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教育统计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 A.描述统计 B.应用统计 C.数理统计 D.推论统计 2.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卷尺所测出的长度量值是 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 3.适合于表示各统计事项在其总体中所占相应比例的图示方法是 A.散点图 B.线性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 4.算术平均数的缺点是 A.反应灵敏 B.直观易懂 C.计算严密 D.易受极端值影响 5.与其他差异量数相比,方差和标准差的优点在于 A.易受极端值影响 B.适合进一步的代数运算 C.简单易懂 D.全体数据都参加运算 6.通常|r|0.05 D.P0.1 11.下列不属于发散性思维特征的是(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突发性 D.独特性 12.在次数分布表中,若要用代数区间来表示“6065”,恰当的是( ) A.59.5,64.5 B.59.5,64.5)C.(59.5,64.5 D.(59.5,64.5) 13.衡量测验工具的正确性的指标是( ) A.测验难度 B.测验效度 C.测验信度 D.测验区分度 14.对两独立总体大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应采用( ) A.F 检验 B. t 检验 C. 2 检验 D. Z 检验 15.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区分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关键在于( ) A.样本的分布 B.临界值的确定 C.检验的目的 D.总体参数是否已知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6.推断统计 17.离中趋势 18.抽样分布 19.I 型错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0.简述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与方法。 21.简述建立常模的步骤。 22.简述终结性测验的概念及主要目的。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3.下表是某市 6 岁女生的平均身高、体重和 8 岁女生的平均身高的统计数据。现该市有位 6 岁女生 身高 114 厘米,体重 29 千克;有位 8 岁女生身高 135 厘米。 试问:(1)这位 6 岁女生的身高与体重哪一项发育得更好一些? (2)这位 6 岁女生与那位 8 岁女生相比较,谁的身高发育更好一些? (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S 6 岁女生平均身高 (厘米) 110 6.2 6 岁女生平均体重 (千克) 25 3.7 8 岁女生平均身高 (厘米) 125 9.7 24.有一是非选择测验题,每题采用(0,1)记分,共 100 题,满分 100 分。下表是 20 位学 生在该测验中的总成绩及第 3 题的得分情况。 (1)试求第 3 题的区分度;(2)该题的区分度强吗?( Sx=8.88,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学 生 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总 分 8482766072747684889078809294968890787674 题 分 1 0 0 0 0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计算公式: ) 25.假设某次人事选拔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75 分和 10 分,现欲选出 40高分者录取,问分数线应当为多少?(z 值表附于卷后,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6.下表是某校对毕业生考研的调查数据,试判断学生考研态度与所学专业是否有联系。 ( , df=1,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文科 理科 小计 考研 23 17 40 不考研 28 22 50 小计 51 39 90 (计算公式: )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 分) 27.试述统计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关系。 附:正态分布表 (曲线下的面积与纵高) Z Y P Z Y P .25 .26 .27 .28 .29 .38667 .38568 .38466 .38361 .38251 .9871 .10257 .10642 .11026 .11409 1.25 1.26 1.27 1.28 1.29 .18265 .18037 .17810 .17585 .17360 .39435 .39617 .39796 .39973 .40147 全国 2011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 A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B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D认识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 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 A直接性与随机进行 B精确性与抽样进行 C间接性与抽样进行 D外显性与随机进行 3在研究中,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生,用数字符号“0”表示女生,这里数字“1”和“0”属于 ( ) 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 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用于描述( ) A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 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 C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 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 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 A算术平均数 B平均差 C中数 D众数 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 A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 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 C标准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 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 7在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项目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 A0.50B被试的通过率 C1.00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 8主观题的优点是( ) A测验效率高 B作答容易 C能有效控制阅卷者的评分误差 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力 9下列以非文字著称的智力测验是( )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 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D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10抽样时,总体比较大,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并且总体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大于各部分元素 之内的差异的情况下,应采用( ) A随机抽样 B分阶段抽样 C等距抽样 D分层抽样 11希腊字母 代表的是( ) A总体标准差 B总体平均数 C样本标准差 D样本平均数 12测验全过程的标准化不包括( ) A命题标准化 B评分标准化 C分数标准化 D施测标准化 13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 A简单条形图 B复合条形图 C次数直方图 D次数多边图 14标准差反映的是数据的( ) A集中关系 B离散关系 C等距关系 D倍数关系 15单向方差分析的原理是( ) A单侧检验 B双侧检验 C检验 Dt 检验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6教育测量 17结构效度 18心理测验 19型错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0简述实验技能考核需要遵循的原则。 21简述统计量与参数的区别与联系。 22简述统计假设检验的反证法与一般的数学反证法的差异。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3已知一组数据为 20,12,15,18,10;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保留 2 位小数) 24设参加某次考试人数为 10657 人,其中有 6995 人的成绩低于 90 分,试确定卷面 90 分这个成绩 的百分等级 PR。(保留 2 位小数) 25某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三位学生的原始分数分别为 110 分、100 分、70 分,试求 (1)当该测验平均数为 95.1,标准差为 10.8 时,三位学生的标准分。 (2)按 T=10Z+50,三位学生的 T 分数分别是多少?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l 小题,共 10 分) 26已知一项考试的成绩服从平均数为 82,标准差为 8 的正态分布,问成绩落在 70 分至 80 分之间 的考生占多大比例?(保留两位小数,Z 值表附后)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 分) 27试述算术平均数的运算性质及优缺点。 附:正态分布表 (曲线下的面积与纵高) Z Y P Z Y P .25 .26 .38667 .38568 .09871 .10257 1.50 1.51 .12952 .12758 .43319 .43448 .27 .28 .29 .38466 .38361 .38251 .10642 .11026 .11409 1.52 1.53 1.54 .12566 .12376 .12188 .43574 .43699 .43822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哪些学科与数理统计相交叉结合产生教育统计学( ) A.教育学、生理学 B.教育学、心理学 C.社会学、教育学 D.生理学、心理学 2.下列关于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相互独立 B.教育统计是教育测量的基础 C.教育统计在教育测量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 D.教育统计为教育测量提供数据 3.下列属于比率变量的是( ) A.人的血型 B.五级记分制 C.气温 D.身高 4.在统计分析图中,圆形图通常用于描述( ) A.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 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 C.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 D.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 5.假设某小学生语文平时、期中、期末的成绩分别为 95、80、86,平时、期中、期末权重按 235 分配,那么该生语文总平均成绩为( ) A.85 B.86 C.87 D.88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被试不同测验上的原始分数可以比较 B.同一被试不同测验上的原始分数不可以比较 C.不同年龄组间的离差智商值不可以比较 D.同一被试不同测验上的标准分数不可以比较 8.布卢姆认知领域分类中衡量个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的价值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的行为目 标属于( ) A.评价 B.综合 C.分析 D.领会 9.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属于( ) A.限时测验和典型作为测验 B.限时测验和最高成就测验 C.非限时测验和典型作为测验 D.非限时测验和最高成就测验 10.在某英语测验中,一位学生的成绩为 59 分,若该测验的测量标准误为 2.68,那么该生的真 分数可能是( ) A.55.5 B.56 C.60 D.62 11.标准化成就测验是( ) A.形成性测验 B.终结性测验 C.既可以是标准参照成就测验也可以是常模参照成就测验 D.既不是标准参照成就测验也不是常模参照成就测验 12.某市有小学 200 所,要在该市小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80 的随机样本,考虑到小学生年龄 偏低,允许一所小学抽取 2 个学生,应采用( ) A.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分阶段抽样 D.等距抽样 13.原总体非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 n30 的平均数抽样分布为( ) A.F 分布 B.t 分布 C.2 分布 D.正态分布 14.关于统计假设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反证法 B.最终结论一定是推翻原假设 C.若虚无假设被推翻,则整个检验过程不成立 D.它所依据的是小概率事件有可能发生的原 理 15.若要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总体方差差异显著性检验,应采用( ) A.F 检验 B.t 检验 C.2 检验 D.Z 检验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6.标准分数 17.常模参照测验 18.命题双向细目表 19.测验信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0.简述集中量数的作用。 21.简述相对评分和绝对评分的涵义,并举例说明。 22.简述方差分析的条件。 全国 2010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统计是对教育领域中各种现象量的取值,把握与认识的层面是( ) A.总体 B.样本 C.个体 D.局部 2.教育测量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测验工具编制、施测与评分 B.教育和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C.测验结果的分析和整理 D.测验常模建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3.体育运动会中表示各项目比赛结果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是属于( ) 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 4.百分等级是( ) A.差异量数 B.集中量数 C.地位量数 D.差异系数 5.要定量地描述学生体重与身高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与方向,可以使用( ) 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点双列相关 D.列联相关 6.在筛选测验中,决定其项目的难度应该是( ) A.尽量接近 0.50B.被试的通过率 C.项目的考核要求是否体现应有标准和教学目标 D.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 7.用于教育工作中选拔与分流决策的测验是( ) A.标准参照测验 B.常模参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形成性测验 8.教师事先设计便于评价或记录学生操作行为表现的表格的做法,体现了实验技能考核中 遵守的原则是( ) A.客观化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实践性为主原则 D.个性化原则 9.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图片排列”主要测量( ) A.视觉与分析图形结构的能力 B.运算推理能力 C.视觉记忆及理解力 D.社会情境理解力和统整综合能力 10.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1,-0.5 B.-0.5,0C.-1,1 D.0,1 11.在统计检验中,大样本是指 n( ) A.10 B.20C. 30 D.40 12.下面对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B.误差是不可以控制的 C.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误差只在抽样中发生 13.离差智商采用的是( ) A.百分等级常模 B.标准分数常模 C.年级常模 D.年龄常模 14.关于统计假设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反证法 B.若虚无假设被推翻,备择假设不成立 C.被推翻的虚无假设的内容可能是正确的 D.依据小概率事件原理 15.对单向方差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于对两个的总体平均数差异做出检验 B.分析多个方向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 C.用于比较一个方向差异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 D.单向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最基础的方法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6.标准分数常模 17.测验效度 18.统计量 19.单侧检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0.简述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研究的主要问题。 21.简述口头测验的常用方法。 22.简述抽样分布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3.某中学初一年段 3 个班数学期末考试各班的人数和平均成绩是:甲班 45 名学生,平均成绩 85 分; 乙班 43 名学生,平均成绩 80 分;丙班 42 名学生,平均成绩 75 分。试问全体同学在这次数学期末 考试中的总平均成绩是多少分?(保留两位小数) 24.假设某岗位培训结业考试的测验信度系数 rxx=0.55,标准差 S=9.5,试求该结业考试的测量标准 误。某考生成绩 78 分,其真分数值的区间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 25.某市 15 名学生参加中学生化学竞赛地区选拔赛,其成绩如下表所示,试问学生的化学成绩与性 别的相关程度?(男生为 1,女生为 0; S=13.53)(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编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性 别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化学成绩 69 44 40 40 23 30 30 43 61 57 48 65 33 60 50 (计算公式: rpb= )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10 分) 26.随机抽取 9 岁儿童 110 名做数学测验,男童 50 名,平均数为 74,方差为 45;女童 60 名,平均 数为 72,方差为 50。试问男童的数学能力是否高于女童? (: ,保留两位小数)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12 分) 27.试述学业成就测验中主观题的优点和不足。 全国 2010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温度计测出的气温量值是( ) 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 2.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 ) A.计算题 B.证明题 C.作图题 D.选择题 3.这组数据6,17,21,9,16,12,10,7,8的中位数是( ) A.7 B.8C.10 D.16 4.跟一组规定明确的知识能力标准或教学目标内容对比时,对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 的一类测验是( ) A.常模参照测验 B.诊断性测验 C.终结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5.下列能反映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特征量数是( ) A.相关系数 B.地位量数 C.集中量数 D.差异量数 6.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最高级的层次是( ) A.领会 B.评价 C.分析 D.知识 7.一列是连续变量数据,另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计算相关系数时应该运用( ) A.等级相关 B.点双列相关 C.积差相关 D.列联相关 8.同时对多个总体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一般方法是( ) A.单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B.两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 C.卡方检验 D.方差分析 9.测验所得分数(测值)一致性的测验性能质量指标称为( ) A.难度 B.区分度 C.信度 D.效度 10.适用于总体很大,样本较小,总体无中间层次结构的随机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分层抽样 D.分阶段抽样 11.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 )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D.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12.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的平均数的抽样分布服从( ) A.Z 分布 B.t 分布 C. 分布 D.F 分布 13.在统计学中,总体相关系数表示为( ) A.r B. C. D. 14.已知班级平均成绩为 60 分,标准差为 5 分,若某学生考试成绩标准分 Z=2,则其考试成 绩分数为( ) A.62 B.65C.70 D.75 15.下列一般不影响样本对总体代表性的因素是( ) A.总体本身离散性 B.总体容量大小 C.抽取样本容量大小 D.抽样方法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6.比率变量 17.标准分数常模 18.心理测验 19.总体分布拟合良度检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0.简述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21.简述线形图的应用特点。 22.简述统计假设检验的思想方法。 四、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3.计算这组数据45,50,60,65,45的差异系数。(保留 2 位小数) 24.某班考试成绩情况如下表,小王的测验成绩依次是英语 65 分,数学 85 分;小李的测验成绩依次 是英语 85 分,数学 65 分。计算小王和小李各科成绩的标准分数,并说明小王和小李的总成绩排名 先后。 科目 平均数 标准差 英语 75 2 数学 80 5 25.某测验上,6 名被试某题题分和测验总分情况如下表: 被试 01 02 03 04 05 06 题分 4 5 3 2 3 1 总分 90 95 85 75 70 65 (1)计算该试题的难度。(已知该小题满分为 5 分) (2)计算该试题的区分度,说明该试题区分被试能力的程度。(请用积差相关系数,保留 2 位小数) (公式:rXY= )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10 分) 26.有研究者对学校食堂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向 150 位学生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40 位学生认为 好,60 位学生认为中,50 位学生认为差,试问学生们的意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公式: , =0.05 临界值:df=1, )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12 分) 27.试述三种测验效度对测验考核的侧重点,试举例说明。 全国 2009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统计学的内容包括( ) A数理统计和推断统计 B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C应用统计和参数估计 D描述统计和参数估计 2下列属于等距变量数据的是( ) A小李身高 1.86 米 B小王体育成绩为第 3 名 C今日气温 25 摄氏度 D男性用数字“1”表示 3数据3,9,10,13,15,70,11,17的中位数为( ) A12 B14C15 D17 4下列表示高相关的相关系数是( ) A-0.8 B-0.6C-0.3 D0.2 5一列数据为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为连续变量数据,计算其相关系数用( ) 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点双列相关 D列联相关 6下列与其他效度不同类的是( ) A表面效度 B结构效度 C效标关联效度 D内容效度 7与区间“1014”等价的是( ) A 9.5,14.5)B9.5,14.5C(9.5,14.5D(9.5,14.5) 8在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若检验统计量绝对值大于临界值,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拒绝原假设 B两总体平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C检验统计量未进入危机域 D存在误差为抽样误差 9适合于考查比较简单的学业成就的题目类型是( ) A论述题和选择题 B作图题和证明题 C填空题和简答题 D匹配题和计算题 10实验技能考核需遵循全面性原则和( ) A客观化和实践性原则 B实践性和个性化原则 C客观化和标准化原则 D标准化和稳定性原则 11简单随机抽样必须符合的原则是( ) A机会不均等,相互不独立 B机会不均等,相互独立 C机会均等,相互不独立 D机会均等,相互独立 12在假设检验中, 型错误也称为( ) A小概率事件 B接受原假设所犯的错误 C拒绝备择假设所犯的错误 D拒绝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 13一个 22 列联表的自由度是( ) A1 B2C3 D4 14下列适合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的统计图为( ) 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 15下列不属于数据特点的是( ) A离散性 B系统性 C变异性 D规律件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6教育测量 17散点图 18差异量数 19显著性水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0简述四种不同的随机抽样方法。 21简述顺序变量数据和比率变量数据的区别。 22简述学业成就测验的分类及各类别的具体含义。 四、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316 名考生在某题的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请计算该题的难度。(已知该题的满分值为 10 分) 学生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某题得分 6 5 4 7 7 9 2 7 6 8 3 5 1 8 9 3 24已知某能力测验由三个分测验组成,各分测验在标准化样组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表所示: 分测验 平均数 标准差 70 4 50 5 100 10 (1)若某被试在分测验、上的成绩分别是 74、60 和 105,请比较该被试在各分测验上成 绩。 (2)用公式 T=50+10Z 计算该被试在第一个测验上的 T 分数。 25随机观测 5 名学生语文成绩 X 和数学成绩 Y,如果如下表所示,求两列分数之间的积差相关系 数。 学 号 语文成绩 数学成绩 1 80 70 2 75 66 3 70 68 4 65 64 5 60 62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 10 分) 26有研究者就目前高中生学习负担是否过重问题向 120 位家长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56 位家长 认为负担过重,38 位认为中等、26 位认为过轻,问家长们的意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0.05) 六、论述题(本大题 12 分) 27试述单向方差分析的基本过程。 全国 2009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对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它是( ) A.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B.测量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C.写文章的重要方法 D.教学的重要手段 2.假如我们希望通过一个统计表就能较方便地了解处于某个分数以下的人数,这时可编制一个( ) A.绝对次数分布表 B.相对次数分布表 C.累积次数分布表 D.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 3.下列数据中,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只可对每一类别计算次数或个数的是( ) A.称名变量 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 4.适合显示各统计事项占总体比例的图形是( ) A.散点图 B.条形图 C.圆形图 D.线形图 5.下面属于地位量数的是( ) A. B.PR C.S D. 6.提出等级相关法的统计学家是( ) A.布鲁姆 B.皮尔逊 C.比内 D.斯皮尔曼 7.百分等级数值是( ) A.名义变量 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 8.下列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层次最低的是( )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9.利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测查某校小学二年级学生,平均数为 102,标准差为 18,某学生得分 为 120,那么他的离差智商为( ) A.110 B.115C.120 D.125 10.是非题的特点是( ) A.不容易猜测 B.评分误差大 C.适用范围有限 D.单位时间内答题量少 11.标准参照测验的用途( ) A.用于教育工作的选拔决策 B.用于教育工作分流决策 C.用于鉴别学生能力 D.用于评价课堂教育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 12.吉尔福特根据研究得出,发散性思维在行为上表现出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 ) A.敢为性 B.创造性 C.独特性 D.稳定性 13.平均数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需的样本容量至少为( ) A.10 B.20C.30 D.40 14.统计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又称为( ) A.零假设 B.备择假设 C.研究假设 D.统计假设 15.统计假设检验中关于单侧检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显著性水平值平分在抽样分布两尾 B.危机域只有一块 C.检验目的为了推断某个总体参数是否大于某个定值 D.抽样分布只有一个尾侧没有临界值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6.标准化测验 17.组内常模 18学习能力倾向测验 19显著性水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0简述深刻理解教育测量必须抓住的三个要点。 21举例说明什么是绝对评分分数。 22简述影响型错误的主要因素。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3有 12 名学生参加一种推理测验,其中 4 名学生在测验之前学过逻辑学,其余的没学过逻辑学。 测验结果见下表,问学生逻辑学习与推理测验成绩是否相关? 学生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逻辑学 1 0 1 0 0 0 1 0 0 1 0 0 推理测验 27 25 22 20 20 18 18 18 15 12 10 10 (表中用“1”表示学过逻辑学,用“0”表示没学过逻辑学) ( ) 24.某选拔考试成绩服从平均数为 60,标准差为 10 的正态分布,若现选拔比例为 15%,请代为划定 选拔分数线。(正态分布表见附表 1) 25某六年制小学学生分布情况如下表,要求用分层抽样去抽取一个 100 人的随机样本,请问各年 级入样人数分别是多少?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合计 人数 367 480 450 390 374 413 3474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请任选 1 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 1 小题评分,每小题 10 分, 共 10 分) 26已知一组数据 X1、X 2、X n的平均数为 60,标准差为 12,若令 Yi=10Xi,试求数据 Y1、Y 2、Y n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7为了解某校教师对聘任制的意见有人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28 位年青教师中有 18 人表 示赞同,3 人反对,7 人无所谓;22 位老教师中有 5 位表示赞同,10 人反对,7 人无所谓,试问该 校教师对聘任制的意见与教师的年龄是否有连带关系?(=0.01)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 12 分) 28什么是结构效度?请举例说明结构效度该如何验证。 全国 2008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不属于等距变量特性的是( ) A.可比性 B.可加性 C.可除性 D.可平均 2.在某个拼写测验分数分布表中,“8090”这一组的累积百分数为 76,这表示( ) A.80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 76% B.80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 24% C.89.5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 76% D.89.5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 24% 3.当我们需要用图形按学生的家庭出身(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及其他)及性别来描述学生情况时, 最好采用( ) A.散点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代加工工厂合同范本
- 股东投资入股医院协议书
- 门面解除合同协议书范本
- 防疫应急物资保障协议书
- 管件提前终止合同协议书
- 村集体经济出租合同协议
- 泰兴虹桥港码头合同范本
- 银行资料库租赁合同范本
- 竞业协议签几百万的合同
- 海产品出口代理合同协议
- 呼吸内科质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 山西烟草专卖局笔试试题2025含答案
- 养生馆礼仪培训
- 内科四大穿刺诊疗规范
- 2025年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医源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临床治疗与管理指南
- 甲肝健康知识课件
- 商务客服礼仪培训
- 2025至2030中国防辐射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安全B证题库-安全生产知识考试用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