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院空间与20世纪80年代“北大诗歌场”的生成_第1页
浅析学院空间与20世纪80年代“北大诗歌场”的生成_第2页
浅析学院空间与20世纪80年代“北大诗歌场”的生成_第3页
浅析学院空间与20世纪80年代“北大诗歌场”的生成_第4页
浅析学院空间与20世纪80年代“北大诗歌场”的生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析学院空间与 20 世纪 80 年代“北 大诗歌场”的生成 【摘 要】中国当代大学 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 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代大 学的文化价值取向、精神传统、文学教 育和文学社团等因素是大学文学生产的 结构性力量,制约着文学的内部结构和 成规层面。北京大学学院空间诸因素的 形成,以及它们相互结合、相互影响, 使得 20 世纪 80 年代的北大校园如“诗 歌场”般集中了众多的优秀诗人,创造 了一批成熟的诗歌经典作品。 中国论文网 /9/view-12764036.htm 【关键词】学院空间 20 世纪 80 年代 北大诗歌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就比喻意义而言,任何一所大学 的校园都可以称为诗歌的校园,因为青 春的热情总是天然地接近诗歌;然而就大 学与当代诗歌之间关系的程度而言,还 没有哪所大学堪与北大相匹。在整个 20 世纪 80 年代,文学充当了社会文化的 主角,诗歌一再引起轰动效应。20 世纪 80 年代前期的北大校园,文学气氛相当 浓厚,出现了骆一禾、海子、西川、臧 棣、西渡、戈麦、清平、麦芒、恒平、 阿吾等对当代文学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 响的诗人。本文研究了 20 世纪 80 年代 中后期的北大学院空间何以如“诗歌场” 般集中了如此众多的优秀诗人,它把喜 爱诗歌的人召集在一起,酝酿出了一种 精神氛围,构筑了一种相对自足的诗歌 传统,激励人们更专注、更大胆、更富 有雄心地对待诗歌。 学院文化价值取向和北大诗歌传 统 北京大学从兴建到现在已经走过 了风雨百年的历程,沉淀了悠久独特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校园文化。北大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发 祥地,同时也是中国新诗“摇篮旁的心” 。 北大和新诗的深厚渊源实际上源自于 北大赋予自身的使命。北大对自身的期 许是“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原动力” (陈平原教授语) ,而新诗对现代情感、 现代经验和现代意识的追求,最能代表 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激进追求。 新诗刚刚诞生的时候,北京大学 便成了它的最富有生机的摇篮。胡适、 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人开辟了新 诗草创期的第一个花季。随后,有把抒 情诗写得相当精致的冯至,还有俞平伯、 康白情、傅斯年、罗家伦、废名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卞之琳、何其芳、 李广田三人的诗选汉园集 ,成为北 大“校园诗人 ”一个殊荣的象征。 20 世纪 40 年代,由北京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前辈 诗人冯至、卞之琳对新一代青年滋润与 启迪,穆旦等西南联大青年诗人群体, 在更高的层面上探求着新诗走向世界之 路而 20 世纪 80 年代“北大诗人” 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创作结晶在数量上更是远远超过前 60 年的成果。北大以它的才气灵智启悟 着、也滋润着诗性的光辉。 西川将北大看作自己人生和创作 的起点,他曾经说:“ 如果我不上北大, 我可能仍会写诗,但写的东西肯定会大 不相同。我认为我一直是北大的诗歌传 统的受益者。 ” 新的文学资源的吸收和西方现代 诗学的传承 西方和西方话语,始终是中国现 代诗学视野中的重要理论资源,是构成 中国诗学现代构建的重要知识背景。北 大一直处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融汇点上, 学院背景的重要方面,就是诗人们直接 从西方 19、20 世纪世界级诗人那里摄 取营养。 西渡在谈到西方诗歌对自己的影 响时说到:“ 西方诗歌对我的影响很深, 在我上大学之后,这个时期我阅读的范 围极为庞杂,从古希腊悲剧诗人到荷马、 维吉尔的史诗,但丁的神曲 ,直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当代欧美诸国的作品,几乎囫囵吞下了 一部西方诗歌史。这是我学习诗艺的重 要时期。 ”臧棣表示 20 世纪 80 年代对 法国文学和法国文化的热衷,给自己在 北大时期的诗歌实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 影响;而海子在论及诗人典范时,谈的多 半是外国诗人,他最推崇的诗人他 称他们为“王 ” 是但丁、莎士比亚和 歌德;西塞诗歌中明朗的抒情成分,也明 显继承了后期聂鲁达的风格;对于西川来 说,大学学的就是英文,有两个作家对 他来说非常重要,一个是庞德,另外一 个就是博尔赫斯。 新诗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 文学的滋养,尤其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 诗人那里,这种影响要广阔得多。这一 代诗人大多具有一种宏大的文化抱负、 令人惊叹的文化杂食能力和无与伦比的 文化转化能力。而 20 世纪 80 年代北大 的学院空间为他们的“ 好胃口 ”提供了文 化资源的保证。这种良好的文学和文化 修养使他们的精神创造工作有了一个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好的起点。 学院空间内诗歌刊物、文学社团、 文学教育及同仁批评 1.以启明星为首的诗歌刊物 校园文学刊物的编印是诗歌场域 内诗艺维系和诗歌传播的重要环节。刊 物上的一部分优秀诗歌往往可以转化为 同届或者后届学诗者头脑中的写诗机制。 诗刊杂志的变动,反映了诗歌探索的动 向和艺术特征,是考察这一阶段诗歌场 状况的基本依据。 20 世纪 80 年代北大最重要的学 生刊物是启明星 。从刊载情况看来, 该刊自 1985 年开始纯粹发表北大学生 自己的创作,此时还推出了徐永、清平、 麦芒、恒平、西川、海子等重要诗人的 专辑,北大诗歌开始显示出群体性的实 力。从 1986 年秋天到 1988 年春天, 启明星取得了在北大文坛的“霸主 地位”,如实记录了一代校园诗人的发 展轨迹。除此之外还有 1987 年臧棣、 清平、麦芒、徐永于本年毕业前刊印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四人合集大雨 、西语系的缪斯 、 五四文学社的社刊未名湖 、法律系 的沉钟 、计算机系的西风沉诵 太阳节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北大诗人 编选的诗集。西渡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曾编过一本北大的诗选集太阳日记 , 收入前一个十年的作品 170 多首。臧棣 编选的未名湖诗选集 (1986 年)则 为北大诗歌总结出了一条可信的发展脉 络,在其中,海子、骆一禾、西川、清 平、麦芒、陶宁、海翁(臧棣) 、缪哲 等主要诗人占有十分醒目的位置。正是 通过它,一种被称之为“ 北大传统 ”的东 西第一次被总结出来。也就是说,北大 新时期诗歌从此有了自己的“经典” 。 某种程度上,它们正是后来北大诗歌极 一时之盛的诱因,对北大诗歌有过哺育 之功。在这些工作背后,隐藏着一个 深层次的文学史问题,即对诗人的评价、 发现和初步的“ 经典化” 问题。编选的过 程就是“发现 ”的过程,也是初步的 “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典化”过程,编选者正是以这种“ 前批评” 或“潜批评”的方式介入到 “北大诗歌场” 的生成之中。 2.五四文学社等文 学社团与未名湖诗会 文学社团是小型的文化共同体, 有生命体验相通的同伴,坦诚地交换文 学阅读、写作经验,能够形成较为一致 的审美倾向和思维方式、精神追求,社 团内的创作情绪相互感染,创作方法相 互借鉴,是北大诗人成长的好地方。 北大五四文学社在 20 世纪 80 年 代盛极一时,不仅人数之众名列各社团 之冠,影响也最大,而其中又以诗歌组 为主力。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历届社 长几乎都是在诗歌写作上较有威信的本 科生,因而组织的活动也大多与诗歌相 关:一年一度的未名湖诗会,编辑以诗 歌为主的刊物,诗歌讲座,对话乃至近 期发展到改编、排演诗剧。众多诗歌社 团及其活动构成了 20 世纪 80 年代学院 空间中一道独特的景观,成为当时独特 的精神和文化氛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文学社使诗人获得归属感,朗诵 会则使诗人有机会获得听众的承认。北 大近十年来的诗歌活动最为重要的当属 未名湖诗会。这个朗诵会从 1981 年创 办,至今没有间断过(到 1990 年以后 演变为每年春天持续一月的“北大诗歌 节”) 。诗人西渡对此也深有体会:“ 声 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和诗歌的本质 交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它也正是人的 本质的一种体现” , “朗诵,正是一种出 于对诗歌进行自我理解、赋予诗歌含义 的个体行为。正是朗诵使得诗歌的发生 和传播更为便捷,让诗歌融入到喧 嚣的市井生活和都市场景”,其引发的 激励机制非常适应当时习诗者风气云涌 的局面。朗诵会推出自己的诗人,张伟、 洛兵、徐永、西塞等人都通过朗诵会在 校园里获得了持久的声誉。 3.诗歌教育及同仁批评 诗歌教育是一个场域内诗艺习得 和诗歌传播的重要环节,大致可分为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我教育和规范化的课堂教育两种。目前, 自我教育在现代诗歌的研究、教育远未 合理化的中国几乎是所有高校诗人主要 的诗歌教育方式,它意味着努力放宽诗 歌阅读视野、对“ 范本” 进行反复细读并 在此基础上通过摹写练习充分吸收。诗 歌教育的另外一种形式是规范化的课堂 教育。以北大诗人臧棣讲授的“诗歌写 作”“90 年代诗歌现象”两门课程为例, 这两门课在北大影响极大,一门旨在破 除普通读者对现代诗歌的“神秘感” ,用 大量具体入微的诗歌分析培养学生的基 本诗歌写作和批评技能;一门从当代诗歌 的一些重要表征入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常人眼中一团混乱的 20 世纪 90 年代诗 歌写作格局,理解诗艺与社会语境的幽 微关联,从阅读的环节强化对当代诗歌 的判断力。他的诗歌课程最重要的意义 还在于将与当代诗歌写作进程达成了 “视域同构”的诗歌研究成功地纳入到了 以往与诗歌话题域严重脱节的当代文学 学科之中,使在校学生的诗歌教育又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加了一个规范化的课堂教育重要机会。 ? 同仁批评要求写作者除拥有完善 的自我教育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基本 的批评常识、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鉴 别力,其实施的主要方式包括书面的针 对同仁诗作的评议和日常的“清谈” 。在 这方面,北大不但有谢冕、洪子诚、黄 子平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评论家,另外, 北大诗人除了诗歌写作之外,大部分都 是非常优秀的诗歌评论者,九、九一 诗人群和周伟驰、席亚斌、周瓒、姜涛 等人之所以能在诗歌写作上持续深入下 去,这和他们之间紧密的批评纽带有很 大的关系。良好的同仁批评风尚在促进 一个诗人群体的普遍成熟上起到了良好 的催化剂作用。 注释: 谢冕:百年诗心 , 北大诗 选序一 ,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年 5 月。 西渡:诗与北大20 世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80 年代:回忆中的诗歌盛筵 。 孙玉石:一首永远写不完的 诗 , 北大诗选序二 ,臧棣、西渡 编,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年 5 月。 西渡:面对生命的永恒困惑: 一个书面访谈 , 守望与倾听 ,中央 编译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