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新型城镇化应谨防_第1页
县域新型城镇化应谨防_第2页
县域新型城镇化应谨防_第3页
县域新型城镇化应谨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进新型城镇化须谨防“农民变贫民”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建设现代 化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实现“中国梦 ”的战略抉择和必由 之路。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和关注的焦点。 人们普遍认为,新型城镇化将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 人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新一轮的高速城镇化,将会大兴土木、 圈地造城、逼农民进城上楼。如何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城镇化?如 何提高城镇化质量?需要探讨。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新型城镇化与过 去以 “造城运 动” 、房地 产开发为特点的城 镇化有所不同,表现 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要求。它是人本城镇化、市场城镇化、特色品 牌城镇化、绿色低碳城镇化、城乡统筹城镇化和集群城镇化。长 期以来,各地在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片面性的 认识,认为城镇化就是土地城镇化,城镇化就是城市建设,使城 镇化陷入畸形发展的怪圈,给城镇化推进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 而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几千万儿童留守农村,夫妻不能团聚, 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耕地抛荒严重,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推 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要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完成城镇化,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消除城乡差距。另一方面,要 从以物为主转身走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是要站在进城农民的 角度,解决农民进城面临的户籍、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一系 列体制机制障碍,让广大农民逐步真正成为现代新市民,共享现 代城市文明和改革红利。 二、农民市民化成本昂贵,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量力而行。如 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希望能留在城市,但现 状是农民进城留不下,不能变为市民。其中最大、最重要的障碍 并非户籍,而是高昂的住房成本、生活发展成本和社会保障的缺 失。第一是住房、生活问题。最近 10 年来,国内商品房价暴涨, 10 年翻了一番,目前,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房价接近 3 万元/平 方米,中西部地区县级房价也达到 3 千元/平方米;若按 3 口之家 购买一套 90 平方米住房,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均购房成本高达 90 万元,中部地区的县城人均购房成本也要 9 万元。据测算,全国 人均生活发展成本为 1.8 万元/ 年,是农村人均生活成本的 3 倍。 不断上涨的房价和物价,使收入较低的农民无法实现在城市定居 的愿望。第二是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问题。最近 8 年来城市企业 退休基本养老金连续提高,2012 年已从月人均 700 多元提高到 1700 元,相比之下,全国农民工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比重仅为 16.4%,参加城 镇医疗 保险的仅为 18.6%,参加工伤保险的仅为 27%,参加失业保险的 仅为 9.4%。据测算,全国农民市民化公共 服务和社会保障人均成本大约在 10 万元。 其中:年人均公共服 务管理成本 806 元;年人均城镇建设维护成本 677 元;人均社会 保障成本 41356 元;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镇就学的人均新建学校 和义务教育成本 14180 元;人均住房保障成本 12011 元。但目前 各级政府对城市的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的提供,均以现有的城市 户籍为依据,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城市的待遇和各项服务。因此, 推进新型城镇化,首先必须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多少农民进城; 进城农民多长时间享受到与市民平等待遇;各级政府每年拿出多 少财政收入解决进城农民的福利保障待遇等;建设多少进城农民 能买得起或租得起的住房;能为进城农民提供多少新的稳定就业 岗位;让出多少土地增值收益作为进城农民的原始资本等。只有 这样的人本城镇化规划,才能将城镇化引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来。其次要通过一系列改革消除城镇化的障碍:通过户籍制度改 革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加快土地流转,促使进城农民以合 理的价格转让土地,获得应有的收益,增加农民进城创业的资本;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农民成为真正的新市民;通过保障性住 房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通过教育制度改革让进城农民 及其子女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改革要先于 城镇建设,在以上改革不到位情况下,大规模推进城镇建设,一 定会使新型城镇化误入歧途,带来严重的后果。 三、产城互动,要把产业拉动作为重中之重。要让最多的农 民获得非农就业岗位,就必须有产业的集聚发展,要把发展新型 工业、特色农业、低碳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同城镇化建设有机结 合起来, “以城 带产,以产促城”。 一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 业化不仅产生工业就业岗位,也可以通过促进城市服务业特别是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生服务业就业岗位。没有工业化或产业 发展的城镇化必定形成“ 贫民窟” 、“睡城”、 “空城”,即使农民进城也 会变成游民,新市民也会变为贫民,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发展新 型工业,就是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让农民转移到城镇,就必须通过农业提供的 “粮食贡献 ”、“原材料贡献”、 “劳动力贡献” 、“土地贡献”等才能实现。 只有当农业有了粮食剩余,人口城镇化才有可能。只有当农业提 供大量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城市发展才有可能。只有当农业生产 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产生出富余劳动力,城镇产业才有源源不断 的后备军。同样,只有当农村土地生产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才 能腾出土地来发展城镇非农产业。因此,新型城镇化要想顺利推 进,只能建立在农业逐步现代化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农业,一 方面要着力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挥农产品龙头企业 对农业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