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展2010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惠民生_第1页
大力开展2010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惠民生_第2页
大力开展2010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惠民生_第3页
大力开展2010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惠民生_第4页
大力开展2010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惠民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中共共丰丰都都县县委委办办公公室室电电子子公公文文 电子公文专用章 丰委办20101号 核收: 中共丰都县委办公室 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大力开展 2010 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惠民生” 慰问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县委各部委,县级各 部门,各人民团体,中市驻丰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 2010 年元旦春节慰问 活动的相关要求,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就大力开展 2010 年 元旦春节“送温暖惠民生”慰问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迅速掀起“送温暖惠民生”慰问活动 热潮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就做好 2010 年元 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 2 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尤其要深入到受灾地区、贫困地区和 困难群众中去,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送温暖、办实事。1 月 4 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就 2010 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惠民生” 慰问活动进行了专题部署,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将此作为当前 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好。元旦刚过,春节将至,让全 县人民特别是广大困难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一个欢乐 祥和的节日,是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的必需 之举,也是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的重要内容,更是各级党委、 政府的应尽之责。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深 厚的群众感情,深刻认识“送温暖惠民生”慰问活动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 会、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和县委十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 精神,扩大慰问范围,确保全县困难群众全覆盖;切实提高慰 问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得到更大实惠;切实改进慰问方式,确 保惠民之举落到户头、人头;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 度,搞好社会发动,营造强大声势,让各方力量都积极参与, 让全县困难群众更广泛、更直接、更充分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立即行动,把“送温暖惠 民生”慰问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尤其 3 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具体实施,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全县组织、宣传、民政、财政、人力社保、扶贫、老 干、工会、妇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调,密切 配合,确保“送温暖惠民生”慰问活动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确保慰问活动覆盖所有困难群众 本次慰问活动集中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时间紧、任务重、 要求高。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系统、各单位要按照统筹 安排、分级负责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有序推进。 (一)扎实搞好调查摸底。这次元旦春节“送温暖惠民生” 慰问活动,要在总结以往送温暖慰问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我县 困难群体现状及分布情况,扩大慰问范围,增加慰问对象,努 力实现城市低保户、农村特困户、受灾群众、农村“五保”和城 镇“三孤”人员、企业建档困难职工、困难党员、机关事业单位 在岗和退休困难干部、国有企业军转干部等“八个全覆盖”。各 乡镇(街道)、各部门、各系统、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深入调查 走访,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的分布情况、贫困状况。各乡镇(街道) 、县级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加强沟通衔接,采取条块结合、分 类负责的办法,及时分类建立慰问活动名册。县民政部门要加 强统筹指导,确保将慰问活动覆盖到所有困难群众,确保各个 层面确定的慰问对象不遗漏、不重复。 4 (二)多方筹措慰问资金。随着全县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 收入状况的进一步改善,同时考虑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等 因素,此次慰问活动的慰问标准原则上要在上年度的基础上 有所提高,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县民政、扶 贫、工会、人力社保、妇联、组织、老干等部门要积极搞好对接, 将上级相应资金及时组织到位;县财政部门要及时将市县两级 财政安排的慰问金下拨到各相关单位;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千方 百计组织自有资金,用于慰问活动,让困难群众享受到更多关 爱。 (三)认真开展捐赠活动。县慈善会要组织在全县广泛开 展“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人 民团体以及学校、医院、企业等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立即组织在 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捐赠活动。主要领导 要抓紧组织,亲自部署,带头捐资,组织干部职工踊跃捐款。 要及时将捐赠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予以公布。要将所有捐赠 款项及时统一划交丰都县慈善会(1、非税中心内转,户名:丰 都县慈善会;开户行:丰都县非税收入管理中心;账号: 240472。2、银行转账,开户行:建行;账号: 50001293600050002443;户名:丰都县非税收入管理中心;备注: 慈善会,240472)。各单位的捐赠款必须及时全额上缴,由全县 5 统筹用于慰问困难群众;各单位职工捐赠款实行先缴后返,原 则上全额用于本单位的慰问活动。对职工捐赠款县慈善会要 即缴即返,收到后立即划拨返还到捐赠单位,确保慰问活动及 时开展。 (四)广泛开展慰问活动。要认真总结近些年开展慰问活 动的经验,按照快速、便捷、抓实的要求,采取发放现金与直 接打卡相结合、领导抓点与单位抓面相结合、上级重点慰问与 基层普遍慰问相结合等方式,切实改进慰问活动的方式方法, 确保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之举尽快落实到户头、人头。各级各 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制订详细慰问日程 安排和活动方案,在 1 月 10 日至春节期间,广泛开展慰问活 动,确保慰问活动持续、有序开展。 (五)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 调,扎实做好各系统、各领域、各群体慰问活动的牵头抓总工 作。县民政局要牵头做好受灾群众冬春基本生活救助和特殊 困难群体慰问活动,认真组织开展福利优抚单位和驻丰部队 及官兵的慰问活动;县扶贫办要牵头做好全县农村特困户的慰 问活动;县总工会要牵头开展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慰问活动; 县人力社保局要牵头开展下岗失业人员慰问活动;县经信委要 牵头组织县级重点企业的离退休人员和军转干部慰问活动;县 6 妇联要牵头开展特困城镇移民妇女、特困下岗失业妇女和特 困单亲家庭慰问活动;县委组织部要牵头开展党内慰问活动, 对全县贫困党员进行慰问;县委老干局要牵头组织开展离退休 老干部看望慰问活动;县级各机关、各企事业单位要对因灾、 因病等造成困难的干部和职工进行全面慰问。各乡镇(街道) 党(工)委、政府(办事处)也要对本地开展慰问活动相应作出 部署,并迅速行动,全力推动,确保各项慰问活动顺利实施、 落到实处。 三、深入发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送温暖惠 民生”慰问活动 全县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及县级各部 门要抓紧进行部署,广泛深入发动,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参 与“送温暖惠民生”慰问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行动,发挥 示范作用。从 2010 年 1 月中旬起,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分别带 队深入基层,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 的党员领导干部也要带头深入群众,认真开展慰问活动。各级 党政机关要把开展慰问活动与“三进三同”实践锻炼、领导干 部结穷亲等活动结合起来,带头参与,自觉行动。县级各扶贫 帮扶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组织帮扶单位到村入户,推 进慰问活动深入开展。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全社会捐 7 款捐物,引导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等社会各个方面积极 参与到“送温暖惠民生”慰问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 力量,共同帮扶困难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宣传部门要将“送温 暖惠民生”慰问活动作为元旦春节期间宣传报道的重点内容, 统筹安排好慰问活动的系列宣传方案,组织新闻媒体加大慰 问活动的宣传力度。丰都报、丰都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要充 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通过开办专版、专栏、专题节目等形 式,多角度、多形式地宣传“送温暖惠民生”慰问活动的重要意 义,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传各地开展慰问活动的先进 事迹,每周定期公布各单位捐赠慰问活动进展情况,努力营造 全社会关爱困难群众的舆论氛围。 四、强化督查,确保“送温暖惠民生”慰问活动取得 实效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及县级各部门要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抓紧落实。要抓好 统计上报工作,从 1 月 10 日至 2 月 28 日,每两天将本地区、 本部门、本单位慰问活动开展情况统计上报一次。县级各部门、 各单位分别报送到县级各系统单位,各乡镇(街道)、县级各系 统统一报送到县民政局。统计上报数据必须客观真实,上报表 格必须经乡镇(街道)、部门或单位主要负责人审签,严禁迟报 8 漏报、弄虚作假。县民政部门要加强统计上报工作的统筹协调, 及时收集汇总情况,按时送县委、县政府审核后报送市委、市 政府。 县督查办要把“送温暖惠民生”慰问活动作为当前督查工 作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全县各级各部门资金捐赠及慰问工作 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工作进度。对工作部署不及时、推进 迟缓、效果不佳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慰 问活动及时、有序、有效开展,取得实效。 附件:1、乡镇(街道)开展 2010 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惠民 生”慰问活动统计表 2、县级机关部门开展 2010 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惠 民生”慰问活动统计表 中共丰都县委办公室 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 年 1 月 11 日 9 主题词:慰问活动 元旦春节期间 送温暖 通知 中共丰都县委办公室 2010 年 1 月 11 日印发 (共印 3 份) 10 附件 1: 乡镇(街道)开展2010 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惠民生”慰问活动情况统计表 填报乡镇(街道)(盖章): 签发人: 填报时间: 2010年 月 日 单位:户、人、万元、元/人 慰问(救助) 总体情况 各级党委政府直接开展慰问 各类社会组织开 展慰问 参加慰问活动的人次接受社会捐赠 户数 人数 财政性资金个人捐赠 慰问情况 慰问对象 户数 人数资金 计划 慰问 已经 慰问 计划 慰问 已经 慰问 标准 小计市级区县 乡镇 街 捐赠 性资 金 户数人数资金 小计 县级 领导 部门和 乡镇街 级领导 普通 干部 小计 捐赠 人数 捐赠 资金 机关 企业 单位 捐赠 资金 其他 捐赠 资金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受灾困难群众 / 城乡低保对象 / 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孤”人员 / 1-4级残疾军人和特困在乡重点优 抚对象 / 军休人员 / 特殊困难群体 其他优抚对象 / 农村特困户 / 企业建档困难职工 / 老厂长(书记)、老车间主任、老工程 技术人员 / 困难劳模 / 国有企业军转干部 / 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 / 企业困难职工 破产及特困企业职工 / 11 生产经营正常企业中的特困职工 /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 / 领取生活费的国有企业大龄下岗人 员 / 企业离退休高龄病重困难人员 / 机关事业单位75岁以上退休待遇 偏低的参保人员 / 下岗失业人员 其他下岗人员 / 特困城镇移民妇女 / 特困下岗失业妇女 / 贫困妇女 特困单亲家庭 / 贫困党员 / 困难流动党员 / 党内慰问活动 国有企业特困党员 / 社会福利和优抚军休单位 / 驻地部队及官兵 / 老红军、无工作收入的红军遗属 / 离退休干部、离退休干部遗属 / 住院离退休干部 / 建国初期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干部 / 机关事业单位困难老干部 / 机关事业单位 离退休老同志 和困难干部职 工 机关事业单位在岗困难干部职工 / 其他困难人员 / 合 计 12 填表说明:1.统计表涉及的数据均为从活动开始至当日的累计数;数据有小数的,一律保留小数点后面四位。 2.各项资金中所含物品折价须在此填报: 4栏资金中所含物品折价 万元=10栏中物品折价 万元+14栏中物品折价 万元+17栏中物品折价 万元; 22栏资金中所含物品折价 万元=24栏中物品折价 万元+25栏中物品折价 万元+26栏中物品折价 万元。 3.对应关系:2栏=6栏+15栏;3栏=8栏+16栏;4栏=10栏+14栏+17栏;10栏=11栏+12栏+13栏;18栏=19栏+20栏+21栏;22栏=24栏+25栏+26栏。 4.资金所购慰问品一律按实际支出数或折价计入资金栏。 5.14栏捐赠性资金,是指政府统筹安排的社会捐赠资金。 6.各类社会组织开展慰问,是指各类慈善组织以及自主开展慰问活动的其他各类组织开展的慰问。 7.各乡镇(街道)须于填报当天的10:00前将此表电子件和纸质件报送县民政局。联系人:敖素琼、唐植勇 电话:70702989 传真:70702989 电子邮箱:770753017 审核人: 填报人: 联系电话: 13 附件2: 县级机关部门开展2010 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惠民生”慰问活动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签发人: 填报时间:2010年 月 日 单位:户、人、万元、元/人 慰问总体情况县级机关事业单位直接开展慰问 县属国有企业和各 类社会组织直接开 展慰问 参加慰问活动的人次接受社会捐赠 户数 人数 个人捐赠 慰问情况 慰问对象户数 人数 资金 计划 慰问 已经 慰问 计划 慰问 已经 慰问 标准 财政性 资金 捐赠性 资金 户数人数资金 小计 厅局级 干部 处级 干部 普通 干部 小计 捐赠 人数 捐赠 资金 机关企 业单位 捐赠 资金 其他捐 赠资金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受灾困难群众 / 城乡低保对象 / 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孤”人 员 / 1-4级残疾军人和特困在乡重点 优抚对象 / 军休人员 / 特殊困难群体 其他优抚对象 / 农村特困户 / 企业建档困难职工 / 老厂长(书记)、老车间主任、老 工程技术人员 / 困难劳模 / 国有企业军转干部 / 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 / 企业困难职工 破产及特困企业职工 / 14 生产经营正常企业中的特困职 工 /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 / 领取生活费的国有企业大龄下 岗人员 / 企业离退休高龄病重困难人员 / 机关事业单位75岁以上退休待 遇偏低的参保人员 / 下岗失业人员 其他下岗人员 / 特困城镇移民妇女 / 特困下岗失业妇女 / 贫困妇女 特困单亲家庭 / 贫困党员 / 困难流动党员 /党内慰问活动 国有企业特困党员 / 社会福利和优抚军休单位 / 驻地部队及官兵 / 老红军、无工作收入的红军遗属 / 离退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