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前赤壁赋》之译文比较_第1页
目的论视角下的《前赤壁赋》之译文比较_第2页
目的论视角下的《前赤壁赋》之译文比较_第3页
目的论视角下的《前赤壁赋》之译文比较_第4页
目的论视角下的《前赤壁赋》之译文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目的论视角下的前赤壁赋之译 文比较 【摘 要】 前赤壁赋是北宋大 文学家苏轼歌咏赤壁的一篇名作,其影 响深远,不少中外译者都曾对其做过翻 译。文章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结 合具体实例比较其中的两篇译文(杨宪 益、戴乃迭夫妇之译本和葛瑞汉之译本) ,从中总结不同译者的翻译目的。 中国论文网 /5/view-5005317.htm 【关键词】目的论;前赤壁赋 ;译文比较 【Abstract】 The Red Cliff is a masterpiece of Su Shi, an eminent writer in North Song Dynasty, which has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gained a far-fetching impact. Lots of translators at home and abroad all translated it. On the basis of Skopostheorie, this thesis analyzes two different versions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 Gladys Yang and A. C. Graham respectively) with some examples, and summarizes the translation Skopoi of different translators. 【Key Words】 Skopostheorie; The Red Cliff; comparison of two versions 引 言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1037- 1101)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是享有盛誉 的传世佳作,其中前赤壁赋写于元 丰五年(1082)七月。它通过描绘赤壁 的山川风月之美来怀古论今,表达了作 者旷达洒脱的生活态度,具有极强的影 响力和文学性。不少中外著名译者如李 高洁、华兹生以及杨宪益、戴乃迭夫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等均对此做过翻译。目的论 (Skopostheorie)是德国语言学家弗米 尔(Hans J Vermeer)于 20 世纪 70 年 代提出来的,它是将 Skopos 概念运用 于翻译的理论,从译文视角进行翻译研 究,以译文功能为取向,注重翻译的实 用性。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试比 较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 和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A.C. Graham)的两个译本,从中总结不同译 者的翻译目的。 1、目的论概述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各 种翻译理论争妍斗艳,为翻译研究提供 了新的视角。特别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以 来,西方翻译理论逐渐摆脱了仅仅从语 言学角度进行翻译研究的传统模式,开 始将社会、历史、意识形态等文本以外 的因素纳入了翻译研究,逐渐出现了操 纵派、多元系统派和功能派等众多派别。 本文运用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 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首先诞生于德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二十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之间,维米尔 和赖斯(Reiss)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翻译 目的论的文章和专著。这些文章和专著 为后来功能翻译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1 年,赖斯在翻译的可能与局限 一书中提出了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框架。 她认为,在功能翻译理论中,译文要满 足的预期功能要先于通常所说的对等标 准。其后,她的学生维米尔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跳出了语言学翻译理论的束缚, 最终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 , 从此,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 成为了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目的论 “允许同一原文根据不同的译文目的和 译者接受的翻译委托,而译成不同的译 文。 ”(芒迪, 2005:113)其主要著作 是维米尔和赖斯合著的通用翻译理论 基础 。 不同于以对等原则为基础的语言 学翻译学派注重对原文的忠实,目的论 强调译文功能的实现,它首要关注的是 “译作的目的,这个目的决定了译者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产生功能 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果。 ”( 2005:112) 维米尔认为,翻译最高规则是目的规则, 也就是说整个翻译活动由翻译目的决定, 即产生一个能达到预期功能的译文就是 翻译的最重要的目的。这种目的有三种 解释:其一是译者的基本目的,第二是 译文的交际目的,第三则是特定翻译策 略或手段要达到的目的。这里的“目的” 主要指交际目的,指翻译发起人把任务 交给译者,译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出发与 发起者协商,以得出最后双方都满意的 目的。除此之外,在目的论里还有另外 两个翻译规则: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 连贯规则规定“ 译文对于译文的接受者 来说必须是相关的,符合他们的处境和 知识水平。 ”( 2005:113) 。忠实规则指 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即达到语际连贯。 忠实规则服从于连贯规则,但他们都要 从属于目的规则。 所以目的论认为整个翻译活动的 决定性因素不再是以往众多翻译理论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推崇的对于原文、对于作者的忠实,而 是忠实于译语读者、原文和翻译发起人。 它摆脱了对等翻译的束缚,开始强调译 者的主观能动性,并把翻译置于跨文化 交际的范畴进行研究,从而拓宽了翻译 研究的视野。 2、从目的论角度比较两篇译文 本部分将结合具体实例,从翻译 目的论角度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做 前赤壁赋的译文(TT1)和葛瑞汉 所做译文(TT2)进行比较。 例 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 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 方。 TT1: Our rudder and oars, redolent of cassia and orchids; Strike the moons reflection, cleaving the glimmering water; But my heart is far away, Longing for my dear one under a different sky (王恩保 1990:617)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TT2: Cinnamon oars in front, magnolia oars behind Beat the transparent brightness, thrust upstream against flooding light. So far, the one I yearn for, The girl up ther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ky! (李振西 1988:346) 典故在汉语中是一种特别的修辞 手法,它以非常简洁的字句表达出深邃 的道理和想法,所谓言简意赅,一语中 的。 “典故用得好,常使作品简洁含蓄、 余韵盎然,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朱 徽 1996:155) 前赤壁赋有许多类 似于此句的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典 故,因跨文化和跨语言给翻译带来不小 的困难。该句是楚辞少司命:“望 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的化用, 原句表现了屈原高洁的品行和心系国家 安危的情怀。苏轼引用这一典故表达了 自己遭受贬谪,在黄州过着苦闷谪居生 活的失意之感。在 TT1 中,译者从再现 中国文人高尚的人格、丰富的情感和含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蓄的表达的目的出发,为了让英语国家 读者从字里行间里体会到这种精神,从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用“cassia and orchids”来使中国传统花卉 桂花、兰花的意象得以保留,因为 中国文人历来赞赏桂、兰、梅、竹、菊 等植物,认为它们象征了尊贵和高洁的 气质,特别用于形容人的品质。而在 TT2 中,译者选用的是能够引起西方人 审美感受的“cinnamon(肉桂,桂皮) ” 和“magnolia(木兰,玉兰类的植物) ”等 植物学的术语,虽然没有富含中国文化, 但却是从西方人的角度出发,以他们熟 知的感受来接纳东方的审美情怀。由此 可见译者的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译 作的接受者不同,想要达到的效果不同, 就会产生不尽相同的译作。 例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 诗,歌窈窕之章 TT1: I raise my wine cup to drink to my friends, and we chanted the poem on the bright moon, singing the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stanza about the fair maid. (王恩保 1990:617) TT2: I raise my cup to pledge the guests; and we chanted the Full Moon ode, and sang out the verse about the modest. (李振西 1988:346) 此句中原作者引用的意象“明月” 和“窈窕”出自于诗经陈风 月出首 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原句是将明月比喻成体态娇 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TT1 从 凸现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本 身所具有的民歌气息和抒情传统的目的 出发,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用平实 的语言直接描绘出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 象。而 TT2 则用富含西方文化蕴义的词 汇将这两个出自中国文化典籍诗经 的意象表现出来,如“ode”是英诗中专 用于赞美歌颂的词汇, “verse”指英诗十 四行诗中的诗行。TT2 的译者意在让西 方的读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故采用 归化的翻译策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例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 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 登仙。 TT1: feeling as free as if we were riding the wind bound for some unknown destination, as light as if we had left the world of men and become winged immortals. (王恩保 1990:617) TT2: as though we were leaning on the void with the winds for chariot, on a journey none know where, hovering above as though we had left the world of men behind us and risen as immortals on newly sprouted wings. (李 振西 1988:346) 此句是典型的道家文化和思想的 集中体现,富含“ 无为” 、 “清静”、 “自然” 的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句中的“冯虚御 风”、 “遗世独立”和“羽化而登仙”就是道 家思想的生动体现。苏轼深受道家思想 的影响,对于自己官场频频失意的境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虽表现出了感伤和无奈,而更多的是豁 达的胸襟和气魄。如对于“浩浩乎如冯 虚御风”的翻译, TT1 将道家思想超然 出世的感受直接表现在朴实的英文中, 译为“.feeling as free as if we were riding the wind”,于是中国传统思想原原本本 地呈现在了英语世界读者的面前。TT2 则中加上了表示承载的实体“chariot”一 词,专指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 战车,极富西方文化意味。因为这种 “冯虚御风”在西方人看来难于理解,风 是飘逝的二不能够驾御的。再如“冯虚” 在 TT1 中没有译出,因为从从“ 御风”的 翻译中读者就已经能够感受道家文化的 虚空之感,而 TT2 则将西方人实实在在 的宇宙观表现了出来,在西方人眼中, 哪怕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也是一种物的 存在方式。由此可以看出 TT1 的目的是 传达原文中所要表现的“ 清净无为 ”的中 国传统道家思想;而 TT2 的目的则是在 减损西方读者在阅读中经受的文化阻力, 以西方文化的思想来消融和接受东方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思想精髓。 3、译者的翻译目的及译作简评 TT1 的译者杨宪益是中国著名翻 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戴乃迭女士是 士中国文学出版社英籍老专家、在国际 上享有崇高声誉的翻译家和中外文化交 流活动家。夫妇二人珠联璧合,几十年 来在文学翻译园地上辛勤耕耘,成绩卓 著。他们将大量中国古今文学名著译成 英文出版,并于 1981 年发起并主持“熊 猫丛书”的编译工作,受到国内外广大 读者的欢迎。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 翻译受读者高度重视和尊重的中国古典 文学时,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丰 富的文化遗产逐一向西方读者推介。中 国文化属于强语境文化,常常含蓄地表 达事物,杨宪益和戴乃迭在中国做翻译, 也必然受中国翻译规范的影响。杨宪益 视忠实原文本为第一要义,他说:“我 认为翻译的时候不能作过多的解释。译 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要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 ”(转引 自姜治文,文军 1999:289)另外,作 为长期服务于北京官方出版社的译者来 说,他们的译作要求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译者不能太多发挥,其读者群也主要是 面向汉语读者。 相比较而言, TT2 的译者葛瑞汉是英国一流的汉学家, 他的译著跨越庄子 、后期墨家经典、 晚唐诗、直到宋明新儒学;他的论文涉 及语法、逻辑,以及神秘经历,全部堪 称极致精品。其 40 多年的学术生涯以 博大精深的学术而蜚声四海。 “泰晤士 报称他为世界公认的中国哲学和语言 研究的重要权威,中国哲学与诗词的天 才翻译家,把中国古代的生活理念介绍 给西方的杰出阐释者。 ”( Net1)在翻译 前赤壁赋时,他虽然出现了一些让 中国读者觉得不应该犯的错误,例如将 “乌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