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讲义第十四章_第1页
妇产科护理学讲义第十四章_第2页
妇产科护理学讲义第十四章_第3页
妇产科护理学讲义第十四章_第4页
妇产科护理学讲义第十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月经失调病人护理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本节考点: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无全 身及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功血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 85%的病人属于无排卵性功血。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当精神紧张、环境、气候骤变、过度劳累等因素通过灰质和神经递质,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 能调节,使卵巢功能失调,引起月经失调。此外,营养不良,严重贫血及代谢紊乱也可影响激素的合成、 转运和代谢,而导致月经异常。 1.无排卵性功血 多发生于青春期与绝经过渡期妇女。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间的调节功能尚未 发育成熟,与卵巢间尚未建立稳定的协调关系,垂体分泌的 FSH 相对不足,无正常月经周期中血 LH 高峰 形成,导致卵巢不能排卵;绝经过渡期妇女则因卵巢功能衰退,剩余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低下,不 能发育成熟而无排卵。 无排卵性功血发生在雌激素分泌量多,由于缺乏黄体酮对抗,子宫内膜不受限制地增生,却无致密坚 固的间质支持,致使此种组织脆弱,易自发破溃出血; 内膜中的血管不发生节段性收缩和松弛,子宫内膜不能同步脱落,致使一处修复,另一处又破裂出血; 不规则的组织破损和多处血管破裂,又因螺旋小动脉的收缩不力,造成流血时间长、流血量多且不易自止。 2.排卵性功血 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常见有两种类型:黄体功能不足与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1)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中有卵泡发育及排卵,但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 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LH 不足使排卵后黄体发育不良,孕激素分泌减少;LHFSH 比值异常也可造成 性腺轴功能紊乱,使卵泡发育不良,排卵后黄体发育不全。此外,生理性因素如初潮、绝经前、分娩后也 可出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导致黄体功能不足的发生。 (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在月经周期中,有排卵,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导致子宫内膜 不规则脱落。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引起黄体萎缩不全、内膜持续 受孕激素影响,以致不能如期完整脱落。 (二)临床表现 1.无排卵性功血 最常见症状是不规则子宫出血,其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 时多时少。失血者可出现贫血,一般无腹痛。 根据异常子宫出血特点分为:月经过多:周期规则,经期大于 7 天或经量多于 80ml;经量过多: 周期规则,经期正常,但经量过多;子宫不规则过多出血: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过多;子宫 不规则出血:周期不规则,经期可延长而经量不太多。 2.有排卵性功血 黄体功能不足,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可有不孕或在孕早期流产。子宫内膜不规 则脱落者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因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经期延长,常达 910 天,出血量多。 (三)辅助检查 1.妇科检查 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2.基础体温测定 是测定排卵简单易行的方法。将每日清晨醒后静息状态下的基础体温绘成曲线图, 利用孕激素的致热作用,即排卵后体温上升 O.3O.5。 有排卵者的基础体温曲线呈双相型,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呈单相型。如黄体期短, 提示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者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下降缓慢。 3.诊断性刮宫 简称诊刮。通过诊刮达到止血及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的目的。 4.超声检查 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等。 5.宫腔镜检查 可直视病变部位取活检以诊断宫腔病变。 6.宫颈黏液结晶检查 经前出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者提示无排卵。 7.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可了解有无排卵及雌激素水平。 8.激素测定 经前测定血清黄体酮值,若在卵泡期水平为无排卵。 (四)治疗原则 无排卵性功血的青春期及生育期病人以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为目的。绝经过渡期以止血、调整周 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主,排卵性功血应以恢复其黄体功能为治愈目标。对于急性大出血及 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病人采用刮宫术止血,刮宫是立即有效的止血措施,而且刮出物送检可明确诊断 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尤其是妇科肿瘤。 功血病人多伴有贫血,应采用支持疗法,补充铁剂、维生素 C 和蛋白质,严重者给予输血。流血时间 长者应给抗生素预防感染,止血药减少出血。保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五)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给予心理支持。指导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防止体力消耗过多。 (2)鼓励病人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铁量高的食物,如猪肝、鸡蛋、红枣等。护士可根据病人 的饮食习惯,协助制定饮食计划或食谱。 (3)做好局部清洁卫生,勤换会阴垫和内裤。 (4)禁止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或手套进入阴道做检查或治疗操作。 (5)禁止盆浴,可淋浴或擦浴,告诫病人禁止性生活。 (6)按医嘱准确用药,在口服抗生素与激素类药物出现副反应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 2.大出血病人的护理 (1)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仰卧位。 (2)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尤其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3)做好给氧、输液及输血准备。 (4)配合医师的止血措施,做好手术止血准备,如刮宫术。 (5)严密观察与感染有关的症状体征,监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6)协助生活护理,防止病人因体弱引起外伤。 第二节 闭经 本节考点: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辅助检查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初级护师考试网上辅导 妇产科护理学 第 3 页 闭经是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根据既往有无月经来潮将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年龄 超过 16 岁(有地域性差异),第二性征已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或年龄超过 14 岁,第二性征尚未发育, 且无月经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经,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 6 个月以上 者,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 3 个周期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原发性闭经较少见,由于遗传或先天发育缺陷引起。继发性闭经与性腺轴及靶器官有关。以下丘脑性 闭经最常见。 1.下丘脑性闭经 常见原因有精神、神经因素引起神经内分泌障碍导致闭经;严重营养不良或长期消 耗性疾病;剧烈运动致机体肌肉脂肪比例增加或总体脂肪减少,因为脂肪是合成甾体激素的原料。另外 运动加剧后 GnRH 释放受到抑制可引起闭经。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吩噻嗪及其衍生物(奋乃静、氯丙嗪) 以及甾体类避孕药,抑制下丘脑分泌 GnRH 或使垂体分泌催乳素增加,可出现闭经和异常乳汁分泌。一般 在停经后 36 个月,月经自然恢复。 2.垂体性闭经 主要病变在垂体。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失调或垂体器质性病变,影响了卵巢功能 而导致闭经。常见的原因有垂体肿瘤、席汉综合征、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等。 3.卵巢性闭经 闭经的原因在卵巢。由于卵巢分泌激素水平低下,不能引起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而 致。常见的原因有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或缺如、卵巢功能早衰、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多囊卵巢综合征。 4.子宫性闭经 即闭经的原因在子宫。月经的调节功能正常,第二性征发育也往往正常,但子宫内膜 对卵巢激素不能产生正常的反应,从而引起闭经。常见的原因有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因刮宫过度造成子 宫内膜损伤或粘连、子宫内膜炎、宫腔放射性治疗等。 5.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 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等功能异常也可引起闭经。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肿瘤、糖尿病等均可通过下丘脑影响垂体功能而造成闭经。 (二)辅助检查 1.子宫功能检查 包括诊断性刮宫、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子宫镜检查及药物撤退试验(包括孕激素 试验和雌激素试验)。 2.卵巢功能检查 包括基础体温测定、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宫颈黏液结晶检查、血甾体激素测定、B 超 监测及卵巢兴奋试验。 3.垂体功能检查 包括血 PRL、FSH、LH 放射免疫测定、垂体兴奋试验、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功能及肾 上腺功能等检查。 4.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分带检查。 (三)治疗原则 1.全身治疗 首先要排除精神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改善全身健康情况及心理状态。 2.积极治疗诱发闭经的原发疾病。 3.激素治疗 达到补充激素不足及拮抗激素过多的目的。 4.手术治疗 适用于生殖器畸形、粘连、垂体及生殖器官肿瘤。 (四)护理措施 1.耐心给病人讲清病情、治疗经过等,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2.指导合理用药,应将药物的作用、剂量、具体用药方法、时间、副反应等详细讲清,并确认病人完 全正确掌握为止。 3.讲清各项检查的目的及病人需配合的事项。以免延误检查。 第三节 痛经 本节考点: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凡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痉挛性疼痛、坠胀、腰酸或合并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其他不适, 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称为痛经。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增加有关。原发性痛经者子宫内膜和 月经血中前列腺素 F2a和前列腺素 E2明显高于正常妇女。 前列腺素具有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使子宫张力增加和过度痉挛的作用,从而导致痛经。另外子宫平 滑肌不协调收缩,造成子宫供血不足,当子宫压力超过平均动脉压即可引起子宫缺血,结果刺激子宫自主 神经疼痛纤维而发生痛经。 无排卵性子宫内膜因无黄体酮刺激,前列腺素浓度很低,一般不发生痛经。 2.精神神经因素 精神紧张、恐惧、焦虑、过度敏感、寒冷刺激、经期剧烈运动以及生化代谢产物均 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盆腔疼痛纤维。 (二)临床表现 下腹疼痛是痛经的主要症状。疼痛最早出现于经前 12 小时,月经第一天最剧烈,常呈阵发性痉挛性 疼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 23 天后缓解。严重者疼痛可放射到外阴、肛门、腰骶部、大腿内侧。 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可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原发性痛经常见于青少年期,多在月经初潮的 12 年内发病。该病妇科检查时无异常发现。 (三)治疗原则 避免精神刺激或过度疲劳。重视心理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给镇痛、镇静、解痉类药物。可口 服避孕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减少月经量及抑制排卵,减少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缓解疼痛;还可用前 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以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减轻疼痛,如布洛芬 400mg,每日 34 次等。 (四)护理措施 1.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给予安慰与理解。 2.症状严重者按医嘱给予止痛药、镇静剂。如经期经常服用止痛剂,需观察药物依赖症状的出现,并 提供给医生。 3.避孕药物治疗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 4.腹部热敷和进食热的饮料有助于缓解疼痛。 5.健康教育 (1)向病人介绍有关月经的生理卫生知识。 (2)进行经期保健的教育,注意经期清洁卫生,经期避免性生活等。 (3)提醒病人注意合理休息与充足睡眠,鼓励摄取足够的营养。 第四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本节考点: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初级护师考试网上辅导 妇产科护理学 第 5 页 (3)治疗要点 (4)护理措施 围绝经期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即绝 经过渡期至绝经后 1 年。绝经指月经完全停止 1 年以上。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内分泌因素 由于卵巢萎缩,围绝经期最早的变化是卵巢功能衰退,然后为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退 化。卵巢功能衰退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或缺乏,反馈性的 FSH 水平增高。加快了卵泡 发育速度,导致卵泡期缩短,卵泡数目逐渐减少直至耗竭,卵巢分泌激素继续下降,使正常的下丘脑-垂 体-卵巢轴之间平衡失调。影响了自主神经中枢及其支配下的各脏器功能,从而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 致的症状。当卵巢切除或放疗损伤卵巢后,由于雌激素突然急剧下降所造成症状更为明显。 2.神经递质 血 -内啡肽及其自身抗体含量绝经后明显降低,引起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神经递 质 5-羟色胺水平异常,其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3.遗传因素、个体人格特征、神经类型,均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及症状严重程度有关。围绝经期 综合征病人大多数神经类型不稳定,或有神经压抑及精神上受过较强烈刺激的病史。 (二)临床表现 1.月经紊乱 是常见症状。可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周期少于 21 天,常伴有经前点滴出血致出血 时间延长;月经稀发:月经周期超过 35 天;不规则子宫出血:排卵停止而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 闭经:多数妇女经历不同类型和时期的月经改变后,进入闭经,也有少数妇女可突然闭经。 2.血管舒缩症状 表现为潮热,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神经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 1 年,有时长 达 5 年或更长。 3.心血管疾病 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绝经后妇女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 高血压和脑出血。 4.泌尿生殖道症状 表现为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常有尿失禁,排尿困难,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阴 道发干,性交困难,反复发作的阴道炎。 5.骨质疏松 雌激素是维持妇女骨矿含量的关键激素。围绝经期过程中约 25%的妇女有骨质疏松症,其 发生与雌激素下降有关。可能引起骨骼压缩使体格变小,严重者导致骨折。 6.精神、神经症状 表现为忧郁、多疑、激动易怒、情绪低落,不能自我控制。同时还出现注意力不 集中,记忆力减退,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