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功能区考核汇报(定)_第1页
生态功能区考核汇报(定)_第2页
生态功能区考核汇报(定)_第3页
生态功能区考核汇报(定)_第4页
生态功能区考核汇报(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沽源县人民政府 关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 质量考核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省核查组领导到我县核查指 导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表示热烈 的欢迎,并对大家多年来给予沽源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 衷心的感谢!下面,结合我县近期国家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 境质量自查结果,将县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工作总体情 况汇报如下: 沽源县位于河北省北部坝上地区,属内蒙古高原南缘农牧 过渡地带, 是锡林郭勒大草原一部分。我县距首都北京 250 公 里,是阻挡风沙入侵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同时又是京津最主 要的用水源头。全县总面积 3654 平方公里,辖 14 个乡镇、1 个 街道办事处,233 个行政村,700 个自然村,总人口 23.1 万。沽 源县是新阶段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环首都扶贫开发示范区, 工业少,财力薄弱,2011 年全部财政收入 1.82 亿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 3913 元,在全省排位靠后。 特殊的区位决定了沽源县生态建设的特殊使命。长期以来, 我县牢记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所肩负的神圣使用,按 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强市名城,实现绿色崛起”的战略部署,把 生态作为第一资源、最大优势,倾力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加强 2 生态保护,牢固构筑首都绿色生态屏障,千方百计保护好北京 北大门,不仅实现了当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更为首都 北京送去了碧水清风。 一、加强管理,保持生态环境整治高压态势 我县原来长期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习俗,使不少群众养 成了淡漠的生态保护意识,随意伐林、割草、取沙等破坏生态 行为较为普遍。立足严峻形式,县委、县政府着眼于“保护环境、 生态兴县“的发展目标,将加强管理作为推进生态保护的突破 口,严格管理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坚决禁止破坏生态环境行 为,彻底扭转居民不良习惯,从源头上确保生态保护工作有效 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 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具体负责全县生 态功能区保护日常工作。县政府每年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 各项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形成齐抓共 管、共创环境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广泛宣传发动。通过会议动员、电视宣传、入户讲解 等方式,多角度、深层次宣传生态功能区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 了公众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为生态功能区保护提供了强有力 舆论支持,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三)健全管理制度。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出 -3- 台了沽源县国家生态功能区保护管理办法、沽源县禁牧管 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生态保护管理工作顺利推进提供 了制度保障。 (四)严格项目准入。对新上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 “三同时”制度,严格环保准入条件,对不符合规定的建设项 目一律不准审批,严禁新上“两高一资”项目。多年来,我县 新上项目环保审批率均达到 100%,真正做到了不利环保项目 不批、破坏生态项目不准。 (五)加大惩处力度。环保、公安、畜牧、国土等执法部门, 按照“全面排查、不留死角”的原则,长期深入全县各地细致检 查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从严、从 重处理并予以电视曝光,震慑人民群众规范行为,自觉维护全 县生态环境。 (六)规范资金使用。深刻认识到国家生态转移支付资金使 用工作的政治性和严肃性,规范使用程序,加强督导检查,严 格按照上级要求将资金主要用于环境保护以及涉及民生的基 本公共服务领域,确保了资金使用规范、合理。我县 2010-2011 年共收到国家生态转移支付资金 12964 万元,其中 2010 年 6464 万元,2011 年 6500 万元。2010 年分别用于污水处理厂及 管网建设运行 920 万元、县城集中供暖管道铺设 1195 万元、农 村道路建设 688 万元、禁牧舍饲养殖 494 万元、社会保障和就 业 515 万元、医疗卫生 531 万元、教育支出 1826 万元、森林草 场保护 108 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87 万元。2011 年度分别 4 用于市政工程建设 1860 万元、农村道路建设 620 万元、禁牧舍 饲养殖 530 万元、森林草原保护 228 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30 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 664 万元、医疗卫生 560 万元、教育 支出 1808 万元。 二、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六大生态工程 (一)实施生态农牧业工程 农牧业是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但传统的发展 模式,使其数量难增长、质量难提高,更对生态环境破坏极为 严重。为通过传统农牧业向生态农牧业转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 上水平,我们紧盯“节水、旱作、高效”三型农业的目标,通过推 行“禁牧舍饲、节水灌溉、土地流转”三场农业革命,全面实行舍 饲禁牧,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加快实施土地流转,促进农牧业 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同时,扶持农民发展林下 养、林间种等生态后续产业和饲草业,农民从生态产业上获得 收入。目前,全县 25 万亩有效灌溉节水面积达到 10 万亩;120 万耕地集中流转面积已达到 35 万亩,流转率超过 25%;畜牧业 标准化养殖厂已发展到 40 家,标准化养殖率达到 80%;引进和 成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3 家,总投资 128 亿元,农业产业 化经营达到 65%;农业产值在 GDP 的比重和净增值稳步提高。 目前,生态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顺应 了生态保护对农牧业发展的需求,增强了全县生态环境改善的 引擎动力。 (二)实施生态工业工程 -5- 一是淘汰一是淘汰污污染工染工业业。 。致力于打造优质国家生态功能区,深 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 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抓住关键环节,突破重点难点,淘汰 关停了浙江鹰股份有限公司沽源亚麻制品分公司、玉晶集团沽 源九连城造纸厂等一大批高耗能、重污染企业,有力提升了全 县生态环境质量。 二是改造二是改造传统传统工工业业。 。切实加快传统工业改造步伐,加快打 造“高端、环保”工业体系。核工业集团投资开发的 460 矿床铀 钼综合回收矿冶项目已投产,目前正在对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 造;上海煜星公司投资的高端沸石开发项目,正委托上海大学 对已取得国家专利的冰箱除味盒、鱼缸洁水球高端环保产品进 行最后的技术改造;对榆树沟煤矿,已收回原有小矿开发经营 权,整体转让给河北金牛能源集团进行环保型、高端型开采, 新矿区正积极建设,不久可正式投产。完成了九连城铅锌矿技 改工程,生产技术和环保水平明显提升。责成各类屠宰加工厂、 洗车场、饭店宾馆等企业进行技改升级,有效降低了污染、耗 能指标指数。 三是新上三是新上环环保工保工业业。 。把园区建设作为聚集企业、推进环保 的有力引擎,培育了三个县级产业园区,目前入园企业 18 家, 总投资 16 亿元,完成投资 10 亿元。通过园区孵化和带动,全 县民营企业发展 118 家,注册资金 2.8 亿。我们正在对这三个 园区进行资源整合和重组,积极申报省级开发区,在用地、税 收等方面赢得更大扶持。快上风电业,坚持“引大放小”的原则, 6 把有限的资源交给有实力的企业开发,相继引进了国华、大唐、 华电国际等 8 家风电开发企业。2011 年底,已实现并网风电装 机总量 73 万千瓦,并网发电 48 万千瓦。同时,我们还按照“突 破火电、推进光电、开发生物质能”的思路,稳步抓好境内其它 新能源的开发,引进了大唐新能源总投 40 亿元的 20 万千瓦太 阳能发电项目,进一步拓宽了环保型产业发展之路。 (三)实施生态保护工程 1.狠抓水质维护。严格执行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 收管理条例,全面控制打井行为,大力发展集中供水,限制自 备水源,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严禁在水 源地保护区建设任何影响水质安全的设施,确保水源地水质达 标。大力实施小流域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项目建设 工程,全面提升全县水系质量水平。积极扩大闪电河东灌区、 西灌区、石门子灌区、葫芦河灌区地表水的灌溉面积,使利用 地表水灌溉面积占全部水浇地面积的 30%以上。借助小流域治 理工程、以工代赈工程等项目修建截流沟等集雨工程,并科学 实施人工增雨,提高降水利用率。目前,我县 47.5 平方公里河 流水面、18.9 平方公里湖库水质优质达标,从源头上确保了京 津地区用水安全。 2.狠抓植树种草。大力实施植树种草战略,积极恢复植被、 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努力构建首都绿色屏障。强力实施了退 耕还林、塞北林场建设、围栏封育、水源涵养等一系列生态建 设工程。到目前,全县共造林 2033.46 平方公里,种草 1448.66 -7- 平方公里。通过精心培育,我县现有湿地草原达到 400 平方公 里,是我国北方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湿地草原。其中,我 县闪电河湿地在 2008 年“燕赵最美的湿地”评选活动中名列 第一, 2011 年被评为“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通过努力,全 县生态植被盖度明显增加,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起到了积极作用。 3.狠抓土地治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 则,着眼于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的发展方向,通过科学规划布 局、积极争取项目、加强施工管理,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 程。到目前,我县已实施土地开发项目 45 个,完成总投资 12528.6764 万元,新增耕地面积 56897.23 亩;实施土地整理项 目 29 个,完成总投资 7242.452 万元,整理土地面积 92056.31 亩,全县土地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四)实施生态城市工程 充分发挥葫芦河贯通县城南北、湿地草原环绕县城周边的 独特优势,确立了“草原水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坚持“绿色、科 技、人文、统筹”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结合全省“三年大变样” 、“三年上水平”城建活动,累计投资 30 多亿元,高起点、大手 笔实施了一大批城建工程,城区控制面积由 08 年的 4.5 平方公 里拓展到现在的 24.5 平方公里。其中,投资 1.9 亿建设了 130 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日处理能力 1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日处 理能力 110 吨的垃圾处理场等重大配套设施工程,县城防污污 能力全面提升,人居水平上档升级。投资 1.55 亿元完成了水城 8 广场、滨湖公园、湿地公园、人民公园等休闲景观工程,投资 230 万元完成了青年湖 10 万立方米清淤工程,县城生态环境得 到有效改善。完成了中环路两侧、县政府楼后、原粮食局车队 大院、人民街道转角、青年湖两岸等多处地段危旧房拆迁改造 工程,拆除一大批有碍观瞻建筑,县城形象和品位明显提升。 积极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定完善了市政管理办法和 条例,进一步明确了部门管理职责,以人为本、民主、科学、依 法的城市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成立了市政管理局,充实人 员,配齐设施,对县各条主次干道和公共场所实行全天候卫生 保洁,坚决禁止违章建设、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破坏市容和 环境卫生行为。全面推行城市管理进社区,探索建立了“政府主 导、居民自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管理模式,有效发挥了 社区居委会在市政管理、物业管理、社会管理、治安管理、居民 文化管理、居民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将管理的触角延 伸到城市最末端,实现了管理全覆盖、无死角。 (五)实施生态乡村工程 投资 3 亿元,实施了西苑新村、小厂、黄盖淖等 7 处 21.2 万平方米的新民居建设工程。投资 1.2 亿元,完成了 230 个行 政村 630 公里的村村通工程,通村率达到 98.7%。积极争取上 级补助资金 1068 万元,实施农村危旧房屋改造 1780 户。县境 张石高速三期建成通车,二秦高速、张承高速开工奠基,蓝张 铁路加速推进。以九连城、黄盖淖、小厂、小河子、西辛营、闪 电河 6 个中心乡镇建设为突破口,辐射其他乡镇全面加快镇村 -9- 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污染治理活动, 加强奖惩,典型促动,全面整治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撒 等不文明行为,有效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同时,通过积极争取, 新一届省委将我县列入了环首都扶贫开发示范区。今后一个时 期,上级将对我县特别是乡村地区的财政、土地、项目、资金、 人才等方面予以特殊照顾。我县将紧抓这一大好机遇,进一步 加大乡村环境建设工作力度,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整体水平大幅 提升。 (六)实施生态旅游工程 把旅游服务业定位为第一生态产业,依托生态资源,培育 旅游优势,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线、建设环京津主要休闲地为 主攻方向,全面打造“湿地草原、神韵沽源”生态旅游品牌。几年 来,引资 2.63 亿元建设了塞外庄园、沽水福源、天鹅湖 3 处 A 级景区。投资 2.43 亿元,建设了核心区占地 800 公顷的五花草 甸旅游景区。成功获批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举办了中国、沽源湿地草原文化节。2011 年接待游客 80 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6 亿元。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旅游资 源在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好培育护理,实现了 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互利双赢。 三、坚持标准,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我 县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全县生态环境水平不断提 高,为维护首都环境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具体完成指标如下: 10 (一)环境状况指标变化情况 1.水水环环境境质质量量监测监测指指标标及及变变化化 通过对我县监测断面水质监测分析,水温、PH 值、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 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 类、硫化物等指标均符合类标准。 2.空气空气质质量量监测监测指指标标及及变变化化 我县 2011 年优于二级天气共 342 天,比 2010 年优于二级 天气 336 天多 6 天。2011 年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较去年同 比增长 1.6%。 3.污污染源染源监测监测及达及达标标率率变变化化 经委托市监测站对我县清源污水处理厂进行定期监测,未 发现存在超标排放现象,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为 100%。 4.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固体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固体废废物排放量及其物排放量及其变变化化 我县 2010 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 为 1379.99 吨、5265 吨、138121.2 吨;2011 年二氧化硫、化学需 氧量、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为 1019.466 吨、3438 吨、 122927.868 吨。(1)2011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较 2010 年二氧化硫 排放量相比减少 26.13%。具体原因:一是完成了中核沽源铀业 有限责任公司 20 吨2 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改造工程,削减二氧 化硫 53.10 吨。二是关停了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沽源亚麻制 品分公司,年削减二氧化硫 249.6 吨。通过以上两项措施合计 削减二氧化硫 302.7 吨。(2)2011 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 2010 -11- 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 34.70%。具体原因:一是通过我县污 水处理厂 7 个月的接转工程,削减化学需氧量 468.08 吨;二是 关停了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沽源亚麻制品分公司,该企业关 停后年削减化学需氧量 455.64 吨;三是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 进行治理,2011 年削减 COD1113.4 吨。通过以上三项措施,合 计削减化学需氧量 2036.76 吨。(3)通过对比,2011 年固体废物 排放量比 2010 年固体废物排放量减少了 11%。(4)2011 年度 我县未发生任何突发性环境事件。 (二)自然生态指标变化情况 1.林地变化方面:我县 2011 年比 2010 年增加林地面积 34.16 平方公里。面积的增加,主要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 塞北林场建设等工程实现。 2.草地变化方面:2010 年我县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建设任 为围栏封育 1 万亩、基本草场 1.5 万亩,2011 年实施后低盖度 草地减少 2.5 万亩,折合 16.67 平方公里,中盖度草地相应增 加 16.67 平方公里。 3.水域湿地变化方面:我县 2011 年比 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