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新城区物流产业园 项 目 选 址 建 议 书 徐州市云龙区招商局 二 00 六年 2 徐州新城区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1、地理位置:徐州新城产业园区位于徐州城区东南部、连霍高速公路、 京沪高速公路和京福高速公路出入口处,与徐州新城区主体城区毗邻,北 临 104 国道,西 侧为拖龙山,东至沟棠路,南部以新的云龙区区划界限与 铜山县相接。 产业园区南距观音机场 20 公里。新规划的市区 1 号路延长 段和沟棠公路穿越本区,同时,依托京沪铁路与陇海铁路两大动脉。产业 园区交通极为便利。 徐州新城产业园物流园区位于新城产业园区北部,北靠 104 国道(迎 宾路),东至沟棠路,南到 纬 16 路,西依 拦山河, 经 16 路贯穿其中,一期占 地 3100 余亩,园内 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目前已实现水、电、路、通 讯等基 础设施相通。 2、自然概况:新城产业园区西临拖龙山低山丘陵,区内地势平坦,无 明显起伏,大致为慢坡形,地表为第四系冲积层,西部至拖龙山下始有基 岩出露,东 部地质构造较复杂,偏东部被郯庐断裂带贯穿,断裂带两侧地 质特征差异较大。 该区域主要河流为郎溪河,东北部与大龙口水库相通, 并东延交于郎河、闫河, 汇入故黄河,区内河流全长约 5 公里。 3、用地现状:新城产业园区总规划用地 10.3 平方公里,分三期实施开 发,一期占地 3100 余亩已办理完毕用地手续,根据项目需要随时办理出 让手续,出 让价格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实行“ 一事一 议” 制度。 4、产业规划及总体结构:新城产业园区规划为两个板块,即现代物流 园区和总部经济园区。园区西侧规划 500 亩用于拆迁企业安置用地,在物 流园区可规划 25%的商业居住用地。整个物流园区将抢抓“十一五”期间 徐州构建全国机械制造基地、建设食品加工业示范区和华东地区重要的 原材料产业集聚带的发展机遇,打造全国现代机械制造业与之相配套的 物流基地。 总部经济园区计划吸引国际 500 强企业、国内 100 强企业在基地内设 立总部,通过建造总部楼宇、整合商务办公、企业研发等功能,构建具有 总部经济特色的商务运作模式与人性化空间。同时总部经济园区将大力 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集群建设,优化科技创新企业的创业环境,吸引 更多的科技型企业投资。规划建设用地 3600 亩,建筑密度30%/40% ,绿 地率30%。 3 徐州淮海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建议书 1、项目概况:该地块位于淮海综合物流园区东南侧,占地总面积约 310.92 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 临 104 国道,西接食品城饮食文 化村,背靠美丽的黄河故道,紧靠江苏省三大公路枢纽之一的徐州汽车客 运南站食品城分站.东距徐州观音机场 25 公里,北离徐州火车站仅 5 公里, 京沪、连霍、宁徐及京福四条高速公路比邻而过,且距连云港港口仅 200 公里,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徐州站近在咫尺,是徐州市区位、交通和生 态环境最为优越的区域。南侧总占地 1000 余亩的大型住宅区即将建设, 周边分布着有经营各类家具建材为主的唯美家居市场、淮海集团、天正摩 托等商贸类企业,可实现商、居互动, 满足人 们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该地块是淮海综合物流园区的储备土地,适合大型物流公司作为基 地进行建设,或开发为商贸中心、货运中心、集装箱中心、仓储中心等。目 前园区内已实现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完善。 2、项目进展情况:目前该地块已征用为国有土地,地面为净地,可直 接建设。 3、合作方式:土地将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 八、淮海综合物流园区周边配套情况 淮海综合物流园区位于徐州市东南部,由淮海食品城、连霍高速公路 与 104 国道交汇处以西两个部分组成,紧邻徐州未来的政治经济中心 徐州新区,是江苏省规划的江苏三大物流园区之一。园区紧接三环东路 和 104 国道,背靠美丽的黄河故道,连接徐州市新老城区,占地面积 3.6 平方公里,建筑面积 78 万平方米。东距徐州观音机场 25 公里,北离徐州 火车站仅 5 公里,与江苏省三大公路枢纽之一的徐州汽车客运南站一路 之隔,京沪、连霍、宁徐及京福四条高速公路比邻而过,且距连云港港口 仅 200 公里, 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徐州站近在咫尺,是徐州市区位、交 通和生态环境最为优越的区域。淮海综合物流园区由分区明确、联系便捷、 布局合理的市场市场交易区、工业加工区、以徐州国际会展中心为主体的 配套服务区、占地 1100 亩的高档生活区及彭城饮食文化娱乐村等功能区 组成。淮海 综合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完善齐全,水、电、气、热、通 讯、网络、 人才一应俱全。10 万吨的日供水能力、15 万立方米的日供热量及区内大 型变电站,供 热管道、邮电通讯大楼可全面保证淮海综合物流园区内生产 4 生活的需要。此外,银行、工商、税 务等相关部门的入驻以及已进入实际 操作阶段的占地 1100 亩的高品质社区都将为海内外客商进驻投资兴业提 供了更加优质、周到的服务。 目前,淮海物流综合园区已利用启动面积达 30 万平方米,已有娃哈 哈徐州生产基地、肯德基配送中心、唯美家居建材商城、广大家具超市、 润东医药物流超市、国豪医药物流超市、钱江摩托仓储销售中心、徐州万 吉(广州宝洁)商贸、维维奶业销售中心、明达物流公司、一汽朗驰徐州销 售中心、润东 海南马自达汽车 4S 店、上海 别克汽车 4S 店、 东风标志汽车 4S 店、北京现代汽车 4S 店等企业先后进入园区。 华东副食品市场一期、 天龙综合市场、汇城综合市场、同发市场、良茂市场等市场已经全面启动, 市场年交易额超 20 亿元。 淮海物流综合园区建成后年货物吞吐量 600-1200 万吨,可 发展成为 辐射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内最大的区域性物流集聚地。在功能定位上 具备海关、商 检、 卫检 及动植物检疫等一关三检功能,是一个现代化、综合 性、高效性、增值性物流服务平台。具有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货运信息服 务中心、仓储 中心、商贸中心。 淮海物流园区主要用途是为淮海经济区提供流通、加工、包装、仓储、 运输、配送等 专业物流配送服务;利用园区及周边良好的公路、铁路、航空、 海运条件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商品存储和商品中转分流服务。 在建设徐州都市圈和江苏省特大城市的进程中, 淮海物流综合园区 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成为徐州市“ 东进 南扩” 建设战 略部署的重点。作 为老城区通往新城区的入口和标志性区域, 其宏大的建筑规模、先进的发展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及其优越的区位 优势条件,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5 附参考资料: 一、徐州市概况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两大经济区的结 合部,苏、 鲁、豫、皖四省接壤 处。是华夏九州之一。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 市,辐射周边18个城市, 1.3亿人口。徐州是一座具有5000余年灿烂历史文 化的古城,2570年的建城史.又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现辖二市、四县和五 个行政区。全市幅员面积11258平方公里,2005年总人口925.31万。其中市 区面积1038平方公里,人口180万(城区建成区面积114平方公里,人口120 万人)。徐州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 、国家历史文 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也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 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徐州 市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城市 综合实力不断跃升。特别是2004年,顺利实现 了GDP超千 亿、财政收入超百 亿的“双超” 目标,经济发展跃上了新的平台, 社会文明建设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达1212.15亿元,增 长14.3%。财政收入 145.26亿元,增长29%。目前, 徐州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200 强中名列第35位,入 围“ 2004CCTV城市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的20 个侯选城市,2005年荣登福布斯推出的“中国大 陆最佳商业城市” 排行榜 59位,连续两年被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极力推荐投 资城市” 。徐州市又 荣获“ 2005中国品牌经济 城市 ”。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江苏省的能源基地,是淮海经济区的 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特别是在当前区域 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要素价格逐步上升的新形势下,徐州的比较优势、后 发优势日益凸显。概括起来讲,有以下“六大特点”: 1、区位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市区距离江 苏以及山东、河南、安徽的省会城市南京、济 南、郑州、合肥均在300公里 左右;在淮海经济区的20个地级城市、17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位居中心,是 最大的核心城市。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即将建设的京沪 高速铁路在徐州贯通,徐州将成为全线主要7个站点之一,届时,从徐州到上 海、北京只需两个多小时;公路四通八达,有5条国道、20条省道和5条高速 公路穿境而过,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50公里,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 6 前列,到2006年徐州将形成全长91.5公里的高速四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 过;市区距离连云港国际港口只有200公里,并与高速公路相连,运河及海 上运输均较为便利;徐州观音机场为国家民航干线机场,已开通北京、上 海、广州、深圳等国内10多条航线,正在 积极争取开通徐州至香港的包机 航班;鲁宁地下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管道“五通汇流”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2、能源资源较为充裕。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 基础,已探明煤炭储量39亿吨,年产煤炭2500多万吨;电力资源充足,已经 形成了由25家发电企业组成的电力产业群,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70万千瓦, 占江苏省电源装机总容量的五分之一,2010年将达1000万千瓦。在目前许 多地方电力紧张的情况下,徐州在保证本地用电的同时,尚有2/3 的电力 支持苏北其他城市以及苏南发达等地,徐州的工业用电平均电价也明显 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在徐州发展大工业,基本不受电力瓶颈的制约。徐州 井盐储量达到220亿吨, 铁、钛、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种矿产的储量大、 品位高。此外,徐州的农业资源也十分丰富,是国家棉粮生产基地,全国 重要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全国秸杆养畜示范区、全国林业 科技开发试验示范区和全国五大蔬菜产区之一,还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 银杏之乡和苹果之乡,白蒜、板栗、牛蒡、芦笋、山药、富士苹果、观赏鱼、 鼋汁狗肉、波尔山羊等都是徐州具有显著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副产品。 3、产业基础较好。 徐州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以机械、建材、化工、食 品工业为支柱,煤炭、 电力、冶金、轻纺工业为 基础,电子信息、新医 药、 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拥有各类工业企业3万 余家,其中大中型骨干企业150多家,10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百强,50余 种产品产量位居全国或全省第一。拥有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 工集团,全国最大的汽车收放机生产企业天宝集团,全国最大的胰岛素生 产企业万邦制药,全国最大的豆奶生产企业维维集团。同时,徐州商贾云 集、市场活跃, 拥有年成交 额百亿元的市场2个、10亿元以上的市场13个, 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城乡市场网络体系,已成为全国 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 4、土地储备空间较大。徐州是江苏省面积第二大市,土地利用的潜力 很大。全市包括征而未用、闲置、企 业改制重 组等方面的土地尚有56万 7 亩可供盘活利用;通过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还可完成复垦开发新增建 设用地和耕地2万余亩,工业地价指数为100.82。在当前发达地区用地矛盾 较大的情况下,徐州可以较好地满足外商投资及其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用地需要。 5、科教实力较强。 徐州拥有高等院校12所,在校生8万人,高等院校 拥有数和在校学生数在江苏仅次于南京;高中级职业技术院校40余所,在 校生5万多人;有30家独立科研院所、335家各类科技开发机构,21万各类 专业技术人才。 6、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徐州是上古养生学家彭祖的故国,是汉代 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故里,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都,遗留下来的文物古 迹众多。汉墓、 汉画像石、 汉 兵马俑被誉为“ 汉代三绝” ,构成了徐州历史 文化的精华;徐州还是名人辈出之地,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南唐词作家李 煜、现代音乐家马可、国画大师李可染等等,为徐州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 息。徐州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是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自然 风光秀丽,环城72座山峦相连,碧水灵秀,以云龙山、云龙湖为代表的云 龙山水风景区,景色宜人。云 龙山留有历代名人足迹,云龙湖与杭州西湖 是“姊妹湖” ,该风景区方圆60多平方公里,是徐州这座北方特大城市十 分宝贵的自然景观。 近年来,徐州特别致力于投资环境的改善,全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信用环境、法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大力推进“阳光服务” ,打造 “诚信徐州” 、“安全徐州” ,努力使来徐投资的客商能够以最少的投资获 得最大的收益。在服务环境上,努力营造优质服务的高地。对广大投资者 实行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 ,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办事 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在政策环境上,努力 营 造政策“洼地” 。在用地、税 收、投资条件等方面,在国家法规政策范围内,尽最大可能予以优惠。对 重大项目实行“绿卡”制度,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在法制环境上,大力 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清理各类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努力做到依法办事、依 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国际惯例办事。徐州大力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切 实维护外商的合法权益,赢得了在徐外商和台港澳客商的普遍赞誉和青 睐。到目前 为止,徐州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2000家,投资领域拓 展到机械、电子、冶金、化工、 轻工、纺织、房地 产及农副产品加工等30多 8 个行业。来徐投资合作的客商已遍及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德国、 英国、法国及香港、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的沃尔玛、卡特彼乐、 罗克韦尔,德国的麦德龙、利波海尔、 汉高、郝斯特,法国的家乐福、圣戈 班,泰国的易初莲花,香港华润集团、恒基兆业集团、协鑫集团等国际知 名的大公司,先后在徐州投资落户。 二、云龙区概况 云龙区是徐州市的主城区之一,位于徐州市城区的东南部,因风景秀 丽的云龙山而得名。云龙区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30万,为徐州市政治、 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中心。 “十五”末,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5亿元, 年均增长25.1%,财政收入完成4.7亿元,是“ 九五”末的5.8倍。 云龙区是徐州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西 揽老城区,东跨新城区, 104 国道、徐 连一级公路及京沪、连霍、宁徐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沪、 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国家民航干线机场观音机场,规划中的京 沪高速铁路徐州站设在区内。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云龙区成为全市政 治、文化、交通、商贸、旅游中心和中心商 务 区,成为建设中的徐州特大城 市的核心区。 云龙区商贸流通业繁荣兴旺。辖区有彭城广场、淮海广场两大商业圈, 金融机构集中,综合性、专业性、服 务性的商业场店林立。拥有淮海经济 区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以润东集团为代表的东三环、城东大道汽车销 售长廊和淮海经济区最大的装饰材料市场-升辉装饰材料大世界,淮海 经济区最大的家居连锁企业-唯美家居市场。辖区共有宣武、朝阳、海云、 开明、广大家居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 60 多个,年成交额达百亿元以上。总 投资 25 亿元、建筑面积 70 万平方米的中国淮海食品城和三环路市场带 共同组成的淮海综合物流园区,辐射整个淮海经济区。总建筑面积 10 万 平方米、被誉为“千古繁华地,徐州不夜城”的徐州名片户部山,集 旅游文化、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荣膺“ 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 云龙区都市工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以宗申摩托、盛宝集团、娃哈哈、金 正筑路机械等企业为代表的电器材料、机械加工、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徐州高科技研发中心的建设全 面推进,北部高科技产业区已完成一期 2 平方公里开发建设,32 家企业入 驻园区,工业产值突破 5 亿元;占地 10.3 平方公里的新城工业区已办理 9 好 3100 亩用地手续,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新型工业 发展平台正快速崛起。 云龙区两汉文化底蕴丰厚。数千年的文明史给云龙区留下了丰富的 文化古迹,尤以汇集徐州两汉文化的精髓而闻名于世。有“汉代三绝”中 的“两绝”:西汉彩绘兵马俑、1995 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的狮子山楚 王陵。还有云 龙山、 项 羽戏马台、北魏大石佛、放鹤亭、乾隆行宫、李可染 故居、户部山古民居、民俗文化馆等名胜古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 明的城区特色。经济巧打文化牌,以弘扬、保护和发掘两汉文化精髓为主 题,占地 94 公顷, 总投 资 2.3 亿元的汉文化景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并被 评为“ 中国环 境工程示范工程 ”。 云龙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以“平安云龙”创建为抓手,强力推进社会 治安“ 大防控 ”体系建设 ,连续三年被命名为省“ 社会治安安全区” ,连续四 年被评为省“ 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先进区” 并被授予 “2001-2004 年度全国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 称号。另外,近年来还荣获 “江苏省党建工作先 进区”、“ 江苏省社区建设示范区”、 “江苏省双拥模范区”等光荣称 号。优越的区位、良好的基础和永争一流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对外招商的 吸引力,使得云龙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在 2003、2004、2005 年徐州市综合经济考核中连续荣获一等奖。 三、徐州自然条件 1、 气象条件 徐州属于大陆温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风和日丽, 干旱少雨,以东风为主;夏季炎热,以东南风为主,平均气温 27;秋季气 温凉爽,偏北风增多,平均气温 15;冬季寒冷干燥,多偏北风,平均气温 0.8。年平均降雨量 796.7 毫米,雨季(68 月)降水量占全年的 58.7。 年平均气温 14.2,最低气温低于 0的初日一般出现于 1 月中旬初,日 最低气温低于-10 一般在 1 月至翌年 2 月之 间出现。日最高气温高于 30的情况年平均 74 天,多出现于 4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高于 35年均 11.4 天,主要出现于 5 月下旬至 8 月下旬。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284-2495 小时,日照率 5257%,一年中 6 月最高,5 月和 8 月其次,2 月最低。年 无霜期 216 天,最大冻土深度 24 厘米,年平均风速 3.2 米/秒,常年主导风 向是东风,其次是东北风。 10 年平均降水 814.1 毫米,最大日降水量 180 毫米(1980 年),全年和各 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皆较大,各月降水量以 5 月的年际变化最为悬殊, 6-9 月汛期降水量变化亦大,少水年与多水下的降水量可相差 2-10 倍。 历年初霜分别出现在 10 月底至 11 月初,终霜日分别出现于 3 月底 至 4 月初,初 终间日数平均为 147 天。 基本风压:0.35KN/m 2,雪荷载:0.33KN/m 2,地震烈度:7 度 2、地质条件 徐州地貌属黄河冲积堆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海拔高程 33.2 33.7m,堆积 深度 9.510m 以上,为一层黄泛沉积物,其土性以粉质粘土、 粉土、淤泥质土夹大量碎瓦、砖块为主,其下至 20m 左右为一层上更新统 冲洪积粘土层,基底为寒武系石灰岩、砂、 页 岩地层。 3、水文条件 地下水属松散层孔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 1、2 层杂填土中,2 层粉 质粘土具有相对隔水性,局部有上层滞水分布,1、3 层土渗透性均匀,但 由于其含有较多的瓦块、碎砖块等,所以实际的渗透能力比室内测的更高, 水位动态不稳定,季节性变化大,地下水位埋深 0.82.3m,相互间联系比 较弱。4 层土可 视为隔水层,中等风化的破碎岩层,因其泥质填充作用透 水性较弱。地下水水质,从不同深度所取二件水样分析结果,均无结晶类 腐蚀作用,地下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性腐蚀作用。 从环境条件,含水层特点及水质分析结构来看,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 类型,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不良的腐蚀作用。 四、市政配套条件 1)给排水:徐州市有两个水厂,供水能力 30 万吨/小时。 2)供电:徐州市是能源中心,有徐州电厂、彭城电厂、诧城电厂、徐塘 电厂等五家火力发电厂,所发电能全部进入华东电网。 3)供汽:徐州市东区现有拟建的热电厂两座,供汽能力 120 吨/时。 五、徐州市水、电、煤气、蒸汽、劳动力等商务成本价格 1、江苏电网销售价格表 电价类别 电度电价(元/千瓦时) 基本电价 11 1KV 以 下 1-10KV 35-110KV 110K V 220K V 以 上 最大需量 (元/千瓦* 月) 变压器容 量(元 /千 伏安*月) 商业照明 0.899 0.884 0.869 其他照明 0.825 0.810 0.795 城镇居民用电 0.520 0.510 农村居民用电 0.393 非工业、普通工 业 0.698 0.683 0.668 其中:中小化肥 0.342 0.327 0.312 大工业 0.507 0.492 0.477 0.462 30 20 其中:1、电石、电 解烧碱、合成氨、 电炉黄磷 0.497 0.482 0.467 0.452 30 20 2、中小化肥 0.214 0.199 0.184 27 18 农业生产 0.421 0.411 0.396 贫困县农业排灌 0.275 0.273 0.269 2、江苏省企业峰谷时分销售电 价表(单位:元/ 千瓦时) 时段、价格 类别 高峰 平段 低谷 110KV 0.845 0.507 0.199 35110KV 0.820 0.492 0.194 110KV 0.795 0.477 0.189 非 优 待 220KV 以上 0.770 0.462 0.184 110KV 0.828 0.497 0.196 35110KV 0.803 0.482 0.191 110KV 0.778 0.467 0.186 优 待 220KV 以上 0.753 0.452 0.181 110KV 0.357 0.214 0.101 35110KV 0.332 0.199 0.096 大 工 业 中小 化肥 110KV 及以上 0.307 0.184 0.091 1KV 以上 1.163 0.698 0.263 110KV 1.138 0.683 0.258 100KVA(K W) 及以上普通 非优待 35110KV 1.113 0.668 0.253 12 1KV 以上 0.570 0.342 0.144 110KV 0.545 0.327 0.139 工业 中小 化肥 35110KV 0.520 0.312 0.134 3、水价 统一到户价格:二次供水自行加压的费用由自来水公司每吨补贴 0.40 元;户表改装费用每户 200 元。 (徐价管200465 号) 单位:元/吨 分 类 水 价 基 本 水 价 城 市 附 加 费 污 水 处 理 费 省 水 处 理 专 项 费 水 资 源 费 到 户 水 价 居民生活用水 1.17 0.14 0.84 0.02 0.03 2.20 行政事业用水 1.67 0.14 0.87 0.02 0.03 2.73 工业用水 1.77 0.14 0.92 0.02 0.03 2.88 非经营服务用水 0.85 0.14 0.02 0.03 1.04 经营服务用水 1.77 0.14 0.92 0.02 0.03 2.88 其中:宾(餐)馆用水 2.37 0.14 0.95 0.02 0.03 3.51 特种用水 3.72 0.14 1.21 0.02 0.03 5.12 4、徐州市区煤气销售价格 用气类型 价格(元/立方米) 工业生产用气、党政机关、部队、学校医院等非经营性部 门(单位)用气 1.20 商业经营 1.80 居民生活 0.95 5、徐州市区蒸汽销售价格 压力 用户类别 5 公斤 8 公斤 居民生活 135 140 工业生产、党政机关、部队、学校医院等非经营性部 门(单位)用汽 125 130 商业及其它用汽 115 120 6、徐州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 价位表(单位:元/ 年) 13 工 种 价 格 工 种 价 格 企业经理(厂长) 24533 餐厅服务员 7964 生产或经营经理 12471 客房服务员 5697 销售和营销经理 11500 车工 7109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10200 焊工 7589 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7234 金属热处理工 7134 会计人员 9616 涂装工 9385 出纳 7419 装配钳工 10482 房地产开发业务人员 7612 电气元件及设备安装工 6049 保安员 6515 机修钳工 7889 营业员 6858 维修电工 7417 收银员 6658 药品生产制造工 7141 推销员 8087 汽车驾驶员 7092 保管员 6678 检验员 7456 理货员 6527 简单体力劳动工 6013 7、淮海经济区各城市 2004 年 综合经济指标 淮海经济区各城市 2004 年综合经济指标 序 号 城市名称 GDP 财政收入 社会消费 零售总额 城镇居民 人均收入 1 徐州市 1095.8 110.22 273.8 9840 2 连云港市 416.4 42.33 141.2 8872 3 淮安市 500.97 63.38 156.36 8209 4 盐城市 871.36 65.76 255.9 9362 5 宿迁市 335.5 18.48 87.4 6372 6 泰安市 732.1 31.2 224.2 8883 7 莱芜市 223.9 10(地方财政收入) 67.1 10132 8 济宁市 1102 104.7 293.8 9502 9 日照市 387.78 65.16 103.67 9083 10 临沂市 1012 69.2 309.9 8079 11 荷泽市 365 17.2 (地方财政收入) 177.4 6734 12 枣庄市 503.3 39.1 140.3 8473 13 淮北市 167.6 20.3 45.6 7250 14 蚌埠市 261 14 15 商丘市 460 14.2(一般 预算) 146.86 6845 16 开封市 348 11.3(一般 预算) 128.6 6603 17 亳州市 224.64 10.61 88.7 7116 18 阜阳市 19 周口市 531 13(一般预算) 185 5642 六、徐州物流业概况 徐州市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 处,在交通上,其公路 铁路以及水 路形成密实的交叉网,具有很强的流通辐射能力;在资源上负有承南继北 的特点和职能;在经济上,围绕徐州市自发形成的淮海经济区已经得到经 济界的认同和关注。徐州作为一个节点,在中国物流运营网络中体现出的 战略意义也愈加明显。 近年来,徐州的物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卖方主导型的建 材、小商品、食品等交易性物流的骨干框架,但是随着徐州产业结构的调 整与进一步优化,支撑徐州经济协调与持续发展的物流体系功能尚不健 全,资源积 聚作用和集约化效应没能充分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物 流资源总量大但各种物流资源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整合和相互协作,整体 效益不高;二是物流企业数量多但平均规模偏小、分布零散,重复甚至过 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和集约化程度偏低。据不完全统计,徐州市有大大小 小的物流企业近 300 家,大中型企业偏少,物流企业品牌作用和骨干作用 不明显,第三方物流体系和外地大物流通道没能有机衔接;三是配套的物 流环境服务水平不高,市场秩序规范化管理程度不高;四是物流信息传递 和发布不畅,使外地和本市物流之间的协调和安排难以以较低的成本获 得。 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是我国“十一五 ”期间现 代物流发展目标之一。 依托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现 代物流服务体系也是提高徐州新城产业园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 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新城产业园综合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关键所 在。对徐州建 设淮海经济区特大城市、构建淮海经济区区域性物流中心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江苏省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把徐州确定为全省三大物流区域中心和 五大物流枢纽城市之一进行扶持发展。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徐州物流 15 业的发展,于 2002 年制定了徐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经过近几年的 发展,我市物流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物流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物流市场体 系逐步形成,物流企业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一是物流需求规模扩大较 快。徐州社会货物物流总额不断扩大,每亿元生产总值带动的物流需求不 断增长,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二是交通运输仓储业较快增 长。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 88.0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5%。三是 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土木工程预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系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C》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空间艺术数字化表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2
- 2025年初级人力资源管理面试必-备知识要点与模拟题
- 2025年大数据分析专家技能评估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保管员招聘考试试题分析
- 2025年网络安全工程师中级考试试题详解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笔试英语模拟题精讲
- 【《惠东农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15000字】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2025中国医师节宣传教育课件
- 光伏项目开发培训课件
- 2025年临床护理带教师资上岗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方向)中级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秋季学期中小学学校学生校服采购工作方案
- 关于茶叶的幼儿课件
- DRG政策培训课件
-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省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