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1-3章课件(打包21套)鲁科版必修2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8页)
编号:115887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87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3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创新
立异
设计
学年
高中化学
课件
打包
21
鲁科
必修
- 资源描述: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1-3章课件(打包21套)鲁科版必修2,创新,立异,设计,学年,高中化学,课件,打包,21,鲁科,必修
- 内容简介:
-
1 列表比较实验室制取 反应条件和发生装置中的主要仪器 ? 提示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 药品 药品的状态 反应条 件 主要仪器 制取酸和大理石 液态和固态 常温 圆底烧瓶 、长颈漏斗 制取化铵和熟石灰 固态和固态 加热 试管 、 酒精灯 提示 根据气体与空气密度的相对大小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或者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气体是否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或者排空气法收集 。 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 提示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取决于旧化学键的断裂所吸收能量与形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的相对大小 。 若形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大于旧化学键的断裂所吸收的能量 ,则该反应释放能量;若形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小于旧化学键的断裂所吸收的能量 , 则该反应吸收能量 。 1 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和尾气处理方法 。 2 了解其他气体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 。 3 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 1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 人们可以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 、 和 ,以氯气和氢气为原料合成 等 。 利用 与 反应制造漂白粉 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所需的物质 , 这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新的物质的制备应根据物质的性质 , 选择科学合理的实验原理 , 合适的仪器和药品;根据实验的特点 , 设计安全可靠的实验装置 。 笃学一 化学物质的制备 氢氧化钠 氯气 氢气 盐酸 氯气 熟石灰 笃学二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氯气 1.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 制备的原理 在实验室中,氯气可以用 与 的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_ _ _ _ _ _ _ ,还原剂是 。 盐酸必须是 ,反应中盐酸显示了 和 ;反应必须在 的条件下进行。 浓盐酸 二氧化锰 M 4浓 ) = = 2 4H 2C l = = 2H 2 O 浓盐酸 酸性 还原性 加热 (2)制备装置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包括: 装置 装置 (包括 装置和 装置 ) 装置 装置四部分 。 气体发生 净化 除杂 干燥 收集 尾气处理 (3)气体发生装置 可根据原料的状态 、 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为:“ ” 型反应装置 。 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各仪器名称为 (带铁夹 )、 、 、 、 、 。 固体液体 气体 铁架台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石棉网 酒精灯 导管 (4)净化方法 由于浓盐酸具有 , 则氯气中会混有 2 除去氯气中的 洗气瓶洗气 , 除去氯气中的 洗气瓶洗气 ,即可得到纯净的氯气 。 (5)收集方法 由于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且 与空气反应 , 所以可以用 法收集;又由于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 , 所以氯气也可以用 法收集 。 挥发性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大 不 向上排空气 不大 排饱和食盐水 (6)验满方法 因氯气是黄绿色气体 , 若观察到 ,则证明已收集满氯气 。 可将贴在玻璃棒一端的 的 靠近集气瓶口 ,若试纸 , 则证明已收集满氯气 。 (7)尾气处理 由于氯气有毒 , 结合氯气的性质 , 可用 吸收多余氯气 , 以防止造成污染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黄绿色气体充满集气瓶 湿润 淀粉 变蓝 2=8) 其他制备方法 2 16浓 ) = =2l 2 2 5 8H 2 O 6 浓 ) = = 3C l 2 3H 2 O 2N aC l 2H 2 M = = 4 2H 2 O 2 氯气的工业制法 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还原剂是 。 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中都是 。 2N aC l 2H 2 O = =通电 2N H 2 1价的氯被氧化为氯气单质 【 慎思 1】 舍勒用盐酸和软锰矿矿石混合在一起加热制取氯气的方法 ,实验室中至今仍在使用 。 在实验室没有 可用什么物质代替 ? 提示 【 慎思 2】 在 提示 还原性 、 酸性 。 【 慎思 3】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及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的反应都能生成 工业上制盐酸通常用上述哪个方法合成提示 工业上制盐酸通常用点燃 【 慎思 4】 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提示 (1)加热法:是将装置的导管口的一端浸没于水中 , 再用双手握住容器 (试管可用一只手握住 , 如上图所示 , 有时还可稍微加热 ), 若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 手掌离开后 ,管端又形成一段高于水面的水柱 , 则证明连接装置不漏气 。 (2)液面下降法:有长颈漏斗插入液面内 (如启普发生器 )的气体发生装置可用紧闭导气管出口 , 从漏斗中加水 , 观察液面稳定后是否下降的方法检查气密性 , 若水面下降 , 则表示漏气 , 若水面不下降 , 表示不漏气 。 【 慎思 5】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与工业制法的区别是什么 ? 提示 实验室制法主要考虑快速 、 便捷 , 不考虑成本 , 工业制法考虑的是成本 、 经济和总量及效率 。 要点一 | 1 药品选择 制备 时所用的盐酸必须为浓盐酸,因为稀盐酸与 不反应。 2 仪器装置 固液 气, 的制备、净化装置如下图所示: 说明: 燥 3 收集方法 (1)向上排空气法 (。 (2)排饱和食盐水法 (。 4 净化装置 用饱和食盐水洗气除去 再用浓硫酸干燥 。 5 尾气处理 易污染空气 , 需用 【 例 1】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探究实验室中制备 为证明实验过程中有水蒸气生成 , 同时证明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 按要求回答问题 。 (1)若用含有 0.2 得的 标准状况下 )总是小于 的原因是_。 (2) 装置 B 中 盛 放的 试 剂 名称 为 _ , 作用 是_, 现象是 _。 装置 D 和 E 中 出 现 的 不 同 现 象 说 明 的 问 题 是_。 装置 _。 解析 只有浓盐酸才能被 反应一段时间 后 , 浓盐酸浓度变小 , 将不再与 本实验选用无 水硫酸铜检验 答案 (1)浓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变稀 , 变稀以后 将不再与 热时浓盐酸因挥发而损失 (2) 无水硫酸铜 证明有水蒸气产生 白色固体变蓝 干燥的 吸收 套气体综合实验的装置通常设计如下: 由方程式设计反应原理 制备气体 净化 干燥 收集气体、进行反应 尾气处理 【 体验 1】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 , 主要操作有: 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 , 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 , 固定铁圈并放好石棉网; 用药匙向烧瓶中加二氧化锰 , 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 , 并将导气管放入集气瓶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 , 连接好导气管 。 则最合理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 A B C D 解析 实验室组装仪器时 , 要遵循 “ 从下往上 , 从左到右 ” 的原则 , 组装完成后 , 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完好后再加入试 剂 。 答案 C 1 常见气体发生装置 根据反应原理 、 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反应装置 。 装置基本类型: 要点二 |常见气体的制备 装置类型 固体反应物(加热 ) 固液反应物 (不加热 ) 固液反应物 (加热 ) 装置示意图 典型气体 (1)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等选择合适的干燥装置 。常见的净化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 液体除杂剂(不加热 ) 固体除杂剂 (不加热 ) 固体除杂剂 (加热 ) 适用范围 不溶于水 (液 )的气体 常温下不与除杂剂反应 加热条件下不与除杂剂反应 装置示意图 (2)气体的净化剂的选择 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杂质的性质而确定 ,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 , 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 。 一般情况下: 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 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 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 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 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 (或可溶物 )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 (3)常用的气体干燥剂 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酸性干燥剂 , 如浓硫酸 、 五氧化二磷 、 硅胶 。 酸性干燥剂 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 , 如 碱性干燥剂 , 如生石灰 、 碱石灰 、 固体 碱性干燥 剂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 , 如 中性干燥剂 , 如无水氯化钙等 , 可以干燥中性 、 酸性 、 碱 性气体 , 如 但不能干燥 因二者易生成 3 常见气体收集装置 根据所收集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 。 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 排水 (液 )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 集气法 向下排空气 集气法 装置示意图 适用范围 不溶于水 (液 )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 气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 气的气体 典型气体 O 2、 有毒 、 污染环境的气体应在最后安装尾气吸收装置 。 实验室常用的尾气吸收装置: 装置类型 燃烧法 吸收法 收集法 装置示意图 适用范围 有毒可燃气 体 有毒气体 有毒气体 典型气体 例 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_, 其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实验过程中 , 装置 B、 _、 _, 这些现象分别说明 质是 _和 _;装置 程式为 _; (3)装置 请写出实 验操作及现象 _; (4)尾气可采用 _溶液吸收 。 解析 (1)装置 所以是蒸 馏烧瓶 。 (2)由于酸性的 的还原性 , 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使 去;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 二者也 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使无色溶液中出现黄 色浑浊 。 (3)红退色 , 而时间一长或稍微加热 , 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会分解 而使品红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 所以为探究 可逆性 , 等品红溶液退色后 , 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 点燃酒 精灯加热 , 溶液恢复为红色 。 (4)由于 可 与 故尾气可采用 答案 (1) 蒸馏烧瓶 H 2 ( 浓 ) = = H 2 O (2) 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还原性 氧化性 5 2 2H 2 O = =2 54 4H(3) 品红溶液退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 其他几种常见物质的制取 物质 化学方程式 氢气 =(实验室 ) 二氧化碳 2= (实验室 ) 物质 化学方程式 生铁 ( 以赤铁矿为原料 ) 3C O = =高温2 3C 工业 ) 硫酸 ( 以硫磺为原料 ) S = =点燃= =工业 ) 物质 化学方程式 2 H)2= = = = =22实验室 ) 氨 3压催化剂2N 工业 ) 硝酸 ( 以氨为原料 ) 45= = = = 6 =2= =2H 工业 ) 【 体验 2】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实验装置图 (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用作干燥氨气的装置有 _(填字母序号 , 下同 )。 (2)能用于收集氯气的装置有 _。 (3)在氯气和铁反应实验中 , 能添加在收集氯气和反应装置之 间以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等杂质气体的装置有 _。 答案 (1)2)3)A 规律探究十一 防止倒吸的尾气处理装置 【 知识支持 】 实验原理 防止倒吸问题 。 在某些实验中 , 由于吸收液的倒吸 , 会对实验产生不良的影响 , 如玻璃仪器的炸裂 , 反应试剂的污染等 , 因此 , 在有关实验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 防止倒吸一般采用下列措施: (1)切断装置 将有可能产生液体倒吸的密闭装置系统切断 , 以防止液体倒 吸 , 如实验室中制取氧气 、 甲烷时 , 通常用排水法收集气 体 , 当实验结束时 , 必须先从水槽中将导管拿出来 , 然后熄 灭酒精灯 。 (2)设置防护装置 倒立漏斗式 这种装置可以增大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 有利于吸收液 对气体的吸收 。 当易溶性气体被吸收液吸收时 , 导管内压强 减小 , 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 , 由于漏斗容积较大 , 导致烧杯 中液面下降 , 使漏斗口脱离液面 , 漏斗中的吸收液受自身重 力的作用又流回烧瓶内 , 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 所以除了 选择像漏斗这样的大体积容器之外 , 还要注意漏斗放在烧杯 中的位置 , 不能深入太多 , 只要漏斗面和液面接触就行了 (如下图甲所示 )。 肚容式 当易溶于吸收液的气体由干燥管末端进入吸收液被吸收后 , 导气管内压强减小 , 使吸收液倒吸进入干燥管的吸收液本身 质量大于干燥管内外压强差 , 吸收液受自身重量的作用又流 回烧杯内 , 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 这种装置与倒置漏斗很 类似 (如下图乙所示 )。 蓄液式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