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湘江烈士纪念碑园_第1页
广西湘江烈士纪念碑园_第2页
广西湘江烈士纪念碑园_第3页
广西湘江烈士纪念碑园_第4页
广西湘江烈士纪念碑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水师军品 2 发帖于:陆军论坛 发布时间:2007-11-15 20:52:58 复制链接 收藏 查看原帖 【共 1条评论】【浏览 109IP】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位于兴安县西南部。一九九六年元月正式开放。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1934年中央红军 8万多人在连续冲破敌人 3道 封锁线后,于 11月到达湘桂境。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突破封锁,渡过湘江 向贵州转移。 该园于 1996年 1月在广西兴安县建成。山顶主碑由三支步枪组合造型的碑体,寓意“枪杆 子里面出政权”。主碑中心圆拱形建筑之下,3 个角分别 塑有青年红军、女红军、老游击 队员雕像。碑园中大型群雕特别引人注目,4 个不同年龄的男女头像象征着红军将士的英 雄群体。头像间有“红军、送别、长征、渡 江、永生”五组浮雕,生动地再现了突破湘江 战役中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惨情景。整个纪念碑布局新颖,创意独特。小型园林与大型雕 塑合理配置,集瞻仰性与游览 性于一体,其中群雕在规模上为全国烈士雕塑之最,具有撼 人心魄的强大感染力。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 年月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共万余 人,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长征,先后突破敌人三道防线,于月底到达湘江江畔的 兴安、 泉州、灌阳一带,中央红军在湘江两岸同尾追、夹击、堵截之敌展开殊死战斗,在战斗中 红军伤亡过半。月初中央红军渡过湘江,胜利的突破了敌人第四 道封锁线,向贵州挺 进。 碑园占地一百二十亩,气势恢宏,800 立方米的红军群雕堪称全国纪念性群雕之 最,园区还建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灵湖路、双灵路将红军碑园与灵渠紧密相连, 构成兴安最重要的灵渠、乐满地、红军碑园旅游风景区。 em004 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走 进 气 势 雄 伟 的 烈 士 碑 园 , 看 着 具 有 极 高 艺 术 感 染 力 的 大 型 雕 塑 , 您 会 看 到 湘 江 战 役 中 那 场 血 与 火 、 生 与 死 、 存 与 亡 的 一 幅 幅 历 史 画 面 。 头 像 间 有 “红 军 、 送 别 、 长 征 、 渡 江 、 永 生 ”五 组 浮 雕 , 生 动 地 再 现 了 突 破 湘 江 战 役 中 惊 天 地 、 泣 鬼 神 的 悲 惨 情 景 。 整 个 纪 念 碑 布 局 新 颖 , 创 意 独 特 。 小 型 园 林 与 大 型 雕 塑 合 理 配 置 , 集 瞻 仰 性 与 游 览 性 于 一 体 , 其 中 群 雕 在 规 模 上 为 全 国 烈 士 雕 塑 之 最 , 具 有 撼 人 心 魄 的 强 大 感 染 力 。 1934 年 10 月 , 中 央 红 军 8 万 多 人 撤 离 中 央 苏 区 , 连 续 突 破 敌 人 三 道 封 锁 线 后 , 于 11 月 下 旬 进 抵 湘 桂 边 境 。 这 时 , 蒋 介 石 调 集 30 万 大 军 在 湘 江 以 东 地 区 ( 兴 安 县 、 全 州 县 、 灌 阳 县 一 带 ) 布 下 了 号 称 “铁 三 角 ”的 第 四 道 封 锁 线 , 试 图 将 中 央 红 军 全 歼 在 此 。 面 对 生 死 存 亡 的 危 境 , 红 军 将 士 浴 血 奋 战 7 昼 夜 , 以 折 损 过 半 的 惨 重 代 价 分 别 由 兴 安 县 的 界 首 、 全 州 县 的 大 坪 、 凤 凰 咀 等 主 要 渡 江 点 突 破 湘 江 。 之 后 , 中 央 红 军 一 、 二 纵 队 在 其 他 军 团 的 继 续 掩 护 下 , 进 入 兴 安 县 华 江 乡 和 金 石 乡 , 艰 难 翻 越 红 军 长 征 以 来 的 第 一 高 峰 老 山 界 , 尔 后 向 云 贵 川 挺 进 。 可 以 说 , 没 有 红 军 突 破 湘 江 的 成 功 , 就 不 会 有 红 军 二 万 五 千 里 长 征 中 四 渡 赤 水 、 巧 渡 金 沙 江 、 飞 夺 泸 定 桥 , 以 及 爬 雪 山 、 过 草 地 这 些 气 吞 山 河 、 可 歌 可 泣 的 革 命 历 程 , 乃 至 共 和 国 的 建 立 。 1984 年 , 著 名 随 军 老 作 家 魏 巍 重 走 红 军 长 征 路 时 , 来 到 界 首 光 华 铺 红 军 烈 士 墓 前 , 心 潮 澎 湃 , 禁 不 住 老 泪 横 流 。 回 到 北 京 后 , 老 作 家 与 聂 荣 臻 元 帅 共 同 向 国 务 院 建 议 修 建 红 军 长 征 突 破 湘 江 烈 士 纪 念 碑 园 , 以 抚 慰 烈 士 英 魂 和 教 育 革 命 后 代 , 界 首 渡 口 便 成 为 红 军 突 破 国 民 党 第 四 道 封 锁 线 的 重 要 标 志 。 碑 园 坐 落 于 兴 安 县 城 西 南 1 公 里 的 狮 子 山 , 占 地 面 积 8 万 平 方 米 , 由 大 型 群 雕 、 主 碑 、 纪 念 馆 组 成 。 1996 年 6 月 , 国 家 教 委 、 民 政 部 、 文 化 部 、 国 家 文 物 局 、 共 青 团 中 央 及 解 放 军 总 政 治 部 共 同 确 定 碑 园 为 “全 国 中 小 学 爱 国 主 义 教 育 基 地 ”; 1997 年 6 月 , 中 共 中 央 宣 传 部 将 其 列 为 首 批 “全 国 百 家 爱 国 主 义 教 育 示 范 基 地 ”之 一 , 成 为 全 国 重 要 的 革 命 传 统 教 育 基 地 和 旅 游 观 光 区 。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中国广播网 05 年 04 月 08 日 年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是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而付出万余红军 指战员生命的惨烈战斗。为了纪念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年,战役发生地兴 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该县光华铺为名红军指战员建墓立碑。 年月,经聂荣臻元帅提议,国务院批准,在兴安县修建了红军长征突 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随着光阴的逝去,这些昭示红军“军魂”的墓碑是否安好?月 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该县民政局烈士碑园管理处员工的辛勤护理下,红军长 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已经成为“红色旅游” 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胜地。 血站湘江场面再现 建在兴安县城附近公里处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自从于 年开始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后,近年来,已经接待了近百万前来瞻仰的人员。 碑园共分为群雕、主碑、陈列馆三大部分。大型群雕为全国烈士纪念群雕之最, 长米,高米,用灰白花岗岩雕凿而成,由四个头像和五组浮雕巧妙连成一体, 生动地再现了红军突破湘江战斗前后的各个历史画面。四个头像分别是“小孩”、“ 女红 军”、“青年指战员 ”、“老游击队员 ”;五组浮雕分别是“救星”、“送别” 、“远征”、“激战”、 “永生”。大型群雕艺术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途经桂北血战湘江的壮烈场景。群雕设计借鉴 了电影中“ 散点布局 ”、“大特写大头像”等多种手法,在民族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注入了浓 浓的现代意识,群雕远看像广西座座险峻的山峦,充满对历史痛切的反思感,营造出 多层次艺术空间;近看有人物有故事,虚实结合;登上主碑再回头来看它,又像矗立 在红土地上的一支手枪,巍然屹立。 主碑建在海拔米高的狮子山顶。站在主碑前极目远眺,北面是城市繁华 区,南面是一片迷人的田园风光,东面是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古灵渠从狮子山西面 横穿而过,可谓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主碑碑体由三支直插蓝天的步枪构成,象征着枪 杆子里出政权。主碑中心整体是一个圆拱形建筑,它庄严肃穆,像一个供英灵长眠安 息的陵墓。 主碑和群雕间由一线四折的中轴线台阶连接,既体现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第四道封 锁线的曲折艰难,更能让游客亲身体验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碑园内的园林建设 新颖,具有时代气息,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参观游览的理想场所。碑园是“全国中小 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首批百个“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据烈士碑园管理处的樊主任介绍,该园被列为国家级的烈士碑园,占地余亩, 绿化面积达到左右。 自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来,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与此同 时,该碑园也成为兴安旅游业推出的“红色旅游” 景点。不少游客也慕名而来,有不少游 客还自发地向烈士陵园捐款,用于维护好园内的各种设施。 18 指导员合葬一墓 在兴安县内距县城多公里的光华铺,离湘江岸边公里左右,在一个名叫志愿 场的地方,建有一个圆柱形的红军烈士墓,墓中安葬着红军第一方面军红三军团第四 师第十团的团长沈述清等名指战员。 墓地四周都是绿树,墓地前很整洁,墓碑前摆放了几束鲜花,看来刚有人来祭拜 过。这时,一位当地的农民上山栽果树时路过此处,他说,周围的村民都很崇敬红军 烈士墓,有时村民会自发地来为红军墓打扫卫生、锄草。在他们村里,有几位年近 旬的老者还清楚记得红军突破湘江的情景。今年以来,有不少外地人来红军墓前祭拜、 献花,有的人还叫村民带他们到当年红军突破湘江的渡口去看看。 据史料记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红一方面军于年月下旬经过广西 时,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是长征以来最壮烈的大战役,主要由新圩、 脚山铺、光华铺三大阻击战所组成。红军在光华铺伤亡余人,光华铺红军墓安 葬的名红军尸骨,只是牺牲人员中的一部分。当地群众为缅怀红军烈士,将 名烈士合葬在一起,兴安县委县政府于年立碑纪念。 守墓人十载护英灵 自从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建成后,烈士碑园管理处的多名员工便 成为了守墓人。近年来,碑园的员工曾经面临过工资领不到的困难,但他们始终 默默无闻地坚守在烈士纪念碑园里。 烈士碑园有名讲解员,他们从脸上看晒得很黑,感到有点奇怪。樊主任说,讲 解员脸黑的主要原因是平时搞碑园卫生都是自己动手,有时脚上鞋子还沾有泥土,就 被匆匆忙忙叫去解说了,所以有的参观者笑他们是“农民讲解员”,但他们并不介意。 不过烈士碑园的员工也有一点遗憾,因为一家旅游公司的经理说旅游部门在湖北 等地组织旅游时,有的人竟然说不知道突破湘江战役是发生在广西兴安,总以为是发 生在湖南,这让他们感觉很不是滋味。 悲壮战史激励后人 “忘记历史则意味着背叛”。如果说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一大壮举,那么,红军突破 湘江之战则是这一壮举中最惨烈、最悲壮、最辉煌的一幕。 不少亲身参加红军突破湘江之战的红军将领回忆:年月,中央红军 一、三、五、八、九军团和军委纵队余人撤离苏区,连续打破敌人的三道 封锁线,于月下旬进抵湘桂边境。 这时,蒋介石的“中央军”和湘桂粤军阀已集中万强敌,在湘江以东地区布下 了号称“ 铁三角 ”的第四道封锁线,旨在将中央红军 “包围全歼于湘江东岸地域”。 面对三路强敌的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