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交通网分析_第1页
大理交通网分析_第2页
大理交通网分析_第3页
大理交通网分析_第4页
大理交通网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理交通网分析 1、 大理概况 (1) 位置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 2090 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 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跨东经 985210103,北 纬 24412642之间,自治州首府驻大理市下关,距昆明市 338 公里。自治州 国土总面积 29459 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 83.7,坝区面积占 16.3。东西 最大横距 320 多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270 多公里。大理州距云南省会昆明 398 公里, 东西最大跨距 320 多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270 多公里。全州总面积 29 459 平方公里。 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 剑川 8 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 3 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 地区之一。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 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秀丽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境内以蝴蝶泉、洱 海、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地理概况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貌复杂多样, 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中山陡坡形。境内的山脉主要属 云岭山脉及怒山山脉,点苍山位于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剑川与丽江 地区兰坪交界处的雪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 4295 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 的红旗坝,海拔 730 米。州内湖盆众多,面积在 1.5 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 18 个,面 积共 1871.49 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 6.6%。盆地多为线形盆地,呈带状分布,从 西向东排列为 6 个带。第四纪山岳冰川遗址分布于洱海以西,永平以北的高山区,大 理点苍山是中国最后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 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 160 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州境内分布 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 8 个湖泊。 (2) 大理的面积、人口、经济方面的状况 面积、人口状况 截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大理白族自治州辖 1 个县级市,8 个县,3 个自治县, 面积 29459 平方千米,总人口 351 万。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大理市,邮政编码 671000, 区号 0872。 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 政府驻地 邮编号码 大理市 1468 62 下关镇 671000 祥云县 2498 46 祥城镇 672100 宾川县 2627 35 金牛镇 671600 弥渡县 1571 32 弥城镇 675600 永平县 2884 18 博南镇 672600 云龙县 4712 21 石门镇 672700 洱源县 2961 28 茈碧湖镇 671200 剑川县 2318 17 金华镇 671300 鹤庆县 2395 27 云鹤镇 671500 漾濞彝族自治县 1957 10 上街镇 672500 南涧彝族自治县 1802 23 南涧镇 675700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 县 2266 31 南诏镇 672400 经济方面的状况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4 年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 城市。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 32.88 亿元。全市有工业企业 501 家,基本形成电力、食 品、轻纺、机械、建材、造纸、印刷、化纤、制药、烟草加工、皮革塑料等多门类的 地方民族工业体系。1996 年全市工业总产值 27.25 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 23.57 亿元。 现有农业耕地面积 8598 公顷,有效灌溉面积 7523 公顷,旱涝保收面积 7222 公顷,全 市农业年产值 3.05 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 27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923 元。市内交 通发达,通讯设施先进,境内乡村公路基本贯通,水上运输极为方便;320、214 两条 国道穿越市境,成为连接滇西八地州陆路交通枢纽和借道通往四川、西藏、东南亚国 家的桥梁;大理飞机场已建成通航,开通了昆明、天津航线;广通至大理铁路、“昆楚 “二级汽车专用线的延伸段楚雄至大理一级汽车专用线和大理至丽江的准二级公路于 1998 年建成通车。1996 年完成货运量 11.95 万吨,客运量 24.45 万人次。通讯传输向 数字化方向发展,已建成无线电寻呼台、光缆传输系统、移动通讯系统等通讯枢纽, 全市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 7.2 万门,可直拨国内各省市和世界各地。 大理历史上是滇西物资集散地,目前已形成了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城区市场与 农业市场互补的局面,商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1996 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1.33 亿元。大理是国务院划定的大西南旅游经济圈规划区中热点旅游中心城市之一, 也是云南省旅游重点城市。近年来,随着大理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旅游者日益 增多,1996 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306 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 4.28 万人次),旅游社 会总收入 6.17 亿元,旅游业直接收入 1.22 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投入 逐步增加,自来水年供水量 1352 万吨,城市自来水用水普及率 92%,城市绿化覆盖率 17.8%,已形成大理城区以保持棋盘式布局古城为主,下关城区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主 的独特风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城区及 70%的乡镇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升初中比例达 94%,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100%;每万人 拥有病床数 192 张。1996 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先进市,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农业经济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农业州,全州山区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 93.4%,山地 农业是大理州农业的一大特点,州内最低海拔 730 米、最高海拔 4295.3 米、海拔高差 3565.3 米,具有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同季、干冷同季,立体气候明显。在多 样的气候条件下全州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稻谷 98 万亩、包谷 103 万亩、小麦 25 万亩、 大麦 69 万亩、蚕豆 43 万亩、马铃薯 25 万亩、大豆 3 万亩、芸豆 15 万亩、荞麦 10 万亩等品种;重点经济作物有烤烟 50 万亩、甘蔗 5 万亩、油菜 25 万亩、蔬菜 55 万 亩等;特色作物有核桃 450 万亩、茶叶 18 万亩、蚕桑 25 万亩、果药 45 万亩等;优 势水果以柑桔、葡萄、梨、梅子为主;全州各地粮经生产受海拔、交通、科技水平和 基础条件制约、发展极不平衡:州内中部、东南部 1800 米以下海拔盆坝粮、烟、菜、 桑、蔗、果产区,种植的水稻主要为籼稻品种,亩产达 600 公斤左右,最高亩产有 1982 年宾川县“桂朝 2 号”亩产达 1055.8 公斤,烤烟亩产达 180 公斤左右,亩产值 2500 元左右;每亩桑园养蚕产鲜茧 30 公斤左右,高产示范田块亩产茧可达 80 公斤以 上;甘蔗亩产 6600 公斤,高产田块达 11000 公斤以上,宾川坝子种植的柑桔、葡萄 亩产 3000 公斤以上,亩产值 5000 元以上,高的接近万元,区内以大蒜、香葱、番茄、 茄子为主的冬春早菜亩产量达 2500-5000 公斤,亩产值 3000-8000 元,农民生产效益 高低直接受市场价格影响,呈现同期性波动。 中北部 1900-2200 米以上海拔温凉坝区适种作物多,产量偏低。主要种植作物有 水稻、包谷、麦类、蚕豆、马铃薯、芸豆、蔬菜、梅子等。种植的稻谷以粳稻品种为 主,亩产 550 公斤左右,1993 年大理市粳稻“合榆一号”品种 1.11 亩攻关田创亩产 1024.64 公斤高产记录;包谷、麦类、蚕豆是该区的当家粮食作物,亩产均在 500 公 斤左右,2008 年大理市玉米攻关田亩产达 986.9 公斤,种植的菜用型马铃薯亩产 2500 公斤,高产田块亩产可达 5000 公斤以上,亩产值 2000-5000 元;蔬菜亩产达 3000-5000 公斤,平均亩产值 3500-6000 元左右;种植的芸豆亩产 250 公斤,亩产值 750-1000 元;梅子亩产 1000 公斤左右,亩产值 800-1000 元以上。 西部、南部山区旱粮、茶、果、药产区适种作物较多但受干旱影响较大,生产以 旱粮为主栽作物,经作有烤烟、药材、核桃、梨等。种植的山地包谷、麦类亩产 450 公斤左右,茶叶亩产 50 公斤左右,亩产值 500-1500 元,核桃和梨由于挂果面积所占 比例较低,亩产量还比较低,区内种植药材一般亩产值可达 2000-4000 元。 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拓宽 农民增收渠道,加快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建成各类水库、水塘、水池窖总库容量达 6.5 亿立方米,可控水量达 14 亿立 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 208.7 万亩,建成年亩产粮食 400 公斤以上高稳产农田 215 万 亩,2008 年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调整为 70:30,近年来小麦面积调减 69.4%;啤饲大 麦面积调增 170.3%;水稻、玉米基本稳定。2008 年小春生产全州 156.2 万亩小春粮 食作物,平均亩产达 220 公斤,总产达 34.39 万吨。193.75 万亩冬季农业开发特色作 物平均亩产值达 1388.9 元,总产值达 26.91 亿元。全州大春粮豆面积 236 万亩,平均 亩产 424 公斤,总产 100.12 万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392.2 万亩,总产 134.51 万吨, 平均单产 343 公斤。 2008 年全州外销(销往州外)畜禽达 588.37 万头只(其中仔猪 62.6 万头,肥猪 89.3 万头,肉羊 69.1 万只,肉牛 19.3 万头,肉禽 347.5 万只,乳牛 0.57 万头),外 销禽蛋 1.36 万吨,肉制品 5061 吨,外销畜产品收入达 24.2 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 38%,是全省最大的畜产品输出地。外销大蒜 20 万吨,外销野生菌 2 万多吨,产品远 销东南亚国家及广东、福建、西藏等地区。2008 年末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57.37 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 73.85 亿元,林业产值 12.79 亿元,畜牧业产值 63.64 亿元,渔业产值 3.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078 元。 大理州特殊的立体气候条件,全州在不同海拔地区适种作物品种多,不同地区经过长 期的生产实践,都有重点特色作物主推品种及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农产 品市场发展及产业化开发水平的提高,各地都培植起一批初具规模的优质农产品生产 基地。 工业经济 大理,是云南工业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1945 年 12 月,大理喜洲万花溪水力发 电厂正式建成投产,是我州工业发展起步的重要标志。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大理工 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已经成为自治州 的最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要 领域和推动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一、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建国初期,大理州 辖区内只有小型私营企业 13 户,工业总产值只有 1090 万元, 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 20%。到 1978 年,全州工业企业发展到了 522 户,并建立了一批 小而全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全州先是把“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 作为全州经济工作的两个重点来抓;继而提出了“工业强州”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 新型工业化进程;接着启动实施第一轮和第二轮工业经济“倍增计划”;2008 年又提出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按照一个较为清晰并符合大理州情的工业发展思路及具 体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大理州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理工业发展取得巨 大成就。继 2003 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后,2006 年、2008 连续突破 200 亿、300 亿大关,2007 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结构实现了“一三二”到“二三一” 的转 变。预计 2009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374 亿元。 二、深化企业改革不断推进 从 1978 年起,大理州开始对工业经济管理体制和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企业管理 体制进行改革,经过 30 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和触及产权、体制的国有企业改革,理顺了 体制,激活了机制,盘活了资产,优化了所有制结构,全州已形成了国有企业、国有 控股参股企业、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外资、个体私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 经济格局,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显著提高。涌现了祥云飞龙、力帆骏马、大理啤酒等 一批企业,截止 2008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有 30 户,过 20 亿元的工业企业 3 户;过 30 亿元的工业企业 1 户;祥云飞龙、力帆骏马两户已进入大型工业企业之列, 8 户企业进入“云南省百户优强工业企业”,3 户企业挤入全省百强企业,3 户进入全省 民营企业十强,伴随着企业改革快速发展壮大起来的非公经济已经占全州地方生产总 值的比重达到 43%以上,上缴的税金占全州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 42%以上, 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全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成为推进工 业化进程的主导力量。 三、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建国初期,我州产业初步涉及食品、纺织行业。改革初期,食品加工、纺织已经 占主体地位。目前全州工业主要产品已有 30 余类,在行业上涉及了 3 大门类,13 个 行业近 30 个大类,并形成了以烟草、建材、矿冶、机械、电力、生物资源及优势农产 品深加工为主的六大重点产业工业体系,2007 年,矿冶机械、生物资源及优势农产品 深加工三个产业的产值分别超过了烟草行业,同时,大理州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州市级 最大的奶牛养殖及牛奶加工基地,奶牛存栏数、奶产量、加工生产能力等均占据全省 的 70%以上。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是技术改造提升。1978 年前,大理州的多数工业企业,由于投入不足,而设备 陈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低、经济效益差。改革开放以来,全州有计划、有步骤、 有重点地用先进实用技术对全州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经过多年的努力,工 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不断提高,大多数企业实现了“零排放”或达标排 放,逐步走上了循环发展的道路;个别工业行业企业的科技水平已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有多户企业通过省级技术中心认定。二是品牌提升。通过不断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大 力实施品牌战略,截止 2008 年底,全州有大理药业、祥云飞龙等 9 户企业的 11 个产 品荣获“ 云南省名牌产品 ”称号;红塔滇水的 “上登”牌水泥、祥云飞龙的 “云飞龙”锌锭两 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19 户企业的 23 件商标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 五、工业园区建设不断发展 2001 年以来,全州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全州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的重大 战略决策,并率先在全省实施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制定园区建设意见,加强园区建设 管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抓好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措施,经多年的努力,我 州工业园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 2008 年底,全州共批准建设工业园区 12 个; 大理创新、祥云财富、洱源邓川 3 个园区被列为全省重点园区,其中,大理创新、祥 云财富入围全省十强工业园区。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工业园区已成为大理州推进工 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预计 2009 年全州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 150 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 38 亿元。 六、服务企业方式不断创新 多年来,全州着力强化“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意识,按照建设服务型政 府的要求,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完善服务体系,全州有针对性的搭建了企业家协会、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多个为全州企业服务 的平台,全力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几年来,企业家协会、大理州中小企业投资 咨询服务中心等在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建设、创业辅导、培训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优 良服务,是创业者、企业发展的好助手。以大理州企业家协会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 州中小企业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主要 8 户担保公 司,几个平台的搭建扩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激活了社会化服务资源的利用,加快了全 州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为全州工业经济发展及提升行业竞争力提供了有 力保障。 (3) 资源 自然资源 非金属矿有驰名中外的大理石大型矿床。据初步勘查,仅苍山小岑峰一带大理石 储量就达 1 亿立方米。还有储量丰富的石灰石、石英砂、萤石、粘土、煤等;金属矿 有铂、钯、锰、锑等。水资源有淡水湖泊洱海,丰富的苍山泉水和地下水;地热资源 有温泉仅塘子铺温泉,水流量就达 1310 立方米/小时,水温达 76.5。地下水径流量 以最枯流量资料的 75%计算也达 2.26 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全州土地面积 29459 平方千米,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 80%以上。现有耕地 183161 公顷,其中,田 90458 公顷、地 92703 公顷。园地面积 13333.33 公顷,占 土地总面积的 0.5%,是柑橘、苹果、桃、梅、梨、茶、桑等生产基地;水域面积 55333.33 公顷,占土地面积的 1.9%左右。全州土地使用状况:林地约占 60%、牧地 占 20%、耕地占 11.2%、其它用地占 8.8%。土壤类别分属于 8 个纲、13 个土类、23 个亚类、76 个土属、236 个土种。紫色土类占土地总面积的 31.75%,红壤土占 27.7% 2、 交通发展现状 (1) 主体情况 截止 2011 年底,全州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共有 554 户(其中班线客运 23 户、出租客运 17 户、其它 514 户);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业户 25617 户(其中 普通货运 22473 户、危险货物运输 5 户、其它 3139 户);汽车维修经营业户 1693 户(其中一类机动车维修 26 户、二类机动车维修 78 户、三类机动车维修 1186 户、摩托车维修 403 户);机动车驾驶培训 29 户;全州道路运输客运站 64 个(其中一级站 1 个、二级站 4 个、三级站 8 个、四级及以下客运站 51 个); 客运线路 313 条(其中省际线路 6 条、市际线路 80 条、县际线路 89 条、县内 线路 138 条);全州客运车辆总计 5333 辆(其中班线客运客车 2961 辆、旅游 客车 700 辆、出租客车 1110 辆、其它客车 562 辆);全州货物运输车辆总计 29885 辆(其中普通货车 29358 辆、危险货物运输车 527 辆)。 (2) 交通网的密度 大理州交通网密度= 大理州公路总长度/大理州面积=1444.31/29459=0.049 (3) 连接度 大理州的连接度=大理州公路总数/大理州的县、市总数=20/12=1.6667 (4)通达度 下关通达度:29+158.44+102+63+101.2+55.9+59+56+136+120+73=953.54 漾濞通达度:29+98.07+129.44+166.98+114.06+(29+56)+(29+59)+(29+55.9) +(29+63)+(29+55.9+45.3)+(29+136)=1282.5 云龙通达度:129.44+73.63+(129.44+29)+(129.44+29+63) +(129.44+29+55.9+45.3)+(129.44+29+55.9)+(129.44+29+136) +(158.44+116.98)=2290.11 永平通达度: 102+98.07+73.63+(102+59)+(102+63)+(102+55.9)+(102+55.9+45.3)+ (102+56)+(98.07+114.06)+(98.07+116.98)+(102+136=1783.98) 巍山通达度:63+38.57+(38.57+45.3)+(63+23.9)+(63+29)+(63+102) +(63+29+129.44)+(63+120)+(63+136)+(63+73)+(63+56) =1487.96 南涧通达度:38.57+45.3+(45.3+55.9)+(45.9+55.9+29)+(45.3+55.9+136) +(45.3+55.9+56)+(45.3+55.9+73)+(45.3+23.9) +(45.3+55.9+120)+(45.3+55.9+102)+(45.3+55.9+29+129.44) =1637.11 弥渡的通达度:55.9+23。9+45.3+(45.3+38.75)+(55.9+29)+(55.9+73) +(55.9+29+129.44)+(55.9+56)+(55.9+136)+(55.9+102) +(55.9+166.98)=1321.87 祥云的通达度度:59+47+23.9+(23.9+45.3)+(23.9+45.3+38.57)+(47+102)+ (47+120)+(47+29) +(47+73)+(47+29+129.44)=1207.31 宾川的通达度:56+59+(56+23.9)+(56+29)+(56+102)+(56+120)+(56+73) +(56+63)+(56+29+129.44)+(56+136)+(59+23.39+45.3)=1399.54 鹤庆的通达度:136+64.87+(64.87+60.34)+(136+59)+(136+29)+(136+55.9) +(136+55.9+45.3)+(136+63)+(136+56)+(136+29+129.44) +(136+102)=2038.62 洱源的通达度:73+114.06+60.34+(73+29)+29.44+(73+55.9)+(73+56) +(73+59)+(73+63)+(73+102)+(60.34+64.87) +(73+55.9+45.3)=1379.15 剑川的通达度:64.87+60.34+120+166.98+(166.98+129.44)+(120+102)+(120+56)+ (120+59)+(120+55.9)+(120+55.9+45.3)+(120+63)=1865.71 分散指数:即通达度指数之和。 大理州的分散指数=下关通达度+漾濞通达度+ 云龙通达度+永平通达度+ 巍山通达度+ 南涧通达度+弥渡的通达度+ 祥云的通达度+宾川的通达度+ 鹤庆的通达度+ 洱源的通达度+剑川的通达度=953.54+1282.5+2290.11+1783.98+1487.96 +1637.11+1321.87+1207.31+1399.54+2038.62+1379.15+1865.71 =18647.4 (5)评价 由于上述分析,我们来对整个大理州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和分析。由大 理州交通密度可以看出大理州交通网在各个县的分布并不合理,且对于各个县 而言相互间的交通不够便利,应该得到大力的改善,另外在各个县之间路途遥 远,应该得到相应的解决。否则在运费方面将面临严峻的问题。 由连接度分析,可看出大理的交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每个县之间还做不 到县县通公路,有些县与县之间还不能有较好的公路,这样不仅人们的交流不 方便,还会使得大量的资金各方面的损失。 通达度反应出每个县之间的差距,不难看出作为大理的首府下关相对而言 交通最便利,但依然存在种种问题,而祥云、漾濞相对而言较其他县份交通要 便利,但其中的问题依然不能忽视,下面会对大理州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 步的分析。 3、存在问题 近年来,大理州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运输市场发 展很快,“十一五”期间,全州公路、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 3.42 亿人次,货运量 2.4 亿吨,完成旅客周转量 307.4 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 254 亿吨公里,为全州经济社会 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然而,在发展的同时,运输市场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货运成本持续增加,经营压力日趋增大。近年来,大理州境内楚大高速公路、 大保高速公路、大凤公路一、二期、关巍二级公路、跃龙二级公路、祥姚二级公路和 鸡足山旅游二级公路的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骨架路网日趋完善,加之农村道路通行条 件不断改善,全州物流运输行业总体发展较快,但由于油价上涨较快,而运费增长较 慢,货运经营者成本增加,收益下降,这是货运企业和个体货车司机遇到的普遍问题, 成为我州物流运输的主要矛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可能成为全行业的不稳定因 素。 道路客运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引发众多纠纷。从现有客运企业经营模式来看主要 是承包经营模式,实质上还是挂靠经营。客运企业以其资质获得相应客运线路经营的 行政许可,从事经营的多数车辆由个体车主购买,经营活动在公司的管理下由个体车 主进行,公司收取相关管理费用,导致客运车辆产权模糊、不清晰。由于班线客运经 营车辆产权不清晰和企业的一些内部管理不规范,承包经营户的诉求得不到有效解决, 特别是近年来班线客运经营效益好,车辆违规倒卖频繁,炒买倒卖问题突出,使班线 车客运车辆价格不断上涨,承包经营户更想自已拥有永久经营权,并自由对班线客运 车辆进行倒卖,以求得更大利益,从而逐渐形成了对大交集团公司的积怨和不满,矛 盾纠纷不断激化,导致罢运和群体性上访事件频发。 “黑车”的存在,严重冲击全州正常运输市场秩序。“黑车”是交通运输领域 整治的重点,也是运输市场多年来屡治不愈的顽症。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出台汽车下乡 鼓励政策,降低车价,给予补贴,造成大量微型车被卖到农村,据调查,这些车大多 数从事“非法营运”,冲击农村客运市场。一直以来,交通部门不断加大对“非法营 运”的整治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黑车”依然存在,且呈蔓延趋势。这些“黑 车”主要集中在车站、码头以及城乡结合部等客源集散地,以小型面包车为主。其中 以车站、码头、城乡结合部以及旅行社雇用的“黑车”对运输市场冲击最大。同时这 部分“黑车”严重破坏整个运输市场秩序,安全缺乏保障、偷漏税费,压价竞争,影 响了合法营运车的正常营运。 营运客车“超范围经营”。利益驱使是出租车跑班线的重要原因,州内有部分 出租车从事班线经营活动,扰乱了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秩序,造成班线车承包经营业户 的严重不满,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4、对策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群体性事件源头预防 治理工作新思路,提高对群体性事件源头预防治理工作的认识,紧密联系本系 统、本地区实际,从源头着力排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预防和 减少新的矛盾,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运输市场矛盾纠纷,确保大理州交通 运输行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排查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 ,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推动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服 务政府的贯彻落实,在州委、州人民政府领导下,切实做好交通运输群体性事 件源头预防治理工作和维稳工作,为全州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深入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