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雾霾现状及分析_第1页
北京雾霾现状及分析_第2页
北京雾霾现状及分析_第3页
北京雾霾现状及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地区雾霾现状分析及政策 雾霾天气并不是 2013 年特有的, 实际上, 每年的秋末到春季,都是雾 霾天的高发期。与常年同期相比, 2013 年 1 2 月, 中国中东部多个省份 出现雾霾天气的平均日 数普遍偏多。 由于 2013 年初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面积 的雾霾来得过于迅猛 , 大家来不及深入分析,不约而同地把这场持续雾霾的主 要原因归结到大气环境的人为污染上。 “ 北京市蓝天工程能见度影响因素和改善途径研究” 项目的研 究结果表明, 虽然人为环境污染是形成霾污染的本质内因,但在排放源相对稳 定的情况下, 作为外因的不利气象条件往往是形成雾霾天的决定性因素。 根 据大气物理学的原理及大气边界层的结构特征,非连续分布的多个城市的人为 污染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实现 “ 影响的地理环境复杂到遍及湖海内陆高原 山川、影响 范围大到 130 万平方公里 ” 的污染物累积效应。因此,弄清雾 霾污染的成因,对减轻民众的疑惑以及找到有效控制雾霾污染的途径与对策具 有现实意义。 一、北京近期雾霾形成的原因 按气象学定义,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由水汽组成; 按中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的定义, 霾则由包含 PM 2.5 在内的 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通常将相对湿度大于 90% 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称 之为雾,而湿度 小于 80% 时称之 为霾 ,相 对湿 度介 于 80%90% 之间时 则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形成的,称之为雾霾。 受区域大雾影响, 2013 年 1 月,北京市先后 出现了四次空气重污染过 程, 城市空气质量明显转差, 污染的严重程度为近年来同期罕见。 该月的重 污染过程呈现出污染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浓度水平高的特点。 这主要是因 为近期大气环流异常, 出现了极端静稳天气, 加上冬季地面夜间的辐射降温 明显, 使空气中的水汽迅速达到饱和并形成了辐射雾。 水雾不仅为气态污染 物 NO x 、 SO 2 迅速转化为硫酸盐、 硝酸盐粒子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而 且为细颗粒物的吸湿、凝聚长大与累积提供了适宜条件。 同时 , 极端静稳天 气形成了低空大气的“逆温层”,使空气在水平、 垂直方向的交换流通能力变 弱, 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从而导致空气污染的累积效应, 形成了霾。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近期的雾霾观测数据表明 , PM 2.5 组分中所占比例 最高的为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粒子, 约占 42% 。可见 , 在北京近期雾霾的成 因中, 不利气条件是主要原因 , 空气污染物是次要原因。 观测数据显示, 1 月 28 日,北京市的空气相对湿度达到 73% , 城区的 PM 2.5 日 均浓度达到 322 g/m , 北京远郊清洁对照点密云水库的 PM 2.5 日均浓度也达到 215 g/m 。 1 月 29 日,城区的 PM 2.5 日均浓度达 到 384 g/m , 密云水库的 PM 2.5 日均浓度也达到 260 g/m 。密云水 库属清洁对照点, 局地污染源极少, 为什么 PM 2.5 监测值居然也会严重超 标呢 ? 这需要从 PM 2.5 监测原理与方法上进行分析, 才能找到原因。 PM 2.5 监测值为质量浓度 , 监测方法基本沿用监测 PM 10 的方法。 由于 PM 2.5 成分复杂, 用监测 PM 10 的方法监测 PM 2.5 会造成数据失真。失真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细微颗粒受湿度影响较大 , 需要采用手工重量法将滤膜放 置在恒温 25 、 恒湿 40% 的环境内平衡 24 小时才能正确采样获取数据, 而采用自动监测手段很难满足此条件, 所以目前自动监测站在高湿条件下获得 的 PM 2.5 监测数据会失真,出 现虚高现象。 2012 年,北京市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 2011 年分别下降了 9.36% 、 7.63% ,减排幅度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而 2012 年北京市空气中二 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别为 28 g/m 、 52 g/m 和 109 g/m ,同比 2011 年也分别下降了 1.5% 、 5.5% 和 4.4% ,平均降幅 达到 3.8% ,其中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还再创历史新低,实现了空气 质量第 14 年的连续改善。同时, 2013 年 1 月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比 2012 年 1 月也是降低的。对一个城市来说, 即使是同样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在扩散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空气质量则呈现为优良, 而在不利扩散的异常天气 下 , 空气质量就会呈现为污染。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近期雾 霾天的 PM 10 和 PM 2.5 出现高值, 可以说, 基本上均是由极静稳天气的区 域性辐射雾等气象因素造成的。 虽然近年来北京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在逐步下降, 但由于排放基数大, 短期内无法实现锐减,所以当频繁出现异常气象条件而造成空气重污染时, 会 给人以空气质量不但没改善、反而继续恶化的印象。特别是国家实时公布城市 PM 2.5 监测值后, 公众对身边空气质量更为关注了, 同时又得不到专业人士 及时正确的解答, 容易在雾霾成因的认知上陷入一种不理性的误区。 二、雾霾污染控制对策 为了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还蓝天白云于首都,北京曾经一度出台过大手 笔,措施之大,代价之高,的确让人深省。2012 年 3 月,北京市制定了 2012- 2020 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旋,明确提出了治理目标:以实现空气质量改善为目标, 以控制细颗粒物(PM25)污染为重点,着力深化结构调整,着力强化污染治理, 着力实施生态 建设,举全市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强有力的措 施,加大污染物总量减排力度,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北京市的治污具体目标是:到 2015 年,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可吸人 颗粒物(PMIO)、总悬浮颗粒物、二 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 均比 2010 年下降 15。其中二氧化硫稳定达标,总悬浮颗粒物基本达标,可 吸人颗粒物(PMIO)达到每立方米 100 微克左右,细颗粒物(PM25)达到每立方 米 60 微克左右,二氧化氮达到每立方米 50 微克左右。 到 2020 年,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可吸人颗粒物(PMIO)、总悬浮颗粒 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均仁 L20lo 年下降 30。其 中二氧化硫达到每立方米 20 微克以下,总悬浮颗粒物稳定达标,二氧化氮基本 达标(达到每立方米 40 微克左右),可吸人 颗粒物(PMIO)达到每立方米 80 微克左右,细颗粒物(PM25)达到每立方米 50 微克左右。臭氧超标小时数比 2010 年减少 30,全年控制在 200ds 时左右。 目标中的指数与现实中的指数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要实现这些目标指数, 必须要采取措施着眼大局注重细节,才能达到双管齐下功效倍增的效果。 1下大力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工业产业升级 近几年,北京市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 一些能耗大的企业如首钢、首化等企业已搬出了北京市区。居民冬季取暖设备 也从燃煤大幅度改为燃气,而且北京还加大了对机动车总量的控制。 尽管如此,为什么雾霾仍然频繁现身?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强化另一个环节:从细 节人手,从减少城市居民的 PM25 排放人手。 从目前情况看,北京的 PM25 排放第一位的已经是机动车尾气的排放。这也是 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北京的私车保有量不仅每年以惊人的数字 增长,而且排量越来越大,车子越来越豪华,拥有一部大排量的豪华轿车已成 为成功和地位的通用标准,在这种现象背后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需要我们城 市管理者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树立环保优先的意识和观念。要动员具有社会号 召力的偶像级社会精英带头倡导环保理念,带动践行低碳生活,不以豪车炫地 位,不以奢侈为资本,同时也要从推进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对大排量的轿车 挤占社会和自然公共资源的行为必须征收高额的空气资源和大气环境使用税费, 从制度上确立大排量大排放必须付出大成本的公平格局。 2加强对市民环保节能、低碳生活的引导和鼓励 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出行。城市管理者 必须从人性化的角度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建设,通过增加公共交通网络的 密度和班次,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便捷度,通过公共交通的方便快捷等优势 使之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同时要加快有利于自行车出行的城市道路、停车场 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北京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划偏重于机动车,因此, 城市道路网线设计均忽视了自行车车道的设计,城市高架不仅坡度大,而且也 未给自行车留有空间,让自行车无路可走。不仅如此,红绿灯等交通指挥设施 也忽视了自行车的通行权,这些在城市交通网设计中的缺陷也给自行车的出行 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不仅如此,北京的地铁口、居民区仍至超市等与居民生活 密切相关的场所均没有自行车保管设备,许多自行车被迫流落路边,自行车丢 失被盗等现象屡屡发生,这也是自行车出行者面临的最大难题。同样是大都市 的深圳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地铁+自行车”是深 圳提倡的一种出行模 式,根据规划,“深圳地铁 3 公里内 将有自行车道”。截止 2012 年,深圳已 建成遍布全市的 135 公里自行车绿道,这些车道不仅着眼自行车行走的人性化 设计,比如说坡度较缓、弯道减少等,而且还完全与机动车道隔离,既安全又 便利,避免了自行车要不与机动车挤道,要不占人行道的顽疾,同时该市还建 成了 1800 多个自行车停放点和保管棚。同时该市还加大了对自行车租赁产业的 扶持,全市已有 600 多个自行车租赁驿站,分布在地铁口、公共汽车站、社区、 超市等地,极大方便了居民骑自行车出行。据了解,深圳的交通规划中,已明 确到 2015 年要建成 500 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深圳的做法已带来十分可喜的成 效,深圳市民选择采取自行车出行的方式比例已近 18,对城市空气 质量的 贡献功不可没。在对城市居民出行方式进行有利于环保和节能的引导和鼓励的 同时,城市管理者还应加强对城市居民用餐习惯的引导。其实餐饮业的 PM25 排放量已占到整体排放量的很大份额。首先要对餐饮业本身进行引导,烧烤等 烹任方式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相当大,从营养学的角度而言也不够科学,容易 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结构,极易致胖,造成大量不易吸收的脂肪,作为城市管理 者有责任也有义务长期对居民的餐食取向进行引导,宣传科学合理和健康的餐 食习惯,引导居民尽量减 少食用烧烤的食品。与此同时,要加强用餐文明的宣传,推行按量就餐的饮食 方式,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餐桌浪费,这不仅是 对劳动的尊重,更是对全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