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概论ppt课件_第1页
刺法灸法学概论ppt课件_第2页
刺法灸法学概论ppt课件_第3页
刺法灸法学概论ppt课件_第4页
刺法灸法学概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 规划教材 刺法灸法学 1 第一章 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刺法灸法学的定义及作用 。 2、掌握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 3、了解刺灸学的历史发展。 2 第一章 概论 v第一节 刺法灸法学概述 一、刺法灸法学的定义 二、刺法灸法学的内容特点 三、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 四、刺灸法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 v第二节 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针法的历史发展 二、灸法的历史发展 3 第一节 刺法灸法学概述 v一、刺法灸法学的定义 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 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 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 第一章 概论 4 v二、刺法灸法学的内容特点 (一)刺灸法的技能训练 刺灸法包括了几十种不同刺激方法、刺激强度、 刺激部位的腧穴治疗技术。作为临床应的每一种针灸 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骤和实施过程。其应用 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其安全程度和治疗作用,而 且与疗效水平有关。从根本上说,刺灸法的学习和应 用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在临床上选用不同的针灸 器具,进行不同的仪器操作,实施连续有序的步骤方 法和技术过程,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求 每个同学必须在刺灸法学习过程和技能训练中,逐步 达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应该说,这是刺灸法的重 要特点。 (二)刺灸法的临床治疗内容 第一章 概论 5 三、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 ( 一)针刺技术 1、毫针 毫针刺法 技术方法 针刺手法 2、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和 芒针等 第一章 概论 6 三棱针:放血、挑刺 第一章 概论 7 皮肤针:扣刺皮肤 第一章 概论 8 皮内针:埋针 第一章 概论 9 火针:火烧红针尖,刺入腧穴 第一章 概论 10 芒针:深刺,透穴 第一章 概论 11 (二)灸法技术 1、艾灸法 以艾绒为灸材施灸的方法。 艾炷灸 艾条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 艾灸法 第一章 概论 12 艾 炷 灸 第一章 概论 13 艾 条 灸 第一章 概论 14 温 针 灸 第一章 概论 15 温 灸 器 灸 第一章 概论 16 2、非艾灸法 是以艾绒以外的灸材进行施灸的方法 。 灯火灸 药线灸 药笔灸 第一章 概论 非艾灸法 17 (三)耳针、头皮针、腕踝针 (四)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是采用电、光、声、磁、热和药物 刺激腧穴以防治疾病的针灸技术。 第一章 概论 18 ( 一)正确取定腧穴是针灸施术的基 础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 “ 中气穴 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 ” 神灸经论 : “ 灸法要在明症审 穴 穴不审则多有误于伤气伤血。 ” 第一章 概论 四、刺灸法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 19 (二)针灸感应的获得,是提高临床 疗效的基础 灵枢 九针十二原 : “ 刺之要,气 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 。 ” (三)不同的针灸方法,可影响腧穴 的主治功用 第一章 概论 20 (四)针灸处方,以穴法和刺灸法 为主要内容 穴法:即腧穴的部位、性质、取定 和配伍方法,为针灸处方的第一要素。 刺灸法:即针灸技术的实施和治疗 方法选择的组合,为针灸处方的第二要 素。 第一章 概论 21 第二节 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 v一、针法的历史发展 (一)针具的研制与改进 1.砭石的应用 说文解字 : “砭,以石治病也 。 ” 第一章 概论 22 2.九针的创制 第一章 概论 23 九针的创制与使用,大约开始于青铜 器时代,最早记载于 内经 ,直至公 元 1315年在 济生拔粹 中始见图形。 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 (葬于 公元前 113年 )出土了 4根金针和 5根残损 银针,经考证认定是九针中一部分实物 。 九针的创制为刺法理论的形成奠定了 重要的基础。 第一章 概论 24 镵 针 圆 针 鍉 针 锋 针 圆利针 毫 针 长 针 大 针 “ 梅花针 ” “ 按摩器具 ” “ 浅针 ” “ 三棱针 ” 铍 针 “ 中医外科器具 ” “ 针灸常用针具 ” “ 芒针 ” “ 火针 ” 3.九针的演变 第一章 概论 25 (二)针灸手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 内经 难经 奠定了针刺手法的基 础 ( 1) 内经 针法 以大量篇幅论述了针刺手法和操作技术 。 首先提出 “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 的针 刺治疗原则。 第一章 概论 26 ( 2) 难经 针法 对针刺操作,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 行针。 对营卫补泻、提插补泻、子母补泻等 方法的应用,尤有重要阐述。 第一章 概论 27 2.针刺手法在金元明时期的昌盛发展 ( 1)窦汉卿 针经指南 提倡寒热补泻和手指补泻、十四字 手法等。 ( 2)泉心石 金针赋 对十四字手法加以总结继承,倡 “ 治病八法 ” 、 “ 飞经走气 ” 四法。 第一章 概论 28 ( 3)杨继州 针灸大成 集诸家针刺手法之大成。如 “十二字 手法 ”、 “下手八法 ”; 杨氏补泻手法分层而施。 第一章 概论 29 v二、灸法的历史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1.火的应用是灸法之本 2.灸以艾火为源 第一章 概论 30 (二)灸法的盛行 1.先秦时代的灸法 孟子 离娄篇 : “今之欲王者, 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2. 黄帝内经 中的灸法 素问 汤夜醪醴论 : “必齐毒药 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 ” 灵枢 官能 : “针之不为,灸之 所宜。 ” 3.魏晋至唐宋是灸法盛行的时期 第一章 概论 31 (三)灸材的多样性 1.掺药的艾灸法 2.其他灸材为主的灸法 ( 1)硫黄灸 ( 2)黄腊灸 ( 3)桑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