吸道无效、 4. 有感染加重的危险. 5. 营养失调、 6. 活动无耐力 7. 焦虑、 8. 睡眠型态紊乱. 9. 浅在并发症(便秘) SAMPLE 21 护理计划 护理诊断-1 :意识障碍 相关因素:与肺性脑病有关 主要表现:谵妄,嗜睡,神志恍惚。 护理目标 患者在一天内自主意识恢复 护理措施 1 每小时用 GCS 昏迷评分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 2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球结膜水肿情况。 3 利用呼吸机保证患者有效的通气及氧和。 4 保持气道通畅,采用正确的吸痰方法。(尽量减少吸痰时间) 5 定时评估患者实验室化验的分析,如 ABG。 6 鼓励家人与患者的交流。 7 逐渐减少镇静剂的剂量。 8 及时通知医生患者意识改变的情况。 评价: 2011-4-11 9AM 患者神志改善,意识清楚,能遵嘱动作,GCS 评分 10 分。 护理诊断-2 :气体交换障碍 相关因数:与 COPD 病史有关 主要表现: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喘憋。ABG 及 SPO2下降。 护理目标:维持足够氧合及通气 护理措施 1 定时评估呼吸功能,包括呼吸速度,呼吸力量,胸部扩张及肺声。 2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定期测血气,每 4 小时 1 次。监测血氧饱和 度(SaO2),每小时 1 次,维持 SaO295%,如有下降,应及时寻找 原因。 3 确保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通气参数设定。 4 必要时吸痰。 5 严密观察病人缺氧改善情况,注意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变化,如 有异常,应注意检查有无痰液阻塞。 评价: 2005-7-20-8AM 22 22 半卧位,予无创呼吸机 BiPAP-ViSiOn 辅助通气,参数为 IPAP14cmH2O,EPAP4cmH2O,FiO2:0.3 动脉血气示:PH7.339 PaO 268.41mmHg, PaCO267.6mmHg。主述活动后呼吸困难,SpO2 维持在 92%以上,没有发绀等征 状。 2005-7-21-8AM 半卧位,间断无创呼吸机 BiPAP-ViSiOn 辅助通气,参数 IPAP14cmH2O 改为 12cmH2O,动脉血气示: PH7.385, PaO255.7mmHg, PaCO279.5mmHg。SpO2 维持在 95%以上,并且没有气促及发绀等征状。 2005-7-22-8AM 患者自动体位,予间断无创呼吸机 BiPAP-ViSiOn 辅助通气,参数不变,动脉 血气示:PH7.374 ,PaO 248mmHg, PaCO299.7mmHg SpO2 维持在 96%以上,并 且没有气促及发绀等征状。 护理诊断-3 :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 1 痰液粘稠。2 咳痰方式不对。 3 病人体弱、咳嗽无力。 4 意识障碍。 主要表现:1 患者咳嗽无力,主述气促,喘憋。2 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3 X 光线 显示两肺有痰液。4 ABG 及 SPO2 下降。 护理目标 1 病人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 2 肺部罗音及痰鸣音减少。 3 病人 能掌握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 4 病人血气检查结果正常。 护理措施: 1 评估呼吸道痰液的性质、量及粘稠度。 2 保持呼吸机的湿化温度和湿度,防止气道干燥。 3 随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4 病室保持室内适宜温度与湿度,室温 18-20。 C,湿温 50%-60%,使病人呼吸舒 畅。 5 以 0.025%异丙托品 2ml(500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3ml,呼吸机驱动雾化。定量 吸入,每日 3 次或每 6 小时 1 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使支气管舒张、缓解气流阻 塞症状。 6 严密观察病人缺氧改善情况,注意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变化,如有异常,应 注意检查有无痰液阻塞。 7 每班听诊肺部有无罗音及痰鸣音,以判断有无痰液淤积。 SAMPLE 23 8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定期测血气,每 4 小时 1 次。监测血氧饱和度(SaO2 ), 每小时 1 次,维持 SaO295%,如有下降,应及时寻找原因。 9 半卧位, 每班协助病人翻身、拍背,促使脓痰及痰痂松脱,易于排出。 10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并保证液体的输入。 评价: 2005-7-20-8AM 患者神志清醒,了解正确咳痰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咳痰方法。 但痰量较多,黄白色粘稠,咳嗽弱,深部痰不容易咳出,咳嗽后气喘, SPO2在 92%94%之间,动脉血气示:PH7.339 PaO268.41mmHg, PaCO267.6mmHg。听诊肺部有罗音及痰鸣音。 2005-7-21-8AM 患者清醒状态,咳嗽较有力,痰量较前减少,为黄白色稀痰,气 喘减轻。SPO 2在 94%96%之间,动脉血气示:PH7.385, PaO255.7mmHg, PaCO279.5mmHg。肺部罗音及痰鸣音减少。 2005-7-22-8AM 患者咳嗽有力,痰量少,为白色稀痰,无气喘。SPO 2在 96%97% 之间,动脉血气示:PH7.374 PaO248mmHg, PaCO299.7mmHg,听诊肺部 罗音及痰鸣音减少,X 线显示肺部情况较好。 护理诊断-4 : 有感染加重的危险 相关因素: 1 与各种置管有关,静脉留置管等。 2 机械通气。3 抗菌素的使用。 4 原发病史 5 营养不良。 主要表现: 1 局部改变:伤口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分泌物较多。 2 全身改变:病人心率增速,呼吸加快,体温升高。 3 血象改变:白细胞计数增加。 4 肺部感染:呼吸音粗,有罗音等。 护理目标: 1 病人无感染。 24 24 2 病人感染的早期症状能被及时发现,并被控制在最低限度。 护理措施: 1 评估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 2 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 1 次,观察感染早期征象,正确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或 抹片),为确定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3 严密观察早期感染征象,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必要时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 4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 5 及时倾倒呼吸机冷凝水防止返流。 6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7 做好预防感染的各项措施,如强化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无菌操作,严格控制参 观与探视人员等。 8 加强病人营养支持,增强病人抗感染的能力。 9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观察疗效。 10 鼓励病人咳嗽、咳痰,痰稠时行雾化吸入;发现呼吸急促、肺部罗音时应及 时行 X 线检查。 11 保持皮肤干燥,经常翻身、按摩,防止皮肤破损。 评价: 2005-7-20-8AM 患者体温 36.6 。 C,白细胞计数 7.5109/L(正常) ,患者痰量较 多,黄白色粘稠,痰培养为草绿色链球菌,胸片未见感染征象,加强 湿化,保持呼吸机的湿化温度。 2005-7-21-8AM 患者体温 36.8 。 C,白细胞计数 7.8109/L(正常) ,主述咳嗽较 有力,痰量较前减少,为黄白色稀痰.给予加强湿化,保持呼吸机的 湿化温度并予雾化吸入。 2005-7-22-8AM 患者体温 36.5 。 C,白细胞计数 7.6109/L(正常) ,痰量少,为 黄白色稀痰。 护理诊断-5 :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 SAMPLE 25 相关因素: 进食困难,慢性病史 主要表现: 低蛋白血症, ALB:3.18g/dl(偏低) 体重减轻,出入量为负性平衡。 护理目标: 病人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正常。出入量正常, 病人的体重上 升或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措施: 1 为提供病人良好的进食环境,如不在病人进餐时进行护理操 作。 2 维持病人良好的营养状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饮食。 3 准确记录营养摄入量和出入水量。 4 遵医嘱执行支持疗法,静脉补充液体、白蛋白、血浆、全血等。 5 每定时监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电解质水平及体重情况 评价: 2005-7-20-8AM 患者能进食半流质, ALB:3.20g/dl,电解质正常,出入量负 30ML 体型无明显 变化。 2005-7-22-8AM 患者能进食高营养半流质,食欲好,ALB:3.27g/dl,出入量正常,皮肤粘膜、 弹性恢复,体型无明显变化。 护理诊断-6 : 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频繁咳嗽,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主要表现: 1 主诉易疲乏、无力。 2 活动后明显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出汗等。 护理目标: 1 病人活动耐力逐渐增强。 2 病人活动无耐力的表现症状减轻或消失。 26 26 护理措施: 1 评估病人的日常活动方式、活动程度。 2 与病人共同商讨制定活动计划,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病人 的耐受 程度为标准增加活动量。 3 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 4 把用物放在病人伸手可及之处。 5 维持病人良好的营养状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饮 食,必要时遵 医嘱合理静脉补充营养。 6 咳嗽气喘加重时遵医嘱给予解痉平喘治疗。 7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评价: 2005-7-20-8AM 患者在协助下能自动翻身,活动四肢。但活动后气喘,SPO 292%,给予解痉 平喘:0.025%异丙托品 2ml(500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3ml,呼吸机驱动雾化,每天 2 次。 2005-7-21-8AM 患者在能自动翻身,床上进食活动等。主述活动后气喘减轻,SPO 294%。 2005-7-22-8AM 患者能正常床上活动,活动后无气喘,SPO 296%。 护理诊断-7 : 焦虑 相关因素:自我概念不适应及角色失败环境的改变有关 主要表现: 1 虚弱、失眠、精神紧张。 2 易激动、发怒、坐立不安。 3 心率增 快、血压升高。 4 健忘、注意力不集中。 护理目标: 1 病人能说出引起焦虑的原因及表现。 2 焦虑的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 3 病人能运用有效的应对焦虑的技巧。 护理措施: 1 给病人介绍 ICU 病室环境、负责医师、护士,使病人尽快熟悉,减少对 ICU 的恐惧。 2 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室温 18-20。 C,湿温 50%-60% SAMPLE 27 使之感到心情舒畅。 3 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病人焦虑的原因。 4 介绍病人结识同类手术的康复患者,通过“现身说法“ ,减轻病人的焦虑。 5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6 可以应用温水泡脚,听音乐等方法促进病人入睡。 评价: 2005-7-20-10AM 患者接受所有治疗,焦虑情绪减轻。 护理诊断-8 : :睡眠形态紊乱 相关因数:环境改变,无创机械通气 护理目标:1、患者能正确认识 ICU 环境,接受治疗,对治疗有信心。 2、患者于两天内主述可以连续睡眠,夜间休息好。 护理措施: 1 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室温 18-20。 C,湿温 50%-60% , 使之感到心情舒, 按一定的睡眠周期安排护理活动,夜间保持病区安静,使用 地灯,不要大声喧哗,降低呼吸机等仪器的报警音。 2 保持患者身体舒适,保持卧位舒适。 3 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从根本上消除不良刺激,使患者 精神放松。 4 以应用温水泡脚,听音乐等方法促进病人入睡。 5 药物催眠:必要时遵医嘱正确合理使用镇静药。 评价: 2005-7-20-22PM 患者因应用无创呼吸机 BiPAP-ViSiOn 辅助通气,入睡困难,给予心理指导,降 低呼吸机等仪器的报警音。 2005-7-21-8AM 患者昨晚信息欠佳,今日精神差。 2005-7-22-8AM 28 28 患者接受治疗,对治疗有信心,今日精神好,主述昨晚休息较好。 护理诊断-9 : :潜在并发症(便秘) 相关因数:与被动卧床,排便体位改变有关 护理目标: 恢复正常排便次数 护理措施: 1. 饮食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食 物,促进排便。 2. 心理护理:耐心讲解便秘的原因和防治,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鼓励患者 保持乐观的心态。 3. 腹部按摩:病人取仰卧位,操作者将手放在病人脐上方,用除拇指以外的回 指从右向左,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按摩。每日 2 次,每次 1520 分。 4. 病情允许应加强活动,也可用排便动作,即正常排便时的一收一放的动作, 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 5 遵医嘱应用缓泻药通便治疗 评价: 2005-7-20-10AM 患者腹部胀,腹软,肠鸣音 3 次/分,无排便,给予腹部按摩。 2005-7-21-10AM 患者腹部胀,腹软,无排便,遵医嘱应用缓泻药杜秘芝一包冲服每天 2 次。 2005-7-22-10AM 患者排黄色成型便一次。 SAMPLE 29 7) 评价在 ICU 中实施 RAM 护理模式的优缺点 首先,RAM 模式提供了一个有系统的指引,让护士懂得如何全面 地确认病者之生理点在 ICU 来说是非常重要,因为大部份的 ICU 病者 都患有严重生理失调(例:血缺氧) 。2) 此外,RAM 模式亦没有忽略 病者之心社灵方面之需要,让护士懂得在一个强调高科技的 ICU 环境中,仍能确保病者得到身心社灵兼备的整全护理(或全人护 理) 。 3) 而 RAM 把护理分为短期及长期目标可以让护士更能重点地 处理 ICU 病者的一些较严重之不适应行为。4) 而灵活的标签病者问 题(或护理诊断)能够让护士更易于与其它医疗人员(例:医生)沟通。 纵使有缺点存在,这个个案显示 RAM 护理模式能够有系统地引导护士 如何在 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