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业结构(教案)_第1页
优化农业结构(教案)_第2页
优化农业结构(教案)_第3页
优化农业结构(教案)_第4页
优化农业结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教案) (塔西河 乡副乡长 张民) 一、塔西河乡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略)塔西河乡属于农牧业乡 。优化产业结构,增加 农牧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农业结构调整对我乡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 要组成部份,是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是释放结构 能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 要保证。几年来,我乡农业结构取得了重要进展,农业结构调整 对我乡经济结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一)调整农业结构是塔西河乡发展经济 的需要。塔西河乡是 一个农牧业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一直决定着我乡经济发展的 全局。据查二 0 一零年我乡一产经济总收 5082 万之中,农业收 入占 48%以。我 乡国民 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决于农 业结构的改变。 (二)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牧民增收奔小康的关 键。通过几 年的农业结构调整,我乡二 0 一一年粮经比例为 35:65。乡党委、 政府积极引进经济作物,如种植制种玉米 3600 亩,土豆 850 亩, 棉花 1800 亩,蔬菜 3000 亩。大大地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仅 2011 年度冬季玉米制种收入 600 多万元。平均每户收入 5000 多元, 人均 1200 元收入,占人均纯收入(9015 元)的七分之一。保证农 牧民收入稳定增长。 (三)农业结构调整是二十一世纪农村 经济的内在要求。随着 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农 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是我乡经济生 活己进入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阶段,农业结构调整顺应消费结 构的变化而变化。二是市场供求关系正发生变化,卖方市场已经 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及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农 村大量的传统产业必须相应调整。 三、农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农业结 构的现状 农业结构调整从一九九二年至今的二十年,九二年党中央提 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结构开始进入发市场为导向,以 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满足市场要求为目标的新阶段,市场销路好 的农产品和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迅速发展。如我乡的皱皮菜辣 的种植在农业结构中起到主导作用,由政府引导产品推向市场, 农牧民收入可观,但未持续几年以失败告终。从九八年起纯属牧 业乡的塔西河乡,农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主要是饲料玉米、小麦、 饲草两大产业,但由气候土壤、水利基础条件不到位,产量较低, 效益较少,基本种植产品主要自用,随着近年来经济作物效益年 年增加,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棉花、番茄、制种玉米、土豆、胡萝 卜、洋葱等蔬菜价格较好,面积大大增加,由原来的小面积种植 增加到现在的近万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乡农业结构调整是势 在必行,积极引进公司,采取“政府+公司+农牧民” 的形式,进行 产品结构调整。2006 年在试验 278 亩玉米制种成功后,逐年进行 推广种植,到 2011 年发展到 3600 亩,每亩收入 1800 元左右,纯 收入每亩 1000 元以上,给农牧民带来实惠,也是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的结果。 (二)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发展农业 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 保证市场供给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看,农业结构长期积 累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农业结构与市场消费、农牧民增收的要 求还很不适应,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劳动 者素质低,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全局利益。现我乡冬季玉米 制种实施五年时间,但农牧民不遵守合同,没有信任,出现一些 违反公司合同的现象。二是农产品质量不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 需求,品种单一;三是农牧民不能有效地进入市场,农产品销售 不畅,价格低迷;四是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 牧民收入增幅减缓;五是自然资源还未充分挖掘,还未形成经济 效益;六是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我乡 2010 年第三产业总 收入 1470 万元,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 5082 万元的 28.9%,特 别向外输出劳动力收入 950 万元,旅游、运输、餐饮手工、民族食 品等总收入 500 万元,但水平和层次较低。总之,产生这些问题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农业结构不合理。 四、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及设想 通过调查全乡农业结构调整的情况, 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生 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后,农业生 产结构的调整,也就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结构的调整。在这 个过程中,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调整结构,这龙头企业提供所需 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需求,这农业结构调整提供 市场、技术、资金支持,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的水平,优化农业结构, 增加农牧民收入,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功能的 强弱,关键在于龙 头企业实力的强弱。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 动作用就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国 家有关规定,对龙头企业要在税收、信贷、出口等方面给以扶持。 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它们对农 业结构调整的带动、支持能力。应选择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大型农 产品加工企业和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企业,进入农业产业 化经营行列,充当龙头企业,发挥它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 和支持作用。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类型的龙头企业 的发展,防止重复建设,以合理的龙头企业结构带动农业结构的 组合和优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以利于农业各部门、各产业均衡发展,形成科学的农业区域结构。 (二)采取“公司加农户” 、“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农业结 构调整 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公司加农户” ,进 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 经营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提 倡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同农户签定订单,这样可以将市场 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规模等 的具体要求,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和导向。农牧民按照订单 的约定来安排农产品生产,可以使生产结构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 从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 资源。加强“ 合同”和 订单的管理, 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履 约率。 (三)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农产品基地生 产结构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 “第一车间”。实行农业 产业化经营后,要发挥市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搞好农产品 生产基地的结构调整,要根据市场和龙头企业需要,合理确定主 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挥龙头企业在 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在农产品基地的普及和推 广。要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技水平,依 靠科技带动品种结构、品质结构调整。要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农田 水利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搞好储藏、保鲜、运输、供电、通 讯等设施建设,以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农产品生产 基地要健全市场网络,开辟农产品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销售环 境。 (四)运用利益机制调动农户调整农业结 构的积极性 农户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主体,也是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 车间”的经营 主体。只有正确 处理农户与 龙头企业间的利益关系, 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才能按照市场和龙头企业的要求,积极搞 好农业结构调整。公司带农户,重要的是要靠利益纽带去带动。 因此,龙头企业要逐步与农户建立“利益均沾、 风险共担” 的利益 机制,保护农牧民利益,调动农牧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一 是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要按订单或“合同 ”收购,合理定价,以 质论价,决不要压级压价,限收拒收。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