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电位与麻醉ppt课件_第1页
诱发电位与麻醉ppt课件_第2页
诱发电位与麻醉ppt课件_第3页
诱发电位与麻醉ppt课件_第4页
诱发电位与麻醉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诱发电位与麻醉 1 一、诱发电位机制与分类 n 诱发电位( evoked potential,EP)定义 :外界的各种 刺激(感觉、声响和视觉等)作用于感官神经引 起冲动,这些冲动通过大脑整合,产生相关神经 元结构自身的电活动,即为 EP。 诱发电位是一种客观、定量检测神经传导功能的 方法。 n 感觉诱发电位( EPs),是指神经系统(包括外周 或中枢,感觉或运动系统)接受内外界 “刺激 ”所 产生的特定电活动。 2 一、诱发电位机制与分类 n EPs作用原理:波幅很小( 0.120uV) ,经过 叠加技术 -平均技术把信号放大,使波形明 显, EP波形经过再平均之后就恢复了 EP的 原貌。 n 感觉神经元是产生感觉诱导电位活动基础 。 3 一、诱发电位机制与分类 临床常用分类 1、感觉诱发电位 (SEP): SEP是刺激感觉传导通道得到的诱发 电位。 ( 1)体感诱发电位( SSEP):刺激剂外周神经,刺激信 息可沿正、反两个方向传导,途径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 正向运动刺激产生肌肉反应和正向感觉反应。 ( 2)皮层诱发电位 (SSEP s):通过刺激特殊区域而形成,代 表皮层的感觉功能。 ( 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R) :声信号刺激从耳蜗到中耳 、内耳最后到达听皮层。 2、运动诱发电位( MEPs):经颅刺激或皮层刺激。 4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一)病生理效应 1、皮层血流量对 EPs的影响 : 脑血流( CBF)下降 脑功能 50%( 25ml/100g.min) 出现异常 20ml/100g. min SSEP异常反应 1318ml/100g.min SSEPs缺失 2、颅内压( ICP)对 EPs的影响 ICP VEP AEP反应性波幅降低 5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3、低氧血症对 EPs的影响 肺泡压 40% EPs缺血性改变 4、血液流动学对 EPs的影响 Hct( 3032%) EPs随 Hct变化 Hct( 1015%) Lac延长 Hct( 脑干 脊髓 剂量依赖性 个体差异 7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n 术前用药:对 EPs的 LAC大小均有影响。如氟哌利 多和安定可增大正中神经 SSEP的 Amp,同时缩短 VEP的 LAC,阿托品、东莨菪碱也可产生与镇静药 类似的 EPs反应。 n 吸入麻醉药 1、 NO2:单一使用,可出现皮层 Amp和 Lac的剂量 - 反应相关性改变;复合吸入、静脉麻醉,对 EPs影 响显著,应避免使用。 2、氟烷类吸入麻醉呈非线性剂量 -依赖效应关系, 低浓度对 SSEPs即可出现明显影响。 8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n 静脉麻醉药:为防止吸入麻醉药对 EPs的显 著影响,临床多采用对 EPs抑制作用较小的 静脉麻醉药、止痛药和镇静药。 1、阿片类药物:对 EPs抑制作用较小,药效 达到峰值时对 EPs的影响达到最大。 2、氯胺酮:静脉麻醉具有平稳的神经电生理 活性,可用于 EPs术中监测。 3、巴比妥类:对皮层 EPs作用强,麻醉诱导 剂量可使 MEPs消失。用于 EPs监测不理想 。 9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n 4、苯二氮类:可使皮层的 AEPs和 VEPs的 Amp降低, Lac延长,但 BAER无影响,可用 于 EPs监测 n 5、依托咪酯: 对 EPs影响小,持续泵注, 短期用药安全。 n 6、丙泊酚:效果确切、反应迅速和体内代 谢期短,常用药。 n 7、氟哌利多:也可用于 EPs监测 10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n 神经肌肉松弛剂: n 一般认为,肌松剂对于 SEPs没有影响。 n 但在某些条件下,可降低刺激对周围肌肉 兴奋性的影响,改善 EPs监测效果。 n 降低术中体动发生率,防止术野位置改变 ,建议持续泵注。 11 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 用于临床诊断(临床医生) n 脑损伤 n 脑外伤预后 n 脊髓创伤 n 脊髓创伤预后 12 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 术中监护 1、脊柱外科 ( 1)临床价值:术中选择性应用 EPs,可准 确的识别的识别神经损伤,减少病人术后 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美国常规使用 ,放弃监护是一种违法行为。 ( 2) EPS选择 *SSEPs:采用 SSEPs监测的患者应于麻醉诱 导前记录 SSEPs基础数据。 13 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 监测前,判别麻醉是否平稳,异常,调整麻 药种 类和剂量以达满意临床监测效果。 其次,应掌握病人体位改变时的 EPs反应,鉴别神经 系统损伤及脊柱手术操作不当信息间的差异。 Lac突然上升超过 10%或者 Amp降低大于 5%或两者共 存则具有临床意义。 SSEPs术中监护对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某项研究 表明:脊椎手术神经损伤发生率 6.9%降至 0.7%, 颈椎外科术后截瘫 3.7%降至 0。 14 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 n MEPs:已广泛应用于脊椎外科手术,临床效果满 意。对运动神经传导功能缺失敏感性高,且信号 稳定,临床检查的相关性良好。 经颅刺激 EPs反应也用于硬膜外、周围神经或神经 肌刺激反映效果较差的病例。还用于马尾神经等 SSEPs监测无效的神经传导路的监测。 高颈段脊髓手术的病人( C1-2),术后脊髓机械 性或缺血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建议使用 EPs的联合 监测,如 SSEPs 、 MEPs、 BAER等。 15 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 n 颅脑外科 ( 1)临床价值:可反映本体感觉、振动感觉和多种 脑干 -神经传导路的完整性,避免占位性病变或手 术操作损伤脑神经,保护面、听神经,减少术后 并发症。常用于后颅凹肿瘤切除、血管减压、血 管畸形切除、颅内动脉瘤夹闭等手术。 ( 2) EPs与脑神经保护 根据不同手术选择监测: BAER监测保护听神经 ,后颅凹肿瘤(如前庭鞘瘤);诱发肌电图(EEMG)监测保护面神经,如桥小脑角、听神经肿 瘤。 16 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 ( 3) EPs与脑实质保护:脑皮质 EPs监测主要 用于神经外科幕上病变切除术,对感觉和 运动皮层的保护效果确切。 EPs也可用于预 防手术牵拉、压迫等机械性刺激对周围脑 组织造成不良后果。 ( 4) EPs与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颅内动脉 瘤围术期瘤体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 严重脑缺血性损伤。皮层 SSEPs监测能对其 进行及时准确诊断。 17 SSEPs与 MEPs特点分析 SSEPs MEPs 临 床 应 用 脊柱、心血管、 脑 血管手 术 脊柱、 颅 内手 术 解剖区分 脊髓后角,中央灰 质 , 侧 角 脊髓后角 供血 动 脉 脊髓后 动 脉 脊髓前 动 脉 及分支 甲状 颈 干、阿 尔 姆和阿 尔 伯特 动 脉 易 损节 段 T4-L1 T4-L4 易 损 期 主 动 脉 夹闭 ,脊神 经 根周 围组织 分离 主 动 脉 夹闭 ,脊神 经 根周 围组织 分 离 功能区分 感 觉 或部分运 动 功能 运 动 功能 CSF压 力升 ,脊髓网状 组织 灌注 压 降 刺激位点 硬膜外 皮 层 ,脊髓,椎管外 监测 位点 后棘突,鼻咽,食管 外展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