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1页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2页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3页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4页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I XXXXXX 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资质证书编号:APJ- (国)-xxx 2017 年 4 月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II XXXXXX 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2017 年 4 月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III 前 言 XXXXXXXXX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位于XXX市xx光电产业示范园区 内,总占地面积0.56km 2。 本工程采用固定支架安装 XXX 块多晶硅组件,电站总容量 20.304MW,平 均年上网电量 3005 万 kWh,平均年利用小时数为 1502.5h,工程总投资 26523.34 万元。其中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 20%,由 XXXXXXXX 出资,其余 资金通过银行贷款解决。本期工程于 2012 年 9 月开工建设,于 2013 年 12 月完 成设备接线、试验检测和全厂联调,具备并网发电条件。电站从试运行至今光 发电伏设施安全稳定。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 13 号), 关于建设项目(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 36 号,2015 年修订),XXXXXX 于 2016 年 12 月委托 XXXXXXXX 对 XXX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开 展安全验收评价工作。 XXXXXXXX 接受委托后,组织成立了安全验收评价小组,严格遵循安 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和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等技 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安全评价工作。2017 年 2 月 15 日,安全验收评价组在 XXX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现场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束后对检查 情况汇总,将检查意见和整改建议反馈到 XXXXXX,督促企业限期落实整改。 XXXXXX 于 2017 年 3 月 8 日向本评价组提交了现场整改的回复,在接收 到企业整改回复后,评价组于 2017 年 3 月 12 日对 XXXXXXXXX20 兆瓦并网 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复查,复查结果为:XXXXXX 现场整改符合要求。 评价组在完成了辨识并分析工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做出安全性评价,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等相关工作后,最终得出安全评价结论,并编制完成 了XXX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 本评价报告可作为管理单位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作为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光伏电站实施监督管理和安全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之 一。 本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电力行业及安全工程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和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IV XXXXXX 领导、技术人员积极配合,在此,对有关领导、专家及相关人员表示 诚挚的感谢! XXXXXXXX 2017 年 3 月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 宏业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目 录 1 编制说明 1 1.1 评价目的 1 1.2 评价范围 1 1.3 评价依据 2 1.4 评价工作程序 9 2 建设项目概况 11 2.1 建设单位简介 11 2.2 项目概况 11 2.3 项目自然条件 12 2.4 光伏电站总平面布置及周边环境 16 2.5 光伏发电工艺及电气设施 17 2.6 主要建(构)筑物 27 2.7 公用工程设施 29 2.8 安全管理 31 2.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3 2.10 人员持证上岗、安全培训教育情况 34 2.11 工程试运行总结 35 2.12 项目安全投入及使用情况 36 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8 3.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及特性辨识与分析 38 3.2 自然条件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辨识与分析 39 3.3 总平面布置及道路运输辨识与分析 41 3.4 光伏发电系统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 42 3.5 直埋线路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 44 3.6 电气设备及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5 3.7 控制和保护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7 3.8 并网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9 3.9 安防及环境监控系统危险性辨识与分析 51 3.10 主要建(构)筑物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 52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 宏业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3.11 公用工程设施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 53 3.12 生产作业场所单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55 3.13 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59 3.14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59 4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61 4.1 评价单元划分 61 4.2 评价方法介绍 61 4.3 评价方法选择 62 5 符合性评价 63 5.1 法律法规符合性单元 63 5.2 总平面布置单元安全评价 67 5.3 光伏发电单元安全评价 70 5.4 集电线路单元安全预评价 74 5.5 电气设备及系统单元安全评价 77 5.6 并网安全单元安全评价 89 5.7 主要建(构)筑物单元安全评价 91 5.8 公用工程设施单元安全评价 94 5.9 安全管理单元安全评价 98 5.10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单元 102 5.11 安全设施设计落实单元评价 106 5.12 常规防护设施及作业环境单元 109 6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12 6.1 评价过程中安全隐患整改情况 112 6.2 补充的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113 7 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116 7.1 评价结果 116 7.2 主要危险因素 116 7.3 符合性评价结果 116 7.4 总体评价结论 117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 宏业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附件 1. 安全评价项目委托书 2.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XXXXX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 电项目核准的批复(甘发改能源2013352 号) 4. 土地证 5.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6. 关于 XXX 市 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的审查意 见(甘国土资压矿函2012195 号) 7. 河南省电力公司关于 xxx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 一次设计评审意见的通知(甘电司发展20131329 号) 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关于 xxxxxxXXX20 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 二次设计评审意见的通知(甘电司发展2014235 号) 9.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 10. 环境保护部门审批意见 11. 安全预评价备案文件 12. 光伏发电首次及土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报告 13. 光伏发电并网启动试运前质量监督检查报告 14. 参建单位资质 15.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凭证 16. 河南省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意见 17. 逆变器试验报告 18. 全站接地电阻记录 19. 35kV 光伏升压变高压试验报告 20. 35kV 光伏升压变真空断路器试验报告 21. 35kV 开关柜室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22. 建设单位工作汇报 23. 监理单位工作汇报 24. 工程试运行总结报告 25. 光伏电站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 宏业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6. 光伏电站运行规程 27. 光伏电站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28. 倒闸操作票 29. 危险点预控卡 30. 工器具试验合格证 31. 电气第二种工作票 32. 安全工器具试验报告 33. 安全培训记录 34. 反事故演习记录 35. 劳保用品发放记录 36. 参保证明 37. 员工特种作业证、调度证、进网电工证 38. 安全隐患整改建议书 39. 安全隐患整改回执 40. 整改照片 附图 1. 总平面布置图 2. 电气主接线图 3. 光伏阵列区接地平面布置图 4. 站用电电气主接线图 5. 光伏阵列区接地平面布置图 6. 35kV 集电线路电缆走向图 7. 1MWp 光伏接线单元电气接线图 8. 管理区布置图 9. 电池组件支架基础详图 10. 晶澳晶硅电池组件支架连接件详图 11. 生产楼基础接地平面图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1 1 编制说明 1.1 评价目的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目的是遵照中华人民 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 13 号)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的安 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相关规定,查验其执行情况,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国家法律法规、 规程规范、政府相关文件等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工程验收评价 工作,为本工程建设的安全验收提供依据。 评价中,根据 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实际情况,检查工程建设 的安全设施及技术措施、安全管理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对未达到安全标准的单 元和专家组审查的不合格项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并对本光伏电场进行安全符 合性评价并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为项目正常投产后的安全监督、监察工作 提供依据。 1.2 评价范围 依据本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及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安全验收评价的范围, 针对本工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措施。本次 评价范围包括 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中主要生产装置及配套的辅助装 置以及公用系统的安全设施,同时对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中的安全措施 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本工程验收评价范围包括:工程场址及总平面布置,太阳能电池及逆变器, 光伏发电设备,电气设备及系统,并网安全,光伏电站安全监测系统,主要建 (构)筑物,公用工程,作业安全及安全管理等。 本项目为三期工程,与一期 30 兆瓦共同施工建设。该项目发电系统接入园 区鸣山 3#110kV 升压站,后接入星光 330kV 变电站。本次评价只针对 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安全状况,不包含本站送出线路及 110kV 升压站站送 出至 xxxxxx 电网的部分。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2 凡涉及到本期工程的消防、环保、地质灾害等,应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 定,并以相关批准、批复和文件为准。 1.3 评价依据 1.3.1 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 13 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主席令2009第 23 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 60 号,2015 年修 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1994第 28 号,2009 年修 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 46 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主席令1999第 23 号,2016 年修 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1997第 88 号,2016 年修 正); (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 07 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 06 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 47 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 69 号);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国家主席令2012第 73 号);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 52 号, 2016 年修改);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主席令2012第 54 号)。 1.3.2 国家行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务院令第 86 号,2011 年修订);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3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 570 号); (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 号); (4)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239 号); (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93 号); (6)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令第 432 号); (7)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599 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 405 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 406 号,2013 年 1 月 1 日修正); (10)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 423 号); (1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 23 号); (1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79 号); (13)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 586 号); (1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591 号); (15)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 号); (1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0815 号); (17)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安委20114 号)。 1.3.3 地方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39 号); (2)河南省消防条例(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27 号) ; (3)河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河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 61 号);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4 (4)河南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甘安监协调2008134 号); (5)xxxxxx 防震减灾条例(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46 号); (6)xxxxxx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规定(甘安监管六2010 300 号); (7)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 3 号); (8)河南省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定(河南省人民政府令2013第 106 号)。 1.3.4 政府部门规章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3 号,2015 年 修订);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07第 16 号); (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30 号,2015 年修订);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 36 号,2015 年修订); (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 40 号, 2015 年修订); (6)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2第 47 号); (7)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 令第 59 号,2015 年修订); (8)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2014第 69 号); (9)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4第 70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5 号); (10)关于修改罚款处罚暂行规定 等四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5第 77 号); (1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 88 号); (12)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国家电监会令2004第 1 号) ; (13)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国家电监会令2003第 2 号); (14)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国家电监会令2005第 9 号); (15)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国家电监会令2006第 22 号); (16)关于修改的决定(国家安监 总局令2011 第 140 号); (17)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06第 92 号); (18)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改委2014第 14 号); (19)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2008第 166 号); (20)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经贸委、公安部令1999第 8 号); (21)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2013第 24 号); (22)公安部关于修改的决定(公安部 令2012第 119 号); (23)公安部关于修改 的决定(公安部令2012 第 120 号)。 1.3.5 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 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 号); (2)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 3183 号);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6 (3)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发改能源200613 号); (4)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2006124 号); (5)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738 号); (6)关于加强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通知(电监安全200628 号); (7)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电监安全200922 号); (8)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能 安全2014508 号); (9)关于印发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通知(电建质 监200552 号); (10)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的 通知(国能安全2014161 号)。 1.3.6 国家标准 (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 (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 (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 (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 (5)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2008 );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 ); (8)防洪标准(GB 50201-2014); (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11)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 ); (1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1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7 (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17)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9)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8479-2001); (20)晶体硅光伏(PV)方阵 I-V 特性的现场测量(GB/T 18210- 2000); (21)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9535-1998); (2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2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 GB 26860- 2011); (24)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GB 26859-2011 ); (2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26)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0-2008); (27)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2008 ); (2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 (29)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14285-2006 ); (30)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2012); (31)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 20046-2006); (32)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 第 1 部分:结构要求(GB/T 20047.1-2006); (33)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B/T 29321-2012); (34)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 50794-2012); (35)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 (36)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 50795-2012 ); (37)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 50796-2012);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8 (3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5-2008); (39)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2008); (40)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24337-2009); (41)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543-2008); (4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T 50064-2014) (43)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 (44)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 (4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 1 部分:总则(GB 6067.1-2010 ); (4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 (47)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3955-2005 ); (48)低压电气装置 第 4-41 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GB 16895.21- 2011); (4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 ); (5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5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2 部分:物理因素(GBZ2.2- 2007); (53)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 (5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5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13); (5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 (57)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 50365-2005); (5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 (59)安全色(GB 2893-2008); (60)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 (6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62)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9 1.3.7 安全标准 (1)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2007); (2)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 8003-2007); (3)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程(AQ/3009-2007)。 1.3.8 电力行业技术标准 (1)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2010); (2)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2007); (3)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5147-2001); (4)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DL/T 5394-2007); (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 (6)变电站运行导则(DL/T 969-2005); (7)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 (8)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 (9)电力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4-2012); (10)电网运行准则(DL/T 1040-2007); (11)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 (12)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24-2000); (13)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DL/T 548-2012); (14)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3-2005); (15)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2015); (16)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DL/T 537-2002); (17)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DLGJ154-2000)。 1.3.9 其它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 617-2011); (2)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08); (3)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 118-2011 ); (4)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 );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噪声作业分级(LD 80-1995);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7)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NB/T 32004-2013);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部分(电力工程部分 2011 版); (9)太阳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设计规范(CECS 84:96); (10)太阳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CECS 85:96); (11)关于印发(修订版) (国家电网生2012352 号)。 1.3.10 工程项目有关文件及资料 (1)委托书; (2)其它工程性技术资料。 1.4 评价工作程序 安全验收评价程序包括: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划分评价单元; 选择评价方法,安全符合性评价;提出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建议;做出安全验 收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等。详细情况见图 1-1。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11 图 1-1 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程序图 前 期 准 备 辨 识 与 分 析 危 险 、 有 害 因 素 划 分 评 价 单 元 选 择 评 价 方 法 符 合 性 评 价 提 出 安 全 对 策 措 施 建 议 做 出 评 价 结 论 编 制 安 全 验 收 评 价 报 告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12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建设单位简介 本工程的建设单位是 XXXXXX,业主单位为 XXXXXXXX,前者为后者 的全资子公司,负责本工程的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 XXXXXX 注册类型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为河南省酒泉市 XXX 市 xx 光电产业示范园区,法定代表人为郝军,注册资本壹亿壹仟捌佰万元整。 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及风力等新能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风力、太阳 能发电及电力销售(凭许可证经营);风电设备检修与调试;新能源项目技术 转让;新能源项目策划、咨询及管理。 2.2 项目概况 2.2.1 建设规模 本工程总装机规模 20.304MW,共安装 245Wp 的多晶硅太阳能组件 XXX 块,年上网电量为 3005 万 kWh,年利用小时数为 1502.5h。本工程共建设 20 个光伏发电单元,光伏子阵均采用固定倾角支架,全场共安装 20 台 1000kVA 箱式变电站和 40 台光伏并网逆变器。送出线路以 1 回 35kV 直埋电缆接入星光 3#110kV 升压站,再接入星光 330kV 汇集站。 2.2.2 工程参建单位介绍 本工程建设涉及的相关单位见表 2-1。 表 2-1 工程建设相关单位一览表 单位 名称 资质 工程建设 XXXXXX - 工程设计 XXXXXXXX A161000186 工程施工单位 西北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D361019980 工程监理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 E161002518 设备安装和调试单位 xxxxxx 第二安装工程公司 A1121062010301 安全预评价 xxxxxx 三泰安全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 司 APJ-(甘) -305 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中国电建集团 xxxxxx 有限公司 工咨甲 23220070020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13 安全验收评价 XXXXXXXX APJ-(甘) -304 2.2.3 工程建设过程 本工程建设过程的相关情况见表 2-2。 表 2-2 工程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 时间 纪要 1 2012 年 09 月 29 日 主体工程开始施工 2 2012 年 10 月 30 日 光伏支架桩基浇筑完成 3 2013 年 07 月 10 日 逆变器室基础开始开挖 4 2013 年 09 月 05 日 逆变器室全部封顶 5 2013 年 09 月 16 日 箱变基础开始施工 6 2013 年 09 月 19 日 生产楼基础开挖 7 2013 年 09 月 24 日 第一批逆变器到货 8 2013 年 10 月 03 日 支架开始安装 9 2013 年 10 月 07 日 生产楼封顶,主体框架结构完工 10 2013 年 10 月 15 日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单位开始施工 11 2013 年 10 月 26 日 箱变基础施工完成 12 2013 年 11 月 16 日 逆变器室装饰施工完成 13 2013 年 11 月 26 日 生产楼整体完工 14 2013 年 11 月 30 日 光伏支架和电池板安装完成 15 2013 年 12 月 07 日 子阵内电缆和接地敷设全部完成 16 2013 年 12 月 10 日 设备接线、试验和调试全部完成,具备并网条件 2.3 项目自然条件 2.3.1 地理位置 XXXXXXXXX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场址位于 XXX市城区西南约13km 处的XXX 市xx光电产业示范园区内,总占地面积0.56km 2,场地开阔地势平坦, 场址区海拔高程在12131226m之间。场址距离G215国道约5km ,交通便利。 本工程场址拐点坐标见表2-3,场址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2-1。 表 2-3 场址坐标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14 坐标点 东经( E) 北纬( N) A 942933.29 400535.47 B 942932.91 400551.68 C 942850.70 400551.13 D 942851.06 400534.92 图 2-1 场址地理位置图 2.3.2 气象条件 XXX 市地处内陆,气候干燥,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属典 型的暖湿带干燥性气候。本工程选用 XXX 市气象站作为参证气象站,该站为 国家基准气象站、一级太阳辐射观测站,地理坐标为 N4009,E9441,海拔 高度为 1139.0m。该地区具体气象参数见表 2-4。 表 2-4 气象条件情况表 序号 项目及名称 单位 数量 1 年平 均气 温 9.3 2 极端最 高气 温 41.7 3 极端最 低气 温 -30.5 4 年日照小时数 h 3226.1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15 序号 项目及名称 单位 数量 5 年平均风速 m/s 2.2 6 最大风速 m/s 24 7 年平均沙尘暴日数 d 30 8 雷暴日数 d 10.2 9 年平均降水量 mm 46.5 10 年平均蒸发量 mm 3140.6 11 夏季平均气压 kPa 87.52 12 冬季平均气压 kPa 81.91 13 最大冻土深度 m 1.34 14 最大雪厚度 mm 120 15 夏季主导风向 东南 16 冬季主导风向 西北 2.3.3 太阳能资源 本工程场址位于 XXX 市光电产业园区内。根据 XXX 气象站近 10 年的太 阳辐射资料作为研究和计算的依据,测算出项目场址区太阳辐射量为 6364.13 MJ/m2,年日照小时数为 3226.1h,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89- 2008)中提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评估标准,该场址所在地太阳辐射量大于 6300 MJ/m2,太阳能资源属于一级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适合建设光伏并 网发电站 。 表 2-5 水平面年辐射总量分类等级表 等级 太阳总辐射年总量 资源丰富程度 1 6300 MJ/m2 1750kWh( m2a) 资源最丰富 2 50406300 MJ/m 2 14001750 kWh(m 2a) 资源很丰富 3 37805040 MJ/m 2 10501400 kWh(m 2a) 资源丰富 4 3780 MJ/m 2 1050 kWh ( m2a) 资源一般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16 2.3.4 工程地质 1、 区域地质及地震 (1) 地质构造 本工程位于河南省河西走廊西端的XXX盆地,南依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山脉, 处于南部山前洪积倾斜平原与党河冲积平原的交汇地带。场区内地势平坦开阔, 总体地势南西高北东低,由南西项北东倾斜,地面坡降2.6起伏不大。 (2) 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2001年 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中 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资料,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 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 度。工程区属于构造基本稳定区。 2、 场地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1) 地形地貌 电站场址地位于XXXxx西南的戈壁滩上,场址地势平坦、开阔,有少量植 被。地面高程1213m1226m。场址土质为砂砾戈壁滩。 (2) 地层岩性 场区地层至上而下分为三层:第四系全新统风积(Q4 eol)中粗砂层(层) 、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Q3 pl)圆砾层(层)和卵石层(层)。其中中砂 层(第层)结构松散、位于季节性冻土带内,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圆砾层 (第层)埋深较大,以粗粒为主,层位稳定且厚度较大,结构密实,压缩性 低,力学性质好,是良好的建(构)筑物地基持力层,圆砾层作为建筑物的持 力层。 (3) 水文地质及冻土深度 场址区内及周边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深,环境水对钢筋混凝土中 钢筋及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及当地工程建设经验,场址区存在 季节性冻土,最大冻土深度为地面以下 134cm。 (4) 土壤酸碱度及电阻率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17 本工程所在地区总易溶盐含量为 0.2480.294,地基土为非盐渍土,但地 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 在埋深 0m1m 范围内,场址区粗砂层的电阻率在 636m2826m 之 间,平均值 1244m,变异系数 0.55,电阻率均匀性较差,电阻率相对较高。 在埋深 1m 以下的圆砾层、卵砾石层电阻率在 195m642m 之间,平 均值 426m,变异系数 0.21,电阻率均匀较好,电阻率相对较低。 (5) 地质灾害情况 场地地形平坦,不存在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 2.4 光伏电站总平面布置及周边环境 2.4.1 总平面布置 本 光 伏 电 站 场 区 地 形 开 阔 , 呈 长 方 形 布 置 , 东 西 宽 420m, 南 北 长 1350m。 电 站 总 占 地 面 积 567000m2。 ( 1) 光 伏 发 电 单 元 总 平 面 布 置 本 光 伏 电 站 总 建 设 规 模 为 20MWp,主 要 建 设 工 程 内 容 由 光 伏 组 件 方 阵 、 集 电 线 路 、 生 产 楼 、 道 路 工 程 、 施 工 辅 助 工 程 等 组 成 。 管 理 区 位 于 电 站 南 侧 中 间 的 位 置 , 进 站 道 路 直 接 与 园 区 道 路 相 连 , 生 产 区 位 于 管 理 区 的 周 围 。 每个光伏子阵 设置 1 座逆变器室,室内装设 2 台并网逆变器及 2 台直流控制柜,汇流箱安装 在光伏支架上。每个逆变器室北侧布置 1 台 35kV 箱式变压器,其中第 7#、第 13#光伏子阵分别 设 立 两 台 干 式 阵 列 变 压 器 。 场 内 共 安 装 XXX 块 电 池 组 件 , 方阵倾角为 35。光伏阵列之间南北间距为 8m,组件最低点距地面距离为 0.4m。 (2)管理区平面布置 管 理 区 布 置 有 生 产 楼 , 生 产 楼 为 一 层 , 内 设 置 二 次 盘 室 、 中 控 室 、 低 压 及 厂 用 变 室 、 35kV 高 压 室 以 及 办 公 室 、 会 议 室 等 。 进 场 道 路 位 于 管 理 区 的 南 侧 , 与 场 外 园 区 道 路 相 接 。 生产区布置于整个场址,主要包括电池阵列、逆变器室、箱式变压器及检 修通道等。电 池 组 件 总 容 量 为 20MW, 电 池 阵 列 由 20 个 1 兆 瓦 固 定 式 多 晶 硅 电 池 子 方 阵 组 成 。 每 个 子 方 阵 设 一 座 逆 变 器 室 , 逆 变 器 室 位 于 子 方 阵 的 中 间 位 置 。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18 共 20 座 逆 变 器 室 , 每 座 逆 变 器 室 面 积 为 54m2。 (3)道路运输 生产区内设纵横方向硬化道路,逆变器室均位于硬化道路的路边,电池组 件间的空地为横向道路,形成一个场内道路系统,便于较大设备的运输,满足 日常巡查和检修的要求。场内道路路面为料粒路面,站内道路路面均为 4m。 本项目围墙沿占地范围设置。围墙采用防护网围墙和铁艺围墙相结合的形 式,围墙高度 1.8m。光伏发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电站运行期间不需要原料 供运,也无污染物产生。电站对外仅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设置在园区进站 道路与围墙相交处,设自动伸缩门。 2.4.2 场址周边环境 本项目位于 XXX 市 xx 光伏产业园区内,场区属荒漠戈壁,电站东侧为园 区道路,西侧为上海院项目区,南侧为道路和电力通道,北侧为山东力诺项目 区。场址周边 1km 范围内无村庄,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军事 设施等。 2.5 光伏发电工艺及电气设施 2.5.1 光伏发电工艺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光伏发电工艺见图 2-2。 图 2-2 太阳能发电工艺图 2.5.2 电气一次 1、 电力系统接入 本工程以 1 回 35kV 线路接入鸣山 3#110kV 升压站,经升压后再接入星光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19 330kV 汇集站,电缆型号 3YJV22-1300。 2、电气主接线 本工程装机容量为 20MW,全部采用多晶硅电池组件,电站共设 20 个 1MW 的子方阵。每 500kWp 太阳电池阵列经汇流设备与 1 台 500kW 逆变器构 成 1 个光伏阵列逆变器组,每 2 个光伏阵列逆变器组与 1 台 1000kVA、35kV 双分裂绕组升压箱式变组成一个 1MW 光伏发电单元,本电站采用集电线路方 案,共设 4 回集电线路,每 5 台 35kV 升压箱式变在高压侧并联为 1 回电源进 线,电站 35kV 侧采用单母线接线,以 1 回 35kV 电缆线路接入工业园区 330kV 汇集站。 3、主要发电设备 ( 1) 光 伏 组 件 本 项 目 光 伏 组 件 全 部 采 用 晶 奥 太 阳 能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的 255Wp 多 晶 硅 光 伏 组 件 共 XXX 块 。 组 件 参 数 见 表 2-6: 表 2-6 多晶硅电池组件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型号/数值 1 型号 JAP6-60-255/3BB 2 组件容量 255W 3 最大系统电压 DC 1000V 4 开路电压(Voc) 34.69V 5 短路电流(Isc) 7.19A 6 工作电压(Vmppt) 27.82V 7 工作电流(Imppt) 6.72A 8 功率允许范围 +3% 9 工作温度范围 -4085 10 重量 18.5kg 11 10 年功率衰降 8.8% 12 25 年功率衰降 19.7% (2)汇流箱 本项目选用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GHL-112/10-SRO防雷汇流 XXXXXX2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XXXXXXXX 20 箱,共320台。汇流箱采用户外布置,汇流箱的型号、参数见下表2-7。 表 2-7 GHL-112/10-SRO 型汇流箱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型号/数值 1 型号 GHL-112/10-SRO 2 最大输入路数 12/10 3 最大输入电压 1000V DC 4 每路最大输入电流 10A 5 最大输出电流 120A 6 防护等级 IP65 (3)逆变器 本项目110区采用北京 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逆变器,其型号 为PVS800-57-0500KW-A,共20台,1120 区采用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 生产的20台型号为TEBA-GC-500KTL的逆变器。每座逆变器室内设置2台逆变器 和2台直流控制屏。其主要参数如下: 表 2-8 逆变器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北京 ABB 特变电工 1 型号 PVS800-57-0500KW-A TEBA-GC-500KTL 2 额定容量(kW ) 500 500 3 输入电压 直流( V) 450850 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