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等砝码计量标准(申请书及技术报告)_第1页
f2等砝码计量标准(申请书及技术报告)_第2页
f2等砝码计量标准(申请书及技术报告)_第3页
f2等砝码计量标准(申请书及技术报告)_第4页
f2等砝码计量标准(申请书及技术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 青 量标 证字第 号 计量标准名称 F2 等砝码标准装置 计量标准代码 12118541 申请考核单位 西宁特钢集团公司 组 织 机 构 代 码 22659394-5 单 位 地 址 西宁市柴达木西路 52 号 邮 政 编 码 810005 联 系 人 摆国睿 联 系 电 话2013 年 1 月 21 日 2 说 明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有关规定,凡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或部门、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需经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持考核合 格后方可使用。 2 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一般使用 A4 复印纸,采用计算机打印, 如果用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3申请新建计量标准考核,申请考核单位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1) 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原件和电子版各一份; 2)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原件一份; 3)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一套; 4) 开展检定或校准项目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的模拟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两 套; 5) 检定或校准人员资格证明复印件一套; 6) 可以证明计量标准具有相应测量能力的其他技术资料。 7) 如采用计量检定规程或国家计量校准规范以外的技术规范,应当提供技 术规范和相应的证明文件复印件一套。 4申请计量标准复查考核,申请考核单位应当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1)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原件和电子版各一份; 2)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原件一份;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原件一份; 4)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的连续、有 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一套; 5) 随机抽取该计量标准近期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的检定 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两套; 6)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连续的计量标准重复性试验记录复 印件一套; 7)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连续的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复 印件一套; 8) 检定或校准人员资格证明复印件一套; 9) 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如果适用)复印件一份; 10) 计量标准封存(或撤销)申报表(如果适用)复印件一份; 11)可以证明计量标准具有相应测量能力的其他技术资料。 注:只有申请复查考核时才填写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号和复查时间和方式。 3 计量标准 名 称 F2等砝码标准装置 计量标准 考核证书号 存放地点 西宁特钢股份公司 设备能源管理部 计量标准总价值(万元) 6 计量标准 类 别 社会公用 计量授权 部门最高 计量授权 企事业最高 计量授权 前两次复查 时间和方式 书面审查 现场考评 书面审查 现场考评 测量范围 1Kg-20Kg 不确定度或 准确度等级或 最大允许误差 二等 名 称 型 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 级 或最大允许 误差 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 检定周 期或复 校间隔 末次检 定或校 准日期 检定或校 准机构及 证书号 计 量 标 准 器 标准砝码 1mg-500g 1Kg-20Kg 二等 沈阳天平 仪器厂 300 12 个 月 2012/6 /26 2012/1 1/15 青海省计 量检定测 试所 20120018 1 20120018 2 20120035 3 主 要 配 套 设 备 分析天平 分析天平 TG- 505 5SP Kg 5Kg 50Kg 五级 五级 沈阳天平 仪器厂 093 沈阳天平 仪器厂 5588023 12 个 月 12 个 月 2012/6 /17 2013/2 /24 西宁特钢 设备能源 部标准检 定 西宁特钢 设备能源 部标准检 定 4 序 号 项 目 要 求 实际情况 结 论 1 温 度 (205) 20 合格 2 湿 度 80% 65% 合格 3 4 5 6 7 环 境 条 件 及 设 施 8 姓 名 性别 年龄 从事本项目年限 文化程度 核准的检定或校准项目 资格证书名称 及注册编号 发证机关 马志红 女 45 28 高中 天平 0985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刘娜 女 30 3 本科 天平 1260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检 定 或 校 准 人 员 5 序 号 名 称 是否具备 备 注 1 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如果适用) 具备 2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如果适用) 3 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 具备 4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具备 5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具备 6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具备 7 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如果适用) 8 计量标准封存(或撤销)申报表(如果适用) 9 计量标准履历书 具备 10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如果适用) 11 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 具备 12 计量标准操作程序 具备 13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使用说明书(如果适用) 具备 14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的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 具备 15 检定或校准人员的资格证明 具备 16 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 具备 16.1 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 具备 16.2 计量标准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具备 16.3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具备 16.4 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 具备 16.5 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管理制度 具备 16.6 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制度 具备 16.7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具备 16.8 计量标准文件集管理制度 具备 17 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副本 具备 文 件 集 登 记 18 可以证明计量标准具有相应测量能力的其他技术资料 6 名 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所依据的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代号及名称 拟开展的检定或校准项目 砝码 1mg-500g 1Kg-20Kg M1 级及以下 J JG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 申请考核 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申请考核 单位主管 部门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主持考核 (复 查) 质量技术 监督部门 意 见 (公章) 年 月 日 组织考核 (复 查) 质量技术 监督部门 意 见 (公章) 年 月 日 7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 量 标 准 名 称 F2 等砝码标准装置 计 量 标 准 负 责 人 摆 国 睿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西宁特钢集团公司 填 写 日 期 2013 年 1 月 21 日 8 目 录 一、建 立 计 量 标 准 的 目 的 (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五、环境条件(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十一、结论( ) 十二、附加说明( ) 9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加强计量器具管理,规范计量器具检定要求,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 统一和量值传递的一致性、准确性,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计量监督管理提 供公正、准确的检定、校准数据或结果。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工作原理: F2 等级砝码借助相应精度的标准天平以比较法向 F2 级、M 1 级砝码、M 2 级砝码传 递质量量值。 用此项标准对基层 110 级天平进行检定。 首先以高一等的克砝码与其标称质量相当的其标秤质量的较小的一群被检砝码相 比较,然后依次将被检砝码组中每个砝码与相当于其标称质量的较小的一群被检砝码 相互比较。平衡方程式及砝码质量修正值公式形式上与检定规程的平衡方程式及砝码 质量修正值完全相同。各等级砝码检定合格后,根据质量传递系统以及是否用于标准 传递或测试工作,分别发给标准砝码检定证书或工作砝码检定证书。 2、组成: (1) 左盘 T 右盘 B (2) 左盘 T 右盘 A (3) 左盘 T 右盘 A+ mr 依公式:【K A】*=【K B】*+ a* a*=(V A-VB) (L A-LB)dm w* *:折算质量 10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名 称 型 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 或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 检定或 校准机构 检定周 期或复 校间隔 标准砝码 1mg-500g 1Kg-20Kg 二等 沈阳天平 仪器厂 300 青海省计 量检定测 试所 12 个 月 计 量 标 准 器 分析天平 TG505 10mg-5Kg 五级 沈阳天平 仪器厂 093 西宁特钢 股份公司 设备能源 部标准检 定 12 个 月 分析天平 5SP50 Kg 100mg-50Kg 五级 沈阳天平 仪器厂 5588023 西宁特钢 股份公司 设备能源 部标准检 定 12 个 月 主 要 配 套 设 备 11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1、 标准器的精度:F 2 等级 2、 测量范围:1mg20Kg 五、环境条件 序号 项 目 要 求 实际情况 结 论 1 温 度 (205) 20 合格 2 湿 度 80% 65% 合格 3 4 5 6 12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上 一 级 计 量 器 具 本 单 位 计 量 器 具 下 一 级 计 量 器 具 基(标)准名称: 砝码 不确定度或 准确度等级或 最大允许误差: E 2 等级 溯源单位:西宁市计量测试所 比较法 计量标准名称: 砝码 测量范围:1-20Kg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F 2 等级 比较法 计量器具名称: 砝码 测量范围: 1mg-20Kg 不确定度或 准确度等级或 最大允许误差: F2 等级及以下 计量器具名称: 机械天平、电子天平、 架盘天平 测量范围: 10mg-50Kg 不确定度或 准确度等级或 最大允许误差:3 级及 3 级以下; 13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选取一个 20Kg 四等砝码,用本标准装置重复测量 10 次,各次测量值如下; S(y)= =3.4 21niiy S=式中 S 装置的重复性 n 重复性测量次数 yi=每次测得值 y 各次测得值的平均值 该装置最大重复误差为6,所以符合要求。 次 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误 差 50 55 45 50 50 55 45 50 55 50 50.5 14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选取一个 20Kg 四等砝码,等精度重复测量 5 次,分别取 2013 年 1 月.5、7、9、10 日,各次测 量值如下; 测得值 日期 1 2 3 4 5 平均值 y 2013 年 1 月 5 日 50 52 55 52 50 51.8 2013 年 1 月 7 日 40 42 45 45 42 42.8 2013 年 1 月 9 日 48 49 49 48 49 47.6 2013 年 1 月 10 日 50 52 52 55 50 51.8 ymax ymin=9.0 |300mg | 符合要求 所以该装置稳定性可靠。 15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 测量方法(依据 JJG99-2006) 采用直接比较法或组合比较法,通过相应精度的标准天平替代接收标准砝码与被检砝码的质量 信息,输出标准砝码与被检砝码的质量量值,然后进行比较,环境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 70%,温度波动每 4 小时不大于 1。 2、 数字模型 根据规程提供的计算公式,被检砝码的折算质量值为 mA=mB*+(V AV B) ( k 12) (1) 设 m=(V AV B) ( k 12), mr= ,BrL L BrL B=L 1, LAL B=L2, 则 mr=(m rL l)L 2 得 Ma=mB+mmrmw (2) 3、方差与灵敏系数 根据(2)式,可由 uc2= 【f xi】 2 u2(x i) (3) 以 200g 为例: 得 u2(m A)=C 2(m B)u 2(m B)+C 2(m )u 2+(m )+ C2(m r)u 2 (m r)+C 2(m w)u 2(m w) (4) u2(m A)=u 2(m B)+u 2(m )+(L 2L 1) 2u2(m r)+(m rL1) 2u2(L 1) +(m r L1) 2u2(m r)+u 2(m w) 灵敏系数 (5) C(m B)=f(m B)=1, C(m )=f(m )=1 C(m r)=f (m r)= L2L 1, C(L 1)=f L 1=【(m rL1)L 12】 C(L 2)=f L2=(m rL1) C(m w)=f (m w)= 1 被测量(输出量):三等 20Kg 砝码,规程给出该砝码质量允差300mg,质量扩展不确定度为 60 mg。 标准量(输入量):三等 20Kg 砝码,该砝码质量允差300mg ,质量扩展不确定度为 20mg,为 了方便,假设其折算质量修正值为零。 衡量仪器:采用三级天平,最大秤量 200g,名义分度值 0.1mg,测分度值的标准小砝码为三等 2mg,修正 值为 0.01mg,质量扩展不确定度 0.02mg。 18 检定数据: 检定员 1: L2=LA-LB=3.2(分度),L 1=LBr-LB=4.0(分度),m r =2.01mg 检定员 2: L2=LA-LB=3.0(分度),L 1=LBr-LB=4.2(分度),m r=2.01mg 以检定员 1 的数据进行分析。 4、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标准不确 定度分量 u(x i)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 确定值 u(x i) 灵敏系 数 不确定 度贡献 u(m B) 标准砝码引入 0.067 1 0.067 u(m ) 空气浮力引入 0.02 1 0.02 u(m r) 砝码替代秤量引 入 0.27 1 0.27 u(m w) 标准量与被检量 比较时添加标准 小砝码引入 0.0067 1 0.0067 5、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5.1 标准砝码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m B) 一等 200g 砝码质量扩展不确定度为 0.2mg,正态分布,置信概率 99.73%,包含因子 K=3, u(m B)=0.21/3=0.067mg 5.2 空气浮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m) m=(V A VB) ( K 12) u2(m P=C2(V A)u 2(V A)+ C 2(V B)u 2 VB+ C2( K)u 2( K) 估算本实验室由空气浮力引入的最大误差。 查的制造二等克组砝码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密度为 7.85g/cm3,各等砝码及 3、4 级砝码也可 用铜合金,材料密度为 8.4g/cm3,取偏离量 7.858.4 g/cm3 来分析。砝码质量 mA 与 m分别取最 大值与最小值 mA=200.002g,m =199.998g 本所恒温室一年内平均空气密在( 1.2 )g/cm 3 范围内,由空气浮力引入的最大误差015.2 为 m=(200.002/7.85199.998/8.4)0.02=0.033mg 由空气浮力引入的不确定度通过空气浮力引入的最大误差评定均匀分布,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为 u(m) =m 03.02. 5.3 标准量与被检量比较过程中天平示值变动性,测定分度值的读数误差以及测分度值时采用的标 准小砝码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m y) 由 my=(m r/L1)L 2 得 u2(m y)=( L2/ L1) 2 u2(m r)+(m r L2/ L12) 2 u2( L1)+(m r/ L1) 2 u2(L 2) (8) 式中:m r测分度值的标准小砝码的折算质量值, mr=2.01 mg u(m r)测分度值的标准小砝码的标准不 19 定度为 0.02mg 正态分布,置信概率 99.73%,包含因子 k=3, u(mr)=0.023=0.0067; L1测天平分度值时,加 2mg 砝码天平平衡位置改变量,L 1=4 分度。 L2被检砝码与标准砝码相差的分度数,L 2=3.2 分度; u(L 1)测天平分度值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u(L 2)标准量与被检量相比较时引入的不确定量分量; u(L 1).(L 2)均由天平示值变动性引入的,天平规程规定天平示值变动性允许误差为 1 分 度,均匀分布,2 人各检一次则 u(L 1)=u (L 2)=1 分度/( ) =0.41 分度。23 u2(m y)=(3.2/4 ) 20.0672+(2.01 3.2/42) 2(0.41) 2+(2.014) 2(0.41) 2 =0.004288+0.16160.168+0.2530.168 =0.004288+0.027+0.043=0.074 u2(m y)=0.27mg 5.4 标准量与被检量比较时添加标准小砝码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m w) mw 为二等 2 mg 砝码,其质量扩展不确定度为 0.02mg,正态分布, 置信概率为 99.73%,包含因子 K=3. u(m w)=0.02mg/3=0.0067 mg 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经前面分析,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独立,且都已折算成标准不确定度,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C2( mA)= u 2(mB)+u 2(m)+ u 2(my)+ u 2(m w) =0.0672+0.022+0.272+0.00672 =0.08 mg uC( mA)=0.28 mg 7 扩展不确定度 U=Ku C(y) 取 K=3 U( mA )=3 0.28=0.84 mg 8 报告 三等 200g 砝码 检定如下: 检定员 1:测得被检砝码修正值为+1.6 mg 检定员 2:测得被检砝码修正值为+1.4 mg 被检砝码的最终结果取两人检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1.5 mg mA=200.0015g U=0.84 mg K=3 结论:该砝码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符合 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对三等砝码的要求。 20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选用一组 M1 级被测砝码,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测量一稳定的被测对象,然后将该被测对象用 另一套更高级的(上级计量标准)计量标准进行测量。以检定结果数据进行比较(检定结果均匀 合格)其测定结果如下:以一组毫克组砝码示值为例。 标称值(mg) 上次测定结果 本次测定结果 比对结果差值 (mg) 500 0.03 0.02 0.01 200 0.02 0.01 0.01 100 0.03 0.03 0.00 50 0.03 0.05 0.02 20 0.01 0.03 0.02 10 0.04 0.06 0.02 5 0.03 0.03 0.00 2 0.01 0.03 0.02 1 0.01 0.01 0.00 比对结果最大值为 0.02 mg,符合(砝码检定规程 M1 级允许误差)的要求,两组数据之差末超过 被检对象允许极限误差的三分之一。 该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得到验证。 21 十一、结论 经过验证,该 F2 等级毫克克组砝码标准装置扩展不确定度为 0.84 mg,测量重复性为 3.4 mg,符合 JJG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的要求,可开展对砝码的检定。 十二、附加说明 22 计量标准履历书 计 量 标 准 名 称 计 量 标 准 代 码 计 量 标 准 考 核 证 书 号 建 立 日 期 年 月 日 23 目 录 一 、 计 量 标 准 基 本 情 况 记 载 ( ) 二 、 计 量 标 准 器 、 配 套 设 备 及 设 施 登 记 ( ) 三 、 计 量 标 准 考 核 ( 复 查 ) 记 录 ( ) 四 、 计 量 标 准 器 稳 定 性 考 核 图 表 ( ) 五 、 计 量 标 准 器 及 主 要 配 套 设 备 量 值 溯 源 记 录 ( ) 六 、 计 量 标 准 器 及 配 套 设 备 修 理 记 录 ( ) 七 、 计 量 标 准 器 及 配 套 设 备 更 换 登 记 ( ) 八 、 计 量 检 定 规 程 或 技 术 规 范 ( 更 换 ) 登 记 ( ) 九 、 检 定 或 校准人 员 ( 更 换 ) 登 记 ( ) 十 、 计 量 标 准 负 责 人 ( 更 换 ) 登 记 ( ) 十 一 、 计 量 标 准 使 用 记 录 ( ) 24 一、计量标准基本情况记载 计量标准名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 或最大允许误差 存放地点 总价值(万元) 启用日期 建 立 计 量 标 准 情 况 记 录 : 验收情况: 验收人: 年 月 日 25 二、计量标准器、配套设备及设施登记 名 称 型 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 或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 价 值 (元) 备 注 计 量 标 准 器 配 套 设 备 设 施 26 三、计量标准考核(复查)记录 27 计量标准 名 称 考核日期 考评单位 考核方式 考核结论 考评员姓名 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 备 注 28 四、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图表 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记录表 上级法定计量机构检定数据或自我对比数据计量标准器 名称及编号 名义值 允许 变化量 年 月 年 月 变化量 结 论 年 月 变化量 结 论 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 注:每一个参数画一张稳定性曲线图。 y t 29 五、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量值溯源记录 计量标准器及主 要配套设备名称 检定或 校准日期 检定周期 或校准间隔 检定或校准 机构名称 结 论 检定或 校准证书号 备注 30 六、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修理记录 修理对象 修理日期 修理原因 修理情况 修理结论 经手人签字 31 七、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更换登记 更换前计量器 具名称、型号 及出厂编号 更换后计量器 具名称、型号 及出厂编号 更换原因 更换日期 经手人签 字 批准部门或批准人及日期 32 八、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更换)登记 现行的计量检定规程 或技术规范代号及名称 原计量检定规程或 技术规范代号及名称 更换 日期 主要的变化内容 33 九、检定或校准人员(更换)登记 姓 名 性别 文化程度 资格证书名 称 资格证书编 号 核准的检定或校准项目 上岗日期 离岗日期 34 十、计量标准负责人(更换)登记 负责人姓名 接收日期 交 接 记 事 交接人签字及日期 35 十 一 、 计 量 标 准 使 用 记 录 使用日期 使用前情况 使用后情况 使 用 人 签 名 备 注 注 :1 该 表 格 可 以 单 独 印 制 使 用 。 2 当 计 量 标 准 使 用 频 繁 时 ,可 以 每 隔 一 段 合 理 的 时 间 间 隔 记 录 一 次 。 36 附录 E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 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试验时间 测量值( ) 测量次数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试验条件 1 2 3 4 5 6 7 8 9 10y1)()(2nsniii 结 论 备 注 试验人员 注: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 行一次重复性试验, 测得的重复性 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 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37 附录 F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 的稳定性考核记 录 考核时间 测量值( ) 测量次数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核查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iy 变化量 1ii 允许变化量 结 论 考核人员 注: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则稳定性应小于 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 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应 小于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 38 附录 G 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格式 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 计量标准名称 代码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 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号 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更换登记 名 称 型 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 或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 检定或校 准机构及 证书号 更 换 前 更 换 后 计量标准的其它更换及更换原因: 更换后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以及开展检定或校准项目的变化情况: 申请考核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主持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注: 1. 计量标准发生变更时,申 请考核单位应当填写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一式两份报主 持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3. 申报时应当附上更换后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 一份,对于重复性和稳定性有要求的计量标准,还应当提供 计 量标准重复性试验和稳定性 考核记录复印件一份。 39 附录 H 计量标准封存(或撤销)申报表格式 计量标准封存(或撤销)申报表 计量标准名称 代码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 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计量标准 考核证书号 计量标准 考核证书有效期 申请类型 封存 撤销 封存或撤销原因 计量标准器或主要配套设备出现问题 技术改造 搬迁 无量传工作 其他 情况说明: 申请停用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申请考核 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主管部门 意 见 (公章) 年 月 日 主持考核的质量 技术监督部门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注: 1. 计量标准需要封存或撤销时,申 请考核单位应当填写 计量标准封存(或撤销)申报表 一式两份报主持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 计量标准封存(或撤销)申报表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40 附录 J 计量标准考核报告格式 计量标准考核报告 量标 证字第 号 考评项目编号 计量标准名称 申请考核单位 考 评 员 姓 名 联 系 电 话 考 评 单 位 考 评 方 式 书面审查 现场考评 41 计量标准 名 称 计量标准 考核证书号 存放地点 计量标准总价值(万元) 计量标准 类 别 社会公用 计量授权 部门最高 计量授权 企事业最高 计量授权 前两次复查时 间和方式 年 月 日 书面审查 现场考评 年 月 日 书面审查 现场考评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 或最大允许误差 名 称 型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 或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 检定周 期或复 校间隔 末次检 定或校 准日期 检定或 校准机构 及证书号 计 量 标 准 器 主 要 配 套 设 备 42 名 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所依据的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代号及名称 可 开 展 的 检 定 或 校 准 项 目 考评结论及意见: 合格 需要整改 不合格 (如果有整改要求,见计量标准整改工作单) 计量标准考评员签字: 年 月 日 考评员姓名 工作单位 考评员级别 考评员证号 核准考评项目 联系方式 (电话、Eail) 43 整改的验收及考评结论: 合格 不合格 需要说明的内容: 计量标准考评员签字: 年 月 日 考评单位或考评组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组织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主持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意见: 审批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44 附录 J-1 计量标准考评表格式 计量标准考评表 考评结果 考评记事 序 号 考核规范条款号 及评审内容 符 合 有 缺 陷 不 符 合 不 适 合 1 * 4.1.1.1 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 备配置应当科学合理,完整齐全, 并能满足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 需要 2 4.1.1 计 量标准器 及配套设 备的配置 * 4.1.1.2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的计量特性符合相应计量 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规定 3 4.1 计 量 标 准 器 及 配 套 设 备 4.1.2 计 量标准的 溯 源 性 * 4.1.2 计量标准的溯 源 性 符 合 要 求 ,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 备均有连续、有效的检定或校准 证书 4 4.2.1 测量范围表述正确 5 4.2.2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表述正确 6 4.2.3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符合要求 7 * 4.2.4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合格 8 4.2 计量标准 的主要计量特 性 4.2.5 计量标准的其他计量特 性符合要求 9 *4.3.1 温度、湿度、照明、供电等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10 4.3.2 配置必要的设施和监控设 备,并对温度和湿度等进行监测 和记录 11 4.3 环境条件 及设施 4.3.3 互不相容的区域应进行有 效隔离,防止相互影响 12 4.4.1 有能够履行职责的计量标准负责人 13 4.4 人员 * 4.4.2 每个项目有至少两名持 证的检定或校准人员 14 4.5.1 4.5.1 文件集的管理符合要求 15 4.5.2 *4.5.2 有有效的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 16 4.5 文 件 集 4.5.3.1 建立计 量 标 准 的 目 的 、计 量 标 准 的 工 作 原 理 及 其 组 成 表 述 清 晰 45 17 4.5.3.2 计 量 标 准 器 及 主 要 配 套设 备 填 写 满 足 要 求 ( 续 ) 考评结果 考评记事 序 号 考核规范条款号 及评审内容 符合 有 缺 陷 不 符 合 不 适 合 18 4.5.3.3 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