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看大国博弈谁主沉浮近现代世界格局演变史 【热点追踪】 1、“凡尔赛和约 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 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2、“九国公约 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 义国家共同支配 的局面。 ”毛 泽东 3、“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 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遭遇同样命运。 ”捷克斯洛伐克外长 4、“人们在欢呼雀 跃,他 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 1945 年 5 月 8 日 5、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 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 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 环境是可能的。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 报告 【热点解读】 在 20 世纪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伴随大国之间的角逐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 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之间霸权争夺,战后形 成帝国主义世界统治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 各国团结一致,协同作战,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 峙的冷战格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宣告两极对峙的冷战割据终结,暂时形成“一超多 强” 的局面,在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考点链接】 一、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 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一)第一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 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2、建立:1919 年 1 月召开巴黎和会,6 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 凡尔赛和约。1919 1920 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署了一系列 和约,与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 年美、英、 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 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 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它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3、作用:因为它只是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 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 盾。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5、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是战胜国之一,在 巴黎和会上被当做战败国处理,由此引发了五 四运动,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华盛顿会议上被迫接受了九国公约,使 中国又重新回复到帝国主义瓜分的局面。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1、冷战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 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 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 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杜鲁门主义:1947 年 3 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 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 3、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 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 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美苏冷战局面最终形成。美苏开始了长达 半个世纪之久的对峙。 4、苏美争霸: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展开了长达三十多年 的争霸。1991 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5、影响:消极影响美苏争霸,世界局势长期不安宁。积极作用两大集团,力量 均衡,防止新的大战的爆发。 6、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 献,第 26 届联大恢复我国联合国席位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大国地位,中美、中日等 国建交使中国大国地位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趋势: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 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 国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 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世界主要力量中心:“一超”美国。“多强”: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这些力量 牵制着美国称霸世界。美国力图建立单边霸权主义下的独霸世界局面,而俄国、欧盟、日 本、中国多种政治力量的崛起,有力地牵制着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使世界政治格局朝着 多极化方向发展。 3、决定性因素:在多极化这一格局形成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各国的以经济和 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4、 当前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在两极 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霸权主义乘机介入, 直接威胁着世界和平(例如:科索沃战争)。 5、对中国影响: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 6、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的世界格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 能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7、相关问题: (1)世界格局变化原因: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重新制定全球战略,想称霸世界;欧盟、 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 要力量。 (2 冷战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介入这些 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纷争;恐怖主义的威胁。 (3)对当今世界格局的看法:一超多强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极 大国还有很强的实力,但其想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是注定失败 的。世界新的力量中心在迅速发展和形成,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多极化,和谐与发展的世界。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过程 1、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确立原因: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 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丧失原因:a、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 新设备。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原因: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b、两次世界大 战,使美国大发横财。 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发展。 原因:两极格局的结束;日本、西欧经济的发展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世界经济区域集 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1、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际地位提高,政治经济实力大增,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 (2)大力发展科教,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 (1)美国的扶持:为对付苏联,通过“ 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 (2)发挥高素质劳动力优势; (3)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科技成果; (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5)欧共体(欧盟)的建立。 3、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扶持:朝鲜战争时期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繁荣; (3)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4)引进最新科技成果; (5)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特别在 80 年代日本实施“科技立国 ”政策,促进了经济迅速 发展。 4、西欧和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点: 都有美国的扶持; 都注意引进最新科技成果; 都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 都采取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5、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抢抓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原因: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 2、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4)科技开发、应用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5)国际组织的建立:如: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突出表现)。 3、影响: (1)有利:经济往来障碍减少,企业可更多自由在世界范围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 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发展本国经济是良好机遇。 (2)不利: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贸易中常处于劣势:跨国 公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 国家影响加大;拉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4、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策略: (1)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顺应潮流积极加入, 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2)同时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四)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 什么?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 世纪中期。 (1)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兴资 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影响: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 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 代农业文明。 2、第二次:18701913 年。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 的发展;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 英国丧失世 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3)影响: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 年。 (1)原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 殖民地进行瓜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 和平。 (2)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3)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库事务管理的核心概念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宁波工程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南京林业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西安市雁塔区第六小学招聘笔试真题
- 战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识别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州市培艺学校老师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成都理工大学选调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生物与艺术结合的跨界教学探索计划
- 企业战略创新与市场风险试题及答案
- 优化系统资源的使用策略试题及答案
- 12J3-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 2023年版《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解读课件
- 7《玩磁铁》(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 2024建筑工程施工承包人工费合同书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 思辨与创新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复旦大学
- 2024年湖北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MOOC 算法设计与分析-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春期国开电大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形考(专题检测一至八)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
- 2024猫砂行业调研报告(比亿奇、LORDE)-解数咨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