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企业管理_第1页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_第2页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_第3页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_第4页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物流畅通,物品放置有序,为职工创造 一个安全、舒适、文明的工作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使用于公司内的各个生产现场。 一、管理制度: (一)定置管理 1.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图,根据生产车间工艺布局图绘制,车间平面布置的调 整,应由工艺技术部门提出,或由,生产车间提出申请,经由工艺技术部门会签,然后, 经生产科(生产经理)审核,事业部批准,公司综合技术部备案。 2. 生产现场内设置定置示意图,定置图绘制的原则有: 1) 根据管理的需要,识别需绘制在图上的对象; 2) 定置图绘制以简明、扼要、完整为原则,物形为大概轮腕、尺寸按比例,相对 位置要准确,区域划分清晰鲜明; 3) 生产现场暂时没有,但已定置并决定制作的物品,也应在图上表示出来,准备 清理的无用之物不得在图上出现; 4) 区域划分及主次,注意线条粗细和颜色的运用; 5) 定置物可用标准信息符号或自定信息符号进行标注,并均在图上加以说明;自 定信息,可用颜色、文字、对象的图片,或这三种组合运用; 6) 注意门的方向及开口、走道,紧急疏散通道及出口要明显; 7) 注意绘制定置图表现的方位,需与看定置图时保持一致; 8) 定置物可用标准信息符号(见说明)或自定信息符号进行标注,在图上用图例 加以说明; 9) 定置图应随着定置关系的变化而进行修改。 10) 定置图应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3. 对生产管理的全部物品按与操作者结合状态合理安置,并按结合状态予以 信息标志、区域做到物要分类、划区、有标记(信息标志见附件 1)。生产现场做到色彩 标准管理,设备、工具箱、工位、器具、管道等物品都按规范涂色,同类物品色彩一致 (色彩标准见附件 2)。实际颜色与标准不一致的,在大修或二次刷涂时调整。 4. 生产现场设立定置标志,应与定置示意图一致,定置区域、定置标志应齐 全、正确、清晰。工作场所整洁,毛坯、半成品件及成品件必须按要求摆放到指定区域内, 摆放整齐,且严禁落地。 5. 生产现场通道标识应清楚,通道内除暂时装卸货物外,不得放置任何物品, 保持通道畅通。 6. 工位器具、工具箱规范化,物品要分类、定置摆放且整齐美观,做到“有 物必有位,有位必分类,分类必标识”,保证“物有位、物在其位”。 7. 物资须按品种、规格、型号、质量分别按 “四号定位”、“五五摆放”的 原则摆放整齐。 8. 待处理的废品、料头,分类一定要清楚,且定置存放并加以标识。 9. 工具箱、工具架摆放整齐、工具箱内的工具按量、刃、五金分类,层序自 上而下存放,做到开箱知数、内外整洁。 10. 附材库、刀具库及各车间仓库内应地面清洁卫生,所有物品按“四号定位”存 放,并做到“三无”(无锈蚀、无磕碰划伤、无不合格品)。 (二)设备及量具管理 1、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合理使用设备,不准超负荷使用,操作 者熟知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2、设备要定人、定机,严格操作人员的使用权限,严禁无授权私自动用设备。 3、认真搞好设备验收保养工作,做到“日清洁、周维护、月保养”使设备达到“整 齐、清洁、润滑、安全、完好”的要求。 4、坚持对重点设备进行日检查和定期检查制度,发现设备事故立即报告并及时配合 维修,保持生产正常进行。 5、各种量具在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敲打、不乱拆,用后应擦拭干净,确保各 种量具的准确度。计量器具应安全存放,以免铁屑、润滑油、水以及酸碱等腐蚀量具。 (三)质量管理 1、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不断增强职工质量意识。 2、职工应学习掌握本生产工序的检验标准和规程,加强自检和互检的力度。 3、职工应加强质量意识,防止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不合格品;防止不执行工艺而 导致的质量问题的发生。 4、质检员应对每一道应检工序按照检验标准或规程做出严格检验,对发现的质量问 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上报上一级领导。 5、质量检验现场必须严格分清合格品区、待检品区、不合格品区及待处理品区,区 域标志要清楚。 (四)工艺管理 1、 工艺文件是工厂的“法律”,在管理和生产中,应严格执行,技术人员应严 格按工艺文件的规定来修改文件,现场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不准随意更改工艺文件。 2、 质检人员严格按工艺文件进行检验,要做到“三不放过”。 3、所有现场操作人员应爱护工艺文件,保证其整洁、完好。 (五)生产管理 1、严格按照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车间主任应组织好每天的生产秩序,要 将车间生产调度的合理有序。 2、严格在制品管理,车间在制品应做到帐物相符。 3、必须严格遵守出入库手续,按规定收、发物资,做到数字准确无误,并填写好相 应的书面记录,各种账目、表格、单据要分类存放,以便查询。交接物资的各种凭证、手 续应完备、详细、准确、清楚,保证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各类保管帐应按时与财务资料 帐核对。 4、各种报表要准确、完整并按时上报。 (六)人员管理 1、职工应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不准酒后上岗,不准睡岗、脱岗、串岗,不得在工作 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考勤员每天必须对所有上班人员进行考勤。 3、严格执行劳动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改变工种、岗位应及时申报。 4、各车间应将其卫生区、各种设备、工具以及其他辅助设施责任到人,明确分工。 5、班后应将本工位卫生清理干净,并做好交接班记录,无交接班记录的,要切断电 源,如风扇、照明灯及机器电源等,清理好现场方可离去。 6、配电室、空压机站、数控加工中心等处,必须悬挂明显标志,非工作人员未经批 准严禁入内。 (七)安全管理 1、坚持落实“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 2、现场安全操作:工作前(必要时)穿戴好防护用品,如穿工作服,戴安全帽。不 准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进入工作场区,不准带手套操作旋转机床,使用砂轮机应按规定 戴好防护眼镜等。 3、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信号指示、仪器、仪表等齐全可靠,不准任意拆卸、 作业环境整洁、物品定置安全存放。 4、对乙炔瓶、氧气瓶、二氧化碳瓶等压力容器,严格遵守“压力容器管理制度”及 时检查有无漏气现象,对于油库、油房等处,不准吸烟并严禁明火作业。 5、各种电器设备和线路电源必须绝缘良好,非电工人员不准私自接拆电器设备和线 路。 6、严禁违章操作,严禁野蛮作业。 (八)环境卫生 1、 生产现场卫生区域,应分工到班组或个人,并保持卫生区清洁无死角,厕所 清洁卫生,垃圾清理及时,宣传、警示牌清洁。 2、 生产现场应达到“二净” “三清” “三无”的要求。 二净:门窗玻璃净、墙壁地面净 三清:设备工装清洁、工具箱清洁、卫生区清洁 三无:无垃圾、无废料、无跑、冒、滴、漏 (九)物耗管理 1、加强水、电的管理,对出现的“四漏”现象及时处理。 2、对车间内缺少或急需的物品,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保证生产正常有序进行。 3、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对不需用或剩余物资应及时办理退库手续,严格执行各种定 额指标。 4、执行循回盘点制度,发现盈亏和差错,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使物资管理达到 “五清”(数量、质量、规格、用途、金额)。 二、考核办法 1、根据现场管理考核细则, 由生产经理组织综合办、技术、检验、及车间主任 组成考核小组,每月不定期对车间现场进行检查考评,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2、现场管理考核细则采用百分考核制,乘以综合管理考核权重系数(15%),即 为部门及负责人综合管理考核现场管理项目基本得分。 3、有关部门来我事业部检查考核工作时,对查出的现场管理问题视情况,直接扣罚 责任单位负责人当月综合考核分的 1-5 分,对影响公司声誉的现场管理问题扣 10 分。 4、各单位对现场管理检查结果必须落实到有关责任人,并建立奖罚记录。 5、现场管理考核细则,见附件 4 附件 1 信息标志的分类 A 类(直接结合物品) A1技术文件 A7总成 A2原材料 A8待处理件 A3在制品 A9处理后件 A4待检品 A10设备点检卡 A5零件产品 A11工装点检卡 A6分总成 B 类(待用物品) B1待用工具 B6消防器材 B2设备待用附件 B7工具箱 B3待用装配件 B8跨车间发货区 B4工位器具 B9跨车间收货区 B5班组园地 B10检查工位 B 类(其它物品) B11电风扇 B14黑板报 B12油桶 B15加油区 B13男女更衣室 B16定置图 C 类(回收及遗弃物品) C1旧件回收箱 C3废油回收桶 C5其它回收箱 C2废料回收箱 C4土尘回收箱 C6垃圾箱 附件 2、信息标志的颜色 (1)A 类为绿色 (2)B 类为蓝色 (3)C 类为白色 3、信息标志的方法 (1)区域性标志以牌为主,其规格见图 a)写字区,为辅助文字说明,根据需要喷涂 b)字高为 80mm,字样为仿宋体或印刷体 c)颜色:A 类:在绿色底色上写红色字 B 类:在蓝色底色上写桔黄色字 C 类:在白色底色上写棕色字 注:100 圈线与字同色 (2)放置方法: a)用活动支架放在地上 b)挂在墙上或柱上 (3)标牌材料-用铁板制作 4、在实物上直接标志,有些物品,如宣传牌等本身已是牌子就不需要再挂牌,可直 接在上面写标志,再如料头箱、铁屑箱等。 5、生产车间现有标识牌,规格不一致,继续使用,颜色、标识方法统一到本规范。 附件 3 车间色彩标准 1、厂房顶梁及水泥柱墙体在二次刷涂时,一律刷涂白色耐火涂料,增加车间内亮度, 达到消防要求。 2、车间内原则上不涂其它色的围墙,若车间进门过道墙需涂刷围墙时,可用绿色 (或蓝色)涂刷,高度以一米左右为宜,各厂区保持一致。 3、机床(除进口保留原色调外)、压机、开平线喷成灰色,其它设备,在大修时一 律喷成果绿色,个别特殊设备可具体商定,设备科、综合技术部备案。 4、行车、吊钩、滑轮、吊装工具等起重工具以黄色为底色、加黑色斜条相间涂刷, 其余部分仍采用苹果绿色。 5、生产车间通道要求: 通道线规划要求: 通道区域颜色:绿色; 标识线颜色:黄色; 主通道线宽度:8cm;次通道线为 6 cm; 通道线标示法:黄色油漆涂装; 通道的其它要求: 在通道上不可停留或存放任何物品; 要时常保持通道地面干净。 工作区域线的颜色规定: 合格品区域线:绿色标识线,8cm 宽。 不合格区或警戒线:红色标识线,8cm 宽。 待处理品区定位线:黄色标识线,8cm 宽。 6、车间内零件存放区栏杆,涂以绿色,为安全而设立的栏杆,涂以杏黄色,局部加 红色斜线。 7、工位器具(零件箱、零件架)为蓝色或灰色,各厂区保持一致。 8、工具箱为蓝色或绿色,各厂区保持一致。 9、工业管道颜色统一 序 号 介质名称 涂色 管道注字名称 注字颜色 1 工业水 绿 上水(下水) 白 2 生活水 绿 生活水 白 3 循环上水 绿 循环上水 白 4 循环下水 绿 循环回水 白 5 热循环介质( 上) 暗红 热水(上) 白 6 热循环介质( 回) 暗红 热水(回) 白 7 消防水 绿 消防水 白 8 煤气等可燃气体 紫 煤气(可燃气体 ) 白 9 仪表用空气 深蓝 仪表空气 白 10 压缩空气 浅蓝 压缩空气 白色 11 暖气 银 不注字 12 通风管道 灰色 不注字 注: (1)对于不锈钢管、有色金属管、玻璃管、塑料管以及保温外用铅皮薄护照时, 均不涂色。 (2)对于室外地沟的管道不涂色,但在阴井内接头处应按介质进行涂色。 (3)对于保温涂沥青的防腐管道,均不涂色。 11、未规定者按常规执行,并注意与环境和谐、协调。 附件 4 考核细则 评 价 标 准 标 准份数 评 价 办 法 实 扣分数 备 注 1、认真执行公司现场制度及考 核办法。 4 1、不执行公司现场管理制度及 考核办法,此项扣 0.5 分。严重违反 公司现场管理制度扣 4 分。 2、对存在的现场问题有整改措 施,并积极整改。 6 1、有问题、无整改措施,扣 0.5 分。 2、对上月存在问题无整改、无 检查,每项次扣 2 分。 3、考核结果与责任人挂钩,奖 惩兑现。 2 1、考核结果与责任人不挂钩, 奖惩不兑现,每项次扣 2 分。 4、做到物流合理,无工序积压、 断流,作业区内不能有 A 类以外的物 品存在;B 类物品放在周转库或车间空 6 1、 物流不合理,每项次扣 2 分。 2、 工序有零部件积压、断流, 评 价 标 准 标 准份数 评 价 办 法 实 扣分数 备 注 9、生产现场道路畅通,地面平整, 窗明壁净。 5 1、 道路无标志扣 0.5 分。 2、 零部件占道,发现一处扣 0.1 分。 3、未做到地平窗明壁净扣 0.2 分。 10、生产现场做到无垃圾、无废 料、无卫生死角、卫生工具按标志存放。 5 1、 生产现场有一处有卫生死 角 扣 0.1 分。 2、卫生工具不按标志存放扣 0.1 分。 闲地段;C 类物品应清除出车间。 每处扣 2 分。 3、 有 C 类物品扣 2 分。 5、生产现场各类物品分区存放, 区域明显,有标志,工位器具、工件架 等整齐存放,零件放在相应的器具内, 摆放整齐合理,过目知数。 13 1、 区域、物品无标志,缺 1 个扣 0.2 分。 2、 物品摆放不整齐,一项次 扣 0.3 分。 3、工位器具、工件架摆放不整 齐,发现一处扣 0.1 分。 6、工具箱内物品摆放整齐、清 洁,无杂物。 5 1、工具箱内物品摆放不整齐、 不清洁,有杂物,每项扣 0.1 分。 7、夹、模、胎具等工装存放有 标志,有“三防”措施(防锈、防碰、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