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作业【完整版】_第1页
spss作业【完整版】_第2页
spss作业【完整版】_第3页
spss作业【完整版】_第4页
spss作业【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广学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报告 团队成员: 蒋中青 李云聪 殷娜 郑春春 组 序: 7 专 业: 舆情与媒介调查 年 级: 2007 指导教师: 谢 蓓 教师职称: 讲 师 SPSS 数据分析 实验教学调查报告 2 目录 一测量主题-P3 二主题的来源-P3 三主题的确定-P3 四文献综述-P3 五相关名词的定义-P7 六维度图-P8 七维度名词的解释-P8 八研究假设-P8 九研究方案-P9 十.研究构架- P9 十一. 数据处理-P10 十二.结论-P11 十三.附件问卷-P12 3 南广学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 一、 测量主题 南广学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分析 二、 主题的来源 我们知道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 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由于与同学产生 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 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 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 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 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 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 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 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 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我们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从中 领悟到交往的一些知识。结合这些特点与原则,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我们的人 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自身的人际关系。 三、 主题的确定 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际 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也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精神生 活。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一)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二)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三)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普遍偏弱使得人际关系成为重中之重的一个课题。多年 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 他素质的培养。进入高校后,学校也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 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如何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 流。而这些正是时下企业招聘时最为看重的能力素质,因此,给大学生补上这 节课已经刻不容缓。在近日各高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 员工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 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情商“。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越来 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四、 文献综述 4 文献的查找方法:以下文献均采用“关键字搜索” (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方法 获得。 文献的来源:CNKI 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 1 李芹燕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 2008910 摘要: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与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容易引起学生的不良适 应,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我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不容乐观,高校有必要关 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地方高校在办学 层次、资金实力、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诸多方面与省属、部属院校都存在较 大的差距,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压力更大,他们的人际交往状况更值 得关注。主要结论有:(1)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理想,近半数的学 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只有半数大学生人际交往状态良好。大学生人 际交往能力四个维度从弱到强排列,依次是交际与交友能力、与异性交往能力、 交谈能力、待人接物能力。(2)在整体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的性 别差异,女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好于男生。与异性交往的能力,女生显著好于男 生。 文献评价:文献通过对某一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得出了一 些结论,例如女生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显著好于男生等,因为主要研究对象是地 方高校大学生,所以相对于所有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来说具有一定的 局限性。 2 杨南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思考企业科技与发展J ,2008 年,24 期. 摘要:人际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 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大学生的所有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并 实现的,社会交往是大学生成长的基本途径。同时,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大学 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是社会未采发展的主力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其发 展和成才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家庭、社会和自身等某些原因,许多大学生的 人际交往能力偏弱,影响了自身的成长。 文献评价:该文献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阐述了该现状的成 因,并从学校引导和自身努力量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 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刘凌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41 摘要:从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我国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人际 关系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大学生 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了积极的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 响到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 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的人际交往氛围,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 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如何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构建良好人际 关系的重要意义,学会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技能,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文献评价:该文献以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为依据,借鉴了哈贝马斯的交 往行动理论,围绕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这一主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将 建国以来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对每一时期的特点进行了初 5 步的概括,重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从现实情况出发,划分了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并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 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构建当代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方略,为大学 生人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历史分析的独特视角。 4 魏颖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格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65 摘要:人际交往是影响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众多的理论和研究都 表明,积极的人格特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在注 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已经成为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的一 个重要标准。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一些结论:1.内蒙古大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理想,只有半数大学生人际交往状态良好,其余半数大学 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困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四个因子困扰程度从强到弱排 列,依次是与异性交往的困扰、交际与交友、与人交谈、接人待物。 2.大学生 人际交往总体水平在专业上没有差异,但在交际与交友方面,理科大学生要好 于文科大学生。 3.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水平在年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交 际与交友方面,四年级比较显著好于一年级。在与异性交往方面,一年级显著 好于二年级。 4.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水平在性别上没有差异,但在与异性交往 方面,女生表现显著好于男生。 5.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水平在民族上出现显著 差异。 文献评价:该文献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进行了分析和 讨论,并明确了人格中哪些因素影响人际交往,得出了一些结论,抽样层级划 分细致,数据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5 闫春平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 , 2007年,08 期.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 开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因子上存 在显著差异,文理科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愤世嫉俗 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愤世嫉俗和值得信任 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城乡、 年级和文理科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文献评价:该文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人 性的哲学修订量表(RPHN)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 14 年级 625名大学 生进行测评,方法科学,数据可靠,结论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6 刘本荣大学生人际困扰与网络依赖的相关研究思想理论教育J , 2006年,11 期. 摘要: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历年发布的中国因特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无论是年龄还是职业分布都表明,在我国上网用户中,大学生已经逐渐成为上 网一族中的主力军。网络以其开放性、虚拟性、间接性等特点为大学生满足各 种需要提供了便利,为了进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网络依赖行为的相 关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网络成瘾核心症状(IA-Sym)”上的得分,文 理科学生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网络成瘾相关问题(IA-RP)”上的得分,理科学 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2)网络依赖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四个分量表中的交谈行为、 交际与交友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和另外两个分量表如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之间 呈显著的正相关;(3) 在网络依赖行为得分上,人际关系困扰越严重的人群,得 分越高。 6 文献评价:该文献从对网络依赖行为以及心理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大 学生人际困扰问题,角度独特新颖,采用白羽和樊富珉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修订版(CIAS-R)”基础上修订的网络依赖行为测量量表以及郑日昌编制的人际 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武汉某高校 34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数据具有一定的说服 力,客观指出了网络依赖造成的大学生人际困扰问题。 7 张建梅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D广西师范大学, 200641 摘要:大学生由于自身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和所处环境的独特性,心理健康的 状态和影响因素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特点及影响因素的 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是指影响大学生正常进 行人际交往和相处的主观体验和行为,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文献综 述、访谈的基础上,根据理论构想,通过开放式问卷的调查分析和初测问卷的探 索性因素分析编制了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正式问卷,通过验证性因素 分析检验了理论模型并加以修正;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影响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问卷对 78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通过相关分析和回 归分析探讨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 1.影 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结构由人际安全、人际张力、人际阻抗和人际报 复 4个因子构成,其中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最根本的主观因素是人际安全;自编 心理健康取向的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 度,可用于评定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特点;大学生被试表现出来的影 响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特点从总体上看处于中间水平。 文献评价:该文献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 素进行了研究,指出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结构由人际安全、人际张力、人际阻 抗和人际报复 4个因子构成,施测人数多,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8 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J , 2004年,04 期:社会科学版. 摘要:现代社会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他们具 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的整体 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本研究 拟通过调查来了解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本文采用邓日昌编订 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 ,抽样调查了北京理工大学学生 500人。本次 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况及差异。 文献评价:该文献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阐述了不同 雀替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及差异,但是调查对象设置为理工科的大学生, 而忽略了文科生以及艺术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9 王晓红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南京工程学院学报J ,2003 年,03 期:社会科学版. 摘要:进入大学,大学生朋友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亲人的呵护,开始独 立生活,他们强烈地渴望结交到能够互相帮助、互吐心声、互予信赖的朋友。 有学者对当代大学生需要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大学生将求知的需要、自尊自 立的需要和友情的需要排在前三位。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的必备能力。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是提高大学生人际 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人际交往的知识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和社交礼 仪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主要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促进个体社会化 7 进程、加强班集体建设、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实现。 文献评价:该文献首先阐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然后从人际交 往知识的普及、人际交往技能的提升等方面,阐述了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人际 交往能力,结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文献总评:以上文献指出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影响大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专业、性别、年龄等,还包括对网络的 依赖、整个社会的状态、自身心理状况等因素。 五、 相关名词的定义 (一)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 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二)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 1.表达理解能力: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 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 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2.人际融合能力: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 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 上的意味。 3.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 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三)人际关系的定义: 1.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 的范畴。 2. 人与人之间相互认知,因而产生的吸引或排拒,合作或竞争,领导或服从等 关系。 3. 指在某一段时间里与某人经常保持的社会接触。 4. 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借由思想,感情,行为表现的相互交流,而 产生的互动关系。 (四)网络依赖症的定义 网络性心理障碍是指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 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损 害身体健康,并出现各种行为异常、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其典 型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 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 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依赖药 物等。 8 六、 维度图 人际 交往 能力 言语类 行动类 心理 类 他人评价 类 影响他人 类 七、 维度名词解释 言语类:指大学生与他人交谈的能力。比如是否能够融洽地交谈,是否容与他 人发生争吵。 行动类:指大学生与他人交际时候的行为举止。比如是否能够让他人觉得顺眼, 是否能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 心理类:指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候心里所想的,以及心理状态。比如是否心 口不一,是否记仇。 他人评价类:指大学生在别人眼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 影响他人类: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产生的影响,比如消极影响或者积 极影响。 八、 研究假设 初步假设:南广学院的男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女生有显著性差异。 九、 研究方案 1调查对象: 我们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广大的大学生群体,为了使问卷的发放工作能够较 顺利地进行,我们把调查范围缩小至整个南广学院,调查人群为全体在校学生。 2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在校学生。为了使本次调查能够 更接近目标群体,尽可能多地获得有效样本,考虑到经费不足,本次调查采用 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将以网络问卷形式进行发放,发 放 100份问卷,利用人际关系网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或 e-mail在网络上进行发放, 以便填答者上网填答,取得所需样本。 3抽样方式: 抽样方法采用配额抽样。男生 50名,女生 50名。 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均为五个选项,分别为“非常不符合” “不符 9 合” “不确定” “符合” “非常符合” 。各种回答依次计为 1,2,3,4,5分,每个被 调查者对各道题的回答分数的总和就得出一个总分,这一总分就表明了南广学 院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研究流程: (1)鉴于本次调查的特殊性,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针对南广学院学生的人际交往 能力进行初步探究,故本小组经讨论后决定采用非概率抽样。 (2)设计问卷,并就近找人填写,发现其中不足之处,作初步修改。 (3)正式发放问卷。 (4)收回问卷,对问卷进行整理,筛选出有效问卷。 (5)问卷数据采集完毕后,小组统一对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并由数据组录入 spss分析软件中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 (6)提炼分析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撰写调查报告。 十、 研究构架 资料收集及寻找研究方向 确定主题和方向 收集与整理相关文献 建立架构和假说 设计问卷和修改 问卷发放与收回 信息整理和分析 提出建议结论和建议 10 十一、 数据处理 (一)内在一致性信度分析 对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Alpha = 0.5646 结果表明南广学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二)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适合度检验结果 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取适应性检验(Kalser-meyer- 0lkin,KMO 值) 0.590 近似卡方分布 349.326 自由度 190巴特利特球性检验 显著性水平 0.000 KMO=0.5900.05,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假设方差齐性,使用第一行的 t检验结 果。本次样本平均数的差异量为 1.2600,t=1.111,df=98,p=0.2690.05。因此, 可以说明南广学院男女交际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十二、 结论 由数据处理的结果可以看出,本次问卷题目设置较为得当,信度较高,通 过 T检验我们可以发现南广学院的男女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无显著性差异,故 原假设不成立。男生的总均分为 69.84,女生的总均分为 68.58,男生的得分略 微比女生高,说明男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女生略高一些。 十三、 调查问卷 您好!感谢您参与我们的调查,我们的想调查南广学院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量表共 21道题(包括 1道基本信息题) 。我们承诺您所填写的资料将会被保 密。若题项中有任何让您觉得不舒服的,您可以随时终止填写问卷。 1.您的性别?( ) A男 B女 2.我会参加陌生人的集会以发展新的人际关系 ( ) A非常不符合 B不符合 C不确定 D.符合 13 E.非常符合 3.我能与我想认识到同学主动谈话 ( ) A非常不符合 B不符合 C不确定 D符合 E非常符合 4.我能跟刚刚结识的人闲聊时谈及自己的私密( ) A非常不符合 B不符合 C不确定 D符合 E非常符合 5.与人交往时,我是一个有趣的、愿意分享的人( ) A非常不符合 B不符合 C不确定 D符合 E非常符合 6.我会向我的同伴诉说令自己焦虑或害怕的秘密。( ) A非常不符合 B不符合 C不确定 D符合 E非常符合 7.当新认识的同伴处于困境时,我能够鼓励并以实际行动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