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中年人如何延缓衰老_第1页
how中年人如何延缓衰老_第2页
how中年人如何延缓衰老_第3页
how中年人如何延缓衰老_第4页
how中年人如何延缓衰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年人如何延缓衰老 生命以新陈代谢为基本特征,从生理角度讲。衰老是由新陈代谢衰退所引起的一系列 生理现象。新陈代谢包括合成和分解两个方面,从细胞寿命的改变中可以看到,新细胞产 生率随着人体年龄到一定时间后其增长会不断地下降,并发现40岁是一道界线。人30 岁以 前合成代谢高于分解代谢,30岁40岁两种代谢的速率基本持平,40岁后分解代谢高出了 合成代谢。古代对衰老初始现象的细致观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灵枢天年篇云:“人生 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真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 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须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 胆汁始更,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人经过生长发育到成熟,接踵而至的将是各 种生理机能和形态学上的退行性变化,我们称这一时期为“中年衰变期”。研究老化的专家 们特别重视来自中年这一时期的信息,指出延缓衰老的关键任务在中年人身上。 拨准你的生物钟 控制人体的一切活动的生物钟以24小时固定节奏进行运转,原因是人的脑干中存在一 个管理时间节律的神经中枢,它对人体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体内分子水平的激素、 酶、各种受体都有明显的作用,并形成与昼夜同步的节律。 内经上说:“阳气尽而阴气 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寐与寤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白天要有正常兴奋, 晚上就会出自然抑制。中年人基本已形成“皮层动力定型”,即一日之内,精神状态有几个 起落:上午8时、下午2 时、晚上8 时精神最佳,在最佳状态持续 2小时后各有一次回落,中 午常有困倦感,晚间10时睡意袭人,与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所说:“以一日分为 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基本吻合。人脑中的生物钟虽有一定可 塑性,但总的格局已定。中年人如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睡眠、起床、工作、 学习、活动、娱乐、进餐的话,必然造成人体生物钟的混乱、失调,对大脑的健康是有危 害的。科学家对中年知识分子提出的应时功效法,就是利用上述的起落规律,指导你掌握 人体的生理节律,帮助你科学而合理地安排工作、学习、生活,让你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 的智慧和潜能,保持大脑的活力,保持身体的青春活力。 平衡膳食与合理营养 营养物质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活动、新陈代谢所必需。来自食物的营养物质种类 繁多,但就其化学性能和生理作用不外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 每天通过膳食摄入搭配合理的各种营养素是保证人体健康必要的前提,这在营养学上称做 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苟或某种营养物质过多或不足,均会影响人体正 常新陈代谢而损害健康。 膳食中总热能供给不足,日久就会出现负氮平衡,表现出消瘦、体重减轻、乏力,生 理功能也受到影响而失调。但是根据目前饮食消费情况分析,40岁以上每天膳食供给的热 能超过标准者,亦复不少,应该清楚多余的营养会转化成脂肪贮积起来,是引发肥胖病、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饮食习惯、某些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过多所致营养素间失衡和中年人动脉硬化、肿瘤有很大关系,如能在膳食上作合理调整, 将有效地控制这些病的发生。膳食中抑制这些因素的发生,被称作“保护因子”。 在日常生活中,中年人如何做到平衡膳食?有几点可供参考:每天所吃的食物中应 有一定数量的能提供优质蛋白、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品;在此基础上再补足热能的碳水 化合物,尤其是中年女子,决不能为身体苗条而过于节食;科学的烹调方法,最大限度 地保存其营养素含量;合理的进膳制度,日三餐按热能的需要分配,早、晚餐各占一日 总热量的30,中餐占40,就食物成分来说,蛋白餐应放在工作前吃,而不应放在睡前。 和谐适度的性生活 人生活在男女组成的社会中,性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 孟子云:“食、色,性也。 ”礼记亦云:“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围绕与性有关的活动是人的本能要求。因此, 古圣先哲不主张违背自然规律的禁欲主义,无疑是正确的。 你不难发现中年人仍特别珍惜自己的容貌及性特征,这种心理上的追求自有科学道理, 凡是对生活充满生机,在伴侣之间将更富有魅力;反之,生活懒散,不修边幅,削弱自我 形象,生活中每每失去欢乐,能直接影响夫妻间对性生活的兴趣。另一点,中年人对自己 性生活喜欢用“力不从心” 这一字眼,事实上并非如此,务必不要为偶然的不成功而担忧, 担忧只会增加心理压力,这才是可怕的,因为40岁以后的男子最易患心理性阳萎。 但是也必须看到,50岁以后性生活的质量将会逐步降低,这与生殖器官的功能衰退是 分不开的。诸如对性刺激所作反应速度变慢,阴茎硬挺及女子阴道润滑不足,性反应高潮 减弱,这些现象对平时房事不节者会过早地出现。唐代名医孙思邈曾提出,年过四十可须 注意“养性房中补益”的观点,强调夫妇双方在性器官功能相对下降时仍保持性欲满足所带 来的乐趣,但房中补益必须是以养性为前提,这一点做到并不像说的那末容易。我们可再 回复到古代圣贤的论述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会帮助你真正明白个中情趣。 乐论云:“以 道行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朱熹论语集注日:“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 者也。 ”所以我们提醒中年人性生活的准则为四个字:“和谐适度”。 欢乐自寻怡养自得 毋庸讳言,中年人都必须首先为生存而工作,解决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 食、衣、 住、行等,当这些任务完成之后,他们的肢体和精神疲劳要寻求生理和心理的放松。在经 济结构新旧交替的今天,在中年人身上依然存在旧意识的烙印,一方面面处新潮流感到生 活节奏紧张;另一方面又羡慕更多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和更多的生活资料进入家庭,同时渴 望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保持工作娱乐两不误,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认为工作 和娱乐是当代生活中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一种互补,所以千万不要忽视欢乐在生活 中的意义。 古人云:“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养生莫如养性,养性莫若养德 ”。历史上很多高寿长 者,都有温、良、恭、谦、让的个性习惯。中年人在事业上更富有责任心,但不免时露骄 傲;待人接物诚恳坦率,偶或又失之急躁,所以说戒骄戒躁是养性养德的经验总结。人是 有着复杂心理活动的社会成员,一个人的道德伦理观念对其心理状况起重大影响。道德高 尚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其处于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对社会、同志、工 作、困难,总以正确态度对待,助人为乐,养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自己也获得精神满 足。陈从周先生赠我一幅对联云:“仁心留德。道纯衍馨。 ”意义深长。 中年进补的学问 人至中年之后,气血失衡,以致脏腑形体渐衰。进补的目的,是调理人体脏腑、阴阳、 气血各方面的不足,使机体恢复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补”是利用药物的偏 胜来纠正人体中阴阳气血的不平衡, “衡”是中医养生最基本的主体思想。由于人的体质各异, 男女老少有别,人参补气、洋参滋阴、鹿茸壮阳、阿胶养血,各有不同。如阴阳不辨,气 血不分,补其有余、实其所实,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清代名医徐灵胎曾说:“病未去而用 人参,则非独元气不足而病遂固,诸药罔治,终无愈期。 ”说的是不当补而补的为害。服补 品当以辨证论治为纲领,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平其有余。补其不足,随着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盲目求补者日众,小病大补,孩提之辈也以服膏滋为尚,滥用吉林人参、绿毛 枫斗和冬虫夏草,只求价昂,不讲气血平衡,于事无补,多不足取。 易经目;“天行健,君子以自疆不息。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也应像天体运行那 样气血昼夜流行不息,则生命健而有力,不生疾患。中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功能逐渐减弱, 排泄功能日益降低,废物停留体内,势必造成气血流行阻滞,影响健康。因此,从另一个 意义上讲,促使机体气血流畅,消除代谢产物,使脏腑、气血恢复和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 保持动态平稳,也是一种进补的方法。 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发现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不是“虚”,而是气血失畅失衡,瘀血 作祟的结果,所以主张以动养生。中年人除坚持适当运动,以促气血流畅外,服一些调气 活血药,也能强身防病。即使是虚象十分明显的人也不宜滥施蛮补。补品性多粘腻,纯补 峻补每致壅滞气血,反遭其害。临床纠正之法凡二,一则将补药与活血药合于一方之内, 二则参以运脾之味,动静结合,补而不滞,既能消除补药的粘腻之弊,又可充分发挥补药 的功效,有一举两得之妙。 (以上经验仅供医师同道参考) 日期:2006年12 月26日 - 来自中医养生 栏目 衰老征象与瘀血之关系 随着年龄进入老年期,机体各脏腑功能逐渐出现综合性降低和障碍。而衰老征象与疾 病征象的主要区别在于:疾病所引起的机体脏腑功能的降低,往往局限于部分脏器;衰老 所引起的机体脏腑功能降低,则几乎涉及到全身器官。因此衰老的症状和体征遍及全身, 并有综合相关性的特点,它们是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主动性下降的结果,与瘀血有着致 密的关系。 精神、神志改变气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有“神为血气之性”的说法。老年人气 血失畅,脑失所养,故而出现健忘、智力减退和精神异常。前贤云:“善忘者内有蓄血”, “心有瘀血,最善健忘” 。现代医学亦证实,老人出现脑衰老症状与脑循环障碍、脑供血不 良有关。临床表明,投补益之剂少有改善,而取清心化瘀之品治之多效,故知实其所实, 非善举良策。 心悸、怔忡、心痛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 ”脉为血之府,与心相连,由于 心气的推动,使血液畅行脉中、环周不息,心、血、脉三者的正常是保证血运畅通的条件。 彼此相互影响。 素问脉要精微论 说:“脉者长则气治,短则气病 代则气衰,细 则气少,涩则心痛。 ”脉长是气足血和之表现,短、代、细都是心气不足,血府不利之结果; 出现心悸、怔忡、心痛,运用活血化瘀治疗,弋获殊多。 中风、偏枯中风病因之争,延续二千余年。 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厥者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 ”说明此病病变在头,主要病机为血菀于上, 这是中风病机实质,解决了久而未决的争论。中风病主要表现为神昏、失语、口角歪斜、 偏瘫、肢体不用等症状的形成,多为瘀血阻络。近年来以活血化瘀疗法治愈中风证,包括 出血性中风皆有效果。 咳嗽、气喘与肺组织弹性降低、通气功能减弱有关,久咳,久喘往往伴见桶状胸、紫 绀,都与肺郁血有关。 血证论说, “瘀血乘肺,咳逆喘促”, “人身气道,不可有壅滞,内 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血为咳”。古人所云“五脏皆令人嗽”, “咳无止法” 。 老人咳嗽,初期在肺,肺朝百脉,肺虚气弱,帅血无力,脉络瘀阻,进而咳喘心悸、胸闷 气短、口唇紫绀、脉行结代,久则瘀化为水而视水肿,临床多见于老慢支、肺气肿、肺源 性心脏病等,取以血府逐瘀汤多验。 眩晕、少寐老人气薄血衰,精气不能上荣头目,上气不能与营气相接,于是眩晕、少 寐。临床观察,老年人多有脑动脉硬化、颈椎病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脑血流量减 少,脑组织缺血缺氧,多见眩晕和不寐。有效的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和血中含氧量, 可改善眩晕和睡眠状态。 白发、脱发发为血之余,发的生长和色泽与气血有关,如灵枢经脉篇说:“血不 流则发色不泽”, 血证论也说:“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 ”老年人气血滞流,新血不能 上充,发无所养故变白,易于脱落。用活血化瘀疗法多有效验。 视力、听力减退老年人视、听失聪,多为脏腑气血失调、瘀血内停,气血不能上荣清 窍,经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 ”老人常见的角膜病变、 白内障、耳聋、耳鸣,现代研究证实这些退行性改变与微循环障碍有关。临床每用通窍活 血汤而取效。 老年斑与肌肤甲错老人皮肤粗糙、缺乏弹性,有黑色素沉着,主要由于血行不畅,皮 肤营养不良,脂褐素代谢障碍。 医门法律曾说:“肌肤甲错,面目黯黑而赢瘦,不能饮 食,全是营血瘀积于中。 ”投以人参鳖甲煎丸合血府逐瘀汤,治之多效。 青筋暴露和紫绀老年人多易出现青筋暴露,如舌下脉络青紫,下肢静脉曲张,以及面 颊紫暗,口唇发绀,肢体青紫等,亦缘于血脉不荣。 医林改错云:“青筋暴露,非筋也, 现于皮肤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内有瘀血。 ”其人微循环与血液流变性测定多有改变,多 与动脉硬化有关。以水蛭粉、肉桂粉等分,每服2克,一日二次,效验者不在少数。 疲劳、纳差是脾虚之症。脾统血,饮食入胃变化而赤是为血。 素问太阳明论说: “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则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 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说明脾血衰少是 疲劳、纳差的根渊。近代研究证实,蛋白质代谢的分解大于合成,疲劳与纳差是不可避免 的。临床常用补脾药与活血药共伍其效倍捷,当归补血汤的实验研究已证实其机理。 水肿、癃闭金匮云:“血不利则为水。 ”老年人脏腑功能障碍,气虚推动无力,血运 不畅,营卫三焦不利,水湿难以宣化。 医门法律云:“经脉不利,化为水,流走四肢。 ” 仲景治水,善从血分治,仿之多效。癃闭由于肾虚脬气瘀阻,正治不效者,改弦易辙,投 予软坚化瘀,有豁然开通之妙。 性功能减退长期以来均认为阳萎和性冷漠为肾虚所致,细究内经“气脉常通,肾气有余” 之论,性功能减退固然在肾虚,但其根本还在血脉不利。现代研究提示,血管性阳萎与瘀 血有着密切关系。精血同源,肝之藏血与疏泄功能,有助于肾之藏精与固密,足厥阴肝经 环阴器,若肝失疏泄,气血不畅,则瘀着厥阴之宗筋,必萎而不用,临床创制化瘀赞育汤 治之,其效胜于补肾方药。 综上所述,诸征象皆老年人所易见,掌握其病理变化与血瘀之关系投治,如执牛耳, 说明“老人多瘀” 的观点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以上经验仅供医师同道参考) 日期:2006年12 月26日 - 来自中医养生 栏目 中医抗衰老新说 气血平衡论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既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基础,故庄子知北游谓: “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景岳全书 谓:“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故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而在骸表里之属,凡血亏之 处,则必随所在,而各见其偏废之病。 ”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 “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正平即平衡之意,只要气血平衡,就 可延年益寿。古人常用“正平”或“ 平”概括正常机体的生理活动和健康状况,如素问 平人 气象论谓:“平人者,不病也。 ”素问调经论亦谓: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 命曰平人。 ”气血的平衡既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标志,也是健康长寿所具备的必要条件。 气血的平衡并非静止和绝对,而是处在动态平衡之中。人体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活动, 需要气机不停地升降出入,血液不停地流而复始,气血只有保持流畅,达到动态平衡,才 能使脏腑经络各司其职,完成其生理功能。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谓:“气血以流长 有天命。 ”反之,气血运行失常,则会影响脏腑经络的协调平衡,导致五脏六腑、表里内外、 四肢九窍等出现种种病变。诚如医碥所谓:“郁者,滞而不通之义,百病皆生于郁,人 若气血流通,病安从作?一有拂郁,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不化,或郁于气,或郁于 血,病斯作矣。 ” 人至老年,由于长期或反复受到六淫七情之干扰,气血将会逐渐出现失衡,造成气道 阻塞,血行瘀滞。故慎疾刍言谓:“盖老年气血不堪流利,岂堪补住其邪,以与气血为 难。 ”毛祥麟对山医话亦谓:“老年病患如年久之积秽沟渠,必多壅塞。 ”由于气滞血瘀, 气血失畅,难以营养周身,脏腑功能为之失常,种种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沉积 于脏器间,以致新陈代谢紊乱,日久必然会出现精神萎软、健忘失眠、头晕目花、发白齿 落、腰酸腿软、老年斑迭出等衰老症状。 气血流畅和平衡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人类欲求得长命百岁,青春常驻,就必 须消除机体衰老因子 瘀血。 素问三部九候论谓:“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 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灵枢痈疽篇 亦谓:“血气已调,形气乃持。 ”所谓“ 以平为期”,即通过调畅气血,使气血由不平衡状态转 向新的平衡,保证脏腑源源不断地得到气血的滋养,从而纠正脏腑的虚衰,促进脏腑组织 进行平衡和协调的生理活动,使机体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中,成为健康的平人,而获得“长 有天命”目的。 (以上经验仅供医师同道参考) 日期:2006年12 月26日 - 来自中医养生 栏目 关于衰老过程的两个理论可能是一致的 此前,人类 XPF 基因的突变一直被与温和型的早衰( progeria)联系在一起。现在,研究 人员在一个15岁的男孩身上识别出了一个以前不知道的、引起严重早衰的 XPF 突变 (XFE) 。XPF 的这一突变体形式的性质表明,两个关于衰老过程的看似根本不相同的理 论可能是一致的。 有些人认为,衰老是由基因调控的;另一些人认为,衰老是由于 DNA 损伤的逐渐积累。这两种观点可能都是正确的。被研究人员用遗传工程方法来模拟这种症 状的年轻小鼠,表现出正常年老小鼠的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诱导产生的胰岛素信号作 用、细胞死亡增加、以及高抗氧化剂水平和高 DNA 修复活性。这些发现与 DNA 损伤来自 与衰老相关的功能下降的一个模型是一致的,但遗传学规律(尤其是对胰岛素信号通道而 言)影响损伤积累的速度有多快以及功能损失的速度有多快。该发现的一个意义是,通过 增强 DNA 修复体系,也许有可能延长寿命或改善老年时的身体适应性。 日期:2006年12 月23日 - 来自技术要闻 栏目 基因修饰延缓老鼠衰老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老龄化中心的研究人员培养的一只名为“Yoda”的雄性侏儒老鼠 已经度过了四岁生日。Yoda 成为同类中最长寿的一只老鼠,相当于人类的136 岁。 Yoda 之所以寿命如此之长,原因在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基因改造,其垂体和甲状 腺的功能受到影响,并降低了胰岛素的分泌。通过基因改造的 Yoda 体重比正常老鼠小 1/3,而且对冷特别敏感。另一方面,按照年龄已经超过耄耋之年的 Yoda 依然保持旺盛精 力,甚至依然保持生育能力,状况与正常情况无异。 Yoda 与其他约100只经过基因修饰的雄性老鼠被细致的喂养在一个专门实验室,研究 人员利用他们开展一项寿命研究。一只实验室中的老鼠平均寿命约为两年。 研究人员为 Yoda 选定了一只巨大的雌性老鼠“Leia 公主”作为配偶。Leia 用自己的躯 体温暖 Yoda,避免其因寒冷而死亡。 研究人员正对相关基因修饰进行研究,以确定相关激素水平如何变化才会减缓衰老过 程。研究人员希望从中找到最终能够应用于人体的防止衰老的方法。 日期:2006年12月21日 - 来自遗传与基因组 栏目 MircroRNA 在衰老中的作用 小 RNA(MicroRNAs )在很多生物中存在,包括人。它控制着一些细胞分裂和死 亡等过程。Boehm 和 Slack 发现小 RNA 对衰老也有作用。在秀丽隐杆线虫 (Caenorhabditis elegans)模型中,一个小 RNA,lin-4 ,是幼虫期特定时期的细胞分裂 周期的主要调控因子,也影响了寿命和成体中衰老的节奏。这个小 RNA 和它的靶点,lin- 14,通过胰岛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1(insulin/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信号通路影 响寿命和衰老的节奏。缺失 lin-4会缩短线虫的寿命。因此,这样一个普遍的机制同时控制 着两个过程 发育和衰老。 参阅文献:A Developmental Timing MicroRNA and Its Target Regulate Life Span in C. elegans Science 23 December 2005: Vol. 310. no. 5756, pp. 1954 - 1957 DOI: 10.1126/science.1115596 日期:2006年12月21 日 - 来自 RNA 研究 栏目 自然三篇文章共同解析干细胞衰老调控蛋白 来自密西根大学霍德华休斯医学院,内科医学系(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及干细胞生物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em Cell Biology) ,哈佛医学院麻 省总医院,北卡罗莱纳 Chapel Hill 医学院 Lineberger 综合癌症中心( Lineberger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等三处的研究人员以三篇独立的文章在本期(9 月28 日) Nature杂志上分别报道了一种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p16INK4a 在干细胞衰 老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研究发现老化基因 有望治疗各种退化性疾病 /news/news/show.php?id=39676 科学家发现细胞衰老的一般机制 /news/news/show.php?id=38914 Nature 443, 421-426(28 September 2006) doi:10.1038/nature05159; Received 13 April 2006; Accepted 7 August 2006; Published online 6 September 2006 Stem-cell ageing modified by the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p16INK4a Nature 443, 448-452(28 September 2006) doi:10.1038/nature05091; Received 10 April 2006; Accepted 25 July 2006; Published online 6 September 2006 Increasing p16INK4a expression decreases forebrain progenitors and neurogenesis during ageing Nature 443, 453-457(28 September 2006) doi:10.1038/nature05092; Received 11 April 2006; Accepted 24 July 2006; Published online 6 September 2006 p16INK4a induces an age-dependent decline in islet regenerative potential 人体衰老是由器官衰老引起的,而器官衰老是由组织衰老引起的,人体的所有器 官和组织又都由细胞组成,引起组织衰老的主要是干细胞功能的衰竭。老年人的骨髓增加 和对毒素伤害的造血恢复功能就会减弱,为什么哺乳动物的祖先细胞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 失去其分裂和生成新细胞的能力呢? 在这期的Nature杂志上,三篇文章就这一问题分别提出 p16INK4a 是一种重 要的干细胞中衰老调控因子,解决了干细胞衰老问题中的一个关键点。 哈佛医学院的 N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