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国家级标准果园申报材料_第1页
从江县国家级标准果园申报材料_第2页
从江县国家级标准果园申报材料_第3页
从江县国家级标准果园申报材料_第4页
从江县国家级标准果园申报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项目申请书 一、项目名称 从江县国家级标准果园(创建)基础设施建设 二、项目规模 1000(亩) 三、项目承担单位 从江县农业办公室 四、项目申请理由: 1、项目区基本情况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东南角,居都柳江中游,距省会贵 阳 450 公里,距州府凯里 252 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 3244 平方公里, 辖 21 个乡镇,总人口 29.56 万人,是一个以苗、侗为主并有汉、壮、 瑶、水等多民族聚居的县份。2009 年底,全县有耕地面积 20.32 万 亩(其中旱土 2.54 万亩) ,林地面积 31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67%。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性气候,有中亚热带向南亚 热带过度的特点,境内年均温 18.4,无霜期 320 天以上,年均降 雨量 1195 毫米,具有夏长冬暖,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的特点,非 常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从江县不仅是一个面源污染少、生态环 境良好和农业环境洁净的山区农业县,更是发展果树产业的最适宜 区。 从江县于 1975 年引进柑桔品种,1985 年开始大面积开发商品 基地。截止目前,已建成以椪柑为主的果树商品基地 7.05 万亩,覆 盖 196 个行政村,342 个自然寨,种植农户 2.3 万户,13 万人,年 2 产果品 2.8 万吨,年创产值 4000 万元以上。从江椪柑于 1989 年获 “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1993 年在泰国曼谷“93 中国优质农产 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荣获“金奖” ;从江蜜柚于 1998 年获 全国第五次柚类评比“金杯奖”和“优质柚类奖” ;1999 年,从江 县被林业部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果林(椪柑)之乡” ;从江夏橙在 2001 年获“贵州省优质农产品”称号;从江太田椪柑和夏脐橙在 2003 年在首届贵州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上同时获得首届贵州名特优 农产品展销会“名牌农产品”荣誉;2004 年,从江县被农业部认定 为“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柑桔)名优基地” ,同年,从江县雍里等 21 个村通过贵州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地认证” 。同年,都柳江牌从 江椪柑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产地认证。同时通过黔东 南首届知名商标评选为“知名商标” ;2009 年 12 月通过了“从江椪 柑”地理标志地域商标认证。从江椪柑绿色食品认证正在申报中。 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位于从江县西南面,是2005 年 度人物李春燕的家乡,也是从江县柑桔主产村之一。该村距从 江县城 15 公里,辖 6 个自然寨,10 个村民小组,人口 611 户 2637 人,以苗族为主聚居,占全村总人口的 90%以上。全村共拥有土地 面积 17280 亩,其中:耕地面积 1571 亩(含水田面积 1360 亩) ,人 均拥有耕地面积 0.6 亩;林地面积 15709 亩,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 91%。目前,全村已共建有柑桔水果基地面积 1930 亩。据统计, 2009 年大塘村实现水果产值达 432 万元,占全村总产值的 61.8%, 柑桔种植起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2、项目生态区情况 项目实施选建于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的“千亩果场”,果场总 面积 1113 亩,主栽椪柑,321 国道从果场旁边经过,距县城 11 公 里,果场内的主要干道及部分步道已经建成,并已可供一些小型车 辆通行。果场所在的坡地海拔 300350 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土壤通透性好,富含有机质,土壤 PH 值 57。果场立地具备了建 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良好地形地貌,四周群山环绕,林多草茂 ,自然植被保存完好,形成了天然的“山顶戴帽”和自然隔离屏障 ,同时也形成了优越独特的小气候环境,是从江县最适宜发展柑桔 种植区之一。2009 年,果场平均亩产 1545 公斤,总产量达 171.9 万公斤,产值达 206 万元。 3、项目规模及工程完成时间 项目实施规模:1000 亩; 工程完成时间:6 个月,即 2010 年 8 月至 2011 年 1 月。 4、项目实施、后续管理、社会效益情况 (1)项目实施情况 a、项目实施地点: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千亩果园 b、项目实施规模及内容: 项目实施规模:1000 亩。 项目实施内容: 项目基地规划、设计; 改造公路主干道 2.79,干道铺沥青 1.1,新修机耕道 1. 4 5,新修步道 2316 米; 铺设引水干管 2.65; 新修 20m调节池 1 口和 200 m高位蓄水池 2 口; 铺设输水干管 1060 米,支管道 2400 米、毛管道 8415 米; 新修小型雨水集蓄蓄水池 117 口,总容积 2100 m; 平整土地 25 亩; 建立标志牌 1 块。 c、项目建设工期计划:6 个月。 d、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d1、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 成立以分管副县长顾永忠为组长,李大琼(县财政局局长)、 涉农部门领导彭泽贤(县农办主任)、杨思模(县农业局局长)、 刘华钧(县果树中心主任)、潘应德(县水利局局长)等为成员的 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实施的协调、监督、督促和检查等 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从江县果树技术 管理服务中心,刘华钧兼任办公室主任。 d2、成立项目实施服务及专项资金管理小组 成立项目实施服务小组,由县果树中心分管生产石寒副主任任 组长,抽调果树中心和县水利局骨干业务为成员,主要负责项目实 施全程的技术指导。资金管理小组由县财政局局长李大琼任组长, 县果树中心分管财务杨政英副主任任副组长,中心财务人员为成员 ,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发挥专项 5 资金的最大效益。 d3、编制切实可行项目实施方案。 (2)项目实施后续管理 加强标准化果园基础设施建后管护工作,是有利于延长工程使 用寿命,实现投资效益的持续发挥,确保项目工程发挥长久效益的 目的。 a、加强管理宣传,树立监管并重的责任意识。主要采取群众会 议、宣传栏、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项目 建后续管工作,做到项目实施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营造一个重 视项目、使用项目、用好项目、管护项目的良好氛围。 b、加强柑桔协会领导能力,充分发挥协会作用。通过大塘村柑 桔协会对项目后续管护工作进行具体运作,由协会进行统一管理, 使协会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c、提倡明晰划片,确立管护主体。本着“谁受益、谁使用、谁 管理”的原则,根据果园立地情况,将果园划分成若干小区,每一 小区为一个管护主体(单位),各个管护主体(单位)内部自行安 排,轮流管护(具体事项由大塘村柑桔协会结合实际进行安排)。 d、村委督促,部门监督。由大塘村村委会督促,从江县果树技 术管理服务中心监督,并协助协会共同做好项目建后管护工作。 e、继续整合资金,对项目工程建后实施长期管护提供资金保障 。 (3)社会效益 6 从江柑桔产业虽已发展 20 余年,但果园科学化、标准化生产尚 未得到推广。随着大塘村千亩果园实施标准化生产基础设施工程的 建成并使用,果园的交通、机耕道、作业道等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果园实现肥水一体化生产管理,生产劳作 质量得到提高,果品品质得到提升,种植效益得到提高。通过项目 的示范作用,将提高从江县群众对果园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进一步认 识,从而提高全县的质量意识、科技意识,带动全县柑桔产业走精 品之路。 5、项目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实施果园有效灌溉面积达 1000 亩,提 高果园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确保旱涝保收,单位产量得到大幅度提 高,果品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优质果比例上升,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带动全县 6 万亩果园逐步推广和运用。 五、项目投资构成及资金来源 (1)申请省财政专项补助资金 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 80 万元。 (2)其他投入资金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104 万元。 7 六、相关部门审核意见 相关主管领导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投 资 概 算 工程总投资 183.54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128.71 万元,设备购置 19.33 万元,安装工程费 3.43 万元,其它 费用 23.33 万元。具体概算如下表: 从江县柑桔标准园创建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表 项目名称 雍里乡大塘千亩果园节水灌溉项目 建设地点 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 编制单位 从江县水利局勘测设计施工队 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 从江县果树技术管理服务中心 1 新修调节池 M 20 2 新修小型蓄水池 M 2100 3 铺设引水干管 m 2650 4 新修蓄水池 2 座 M 200m/座 5 新建首部结构系统 套 2 6 铺设输水干支管道 m 3460 7 铺设毛管 m 8415 8 改造公路干道 Km 2.79 9 新修机耕道 Km 1.5 建设内容 10 新修踏步道 m 2316 8 工程总投资 万元 183.54 建筑工程费 万元 128.71 设备购置费 万元 19.33 设备安装费 万元 3.43 其 中 其他费用 万元 23.33 开工日期 2010 年 9 月初 竣工日期 2011 年 1 月 工 程 投 资 工 期 总有效工期 6 个月 第二章 配套资金承诺书 单位名称 从江县人民政府 项目名称 从江县国家级标准果园 (创建)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负责人 刘华钧 项目类别 种植 省级补助资金 80 万元 承诺配套经费 (大写)壹佰零肆万元整 (小写:104 万元) 9 根据省农委关于做好 2010 年度省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基本农田 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黔农计(2010)68 号】,为支持从江县 国家级标准果园(创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县人民政府研 究同意,承诺为项目提供配套支持经费 104 万元,特此承诺。 从江县人民政府(公章) 二 0 一 0 年八月五日 注:本承诺书一式五份,呈报省农委一份,县人民政府、县财政局、 县农办、县果树中心各执一份。 第三章 从江县柑桔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从江县地处于云贵高原边缘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苗岭山脉南 缘与南岭桂北诸山接壤地带。东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相连,南与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环江自治县毗邻,西与本省荔波、榕江两县 接壤,北与本省黎平县交界。居都柳江中游,处贵州省东南部。全 县国土总面积 3244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1.87%。境内层峦叠 10 嶂,绵延起伏,山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90%。县内土地资源丰富, 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大,宜林宜果山地较多,农业发展的土地后备资 源相当充足。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有中亚热带 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点,丘陵、河谷地带年均温度 18以上, 10年有效积温 5808.5,一月 平 均 气 温 7.8 , 七 月 平 均 气 温 27.6 , 0 年 气 温 7.8 天 , 无霜期 320 天以上,年均降雨量 1195 毫米,具 有 夏 长 冬 暖 , 春 秋 短 , 雨 热 同 季 , 昼 夜 温 差 大 的 特 点 , 非 常 有 利 于 柑 桔 果 实 糖 份 的 积 累 , 素 有 “金 不 置 , 银 不 换 ”小 气 候 之 称 , 是 发 展 柑 桔 种 植 得 天 独 厚 的 生 态 最 适 宜 区 。 从 江 县 自 1975 年 开 始 引 进 优 良 柑 桔 品 种 进 行 试 种 。 1985 年 开 始 大 面 积 进 行 推 广 。 20 多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 极推动下,从江柑桔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面积和产量都名列全省 首位,柑桔产业成为了宣传和推介从江的主要窗口,成为了农村农 民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突破口,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非 常重要的作用。 二、从江柑桔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发展现状 1、面积:全县已建有以椪柑为主的柑桔商品基地 7.05 万亩, 约占全省柑橘总面积的 12%。柑桔商品基地主要分布于该县东南部 13 个乡镇(贯洞、洛香、西山、斗里、丙妹、雍里、谷坪、下江、 停洞、刚边、高增、翠里、庆云) ,桔园覆盖 196 个行政村,342 个 自然寨,种植农户 2.3 万户 13 万人。 2、产量产值:全县柑桔年总产量 2.8 万吨,约占全省柑橘总产 11 量的 15.8%,年创产值 4000 万元。 3、品种结构:全县柑桔商品基地 7.05 万亩,其中椪柑基地 60110.3 亩,占总面积的 85%;夏橙基地 2800 亩,占 4%;从江蜜柚 基地 2350 亩,占 3.3%;脐橙基地 650 亩,占 0.9%;温州蜜柑 1150 亩,占 1.6%;其它水果(梨、杨梅、枇杷、桃、板栗等)种植面积 1635 亩。品种成熟期结构为早熟品种占 5%,中熟品种占 85%,晚熟 品种占 10%。 (二)取得的成效 20 余年来,从江县以“椪柑”为龙头的柑橘生产得到蓬勃发展, 带动了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柑橘产业成为了从江县第一大特色优 势产业,成为了从江县东南部乡镇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柑橘 产业的发展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靠种植柑橘 (主要是椪柑)走上致富路的农户达 1.3 万户 8 万余人。 1、取得的荣誉: 从江椪柑于 1989 年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1993 年在 泰国曼谷“93 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获“金奖” 。从江蜜柚于 1998 年获全国第五次柚类评比“金杯奖”和“优质柚 类奖” 。从江夏橙于 2001 年获“贵州省优质农产品”称号。从江太 田椪柑和夏脐橙于 2003 年在首届贵州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上同时获 得首届贵州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名牌农产品”荣誉。 1999 年,从江县被林业部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果林(椪柑)之 乡” 。2004 年 1 月,从江县雍里等 21 个村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产 12 地认证” ;同年 4 月,都柳江牌从江椪柑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局原产地认证,同年 11 月,从江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业部南亚热 带作物(柑橘)名优基地” 。2009 年 12 月“从江椪柑”取得了地理 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权。 2、产业发展效益 (1)经济效益 2009 年,全县柑桔年总产量为 2.8 万吨,产值达 4000 万元, 种植农户户均增收 1793 元。20 多年来,从江柑桔产业累计创造产 值近 50000 万元,2004 年以前创造特产税 7500 万元,靠种植柑桔 (主要是椪柑)走上致富路的农户达 1.3 万户 10 万余人。柑桔产业 成为了我县东南部乡镇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贯洞镇宰门、 腊全、腊水三村是种植柑橘走上致富路的典型代表,三村的 600 多 户侗族人家果园面积发展到近 4000 亩,年产鲜果 400 万公斤以上, 年产值 560 万元,户均种果收入 9300 余元,椪柑被誉为当地的“摇 钱树、致富果” 。 (2)社会效益 经过 20 年的发展,柑桔产业成为了从江县第一大特色优势产业, 成为从江县东南部乡镇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柑桔产业的蓬勃 发展,带动了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盖起了“椪柑楼”3000 余栋,90% 以上果农用上了彩电,80%以上果农用上 VCD(DVD) ,40%以上的果 农使用了液化汽,50%以上的果农用上了手机,70%以上的柑橘种植 村寨实现了水、电、路三通。柑桔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县内运输、 13 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从江 知名度,为推动全县社会经济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周边县市 甚至全省的山区综合农业开发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3)生态效益 从江县果园开发多以山地为主,柑桔属多年生常绿果树,大量 发展柑桔园建设,既可美化环境,又防止土壤流失,还净化了空气, 有效地保护了从江生态环境。 三、作法和经验 1、认真试验,科学论证。从江是个山区县,地处偏远,社会经 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薄弱。解放前,从江柑橘主要是群众在 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全县柑橘种植面积不足百亩,产量不超过 5000 公斤,但是下江产的黄果却久负盛名。从江的决策层充分认识到了 从江的潜力和优势,及时提出了“希望在山,致富在果”的思路,适 时地制定了“长抓林、中抓果,近抓温饱”的治县方针。自 1975 年 开始,从江县开始引进优良柑橘品种进行试种观察。通过长时间的 品种试验,鉴选出了表现良好的椪柑、沙田柚等品种,并总结出了 一套“水平梯土,深沟压绿改山” 、 “大苗带土上山”等山地种植柑 橘技术。从 1985 年开始,从江县柑橘开始走上了商品化发展的道路, 1986 年至 1987 年两年间,全县新增柑橘种植面积 4000 余亩。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从江已成为了贵州省重要的柑桔生产基地。 2、积极引导,大力扶持。为鼓励并大力扶持农民开发新基地, 推进产业加快发展,从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对柑桔产 14 业进行大力扶持。据统计,20 多年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近 3000 余 万元。这些资金的注入,对从江柑桔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非常重 要的促进作用。 3、健全体系,强化服务。从 1989 年开始,从江县成立了专门 从事果树技术服务的果树技术服务队(后更名为果树技术管理服务 中心) ,建立了专门从事技术指导、科研试验和营销服务的技术机构, 并在有柑桔商品基地的十三个乡镇设立了果树技术服务站,拥有了 全省人数最多的果树技术服务队伍,技术服务网络全面覆盖所有柑 桔种植区域,加快了柑桔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的步伐,使县内柑 桔种植技术水平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 4、制定规划,科学发展。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江县从 “生态立县”战略出发,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中、 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引 导果农坚持稳步发展从江椪柑优势特色品种,同时兼顾其它名、特、 优、新品种,适时淘汰一些品质表现不好,竞争力不高的品种,使 产业发展长期保持较顽强的生命力。 5、扩大宣传,打造名牌。一是组织名、特、优、新果品参加省 内外的各类展示展销会、推介会、招商会、农产品节等;二是通过 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三是举办“从 江椪柑节”或“侗族大歌节” ,集中宣传从江果品。通过宣传,扩大 了从江果品影响,提高了果品的知名度,树立了品牌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 15 ( 一 ) 果 园 立 地 条 件 差 , 基 础 设 施 薄 弱 。 由 于 从 江 地 处 山 区 , 山 地 坡 度 较 大 , 全 县 95%以 上 果 园 是 山 地 果 园 , 农 业 生 产 条 件 差 。 加 上 缺 乏 资 金 投 入 , 大 部 分 果 园 基 础 设 施 非 常 脆 弱 , 尤 以 水 利 设 施 更 为 突 出 , 很 多 果 园 是 名 副 其 实 的 “望 天 园 ”。 而 从 江 “秋 旱 ”天 气 十 分 频 繁 , 此 时 正 值 果 实 彭 大 期 , 干 旱 对 柑 桔 产 量 和 品 质 的 影 响 巨 大 , 柑 桔 产 业 抵 御 自 然 灾 害 的 能 力 很 弱 。 ( 二 ) 品 种 结 构 不 合 理 , 难 以 适 应 市 场 需 要 。 一 是 品 种 单 一 , 主 要 以 椪 柑 为 主 , 占 全 县 果 树 总 面 积 的 85%以 上 , 其 它 柑 桔 品 种 如 柚 类 、 橙 类 和 时 令 水 果 所 占 比 重 偏 小 。 二 是 成 熟 期 过 于 集 中 , 在 1112 月 成 熟 的 占 95 左 右 , 市 场 需 求 量 大 的 春 夏 时 鲜 果 和 柑 桔 早 、 晚 熟 良 种 缺 乏 , 不 能 满 足 周 年 均 衡 供 应 , 同 时 也 容 易 造 成 产 品 滞 销 、 烂 市 。 三 是 鲜 食 品 种 比 重 过 大 , 适 宜 加 工 的 品 种 很 少 , 没 有 形 成 产 业 化 的 加 工 原 料 生 产 基 地 。 ( 三 ) 采 后 处 理 滞 后 , 附 加 值 低 。 从 江 柑 桔 以 统 货 鲜 销 为 主 , 不 少 残 次 果 、 病 虫 果 混 杂 销 售 , 大 大 降 低 了 商 品 的 质 量 。 清 洗 、 分 级 、 打 蜡 、 包 装 等 商 品 化 处 理 尚 未 得 到 推 广 普 及 , 没 有 形 成 良 好 的 产 业 链 , 果 品 附 加 值 低 , 生 产 效 益 难 以 充 分 发 挥 , 极 大 地 制 约 了 柑 桔 产 业 发 展 。 ( 四 ) 市 场 营 销 薄 弱 , 缺 乏 竞 争 力 。 从 江 柑 桔 销 售 以 “单 门 独 户 , 分 散 经 营 ”为 主 , 各 自 为 阵 , 销 售 组 织 化 程 度 不 高 , 难 以 形 成 组 团 出 击 、 集 中 打 响 品 牌 的 合 力 。 销 售 领 域 主 要 限 于 省 内 局 部 市 场 , 新 兴 市 场 的 开 拓 能 力 较 差 , 从 事 营 销 的 大 多 是 一 些 实 力 较 小 的 个 体 商 户 , 没 有 健 全 的 柑 桔 市 场 营 销 网 络 , 抗 御 市 场 风 险 能 力 弱 , 缺 乏 强 大 的 市 场 竞 争 力 。 五、今后的发展方向 16 (一 )将 品 质 提 升 作 为 提 高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手 段 。 进 入 本 世 纪 以 来 , 随 着 全 国 柑 橘 面 积 的 快 速 扩 张 和 产 量 的 直 线 上 升 , 市 场 供 求 关 系 发 生 了 逆 转 , 产 品 由 卖 方 市 场 转 变 为 买 方 市 场 , 加 之 我 国 加 入 WTO 后 洋 水 果 的 冲 击 , 广 大 消 费 者 选 购 的 余 地 大 了 , 加 上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 对 果 品 质 量 的 要 求 也 进 一 步 提 升 , 同 时 由 于 柑 橘 产 量 多 、 且 品 种 单 一 、 成 熟 期 集 中 , 已 经 出 现 结 构 性 过 剩 和 季 节 性 过 剩 , 卖 难 问 题 日 渐 突 出 。 从 江 柑 橘 产 业 也 同 全 国 一 样 , 面 临 着 卖 难 的 严 峻 形 势 。 因 此 , 从 江 柑 桔 产 业 今 后 的 发 展 , 必 须 在 “量 ”的 基 础 上 , 实 现 “质 ”的 提 升 , 以 品 质 以 竞 争 中 取 胜 。 (二 ) 将 结 构 调 整 作 为 当 前 产 业 发 展 的 重 要 任 务 。 在 结 构 调 整 上 , 要 加 大 力 度 。 继 续 坚 持 以 椪 柑 为 主 , 积 极 引 进 具 备 优 势 的 其 它 柑 桔 品 种 和 适 销 对 路 的 春 夏 时 令 鲜 果 和 干 果 , 调 优 调 活 全 县 果 树 品 种 结 构 , 做 到 淡 旺 季 节 均 有 水 果 上 市 , 丰 富 果 品 供 应 , 改 变 从 江 果 树 产 业 椪 柑 一 支 独 秀 的 生 产 现 状 , 实 现 柑 桔 产 业 向 以 柑 桔 为 主 的 果 树 产 业 的 转 型 和 优 化 升 级 。 ( 三 ) 将 标 准 化 生 产 作 为 技 术 的 主 攻 方 向 。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从 江 椪 柑 已 颁 布 实 施 , 今 后 要 把 标 准 化 生 产 技 术 贯 穿 于 生 产 的 每 一 个 环 节 , 重 点 在 标 准 化 育 苗 、 高 标 准 建 园 、 生 草 栽 培 、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治 、 保 花 保 果 与 疏 花 疏 果 、 标 准 化 修 剪 、 商 品 化 处 理 等 环 节 上 下 功 夫 , 全 面 实 施 良 好 的 农 业 操 作 规 范 ( GAP) , 尽 快 建 成 全 国 柑 橘 标 准 化 示 范 基 地 和 示 范 区 , 提 升 我 县 柑 橘 质 量 安 全 水 平 和 市 场 竞 争 实 力 。 ( 四 ) 将 完 善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作 为 提 高 效 益 重 要 措 施 。 从 江 县 95% 以 上 果 园 是 山 地 果 园 , 果 园 立 地 条 件 普 遍 较 差 , 加 上 农 户 缺 乏 资 金 投 17 入 , 90%以 上 果 园 没 有 灌 溉 设 施 , 是 名 副 其 实 的 “望 天 园 ”。 而 从 江 县 历 年 “秋 旱 ”天 气 十 分 频 繁 , 此 时 正 值 果 实 彭 大 期 , 干 旱 对 柑 橘 产 量 和 品 质 的 影 响 巨 大 。 因 此 , 山 地 柑 橘 园 在 实 施 坡 改 梯 、 果 园 种 草 、 覆 盖 树 盘 、 提 高 保 土 、 保 肥 、 保 水 能 力 的 同 时 , 加 大 果 园 灌 溉 设 施 建 设 力 度 , 搞 高 抵 御 自 然 灾 害 能 力 , 是 确 保 产 量 , 提 升 质 量 , 增 加 效 益 的 重 要 措 施 。 ( 五 ) 将 集 约 化 经 营 作 为 提 升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途 径 。 今 后 要 淘 汰 一 批 立 地 条 件 差 、 管 理 粗 放 的 桔 园 , 扶 持 一 批 立 地 条 件 好 , 优 势 突 出 的 桔 园 。 采 取 合 法 的 形 式 将 土 地 向 懂 管 理 , 有 实 力 , 善 经 营 者 集 中 , 提 高 集 约 化 经 营 水 平 , 彻 底 解 决 桔 园 “三 低 ” ( 产 量 、 质 量 、 效 益 ) 问 题 , 由 粗 放 数 量 型 向 质 量 效 益 型 转 变 , 引 导 全 县 柑 桔 产 业 走 精 品 之 路 。 ( 六 ) 将 观 光 果 园 建 设 作 为 提 高 种 植 效 益 的 新 途 径 。 种 植 果 树 不 仅 能 保 护 水 土 , 绿 化 家 园 , 而 且 春 季 花 香 宜 人 , 秋 季 果 实 诱 人 , 与 苗 侗 村 寨 构 成 一 幅 自 然 美 景 。 今 后 , 我 县 应 建 设 一 批 生 态 旅 游 观 光 果 园 , 吸 引 游 客 到 果 园 休 闲 娱 乐 和 旅 游 观 光 。 在 旅 游 村 寨 每 户 农 户 房 前 屋 后 种 植 三 五 株 桃 、 李 等 果 树 , 桃 李 花 开 既 可 以 点 缀 景 点 , 结 果 后 又 可 增 加 一 些 旅 游 商 品 , 可 谓 一 举 两 得 。 果 树 与 旅 游 产 业 的 结 合 , 既 宣 传 推 介 了 果 树 产 业 , 又 带 动 促 进 了 旅 游 产 业 发 展 , 可 实 现 一 业 兴 百 业 旺 , 走 出 一 条 互 相 促 进 、 良 性 发 展 之 路 。 第四章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18 一、工程概况 从江县位于云贵高原边缘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苗岭 山脉南缘与南岭桂北诸山接壤地带,全县国土总面积 3244 平方公里。项目选建在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该村位于从 江县城西南面,距县城 11 公里。该村是一个苗族聚居村, 是2005 年度人物、2006 年度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李春燕的家乡。该村柑桔基地连片面积达 1113 亩,因 而被称为“千亩果场” 。该果场 2002 年开始投产,2009 年 亩均产量 1545 公斤,总产量 171 万公斤,总产值 206 万元。 2009 年该果场被列为全国标准果园创建示范基地。自 2009 年来,已完成路面扩宽工程 1.2 千米,硬化果园步道 766 米, 完成蓄水池建设 26 口共 265 立方米。但是,由于果场面积 较大,原有的果园道路及水池无法满足生产需要。本次节 水工程灌溉项目主要解决雍里乡大塘村千亩果园灌溉问题, 工程规模为:改造公路主干道 2.79km,干道铺沥青 1.1km,新修机耕道 1.5km,新修步道 2316m;铺设引水干 管 2.65km;新修 20m调节池一口和 200m高位蓄水池两口, 铺设输水干管 1060m,支管道 2400m、毛管道 8415m;新 修小型雨水集蓄工程蓄水池 117 口,总容积 2100m3。 二、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技, 19 完善设施,打造基础设施先进科技型、果品质量安全效益 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标准果园。 (二)设计构想 由于果园内无水利设施,无引水蓄 天然径流条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降雨。根据雨水集蓄 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雨水集蓄灌溉应采用节水灌溉方法, 即灌溉用水量应在节水灌溉的前提下,根据当地降雨量 经济作物的需水规律和可能集蓄的雨水量,采用非充分灌 溉的原理,分析确定影响作物生长关键缺水期及需要补充 灌溉的次数每次补灌量,进行关键期补水灌溉的灌溉制 度。设计中全面贯彻灌区节水灌溉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节 水增效为目的,积极推广应用喷(滴)灌先进技术和材料, 做到工程实施方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管理 运行方便。由于规划区缺乏实测资料,查规范得果树采用 小管出流灌灌水次数为 36 ,灌水定额 1015m 3/亩。 (三)总体布局 项目有效灌溉面积为 1000 亩,其中 安装节水喷(滴)灌系统 200 亩,修建雨水集蓄工程 800 亩,建立小水池 117 口共 2100 立方米。 (详细布局见贵 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果园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图集中 雍里乡大塘村典型节水灌溉工程总体平面布置图) 1、 喷灌区典型工程(100 亩) (1)灌溉制度拟定 灌水定额 m=0.1H( 1- 2)/ 20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 土壤容重(g/cm 2); H计划湿润层深度(cm); 1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重量百分比); 2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重量百分比) ; 喷洒水利用系数;平均风速小于 2.5m/s,取 0.85;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得灌水定额为: m=54.96(mm) 合 Mo=2/3m=2/354.96=36.64(m3/亩) 灌水周期 灌水周期采用“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中(3.0.2- 2)式计算: T=m/w 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日); w日需水量,mm/d,取灌水临界期的平均日需水 量,其它符号同前。 则有:T=54.96/50.85=7.78(日) 取 T=8 日。 设计流量确定 AM 0Q=- Tt 式中:灌溉水利用系数; A灌溉面积(亩); 21 Q设计流量(m 3/s); t每日工作小时数(h); 经计算:所需流量为 Q=22m3/h。 2、滴灌区典型工程(100 亩) (1)基本参数 设计保证率:不低于 85% 灌溉水的利用率:0.95 设计系统的日工作小时数:22h 滴灌设计土壤湿润比(P):40% 设计耗水强度(Ea): 6.0mm/d (2) 灌溉制度 设计灌水定额:根据资料计算如下 m=0.1zP(max-min) 田 / =0.11.460.8400.222/0.95 =21.64mm 22m 3/hm2(14.67 m3/亩)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 mm; 土壤容重 g/cm3; z计划土壤湿润层深度 m; P湿润比 %; max、m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上限(按田间持 水量的 85%计)、下限(按田间持水量的 65%计); 22 灌溉水利用系数。 此灌水定额为作物需水高峰期的值(落花落果期的灌水定 额)。 设计灌水周期: T=(m/Ea)* =(22/6.0)0.95=3.5(天)4(天) 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 d; Ea设计耗水强度 mm/d。 此值为作物需水高峰期的灌水周期。 (3)毛管设计 滴灌带选型: 滴灌带选用单翼迷宫式滴头,当滴头间距 0.3m,滴头流 量 q=2.1L/h 时,q=0.502h 0.607。 毛管与滴头间距的确定 柑桔种植模式为一管 2 行 30 列,滴灌带选用内径为 16.5mm 的 Pe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以该产品的参数进行设计。 模式:一根毛管灌两行柑桔,滴灌带间距 4m,滴头间距 0.3m,滴头流量 2.1L/h,流态指数 X=0.615; 3、雨水集蓄工程 (1)用水量计算:由于规划区缺乏实测资料,查规范 得果树采用小管出流灌灌水次数为 36,灌水定额 1015m 3/亩,灌溉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23 每亩土地全年灌溉水量 M d= (N-0.667P e-We)/ 式中 M d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年灌溉定额,m 3/ 亩; 非充分灌溉系数,取0.30.6; N作物或果树的全年需水量,m 3/亩; P e作物生育期有效雨量,mm ; W e播前土壤中的有效储水量,可根据实 测资料,在无实测资料时,可按(0.150.25)作粗略 估计; 灌溉田间水利用率,可取 0.80.95。 M d0.45(48-0.6670.8-0.248)/0.85=20.05m 3/ 亩 由上述公式求得每亩土地全年灌溉水量20.05m 3,则800 亩所需灌溉水量为16040 m3。 (2)集雨水量分析 供水保证率 根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雨水集蓄利用工 程用于集雨灌溉的保证率为5075%,本项目区取灌溉保证 率为75%。 集流面集雨效率 24 果园植被发育良好,可利用自然坡面作为集流面,由 于该项目区缺乏实测资料,根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 范查得2545%,取40%。 集流面面积的计算 果园利用自然坡面作为集流面,由于所在区缺乏实测 降雨量资料,流域内年来水量根据从江等值线图查算,据 从江县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查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 量为1195mm,据从江多年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差系数等值图, 查Cv为0.19,C s/Cv=2.0,则保证率为75%的降水量为888.00 mm。 计算本工程集流面积按下公式: pinii WkS101 式中: W一种用途的年供水量,m 3; i第i种材料的集流面面积,m ; Pp保证率为P时的年降雨量,mm ; Ki第i种材料的年集流效率(小数) ; N材料种类数。 求本工程集水量为16040m 3所需的集流面 1(100016040)/(888.000.4)=45157 m 水量平衡分析及工程规模确定 A 水量平衡分析 根据已求得的年总需水量为16040 m3,所需集雨面积为 25 45157 m (67.73亩) ,项目灌区为800亩,集水量远满足供 水量。 B 工程规模确定 蓄水工程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1KWV 式中:蓄水容积,m 3; 全年供水量,m 3; a蓄水工程蒸发、渗漏损失系数,取 0.50.1; K容积系数:半干旱地区,灌溉供水工程 可取0.60.9;湿润、半湿润地区可取0.250.4。 35461.03mV 根据上述计算的蓄水容积,拟建 260 个蓄水池,其中 蓄水池容积为 50 m3的 35 个,蓄水池容积为 20 m3的 135 个,蓄水池容积为 10 m3的 90 个。 (四)工程设计 项目区规划面积 74.2 公顷(1113 亩),根据微灌工程技 术规范(GB/T50485-2009)要求,由下式可计算出系统所 需流量: A=Qt/10Ia(无淋洗要求时,I a=Ea) 水量平衡计算 26 A (hm2) Q (m3/h) T (t/d) Ia (mm) (%) 74.2 213.01 22 6.0 95 经计算系统所需流量为 213.01m3/h,取 214m3/h 作为系 统设计流量。 (五)水源 地表水拟定采用岜沙山塘,其引用流量为 7.2m3/h 和岜 沙人饮引水管道破口,其引用流量为 9.5m3/h,总引用流量 为 16.7。因此不能满足 74.2hm2的灌溉水量,只能保障典 型灌溉区的灌溉水量要求。 三、技术经济指标 (一)社会效益 从江柑桔产业虽已发展 20 余年,但科学灌溉技术尚未 得到推广普及。雍里乡大塘村千亩果场节水灌溉工程的建 成使用,将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另外,其节水增 产灌溉农业模式的轰动效应,将带动从江发展节水灌溉的 积极性,为今后大面积、高质量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供 借鉴经验和技术措施。 (二)经济效益 使用了节水灌溉工程设施之后,柑桔用水量减少、省 工、省力、省时等一系列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随之带来 的是增产、增收,有效地降低成本,极大的提高果品品质 27 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了果场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果场 向着高科技、高产、稳产、绿色食品等标准化果园方向发 展。 对拟建有节水灌溉工程等基础设施的果园和未建任何 基础设施果园作比较:(以下均以亩栽 60 株的 10 年生树 龄测算) 。 建有设施的果园年亩产 2500 公斤,其中:7.0以上 的果实占总产量 80%以上,6.5以上的果实占总产量的 15%以 上。按 2009 年从江县境内就地出售价平均每公斤 1.8 元计 算,亩收入 4500 元,按实施 1000 亩果园的项目配套设施, 年总产量 450 万公斤,产值 450 万元,除去农药、化肥、 人工费用等 108 万元,年纯收入 342 万元。而未建有配套 设施的年亩产 1800 公斤,按未建有配套设施 1000 亩果园 计算总产量为 180 万公斤,但由于缺水,果实偏小,外观 差,按市场价每公斤 1.00 元计算,总产值 180 万元,除去 年内总投资 96 万元,年纯收入为 84 万元,前者比后者收 入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三)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可起到以下作用:1、供水能力得到保 证,可使树体强健,枝叶茂盛,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2、 通过集蓄雨水,可减少水土流失。3、公路沿线果园形成自 然的绿化带,可美化环境。4、可以以果观光,形成自然的 旅游景点。 28 四、施工组织设计 雍里乡大塘村千亩果园节水灌溉工程是灌溉配套项目。 主要建设项目是管道铺设、小型蓄水池及沉淀池修建、果 园喷(滴)灌管网布设、管网配套和管护设施建设。 管道工程施工战线较长,工点集中,相互干扰较小, 可全面铺开、同时开工。根据工程地质状况、施工材料运 距及管道地形状况,主要以土石方开挖、回填,管道运输 及铺设,浆砌石砌筑和砼浇筑工程为主。整个工程施工以 人工为主,机械为辅。 工程总体计划六个月完成,即从 2010 年 9 月初动工修 建,到 2011 年 1 月竣工结束。工期计划见下表。 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千亩果园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工期计划表 建 设 时 间建设内容 2010 年 8 月 2010 年 9 月 2010 年 10 月 2010 年 11 月 2010 年 12 月 2011 年 1 月 备注 规划设计 购置材料 修建水池、 主干道、 机耕道、步道、喷 灌、滴灌 等 安装 试运行 检查验收 29 四、项目概算 (一)投资概算 工程总投资 183.54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128.71 万元,设备购置 19.33 万元,安装工程费 3.43 万元,其它 费用 23.33 万元。具体概算如下表: 从江县柑桔标准园创建投资概算 项目名称 雍里乡大塘千亩果园节水灌溉项目 建设地点 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 编制单位 从江县水利局勘测设计施工队 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 从江县果树技术管理服务中心 1 新修调节池 M 20 2 新修小型蓄水池 M 2100 3 铺设引水干管 m 2650 4 新修蓄水池 2 座 M 200m/座 5 新建首部结构系统 套 2 6 铺设输水干支管道 m 3460 7 铺设毛管 m 8415 8 改造公路干道 Km 2.79 9 新修机耕道 Km 1.5 建设内容 10 新修踏步道 m 2316 工程总投资 万元 183.54 建筑工程费 万元 128.71 设备购置费 万元 19.33 设备安装费 万元 3.43 其 中 其他费用 万元 23.33 开工日期 2010 年 9 月初 竣工日期 2011 年 1 月 工 程 投 资 工 期 总有效工期 6 个月 (二)资金使用计划 工程总投资 183.54 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 80 万元 30 用于建微喷滴灌、步道工程、土地平整、标志牌等工程, 县级配套资金 104 万元,用于干道建设、小水池建设等工 程建设具体使用计划如下: 从江县柑桔标准园创建与资金使用计划表 单位:万元 投资概算 资金来源编 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单位 单价 数量 投入资金 省级资金 县级配套资金 备注 一 建筑工程 125.576 1 输线管线开挖 1.659 2650 米 2 分水池 1.927 20 方 1 座 3 微喷、滴灌高位 水池 13.655 400 方 2座 4 微喷、滴灌干支 管线开挖 2.196 8265 米 5 步道工程 14.684 2316 米 6 干道工程 31.670 7 土地平整项目 亩 800 25 2.000 8 工程标示牌 块 11000.00 1 1.100 9 雨水集蓄小水池 工程 方 56.685 总容积 2100 方 二 微滴、喷灌首部 设备购置 套 12300.0 2 2.460 2.460 三 金属结构设备及 安装 28.733 1 管道材料费 16.869 2 管道安装费 3.430 3 管道配件 8.434 含微喷头 65 个 四 其他工程及费用 14.895 1 建设单位管理费 9.405 2 科研勘测设计费 5.490 五 工程基本预备费 8.74 8.240 0.5 六 临时工程 3.135 3.135 合 计 183.54 79.789 103.75 1 五、组织保障 (一) 成立项目领导协调小组。主要负责项目建设过 31 程中的部门协调、人员调配、资金整合、措施落实、检查 督促等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组 长:顾永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李大琼(县财政局局长) 彭泽贤(县农办主任) 杨思模(县农业局局长) 刘华钧(果树中心主任) 潘应德(县水利局局长) (二)成立项目技术实施小组。在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 下,具体负责项目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技术实施、 技术指导、资料整理、验收总结等工作。 组 长:石 寒(县果树中心副主任) 成 员:杨永翔(农艺师) 梁繁荣(农艺师) 黄华宾(工程师) 陆伟英(农艺师) 银鸿英(农艺师) 粟 睿(助理农艺师) 吴开庭(助理农艺师) 陆 谚(助理工程师) (三)成立项目财务小组。具体承担项目资金的帐务往 来、合理使用、财务报表等监管工作。 组 长:李大琼(县财政局局长) 副组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