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房山区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日期:2012-08-14| 阅读次数: 835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 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双重挑战,坚定不 移地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紧紧围绕“三化两区”新房山发展战略,着力构建 “两轴三带五园区”发展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重点功能区和重 大项目建设,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城市化带动与功能区支撑“双轮驱动”的良 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 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416亿元,比上年 增长12%;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 财政税收:2011年,全区财政收入继续保持百亿元,达到117.5亿元。其中, 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2011年,全区各项税收实现187.2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房山地区实 现7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2%;燕山地区实现115.5亿元,比上年下降6.1%。 投资:2011年,全区投资项目快速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4.5亿 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8.1亿元,比上年下降43.5%;第二 产业完成85.4亿元,比上年增长55.1%;第三产业完成361亿元,比上年增长 15.2%。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11亿元,比上年下降14.4%。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到2011年底,全区常住人口达到96.7万人,其中外来人口21.4万人。 常住人口比上年增加2.2万人,增长2.3%。全区户籍人口达到77.4万人。全区人 口出生率为9.26,比上年提高1.96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51,比上年下降 4.75个千分点。 人民生活:2011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到26956元,比上年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27元,比上年 增长13.5%。 就业和社会保障: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就业 形势基本稳定。截至2011年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为3.51%,比上年提高0.34个百分点;有1.31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就业率为61.3%,比上年提高2.48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3万人;城 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54万人, “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纯农就业 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就业特困人员全部托底安置,关矿地区劳动力基本实现 就业软着陆。 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人员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障三项制 度覆盖总人数达到59.73万人,比上年增加2.68万人。医疗保障四项制度(不包 括新农合)覆盖35.4万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 人数分别达到21.2万人、21.9万人、20.7万人、11.4万人和29.1万人,比上年 分别增长10.7%、8.6%、11%、9.5%和8.3%。城镇职工五险收缴基金23.94亿元, 比上年增长30.7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民参保人数达到21.37万人,参保率达 到99.97%。 城市低保标准由家庭人均月收入480元提高到5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家庭 人均年收入3600元提高到4080元。到2011年底,全区共有1.64万人享受城乡低 保,累计发放低保资金0.7亿元。其中,1.21万人享受农村低保。 三、资源、环境、能耗 资源: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坚决退出低端资源型产业,完成了房山发展史 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产业革命。截至2011年,全区关闭了全部地方煤矿,关 闭非煤矿山172家、 “五小”企业2000多家。同时组建专业队伍,综合各种手段, 始终保持打击偷挖盗采的高压态势,有力巩固了关矿成果。 环境:2011年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年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58 天,占全年总监测天数的70.9%,比上年增加1天。大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 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138毫克/立方米、0.038毫克/立 方米、0.062毫克/立方米,比上年分别下降3.5%、9.5%、3.2%。主要污染物减 排工作全面推进,2011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 染物排放量分别为11509吨、27062吨、17060吨、1754吨,比上年分别下降 3.22%、1.89%、0.9%、1.19%,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目标。 到2011年底,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73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到45.1%。 能耗:2011年,全区能耗总量为899.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03%;万 元 GDP 能耗达到2.162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0.7%。 四、农业和农村建设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升。2011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45亿元, 比上年增长5.6%。粮食播种面积达41.6万亩,比上年减少3.6万亩;粮食产量达 14.8万吨,比上年增加1.2万吨。全年粮食直补面积39.9万亩,粮食直补资金 3635.1万元,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 2011年,全区农业观光园达到108个,比上年增加6个;市级民俗旅游村30 个,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达到1387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2011年,全区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17.1 亿元。年内,对9170户农民住宅进行抗震节能改造;全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达 到8个,市级生态村达到168个。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2011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实现1051.6亿元,比上年增长8.8%。 按照 “两轴、三带、五园区”的产业布局,全区工业两大重点功能区 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和北京高端制造业(房山)基地各项基础工作扎 实推进,两大重点功能区建设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2011年底,北京石化新 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已有23个项目建成投产,19个重点项目正在建设,25个社会 投资项目达成入驻基地意向。北京高端制造业(房山)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总投资上百亿的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五家单位将入驻基地,京西重工房山工厂 已向奥迪厂商供货,长安汽车北京基地一期项目正按期施工,北控、北车项目 一期工程全面启动,回迁安置用房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到2011年底,2个市级开发区共有入区企业1738家,比上年减少46家。全年 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19.1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良乡经济开发区年末拥 有入区企业1703家,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08.1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建筑业:2011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实现2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房屋施工面积完成2374.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区属建筑业总产 值完成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房屋施工面积79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 长3.6%。 住房保障工作稳步推进。2011年,政策性住房建设项目共有23个,住宅总 建筑面积达到269.6万平方米,开复工面积166.6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 房项目6个,住宅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含配建廉租房8万平方米) ,开复工面 积66万平方米;限价房项目5个,住宅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开复工面积23万平 方米;定向安置房项目8个,住宅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开复工面积64万平方米; 公租房项目4个,住宅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开复工面积13.6万平方米。 六、内外贸易 批发零售业:201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56.7亿元,比上年增长 16.5%。 中央休闲购物区(CSD)建设全面展开。奥特莱斯华北旗舰中心一期竣工, 实现签约国际一线品牌100余家;长阳万科商业项目、广阳 CD 项目商业项目开 工建设;CSD 商务广场、首开商业项目、华冠长阳店、国泰二店等一批大中型 商业设施均处在紧张建设之中。 战略新兴服务产业发展良好。北京石油交易所快速成长壮大,被纳入北京 市千亿元规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重点培育企业;首发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 营良好;北京粮油交易所完成投资8000万元,交易大厦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电子商务及网上商店发展良好,一批运用新型商业模式的企业快速崛起,拉手 网成功打造全国网络团购第一门户网站,全年实现交易额10亿元。 积极推进蔬菜零售终端建设,新建5家农村集贸市场和2家规范化社区菜市 场,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新增摊位870余个,周边受益群众达到3万人。 积极落实国家各项促进消费政策。顺利完成黄标车淘汰和汽车以旧换新阶 段性工作;2011年家电下乡销售突破亿元大关,全区共销售各类家电下乡产品4.7 万件,同比减少35.6%,销售金额1.14亿元,同比减少28.8%。 外经外贸:2011年,全区外贸出口额实现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9%。 出口龙头企业带动强劲,出口超百万美元的企业达到33家,实现外贸出口额占 全区的95.1%。 “三资”企业稳步发展。到2011年底, “三资”企业达到555家,累计实际 利用外资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 旅游: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品牌推广,实施重点景区环境治理及疏堵优化 工程,推出圣莲山老子文化园、五渡汽车露营地等新项目,游客接待人数和旅 游综合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加大“穿越之城、幸福之山 ”品牌推广力度,大力发 展高端休闲旅游产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进华嬉数字文化产业项目, 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取得新成果。博物馆、北京西南旅游集散中心相继建 成,云居寺文化景区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 以第十七届房山旅游文化节暨北京春季国际万人长走大会为重点,加强了 活动促销、媒体促销和品牌营销。推出了长阳音乐节、云居寺文化景区建设启 动仪式、房山北线自驾游活动启动仪式、 “红歌唱响的地方”主题演出活动、圣 莲山老子文化节、大石窝石雕艺术节、房山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长沟花田音乐 节、FUNDASHING 汽车越野等40余项特色活动。 到2011年底,全区有 A 级及以上旅游区(点)19家,星级饭店32家。全年 接待游客达到85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旅游营业收入实现32.7亿元,比 上年增长18.8%。 七、交通、公路、邮电 交通、公路:到2011年底,全区境内公交运营车辆达到477辆,运营车辆客 位20264个;客运场站达到18个,比上年增加1个;公交候车亭达到438个,比上 年增加23个;全区公共汽车线路达到45条,比上年增加2条;全年公交客运总开 行74.62万车次,运送乘客5262万人次,轨道交通客运量619万人次。 2011年,着力打破交通瓶颈,轨道交通房山线通车运营,长周路、大件路 全线贯通,京昆高速、京良快速路、南水北调巡线路等大通道建设稳步推进。 着力畅通城市微循环系统,新改建25条市政道路,实施了新城建成区道路疏堵 工程。继续推进城乡路网建设,建成108国道复线,开通六石路,完成一批山区 乡镇联络线。全区公路新改建、公路大修、公路桥梁改造工程累计投资3亿元。 到2011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2726.7公里,公路覆盖密度135.1公里/百平方公 里。 邮电:2011年,邮政业务总额完成9868.6万元,订销报纸及杂志2272.1万 份,出口函件1045.2万件,特快专递16.6万件。 到2011年,全区百户城镇居民拥有计算机82.7台,百户农村居民拥有计算 机48.9台。 八、金融 到2011年底,全区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886亿元,比上年增长 13.7%;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4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区各类金融机 构贷款余额达到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九、教育和科技 教育:到2011年底,全区有中等教育学校57所,拥有在校生59633人。其中, 普通高中在校生9838人,初中在校生19787人。中等职业中学9所,在校生30008 人。小学106所,在校生38093人。幼儿园188所,在园幼儿24794人。 教育质量稳居远郊区县前列。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巩固率和完成率全部 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98%。去年实施新课程改革,高考取得 优异成绩,高考升学率达到92.7%。 科学技术:2011年,围绕优化经济结构、促进重点产业升级、推进沟域经 济建设、节能减排等方面,确立并组织实施了61项科技计划项目。其中,列入 国家级、市级科技项目24项,区级科技计划项目37项(社会发展5项、科技致富 5项、星火计划13项、科技成果推广7项、科研试验示范7项) 。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全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满足 群众文化需求。启动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5个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建立城 乡数字广播信息平台,实现了数字影院、益民书屋、农村文化活动室、文化资 源共享工程全覆盖,广播节目全覆盖。建成档案馆新馆,档案资源服务经济社 会发展的功能日益突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了2011年新年音乐会、 正月十五花会汇演等14场大型文化活动,继续开展“文化周末大舞台” 、 “周末 金曲大家唱” 、 “文化周末大戏台” 、 “文化周末大课堂”系列活动,共计113场, 服务群众20余万人次。组织“文化下乡”1360场,观众人数近52万人次。 2011年,全区网吧经营场所51家,歌舞娱乐场所44家,电子游艺厅1家,电 影放映经营单位3家,文艺表演团体17个,印刷企业60家,出版物零售经营场所 71家,音像制品零售经营场所店34家,广播电视许可单位44家。 全区文物保护单位共计316处。其中,国家级6处,市级15处,区级47处。 “非遗”国家级项目2项,市级8项,区级21项。 广播电视:2011年,全年广播电台播出总时长为6570小时,其中,新闻资 讯类总时长为121. 7小时,专题服务类节目总时长为1825小时,综艺类节目总 时长为2494.2小时,广播剧节目总时长2129.2小时。全年电视台播出总时长为 8650.3小时,其中,新闻资讯类总时长1825小时,专题服务类节目总时长 1034.3小时,综艺益智类节目总时长为2500小时。 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三化两区”建设一线, 采编、播发了大量生动感人、文风朴实的新闻作品,并推出了一系列民生类、 服务类专题节目;大力宣传“十一五”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解读“十二 五”规划,制作播出我说这五年 、 跨越“十一五” 等挂牌节目;以“三化 两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日光温室承包合同4篇
- 清洁护理教程
- 消防专业培训课件
- 科华血站培训课件
- 2025年循环神经网络梯度消失问题考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边缘AI存储容量优化考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多模态生成评估指标(含答案与解析)
- 药具知识培训信息课件
- 机械拆装与装配的基础知识文档讲课文档
-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讲课文档
- 网络物理融合系统的韧性分析
- 2025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统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 小学形容词副词单选题200道及答案(完整版)
- 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野蜂飞舞 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
- 2025届辽宁省辽南协作校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DZ∕T 0153-2014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正式版)
- 企业商标保护风险评估与管理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T 15-38-2019
- 中国律师学 课件 陈卫东 第1-9章 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律师的管理
- 法学概论(第七版) 课件全套 谷春德 第1-7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 国际法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