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家兔动脉血压的因素 【目的】 本实验采用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了解家兔急 性失血模型的建立方法,观察家兔急性失血期间及停止失血后其动脉血压的变化及血红蛋白浓度的变 化。 【原理】 在生理情况下,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血压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而实现的,其中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起着重要作用。此反射既可在血压升高时降压, 又可在血压降低时升压,反射的传入神经为主动脉神经与窦神经。家兔的主动脉神经为独立的一条神 经,又称减压神经,易于分离和观察其作用。在人、犬等动物,主动脉神经与迷走神经混为一条,不 能分离。反射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纤维,心交感神经兴奋,其末梢释 放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 b 受体结合,引起心脏正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心迷走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 M 受体结合,引起心脏负性的变 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交感缩血管纤维兴奋,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细 胞膜上的 a 受体结合,引起阻力血管的收缩。 机体对一定量的急性失血有代偿能力。急性失血使动脉血压下降,血容量减少,在失血的瞬时, 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和容量感受性反射,阻力血管、容量血管收缩、心脏活动增强以维持动脉血压。 急性失血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大量分泌,出现血管的明显收缩。静脉系统 属于容量血管,可容纳血液总量的 60%70%。静脉的收缩可以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微动脉和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为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升高更明显,毛细血 管灌流不足,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循环血量增加。抗利尿激素、血管紧张素、皮质 激素的产生和分泌增加也参与急性失血的代偿。 本实验应用液压传递系统直接测定动脉血压。即由动脉插管、测压管道及压力换能器相互连通, 其内充满抗凝液体,构成液压传递系统。将动脉套管插入动脉内,动脉内的压力及其变化,可通过密 闭的液压传递系统传递压力,通过压力换能器将压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 统记录动脉血压变化曲线。 【预习要求】 1仪器设备知识 参见第二章第三节 RM6240 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或第四节 PcLab 和 MedLab 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实验理论 实验动物知识参见第二章第一节 生理科学实验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第四章第一 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第四节 实验动物手术;统计学知识参见第 5 章第四节 常用统计指标和方 法;生理学教材有关动脉血压的调节理论,病理生理学教材有关失血性休克理论。检索全文数据库中 的相关研究论文,检索方法参见第五章第五节。 3预绘制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和统计表格。 【材料】 家兔,200g/L 氨基甲酸乙酯或 10g/L 戊巴比妥钠,1000U/ml 肝素,0.1g/L 去甲肾上腺素,10- 2g/L 乙酰胆碱,放血瓶,血红蛋白比色计全套,动脉插管,血压换能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 统。 【方法】 1实验系统连接及参数设置 (1)颈动脉血压测量记录装置见图 8-23-1。将血压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柱上,其位置与心脏在同 一平面。 (2)安装好放血装置使股动脉插管与放血瓶相连(瓶内预先盛 60ml 生理盐水),打开三通将放血 系统管道内的空气排出并充满生理盐水,然后关上三通。放血瓶内放入肝素 0.5ml,记下瓶内液体量, 调节放血瓶高度,使瓶内液平面距离颈心脏水平约 65cm 处可使血压维持在 6.67kPa(50mmHg)左右。 (3)压力换能器输出线接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第 1 或第 4 通道。 (4)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参数设置: RM6240 系统:点击“实验”菜单,选择“生理科学实验”菜单中的“兔动脉血压调节”。系统 进入该实验信号记录状态。仪器参数:1 通道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 100Hz,灵敏度 12Kpa,采 样频率 800Hz,扫描速度:500ms/div。连续单刺激激方式,刺激强度 510V,刺激波宽 2ms,刺激频 率 30 Hz。 (5)血压换能器定标 实验室已将仪器和血压换能器系统进行了定标,无须再定标。定标方法见 第七章实验 16。实验过程中不能改变定标数值。 2手术准备(参见第四章第一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第四节 实验动物手术) (1)家兔称重后,氨基甲酸乙酯按 1g/kg 体重的剂量于耳缘静脉注射麻醉。注意麻醉剂不能过量, 注射速度不宜过快。 (2)动物仰卧固定缚于手术台上,固定四肢,前肢交叉固定,用棉绳钩住兔门齿,将绳拉紧并缚 于兔台铁柱上。 (3)暴露颈部气管、颈总动脉、颈静脉、迷走神经和主动脉神经。用玻璃分针仔细分离右侧上述 神经,各穿以不同颜色的细丝线以供识别。分离两侧颈总动脉和两侧颈静脉,各穿二线备用。 (4)给动物静脉注射肝素,剂量为 1000U/kg 体重。等 1 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步骤,以使肝素在体 内血液中混合均匀。 (5)左颈总动脉插管 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用眼科剪在靠近结扎处动脉 壁剪一字形切口,将动脉插管向心方向插入颈总动脉内,扎紧固定。 (6)用左手拇指和另外四指将股部皮肤绷紧固定,沿股腹面正中线从腹股沟下缘向膝部切开皮肤 45cm。用止血钳分离皮下组织,暴露股部肌肉。用玻璃分针分离股动脉,分离出血管约 23cm,在 其下面穿入 2 根线,结扎远心端的血管,近心端用动脉夹夹闭血管。靠近远心端血管结扎线 0.3cm 处, 用眼科直剪呈 45角剪开血管直径的 1/3,用弯型眼科镊夹住切口游离尖端并挑起,插入血管导管 24cm,在近心端结扎血管导管。利用远心端的结扎线再次结扎插管导管。 【观察项目】 1启动记录按钮,除去动脉夹,可见血液由动脉冲入动脉插管,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开始 采样记录血压数据,并在屏幕上显示血压波动曲线(图 8-23-2)。 2从颈静脉内取血 0.5ml 测定 Hb 浓度(方法见附录)。 3用动脉夹夹闭右侧颈总动脉 510 秒,观察血压变化。 4用两细线在减压神经中部两处结扎。在两结扎间切断神经,用强度 510V,频率 30Hz,波宽 2ms 的电脉冲分别刺激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血压变化。 5将右侧迷走神经穿线结扎,在结扎上端切断该神经,用强度 510V,频率 30Hz,波宽 2ms 的电 脉冲刺激其外周端,观察血压变化。 6静脉注射 0.1g/L 去甲肾上腺素 0.3ml,观察血压变化。 7静脉注射 10-2g/L 乙酰胆碱 0.1ml/kg,观察血压变化。 8静脉注射 1g/L 阿托品 0.3ml/kg。 9重复观察项目 5 和 7 操作,观察血压变化。 10打开放血装置上的三通阀,使动脉血进入放血瓶,持续失血 3 分钟后关闭三通阀,终止失血。 连续观察放血过程中血压动态变化,于失血停止后即刻、10min、20 min、30 min 分别从颈静脉采血 0.5ml,测定 Hb 浓度。 【实验报告】 1题目。 2署名 作者和合作者姓名及单位。 3结构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4材料和方法 主要实验材料,仪器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