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卫生统计学(70) 35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 步是 A分析资料 B搜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设计 E调查资料 D 46统计推断的内容包括 A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B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指标 C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D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E参数估计和统计预测 D 111若成年男性以血红蛋白低于 120gL 为贫血,调查某地成年男性 1000 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贫血,最后清点结 果,其中有 19 人患贫血,981 人未患贫血, 则此资料为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还不能确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 资料 D可看作计数资料,也可看作计量资 料 E多项分类资料 A 卫生统计学:统计工作中的步骤和统 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学中的几个 基本概念 143检查 9 个人的血型,其中 A 型 2 人,B 型 3 人,O 型 3 人,AB 型 1 人。其 对应的变量类型是 A数值变量 B.9 项无序分类变量 C9 项有序分类变量 D4 项无序分类变量 E.4 项有序分类变量 D 卫生统计学:统计工作的步骤和统计 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分类资料 研究者对三种病人肺切除术的针麻效 果进 行了研究,得下列资料 三种病人肺切除术的针麻效果比较 针麻效果(1) 肺癌(2) 肺化脓症 肺结核(4) 合计 1015124 2240327 4563345 771187816 159此资料的类型是 A多项无序分类资料 B二项无序分类资料 C定量资料 D单向有序分类资料 E双向有序分类资料 D 160若用统计图来表示治疗效果,可 选 A散点图 B普通线图 C直条图 D直方图 E圆图 B 41下列指标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身高(cm) B体重(kg) C血压(mmHg) D脉搏(次分) E职业 E 某研究者收集了 2 种疾病患者痰液内 嗜酸性白细胞的检查结果,整理成下表。 白细胞 支气管扩张 病毒性呼吸道感 染 合计 - 2 5 + 3 8 + 9 2 11 + 6 1 7 148就检查结果而言,此资料为 A多项无序分类资料 B二项分类资料 C定量资料 D等级资料 E行 x 列表资料 D 98.根据 500 例正常人的发铅值原始数 据(偏态分布) ,计算其 95医学参考值范 围是 D A, B、 C、 D、 E、 在某地对研究对象流感抗体水平的调 查中,测得 10 名儿童血清中某型病毒血凝 抑制抗体效价的倒数为: 5,5,5,5,5,10,10, 10, 20, 40。 146.该数据的类型是 A A、计数资料 B、分类资料 C、等级资料 D、计量资料 E、有序资料 147.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最佳指标是 C A、算术平均数 B、相对数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E、频数 79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说法正确的 是 A总体的指标称为参数,用拉丁字母 表不 B样本的指标称为统计量,用希腊字 母表示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组 成了样本 D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 变量值组成了样本 E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 变量值组成了样本 D 42统计上称小概率事件是指随机事 件发生的概率 P A=005 B010 D005 E0.05 D 69欲测量某地 2002 年正常成年男子 的血糖值,其总体为 A该地所有成年男子 B该地所有成年男子血糖值 C2002 年该地所有正常成年男子血 糖值 D2002 年所有成年男子 E2002 年所有成年男子的血糖值 B 139现己测得正常人的血中嗜碱性白 细胞数如下,则据此资料可算得血中嗜碱 性白细胞数 95频数分布范围为 一批正常人血中的嗜碱性白细胞 X 0 1 2 3 4 5 f 累计% 136976.4 35896.4 5588.4 899.9 2100.0 1792 A0,2 B(0,2) C0 D(0,1) E0+ (1792X95-1369):093 E 136若 X 值的均数等于 7,标准差等 于 2,则 X+3 的均数 A也等于 7 B等于 9 C等于 10 D界于 7-3 与 7+3 之间 E界于 7-196x2 与 7+196x2 之间 C 51一组观察值如果每个值都同时增 加或减少一个不为 0 的常数,则 A均数改变,几何均数不变 B均数改变,中位数不变 C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改变 D均数不变,几何均数和中位数改变 E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不变 B 78.表示儿童体重资料的平均水平最常 用的指标是 A A、算术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变异系数 E、百分位数 99.由变量的 6 个值 6,9,12,14,15,20 计算中位数可得 D A、3 B、4 C、12 D、13 E、14 28变异系数是 A描述计量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 B描述计量资料绝对离散程度的指标 C描述计量资料相对离散程度的指标 D描述计数资料各部分构成的指标 E描述计数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 C 卫生统计学: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离散程度的描述,变异系数 114上四分位数即 A第 5 百分位数 B第 25 百分位数 C第 50 百分位数 D第 75 百分位数 E第 95 百分位数 B 卫生统计学:定量资料的描述统计, 离散程度的描述,极差和四分位间距 52关于标准差,表述正确的是 A标准差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 相同 B标准差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 同 C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小 D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大 E标准差就是标准误 B 53某人算得某资料的标准差为-3.4, 可认为 A变量值都是负数 B变量值负的比正的多 C计算有错 D变量值多数为 0 E变量值一个比一个小 C 43可用于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离散程 度的 指标是 AX BR CM DP25 EG B 77在某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对 10 名研究对象进行了血浆浓度(X)和每克蛋白 的药物吸附量(Y) 的测定,结果如下 ID 1 2 3 4 5 X 12.7 21.2 51.7 77.2 212.4 Y 0.10 0.466 0.767 1.573 2.462 ID 6 7 8 9 10 X 9.5 22.5 42.3 67.8 234.8 Y 0.08 0.399 0.899 1.735 2.360 欲比较两者的变异度大小,应选用下 面哪项指标 AX BS CSx DCV EM D 某地 10 名 20 岁女子身高均数为 157.3cm,标准差为 4.9cm;体重均数为 53.7kg,标准差为 4.9kg。 145若要比较身高与体重的变异度应 采用 A方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极差 E四分位数间距 C 72.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变异 程度,最好的指标是 D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决定系数 7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 小宜采用 E A、极差 B、两均数之差 C、两标准差之差 O.标准差 E、变异系数 44下列指标可较全面地描述正态分 布资料特征的是 A中位数和方差 B均数和中位数 C中位数和极差 D均数和标准差 E几何均数和标准差 D 73.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 -1.96 到 +2.58 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百分比 是 D A、47.5 B、49.5 C、95 D、97 E、99 31若 X 服从正态分布 N(,),则 下列统计量中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是 A B. C. D E B 卫生统计学: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 77.设随机变量 X 符合均数为 (0) 、标准差为 ( 1)的正态分 布,作 u(X- ) 的变量变换,则和 X 的均数与标准差相比,其 值的 C A、均数不变,标准差变 B、均数和标准差都不变 C、均数变而标准差不变 D、均数和标准差都改变 E、均数与标准差的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100.某正态分布总体 X 的均数为 3000,标准差为 100。X 在范围为 28003200 内取值的概率为 C A、0.95 D、=0.99 E、0.99 138某项计量指标仅以过高为异常, 且资料呈偏态分布,则其 95参考值范围 为 AP5 C005,则 A尚不能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等 B可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等 C尚不能认为两样本均数不等 D可认为两样本均数不等 E还不能作出结论 C 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 的估计和假设检验,假设检验 78为研究 A、B 两种试剂盒测量人 体血液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含量(mmol/L) 的差异,分别用两种试剂盒测量同一批检 品(200 例) ,假设检验方法应选用 A成组 t 检验 B成组 t 检验 C两样本 X2 检验 D配对 t 检验 E配对 X2 检验 D 38作两样本均数的,检验,当有差 别时,t 值越大则 A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异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小 D 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 检验,t 检验和 u 检验,成组设计的两样本 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7980 题共用题干) 某医师要对甲、乙两疗法的疗效作比 较,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两种方法治 疗,得如下结果 甲、乙两疗法的疗效比较 79研究两疗法疗效的优劣,宜用 A秩和检验 B42 的行 X 列表 X2 检验 C34 的行 X 列表 X2 检验 D两样本 t 检验 E配对 t 检验 D 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 检验,t 检验和 u 检验 A单样本 t 检验 B配对 t 检验 C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D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Eu 检验 150已知某市区 1995 年男孩出生体 重的总体均数为 352kg,随机抽样调查了 郊县的 20 名男孩,出生体重的均数为 329kg,欲分析市区和郊区男孩的出生体重 是否不同,应用 C 151在用硝酸一高锰酸钾冷消化法测 定尿铅含量的研究中,用湿式热消化法一 双硫腙法作对照,对 10 名患者测定尿铅 (mmolL),结果如下。欲分析两种方法的 测定结果有无差别,可用哪种检验 编号 冷消化法 热消化法 12345678910 2.412.112.011.411.68.810.911.412.011.0 2.810.111.511.211.28.911.711.411.010.5 B 152医师观察新药对某病的疗效,并 与旧药组比较,治疗一月后两组的血沉 (mm小时) 如下表。 治疗一个月新药与旧药血沉的比较 分类 病例数 均数 标准差 新药旧药 2525 8.96.7 0.80.9 欲分析新药疗效是否优于旧药,可用 E 153将钩端螺旋体病人的血清分别用 标准株与水生株作凝溶试验,测得稀释倍 数如下。 标准株(10 人)100 200 400 400 400 800 1600 1600 1600 3200 水生株(9 人)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400 400 问两组的平均效价有无差别,可用 D 80现测得 15 名正常人、13 名急性病 毒性心肌炎患者和 12 名原发性扩张型心肌 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其均数分别为: 0203、2738 和 2844。欲判断上述三 类人群白细胞介素均数是否不同,宜选择 A经检验后才能确定 B先作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再 作 q 检验才能确定 C作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 q 检验才能确定 D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检 验才能确定 E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 q 检 验才能确定 D 63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与对照工人 血清中 IgA 含量 (gL) 分组 例数 S TNT 作业组 对照组 100 102 2.68 2.22 1.05 1.10 检验两种作业工人血清中 IgA 含量有 否差别,其假设检验可用 A配对计量资料的 t 检验 Bu 检验 C秩和检验 D四格表资料 x2 检验 E配对资料的 x2 检验 B 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 检验,t 检验和 u 检验 39在进行临床试验设计时,允许犯 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最大值是取 A=0 01 B=005 C=010 D=0 20 E=0.25 C 49四个处理组均数比较时,直接采 用两组比较的 t 检验 A会增加犯 I 型错误的概率 B会增加犯型错误的概率 C会出现检验效能不够的情况 D由于方差分析的两两比较方法不完 善,故,检验更优 E不能确定犯 I 型错误和 H 型错误的 概率是否会增加 A 72关于 I 型错误与型错误,说法 正确的是 A若“拒绝 Ho“,犯错误的可能性为“ B拒绝了实际成立的 Ho 所犯的错误 为 I 型错误 C对同一资料,I 型错误与型错误 的概率大小没有联系 D若想同时减小 I 型错误与型错误 的概率,只有减少样本含量 n E若“不拒绝厅 Ho“,不可能犯型 错误 B 115方差分析借助 F 分布作统计推断 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变异来源分解 A方差 B均数 C离均差平方和 D自由度 E离均差平方和与自由度 E 卫生统计学: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 基本思想 47下列关于方差分析说法,错误的 是 A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变异进行 分解 B方差分析直接将 SS 进行分解 C方差分析直接将 v 进行分解 D方差分析直接将 MS 进行分解 E方差分析直接将总变异进行分解 D 48方差分析中计算得到的 F 值 A一定小于 0 B一定小于 1 C一定等于 0 D可以为负值 E一定为正值 E 79.在完全随机设计、配伍组设计的方 差分析中的总变异可分解的部分为 B A、2、2 B、2、3 C、3、2 D、3、3 E、4、2 101.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 已知总样本量为 30,分为 3 个不同样本组, 则组内变异的自由度为 D A、2 B、3 C、26 D、27 E、29 142为了研究铅作业与工人尿铅含量 的关系,随机抽查四种作业工人的尿铅含 量结果如下表。 四种作业工人尿铅含量(mg/L)测定结 果 铅作业组 调离铅作业组 非铅作业组 对照组 0.01 0.28 0.40 0.18 0.24 0.14 0.16 0.15 0.18 0.00 0.20 0.14 0.23 0.12 0.13 0.11 0.14 0.02 0.05 0.02 0.13 0.10 0.04 0.01 0.03 0.01 0.08 0.06 0.00 0.03 0.07 0.08 欲了解四种作业工人尿铅含量有无差 别可用 A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B配伍组设计方差分析 C84 表的卡方检验 D每两组作 t 检验 E每两组作配对 t 检验 B 卫生统计学:方差分析,配伍组设计 方差分析 81欲研究 A、B 两种方法测定同一 批新生儿脐动脉血微量元素含量是否不同, 收集了 32 例经产道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 测得其脐动脉血中锌的含量。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只能选用成组检验 B只能选用配对检验 C只能选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 分析 D只能选用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 析 E可选用配对,检验或配伍组设计资 料的方差分析 E 36构成比之和为 A100 B100 D不确定值 E 100 A 44.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都是 D A、构成比 B、率 C、变异度 D、 比 E、频数 45.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比的是 C A、极差 R B、中位数 M C、变异系数 CV D、标准差 S E、生存率 A、构成比 B、率 C、相对比 D、动态数列指标 E、标化率 127.要说明高血压病在某人群中的性别 分布,可选用统计指标 A 128.要对年龄构成比不同的两个县进行 总死亡率的对比,应先计算 E 63下列关于相对数表述正确的是 A治疗 2 人治愈 1 人,其治愈率为 50 B构成比和率的作用是相同的 C几个组的率可直接相加求平均率 D内部构成比影响总率 L 匕较时要 作率的标准化 E两个样本率不同,则其总体率亦一 定不同 D 1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据报导“2000 年某市肺癌患病率为 3010 万,肺癌死亡率为 3210 万“。这 里同年肺癌死亡率高于其患病率显然不正 确 B某工厂保健站在调查中发现 946 名 工人中,患慢性病的 274 人,其中女性 219 人,占 80,男性 55 人,占 20,由此 得出结论,女工易患慢性病 C率的标准化是为了消除内部构成的 影响 D某病的构成比增大,该病的发病率 亦增高 E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 转率,分母为麻疹易感儿数 C 卫生统计学: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标准化法 67关于率的标准化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标准化率也称调整率 B率的标准化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 计算 C率的标准化可按已知条件选择计算 方法 D标准化率要高于实际率 E标准化率常用于反映总率间相互对 比的水平 D 74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是 A使计算的结果相同 B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 C减少第 1 类错误 D减少第类错误 E减少抽样误差 B 72.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直接比较, 是由于下列哪种条件不一样 A、发病率水平 B,环境因素 C,医疗水平 D、经济水平 E、人口构成 E- 统计 50.相对数指标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B A、加权平均率属构成指标 B、标化率不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实际水 平 C、率可反映某事物现象内部各组成部 分的比重 D、构成比反映某事物现象发生的强度 E、相对比必须是同类指标之比 114甲县肺癌粗死亡率比乙县高,经 标准化后甲县肺癌标化死亡率比乙县低, 最可能的原因是 A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高 B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低 C甲县的肿瘤防治工作比乙县差 D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比乙县大 E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比乙县小 D 卫生统计学: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标准化法,直接标准化法的计算方法 66直接标准化法选择的标准是 A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构成比或各年龄 组标准化死亡率 B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构成比或各年龄 组标准人口数 C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或各年龄组标 准死亡率 D各年龄组标准预期死亡人口数 E各年龄组标准分配死亡率 B 85.已知甲、乙两地肝癌死亡总数及各 年龄组人口数,计算两地标准化肝癌死亡 率,宜选用 B A、直接法 B、间接法 C、t 检验法 D、x2 检验法 E、秩和检验法 65标准化死亡比(SMR)属 A构成比 B定基比 C相对比 D比数比 E环比 C 47.样本率的标准误 A A、反映率的抽样误差的大小 B、随样本含量增大而增大 C、与标准差大小无关 D、随样本标准差增大而变小 E、不随样本量变化 89.某市疾病控制中心抽查甲地 8 岁儿 童 100 名,麻疹疫苗接种率 89.3:乙地 8 岁儿童 350 名,麻疹疫苗接种率 77.7。 若要推断两地麻疹疫苗接种率是否有差别, 可选用 A A、t 检验 B、回归系数假设检验 C、秩和检验 D、u 检验 E、f 检验 61总体率(1-)可信区间指按一定方 A求得的区间包含总体率的可能性为 (1-) B计算样本率抽样误差的大小 C求得总体率的波动范围 D估计样本率的大小 E估计样本含量 A 113两样本率比较可用材检验的条件 是 A两个样本率的差别大 B两个样本率的差别小 C。两个样本率均较大 D两个样本率均较小 E两个样本含量均较大,且两个样本 率均不接近 0 也不接近 1 E 卫生统计学:率的抽样误差由于 u 检 验,率的可信区间与 u 检验,率比较的 u 检验 52分析了某年某地出血热的发病情 况,共诊断 120 例患者,年龄在 20-39 岁 者的发病数是 5065 岁者的 4 倍,其他年 龄组很少,从而认为该病在当地主要是 2039 岁年龄组受感染。这一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因未作显著性检验 C不正确,因未按率来比较 D不正确,因两组不可比 E不能评价,因各年龄组情况不详 C 29自由度为 1 的 X2 检验是 A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X2 检验 B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X2 检验 C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X2 检验或配 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X2 检验 D.2 行多列的行 X 列表资料的 X2 检验 E多行 2 列的行 X 列表资料的 X2 检 验 C 卫生统计学:X2 检验,四格表资料 58四格表资料采用基本公式或专用 公式计算不校正 X2 值的条件是 A所有的理论频数均大于 5 B样本总例数大于 40,且只有一个 理论频数小于 5 C样本总例数大于 40,且最小的理 论频数大于 5 D样本总例数小于 40,且最小理论 频数大于 5 E两个样本率均大于 5 C 85用某中草药预防流感,其用药组 与对照组的流感发病率情况如下表 组别 观察人数 发病人数 发病率(% 用药组 100 14 14 对照组 120 30 25 则构成四格的四个基本数据是 A、 100 14 120 30 B、 100 14 120 25 C、 100 86 120 90 D、 14 86 30 90 E、 14 14 30 25 D 58.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检验中理论 频数 T 的计算公式为 A A、(行合计 X 列合计)总计 B、(第一行合计 X 第二行合计 )总计 C、(第一列合计 X 第二列合计 )总计 D、(第一行合计 X 第一列合计) 第二 行合计 E、( 第二行合计 X 第二列合计)第一 列合计 92.为探讨幽门螺旋杆菌 01P)感染与血 型的关系,随机选择经胃镜检查的 239 例 胃十二指肠病患者,测定其 ABO 血型系统 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情况,欲 用 x2 检验判断血型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 染是否有关联,其自由度为 C A、1 B、2 C、3 D、4 E、5 59.X2 检验统计推断的用途不包括 B A、两个分类指标是否有关联 B、两个均数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C、两个率或构成比的差别是否有统计 学意义 D、多个率或构成比的差别是否有统计 学意义 E、某指标是否不符合某种特定的分布 类型 57为研究甲、乙两种培养基的生长 效果是否相同,将 100 份标本的每一份一 分为二,分别接种于甲、乙培养基,所得 结果 为:甲、乙培养基均生长的有 30 份, 甲生 长、乙不生长的 25 份,甲不生长、乙 生长 的 35 份,甲、乙均不生长的 10 份。 据此 资料与研究目的 A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四格表 X2 检验 培养基 例数 甲、乙均生长 30 甲生长、乙不生长 25 甲不生长、乙生长 35 甲、乙均不生长 10 B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成组设计 四格表 X2 检验 培养基 份数 生长 甲 100 55 100 65 C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成组设计 四格表 X2 检验 培养基 生长 不生长 甲 55 45 乙 65 35 D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成组设计 四格表 X2 检验 乙培养基 甲培养基 生长 不生长 生长 30 35 不生长 25 10 E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配对设计 四格表 X2 检验 乙培养基 甲培养基 生长 不生长 生长 30 35 不生长 25 10 E 112某研究室用甲乙两种血清学方法 检查 410 例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结果如下 该资料属何种类型 甲法 乙法 合计 + - + - 261 8 110 31 371 39 合计 269 141 410 A配对计数资料 B成组计量资料 C配对计量资料 D成组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 B 卫生统计学:X2 检验,四格表资料, 成组设计的四格表资料的 X2 检验 60设两个定性因素为 A 和 B,每个 因素的两水平分别用“+“和“-“表示有无,则 配对四格资料是检验 AA+B- 与 A-B+差别 BA+B+与 A-B-差别 CA+A+与 B+B+差别 DA-A-与 B+B+差别 EA-A-与 B-B-差别 A 87用常规培养法与荧光抗体法对同一批 肉制品沙门氏菌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表。欲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差 别,宜选用 萤光抗体法 常规培养法 合计 + 160 26 186 - 5 48 53 A四格表资料配对 X2 检验 B两样本资料 X2 检验 C行 x 列表资料 X2 检验 D配对 t 检验 E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 A 某医师调查 108 名胃病患者,探讨分 化程度不同的三种胃病与 P53 表达间的关 系,资料整理如下 144.欲知不同分化程度胃病患者间 P53 表达是否不同,可选用 C A、H 检验 B、t 检验 C、x2 检验 D、校正 x2 检验 E、q 检验 145.经分析得 P0.05,则结论是 A、可认为至少两种不同胃病患者间样 本均数不等 D B、123 C、任两个总体中位数间有差别 D、尚不能认为三总体分布间有差别 E、各总体中位数不全相等 325 个总体率比较的行列表资料 X2 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5 个总体率 A至少有 2 个相等 B至少有 3 个相等 C至少有 4 个相等 D.全相等 E各不相等 E 卫生统计学:X2 检验 34比较 A、B 两药疗效(以优、良、 中、差记录)的优劣,宜用 A秩和检验 Bt 检验 C行列表 x2 检验 D四格表 x2 检验 E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C (76-78 题共用题干) 某医生欲比较两种疗法(单纯手术与手 术加放疗)治疗某肿瘤的疗效, 1995 年到 2000 年五年时间内他随访了 20 例手术病人 与 25 例手术加放疗病人,他们的结局如下 77若有详细的生存时间记录,此研 究宜用 A四格表 X2 检验 B行列表 X2 检验 Clog-rank 检验 D方差分析 E样本均数与理论均数比较 l 检验 B 卫生统计学:X2 检验 78若 45 例患者均活满 5 年随访期或 5 年内死于该肿瘤,则比较两疗法的 5 年生 存率可考虑用 A四格表 X2 检验 B42 的行 X 列表 X2 检验 C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 u 检验 D方差分析 E秩和检验 B 卫生统计学:X2 检验 资料,三行列表资料 X2 检验的步骤 (7980 题共用题干) 某医师要对甲、乙两疗法的疗效作比 较,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两种方法治 疗,得如下结果 甲、乙两疗法的疗效比较 80研究治疗方法与治疗结果构成有 否差别,可用 A秩和检验 B行 X 列表资料 X2 检验 C标准化法 D相关分析 E回归分析 卫生统计学:X2 检验 A0 B1 C2 D3 E5 7042 表的 X2 检验的自由度为 D 卫生统计学:X2 检验,列 表 X2 检 验 59在 RxC 表的 X2 检验中,设 nR,nC 和 n 分别为行合计,列合计和总计, 则计算每格理论数的公式为 A、 B、 C、 D、 E、 86 欲比较某药三个不同剂量水平对某 病的疗效,宜选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 剂量水理 有效人数 无效人数 合计 甲 乙 丙 11 16 20 21 13 12 32 29 32 A四格表资料的 x 检验 B成组资料的 t 检验 C行 x 列表资料的 X-检验 D秩和检验 E方差分析 C 60.多个样本率比较 X2 检验中,若 Pa,拒绝厅 Ho,接受 H1,所得的结论 是 D A、多个样本率全相等 B、多个总体率全相等 C、多个样本率不全相等 D、多个总体率不全相等 E、多个总体率全不相等 69.两组生存率曲线比较的 log-rank 检 验,其检验统计量为 D A、t B、T C、u D、x2 E、F 91.为探讨果子狸是否为 SARS 冠状病 毒的宿主,进行了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其 结果为:230 名 SARS 患者中 5 人有果子狸 接触史,230 名非 SARS 患者中 4 人有果子 狸接触史。判断 SARS 患者组和非 SARS 患者组果子狸接触史的比例是否不同,适 宜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E A、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 u 检验 B、两样本的 x2 检验 C、两样本的校正 x2 检验 D、配对 x2 检验 E、行 X 列表的 x2 检验 医师进行一临床试验以观察三种降血 糖药物 A、B、C 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表。 148.该资料的类型为 C A、定量资料 B、等级资料 C、二项分类资料 D、多项有序分类资料 E、多项无序分类资料 149.该研究设计方案的类型为 D A、调查设计 B、完全随机设计 C、配对设计 D、随机区组设计 E、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150.若要判断 A、B、C 三种药物降血 糖的效果是否不同,应选用下述哪种统计 分析方法 E A、t 检验 B、u 检验 C、F 检验 D、秩和检验 E、x2 检验 30等级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宜用 A.t 检验 Bu 检验 CF 检验 D.秩和检验 E四格表 X2 检验 D 卫生统计学:秩和检验,非参数统计 68下列关于非参数统计叙述中错误 的是 A不受总体分布形式是否已知的限定 B适用范围广 C不要求资料服从特定的分布 D计算简便 E对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其检验效 能也同样高 E 49.等级资料比较其处理方法有否差别 最适宜采用 D A、t 检验 B、t 检验 C,x2 检验 D、秩和检验 E、方差分析 116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用 正态近似法的条件是 A30 C.n40 Dn50 En25 E 卫生统计法:秩和检验,秩和检验方 法 92.在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以致第 一组的样本量为,秩和为,第二组的样本 量为,秩和为,若双侧的界范围为 94166,按,作出的统计推断是 A身高(cm) B体重(kg) C血压(mmHg) D脉搏(次分) E 93在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中,绝对值等于 3 的差值有 4 个,它们是- 3,-3,3,3。如果它们的位次为 4、5、6、7,则第 2 个-3 的秩次应为 A5 B-5 C7 D5.5 E4 B 48.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编秩时 A A、同一组遇有相同数据,须编平均秩 次 B、同一组遇有相同数据,舍去不计 C、两个组遇有相同数据,应编平均秩 次 D、两个组遇有相同数据,按位置顺序 编秩 E、两个组遇有相同数据,舍去不计 58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已 知第 1 组的样本量为 n1=10,秩和 T1=170,第 2 组的样本量为 n2=12,秩和 T2=83,若界值范围为 85-145,则作出的统 计推断是 A85005,拒绝 H0 D85145,P5,拒绝 H0 C55,拒绝 H0 ET+5, T-t0.05.8,按 a=0.05 可认为 A肺活量与体重大小无关 B肺活量随体重增加而增加 C体重与肺活量间有函数关系存在 D体重与肺活量均值差别有统计学意 义 E体重与肺活量间无线性相关关系存 在 B A过零点 B过(X,Y)点 C等于截距 o D平行于横轴 E等于零 130回归直线 r=0000419+0058826X 必定 B 131任一组资料(Y-Y)一定 C 52.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E A、|b| 1 B、r 表示 X 每增加一个单位时, r 平 均改变 b 个单位 C、0O D、X、r 两变量不服从正态分布仍可 作积差相关说明实际问题 E、可作回归分析的资料均可作相关分 析 88.直线回归分析中,求得回归系数 C b=12.689,则 人截距 a 一定等于一 1 B、截距 a 一定等于 1 C、相关系数厂必小于零 D、相关系数厂必大于零 E、一定有直线回归系数 0 A、直线相关分析 B、直线回归分析 C、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 D、两率比较的 u 检验 E、两均数比较的,检验 129.随机抽取 20 名 8 岁男童,测得身 高(cm)与体重(kg) ,欲以身高来推算体重可 选用 B 53.直线回归分析中,以直线方程 Y=0.004+0.0588X,绘制出回归线。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D A、所有实测点都应在回归线上 B、实测值与估计值差的平方和必小于 零 C、回归直线 X 的取值范围为(-1,1) D、所绘回归直线必过点 (X,Y) E、原点是回归直线与 r 轴的交点 56.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 原则是各观察点 D A、必须都在一条直线上 B、接近于一条斜向上的直线 C、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 D、距直线的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 E、距直线的距离平方和最小 某研究组为了解高血压病与吸烟的关 系,随机抽取某厂职工 200 人,调查每天 吸烟量(支) ,连续三天定时测量血压 (mmHg)。欲选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舒张压 随吸烟量变化的依存关系。 141.分析前首先应考虑 D A、进行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B、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画出回归直线 C、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D、绘制散点图观察实测值是否有线性 趋势存在 E、计算总体回归系数卢的可信区间 142.拟合直线回归方程 Y=12+0.004X 计算相关系数 r0.356,Pr0.001,34,a=0.05,可认为 D A、回归系数 =0 B、相关系数 =0 C、决定系数等于零 D、X、Y 间有线性关系存在 E、X、Y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55.在线性相关分析中,当|r|r0.05 时, 按 a=0.05 可认为两变量 X, Y 间 B A、有递增关系存在 B、有线性相关关系存在 C、肯定有直线关系存在 D、有一定关系存在 E、有正相关关系存在 57.在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中已知 r1,则一定有 D A、b=1 B、a=y C、sy=0 D、syx=0 E、sys=sy 90.欲了解脑出血病人昏迷程度(轻、中、 重)是否与出血灶直径有关,某放射科医师 收集到 127 例脑外伤病人的资料,可进行 C A、直线相关分析 B、直线回归分析 C、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 D、两小样本均数比较的 J 检验 E、两样本率比较的 x2 检验 A、直线相关分析 B、直线回归分析 C、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 D、两率比较的 u 检验 E、两均数比较的,检验 130.欲描述病情(轻、中、重 )与疗效(无 效、好转、痊愈)间是否存在关联性,应选 用 C 90欲对某地 25 名 710 岁儿童体重 与 肺活量回归系数进行假设检验,不可 采用 A回归系数检验法 B回归系数 9 检验法 C相关系数,检验法 D查相关系数界值表法 E回归系数的秩和检验 E 51统计表主语,通常放在统计表 A下面 B上面 C左侧 O右侧 E中间 C 卫生统计学:统计表和统计图,列表 的基本原则及其注意事项 52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下列哪 项叙述是错误的 A.备注可在表内用“*“标出,写在表的 底线下 B.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上行 C表内的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D统计表中线条不宜过多 E标题在表的上方中央,简要说明表 的内容 B 卫生统计学:统计表和统计图,列表 的基本原则及其注意事项 (6871 题共用备选答案 ) A0 B1 C2 D3 E5 68统计表的标目数是 C 卫生统计学: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 表,列表的基本原则及其注意事项 61.在一个常规的统计表内,非必需包 括的内容是 E A、标题 B、标目 C、线条 D、数字 E、备注 (6871 题共用备选答案 ) A0 B1 C2 D3 E5 69圆图上各部分之和等于 B 卫生统计学: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 图 62.绘制统计图时,纵横两轴的比例一 般为 E A、1:1 B、1:2 C、2:3 D、4:5 E、5:7 137若用图直观的表示某城市在 8 年 中肝 炎的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宜选 择 A散点图 B普通线图 C直条图 D直方图 E 圆图 B 卫生统计学:统计表和统计图,常用 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线图 138某医生想把在研究某新药的治疗 效果 时收集到资料(见下表)绘制成疗效构成 统计图,宜选用 某新药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 人数 好转 33 控制 28 显效 31 无效 7 A复式直条图 B圆图 C单式直条图 D直方图 E普通线图 B 卫生统计学:统计表和统计图,常用 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圆图 91研究者收集了某地两年三种疾病 的死亡率(110 万)数据见下表,你认为描 述该资料适宜的统计图是 死因 1962 年 1992 年 肺结核 心脏病 恶性肿瘤 153.2 62.5 56.2 24.1 93.4 136.1 A散点图 B普通线图 C单式直条图 D直方图 E复式直条图 E 93.欲比较我国 1990-2004 年城市和农 村婴儿死亡率(1MR)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选 用哪种统计图形最为合适 D A、条图 B、圆图 C、直方图 D、线图 E、散点图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分层随机抽样 124在相同条件下抽样误差最大的为 C 125在相同条件下最便于组织,节省 经费的是 C 64.下列抽样方法中需要按混杂因素(非 研究因素)将总体分为若干组的方法是 D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随意抽样 D、分层抽样 E、机械抽样 94.欲调查某市娱乐场所女性工作人员 对性病艾滋病的认识,从全市 218 所美 容美发、按摩、洗脚房和歌舞厅等高危娱 乐场所随机抽取 30 所,对该 30 所娱乐场 所中所有 18-45 岁女性工作人员实施问卷 调查。该抽样方法属于 A A、整群抽样 B、单纯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E、分层整群抽样 115用某疗法治疗胃溃疡病人 50 例, 一月后 40 例好转,由此可认为 A该疗法疗效好 B该疗法疗效一般 C该疗法疗效只有近期疗效 O因治疗例数少,尚不能说明该疗法 的疗效如何 E因无对照,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 效如何 E 84.用某新药治疗急性腹泻患者 124 例, 一周后痊愈 100 例,据此可认为 C A、该新药只有近期疗效 B、应计算可信区间推论治疗情况 C、因未设立对照组,无法说明该新药 疗效是否真有意义 D、该新药疗效一般 E、新药疗效好 83某医师研究 0)-3 脂肪酸预防冠心 病的作用,试验组服用 O-3 脂肪酸,对照 组不服用任何药物,该对照形式为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 E历史对照 B 84某医师研究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效 时,实验组用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法,对照 组用传统胆囊手术疗法,其对照形式为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 E历史对照 D 某研究者收集了 2 种疾病患者痰液内 嗜酸性白细胞的检查结果,整理成下表。 白细胞 支气管扩张 病毒性呼吸道感 染 合计 - 2 5 + 3 8 + 9 2 11 + 6 1 7 150两种疾病患者痰液的资料设计属 于 A配对设计 B完全随机设计 C自身对照设计 D配伍组设计 E历史对照设计 B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 E历史对照 126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 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用无任何作用 的糖丸,这属于 C 127某医师研究乙酰半胱氨酸的祛痰 效果,实验组用乙酰半胱氨酸,对照组用“ 疗效公认的“溴己新,这种对照称为 D 65.估计下列哪项的样本含量的计算公 式没有考虑检验效能 B A、估计总体均数 B、配对比较 C、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 D、两样本均数比较 E、两样本率比较 某科室为了解干细胞移植对不同类型 白血病患者治疗的效果,以 28 例患者生存 天数和结局作为主要分析指标,由于观察 时间较短含有 25%的不完全数据。 146与比较移植组誉未移植组生存时 间是否有差别,应 E A弃去不完全数据进行 2 检验 B依生存结局分组进行 2 检验 C依生存结局分组进行秩和检验 D将原数据和并作为新数据进行 F 检验 E对生存天数与结局进行?检验 147.若 P0.05,则可认为 D A两组治疗效果相同 B两组生存时间无差别 C两组治疗效果有差异 D尚不能认为两组治疗效果有差异 E两组生存率相差很大,但统计不明 显 66.关于生存分析的统计方法,叙述正 确的是 C A、只考虑了事件的结果 B、只考虑了事件结果所经历的时间 C、既考虑了事件结果,又考虑了事件 结果所经历的时间 D、既考虑了事件结果,又考虑了事件 结果出现的频数 E、既考虑了事件结果所经历的时间, 又考虑了该时间出现的频数 67.以下有关肺结核的研究中不属干生 存分析截尾数据的是研究对象 A A、死于“肺结核死 12-事件 B、死于车祸 C、因搬迁而失去联系 D、因其他疾病而死亡 E、在研究截止时仍存活 38直接法计算 6 年生存率公式中的 分母是 A所有观察对象数 B所有活满 6 年的对象数 C所有 6 年内死亡的对象数 D6 年内死于本病的对象数 E6 年内死于本病及活满 6 年的对象 数 A (76-78 题共用题干) 某医生欲比较两种疗法(单纯手术与手 术加放疗)治疗某肿瘤的疗效, 1995 年到 2000 年五年时间内他随访了 20 例手术病人 与 25 例手术加放疗病人,他们的结局如下 76据此资料直接法计算单纯手术疗 法 5 年生存率时的分母等于 A20 B6+8 C1+6+8 D1+5 E5+8 A 卫生统计学:生存分析,生存率的计 算 A寿命表法 Blog-rank 检验 C乘积极限法 DF 检验 Et 检验 132样本含量2 小于 20 含有不完全 数据的未分组资料计算生存率宜采用 C 133162 名宫颈癌患者随访资料整理 为组距为 1 年的频数表,估计生存率时宜 采用 A 134欲比较两组资料的生存率曲线, 可采用 B 64生存率的标准误 A是反映平均水平的指标 B可用生存率曲线来比较 C可反映生存时间与结局的趋势 D用来说明生存率抽样误差的大小 E与标准差一样,可用来说明个体变 异的大小 C (156-158 题共用题干) 某镇通过调查得知,全镇平均人口数 为 36800 人,其中 65 岁以上人口数为 1840 人,全年活产总数 36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297-2025粉质仪校准规范
- 2025年房地产行业城市更新项目认证考试-城市更新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考核试卷
- 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资格考试-数字供应链供应商协同管理考核试卷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专题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
- 2025年急诊急救技术应用专项能力测试(床旁CT护理)考核试卷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专项攻克试题(详解)
-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及算法的优化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专项训练试题(详解版)
- 校长在国旗下讲话:从“建队初心”到“节约践行”不是说说而已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必考点解析试题(含答案解析)
- 《肺癌早期筛查与干预》课件
- 《男性不育症诊断与治疗》课件
- 洗护行业数据分析
- 牙膏级磷酸氢钙装置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含答案)
- 2025年中国移动初级解决方案经理学习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充电桩知识培训课件
- 警务英语培训课件
- 历年合同法司法考试真题详细解释与答案(2024-2025年)
- 《外科常见疾病》课件2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指南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