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译文.doc

汽车线束接口注塑模具设计(全套含CAD图纸)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5690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2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汽车 接口 注塑 模具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
外 文 翻 译 国内外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概况 系 别: 专 业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完成日期 : 2016 年 月 日 1 国内外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概况 1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轿车市场发展十分迅猛, 2002 年在轿车销售超过 100 万辆的基础上,2003 年则向 200 万辆大关迈进,达到了 197 万辆。然而,在轿车热迅速升温的同时,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这样的现实 市场 上热销的绝大多数车型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由于国内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从总体上看还比较薄弱,为了生产这些车型,各大汽车公司不得不耗资几亿、十几亿元采购海外模具。与国外大汽车公司相比,由于生产规模比较小,这就造成单车均摊的模具成本远高于国外车,这也是造成国产车整车制造成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国产轿车覆盖件模具开发能力 国内主要的轿车模具制造商有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模具厂、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模具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千缘汽车车身模具有限公司等等。作 为国内最大轿车生产销售商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也有自己的模具设计制造部门 ( )。目前,虽然国内模具商在轿车内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方面已小有能力,并可承接整车厂的部分模具开发项目,但对于有很高型面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的外覆盖件,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外覆盖件,整车厂很少会将这类模具交由国内开发。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为了降低整车生产成本,同时也为了提高公司的核心技术力,从 2001 年开始,涉足轿车冲压模具设计制造领域。 2001 年 完成了 车在手动压机线上生产的 10 只简单零件的模具, 通过了公司质保部门验收并投产。 2002 年开始向大型化、复杂化、自动化发展,设计制造了 6000动线上生产的 车备胎座模具 (该零件外形尺寸大、拉深深度深、形状复杂 )2003 年,为进一步提高模具设计制造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涉足 20000工位压力机和 10000动线生产使用的模具设计。过去上海大众在 20000工位压力机上使用的模具,全部需进 u,国内模具商还没有能力设计制造这样的模具。为此,我们选择了 车中柱内板的模具进行设计。 20000工位压力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压力机之一, 集成化、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当然这对模具设计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零件的送料高度、步距、机械手的位置有严格的要求,还要保证机械手在运动过程中与模具无干涉,这样给予模具设计的空间就小了很多。在考虑诸多因素之后,我们最终完成了整套模具的设计,其 配状态如图 1 所示。另外,我们还完成了车在 10000动线上生产的后轮罩的模具设计,在去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上海大众模具设计能力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从而为今后上 2 海大众汽车模具国产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如此,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 ,仍有较大差距,比如在轿车外覆盖件模具设计方面还是空自。 在轿车冲模中,难度最大的是外覆盖件模具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克服由回弹造成的零件型面偏差 破裂、起皱、回弹是轿车冲压件成形过程中的主要缺陷,由于轿车外覆盖件外形尺寸大、拉深深度浅、塑性变形程度低,一般不易拉裂,因而回弹就成为该类零件制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它将严重影响零件间的相互配合关系。有限元模拟软件在冲压模具设计中得到普遍应用,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破裂和起皱,从而有助于设计合适的工艺补充面来改善拉深过程中材料的流动状况,提高零件的成形 而,迄今为止,大多数有限元软件还不能精确地预测冲压件从模具当中取出后的回弹变形。因此,对外覆盖件回弹问题的处理,主要还是依靠经验来修改模具型面,使冲压件过正成形,来抵消由于回弹导致的变形。 (2)冲压件的取件 由于外覆盖件 (如前盖外板、车顶、翼子板 )都需进行复杂的翻边整形或预卷边工艺,这就使得在模具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冲压件成形后的取件问题,目前,大都依靠复杂的多斜楔机构联动来实现模具工作部分对零件让位,以实现方便取件,由此造成整个模具的结构十分复 杂。 3 国外覆盖件模具设计 目前,国外大汽车公司为了降低模具开发、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将除轿车外覆盖件之外的大部分轿车冲压件的模具都交由专业模具公司 (如 3 等 )设计和制造,这些公司都有很强的开发能力,并在某些零件的模具制造方面拥有独到的优势。但作为整车厂,考虑到新车型开发过程中的保密,对诸如翼子板、行李箱盖、车门、侧围、车顶、前盖等敏感零部件的模具,则都由自己 的模具制造部门来设计和制造。 件环境 冲压模具设计,除了必要的 件之外,还大量应用了有限元模拟软件,来辅助冲压工艺设计。下面,以 例,说明如何利用 件来设计拉深工序工艺补充面。 一款由瑞士开发的专业薄板成形快速模拟软件,可以用于薄板、拼焊板的冲压成形、液压胀形等过程的模拟,配合 不同的功能模块,还可以进行冲压件单步法成形模拟以及拉深工序工艺补充面 (设计。轿车冲压件中,约有 2/3 可以利用 块设计 模块根据由设计者指定的或由软件自动产生的压边圈型面,以及工艺补充面的多条截面线 (能够快速地生成工艺补充面,用于拉深工序的模拟,如图 2 所示。压边圈型面、 可进行参数化式的调整。这种快速设计是建立在对 面的粗略构造上的,即曲面面片本身以及曲面面片之间的连续 并非十分光顺,尽管这种曲面不能够直接用于模具表面的机械加工,但是对于模拟精度的影响却不是很大。根据模拟结果,设计者可以很方便地对工艺补充面进行调整,直到模拟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将压边圈、 面和 中性数据格式 出,在 件中进行曲面重构,并结合产品数模,就能够得到机加工可以使用的拉深工序模具数模。 4 冲压工艺传统设计方法 :首先,在经验基础上,利用 计工艺补充面 ;其次,将 件进行拉深过程模拟 ;根据模拟结果,在 对工艺补充面进行调整,并将新的 模传递给 始新的模拟,直到满足要求为比。这是一个从 回到 不断反复的过程。由于每次在 构造曲面都远较在复杂,因此,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就多得多。而新方法在冲压工艺设计初期,就用 件中设计并调整拉深工艺补充面,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就能够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由于 一款快速模拟软件,为了在较 短的时间内对复杂冲压件的成形过程进行评价,采用了膜单元来离散几何模型,必然要降低模拟精度,因此,有些汽车公司在模具设计开始之前还要利用模拟精度高的 件,如德国大众就采用了 件,对拉深工序进行再次模拟 (件的计算是基于带厚度的壳单元的,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计算结果,但是其计算所花费的时间通常是 几到十几倍,该软件比较适用于最终验证 ),所有拉深工艺必须通过 拟并验证为是可行的,才可用于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完备,应通过图纸结合泡沫模型进行验收 (图 3),各道工序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记在泡沫模型上,这样做直观而清晰。还应组织包括工艺设计者、项目规划员、模具调试人员、模具操作者等相关人员进行讨论验收。对于在冲压工艺上难以解决的成形问题,还应邀请产品开发人员一同讨论,寻求对产品进行更改设计的可能性。 正回弹的对策 由前已知,回弹是轿车外覆盖件成形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现以前盖外板为例,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5 通常外覆盖件的回弹有以下两类 : 大片平坦曲面由弹性回复造成的拱起或塌陷,如图 4 中 C 部放大所示,虚线表示零件从模具中取出并发生回弹后的位置 。这类问题,工艺设计时通常不加以考虑,工艺数模中产品型面部分的数据与来自于产品开发部门的数据相一致,并用于模具制造。待试模之后,将试件与检具进行对比测量,根据偏差对拉深模型面进行修正。如果设计人员对于这类问题的控制拥有非常丰富经验的话,也可以事先估计出曲面弹性回复的方向以及偏移量,并将其反向叠加到产品数模上去,求得考虑回弹变形的拉深工艺曲面,这个计算过程需要由专门的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在德国大众,采用的是 翻边整形部分由弯曲变形回弹造成的折边转角变化,如图 4 中 B 部放大所示。对于这类问题,该处除 拉深和剪边外,还包括翻边和斜楔整形,整形工艺需过正成形 2 以抵消弯曲回弹。该工作由工艺设计完成,并体现在工艺方案的数模中。 斜楔机构在外覆盖件模具上的应用 目前,新车型的很多外覆盖件,如翼子板 (图 5)前盖外板、车顶等的翻边整形工序中,采用了一种称之为“旋转斜楔”的新工艺。其工作原理见图 6,旋转斜楔上的凹槽部分是冲压件需整形的区域,当整形过程完成后,气缸驱动的托架推动旋转斜楔绕滚筒转动,从而达到对零件让位的目的,方便整形后的零件从模具上取出。旋转斜楔的优点是 :因整 形部分与冲压件托料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汽车线束接口注塑模具设计(全套含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15690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