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登市宋村镇秃尾巴李龙王传说。 据雍正本文登县志载:“县南柘阳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崖, 感而有孕,三年不产,忽一夜雷雨大作,电光绕室,孕虽娩,无儿胞之形。后 每夜有物就乳,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鳞角,怪之,以告郭。郭候其来,飞刃 击之,(物)腾跃而去,似中其尾。后妻死,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 遥望,一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土高数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 秃尾龙见,年即丰。每见云雾集,土人习而知之,因构祠祀之。“除专设李龙王、 龙母庙数处外,境内近百处寺观大都增建“李龙王庙“或“龙母大殿“。每年三 月初二龙母生日和六月初八李龙王生日,是全县民众的祭祀大典。道光文登 县志所记情节同上,唯改郭姓妻为“李姓妻郭氏“。因“自明祀神龙于柘阳山, 山之后多郭氏,山之前多李姓也。“(光绪文登县志)。乾隆年间袁枚著子 不语.秃尾龙记为“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沤衣,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采 而食焉,十四月产一小龙。“其余情节同上。旧时,文登人闯关东的特别多,秃 尾巴李龙王的故事传到东三省后,人们又创造了李龙王跟黑龙江的白龙战斗, 李龙佑护山东人的故事情节。“康熙五十三年,龙现于宋村之北山“,说李龙从 柘阳山回到这里,于是在此建李龙王庙和龙母坟,山名改为回龙山。 据宋村镇志记载:明弘治年间,文登宋村镇山东村来了一对讨饭的夫妻, 他们是侯家柘阳山后郭家人,姓李。村民怀着怜悯之心,将他俩留在村里住下 来,将村西北角 3 间草房让给他们居住。李家夫妻膝下无儿无女,李老汉 55 岁 那年,妻子一天去河边洗衣,见水中有条红鲤鱼,回家不久便怀了孕,过了一 年零三个月,在农历六月初八日生了个男孩,取名李丕昭。这孩子与众不同, 长了条尾巴,孩子长得很快,不长时间就能走路,独自外出,天不黑不回来, 每天晚上回家吃奶,母亲便昏过去。这天晚上,李老汉用瓢把灯扣住,手拿镰 刀在一旁等着,一更后见老伴昏过去了,马上将瓢揭开,只见一条龙,尾悬梁, 头伸在母亲怀里吃奶。李老汉拿起镰刀一下子把龙的尾巴砍了下来,龙痛得抓 起李老汉腾空而起,把他丢到东南大海里。自此,李龙王变成了秃尾巴。 李龙王的少年故事。李龙王名李丕昭,9 岁时外出扛活。一天,主人要他 去浇园。他在井台上睡着了。主人很生气,李丕昭说:“今天中午有大雨,不用 浇。“主人说:“这样好的天气,我还准备打场呢。“李说:“别打场,天一定下 雨。“中午时,果然下了一场大雨。后来,主人经常问他天气情况,百灵百准。 主人觉得这个小孩非同一般,就让在京城做官的儿子把他领到京城,介绍到张 天师府上打杂。一天,官至南京工部尚书的文城人丛兰到张天师府里闲叙,李 丕昭端茶水上来时,丛尚书问他:“你家在那里?家中有什么人?想不想回家?“ 李丕昭说:“山东文登宋村人,家有老母,好几年没回家,很是想念,但天师不 准回家。“丛尚书转脸对天师说:“小李是我的老乡,看我的面子,准他个假, 让他回家看看母亲。“张天师说:“准你两天假,一天去,一天回。“这样,小李 子和风细雨地沿着河、湖、海回到了老家宋村山东村,探望了母亲。回京后, 感激丛尚书为自己请假。一年,丛尚书要回家祭祖,小李得知后对丛尚书说: “你回家,我没有别的礼物相送,我送把伞给你遮阴凉。“丛尚书上轿赶路,一 出门,一朵云彩遮住了轿子,轿行云从,一直送到文登城,丛尚书一下轿走进 家门,云彩消散,一声晴天霹雳,大雨倾盆而下。丛尚书恍然大悟,原来祥云 就是李丕昭送的伞。(宋村徐高进讲叙) 回龙山的来历。李丕昭在张天师府里打杂,几年后,母亲病重去世,李龙王回 家将其母亲安葬在昌山上。后第二次回乡,将其母迁葬于老家柘阳山上。清康 熙五十三年(1714 年),再次回家祭母扫墓,想念自己出生的地方,一夜之间, 将其母之墓从柘阳山搬回昌山,昌山因此改名回龙山。山东村西北角李龙王父 母住过的地方建起了龙王庙,庙前建有戏楼。回龙山前修建了龙王李丕昭大殿, 大殿顶端竖有道光皇帝所赐横匾。龙王像前立着敕封的“五湖四海九江八河龙 王之位“。山顶龙母坟前玉碑上书有“龙母之墓“,一棵柘树像把黄盖伞立于墓 前。(宋村徐高进讲叙) 李龙王与黑龙江。李龙王葬母回京后,明弘治皇帝要召见他。李龙王受封 后,离开京城到江海湖河去巡查,见东北一条江里有条白蛟作害祸民。李龙王 托梦给沿江百姓:现江水泛滥多灾,都是那白蛟作害,我欲为民除害,请父老乡 亲帮忙。开战后,你们见到黑水,就是我,你们扔饭给我吃,如是白水,就是 白蛟占上风,你们就撒干石灰。到了开战之日,沿河百姓都到江岸观战,见到 黑水就抛饽饽,见到白水就撒石灰,一直战了九天九夜,白蛟被李龙打败了。 人们为了感谢李龙王的恩德,就把这条江命名为黑龙江。至今东北一带在江里 放排的老大都要先问一声:“有没有山东人?“伙伴们答:“有!“这才开始放排。 意思是,有山东李龙王保佑,定能平安无事。(宋村徐高进讲叙) 回龙山山会与龙母寿诞节。宋村镇志记载:回龙山原名昌山,位于汉昌 阳城北 2 公里处。自汉时山上即有巨神龙祠。明代,传神龙搬往柘阳山。清康 熙五十三年(1714 年),传神龙又在昌山出现,并改昌山为回龙山。自此每年农 历三月初二龙母诞辰日,百里之内,甚至东北三省民众都来为龙母庆寿。村民 们自动出麦子蒸大饽饽,派代表挑到柘阳山、回龙山等寺庙,上供祭祀,举行 盛大庙会。许多村民还在自家院中祭祀。开山之日,自晨至晚,聚众数万人, 仪仗大队有旗、幡、伞、盘、骡驮元宝,后跟骑马保镖之武士。其后为棍棒、 九节钢鞭、长枪、短刀、剑戟对打,再次之是踩高跷、二抬阁、舞狮子、跑活 马、龙门秋、抬龙驾,再后面是金瓜、斧钺、朝天蹬、龙凤扇,一字排开长蛇 阵。鞭炮开道,锣鼓喧天,对台大戏,连唱三天。信奉神龙的人们携带香纸, 磕头作揖,香火昼夜不断。直到 1940 年 2 月 18 日,日军入侵宋村,山会终止。 1941 年 8 月 20 日,日军指使李树堂率伪军 120 余人窜到回龙山安设据点。回 龙山上庙宇等建筑惨遭兵燹,繁荣了 270 余年的古庙就此完结。 秃尾巴李龙王传说还有另一个版本。 文登县城南 20 公里柘阳山前,有座建于后周末年的柘阳寺。明弘治年间, 香火旺盛,祈福求子保平安的善男信女,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寺庙附近住着 李氏一家,媳妇李郭氏勤劳贤惠。只是年过四十,仍未生子,全家人都极为企 盼。 有一年,天干地旱,颗粒无收,李家父母双亡,安葬双亲后,又欠下债务。 夫妻二人只好卖掉田地房舍,还清债务,踏上逃荒之路。走到宋村北山脚下的 山东村时,村里有位好心人,把几间空草房借给他们暂住。夫妻二人勤劳朴实, 打短工为生,两年过后,盖了三间草房。 一日,李郭氏来到昌阳河边洗衣服,忽然感到口渴,双手捧起河水,一饮 而尽,忽遇苍龙浮现水面,转瞬而逝。一月后,李郭氏怀孕,夫妇俩兴奋不已。 十月过后,李郭氏丝毫没有分娩迹象,胎儿在腹中跃动,夫妻俩在疑惧中充满 希望。李郭氏怀孕第三年的六月初八日夜晚,雷声滚滚,风雨大作,腹中一阵 翻腾,知道要生产了。没等丈夫找来接生婆,李郭氏在电闪雷鸣中分娩后,随 之昏迷过去。 李郭氏醒来,风雨已停,丈夫和接生婆闯进门来,只见破裂的胎衣,却不 见婴儿。此后几天夜晚二更过后,有条长长的物体扑入李郭氏怀中吃奶,李郭 氏随即晕了过去。丈夫听了妻子的诉说后,很是惶恐。夜间,他用水瓢扣上油 灯,手持镰刀,蹲在炕前守候。一阵凉风吹来,便听到妻子急促的喘息声,丈 夫掀开瓢,只见一条黑龙,尾巴缠在房梁上,头偎在妻子怀里吃奶。慌乱之中, 丈夫飞起镰刀砍在龙尾上。黑龙疼痛难忍,腾空而去,一股强劲的旋风将龙爸 爸卷出草屋,跌入东海。黑龙被砍伤的尾巴从空中落下,落在香烟袅袅的独秀 峰上,变成峰顶巨大的山石。 李郭氏伤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几天后,有个脸色黝黑的小男孩进门喊 “妈妈“,李郭氏紧紧地将孩子抱在怀里,感到莫大安慰,便给儿子起名叫“炭 儿“。炭儿天真顽皮,每见到水,就兴奋不已,常常跑到昌阳河边玩水。一次, 他跳入河中,搭救了落水的小伙伴,受到邻居们的夸奖。炭儿八九岁时,已是 成人模样,母亲给起个大名“李龙“。伙伴们都爱称他“老李“。李龙不仅勤奋, 还能预测风雨,邻里们遂对他刮目相看。 后来李龙在龙虎山拜张天师为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就了人龙变化、兴 云布雨。一天,李龙在张天师府上结识了同乡、大学者丛兰。几年后,丛兰升 任明朝右都御史,镇守三关。三关地处蒙古高原,水源奇缺。一日,丛兰正在 犯愁,朦胧中似觉有人牵自己的手领到一处洼地上。丛兰便命兵士掘地三尺, 一会儿便见喷泉涌出。丛兰将泉命为“龙泉“。 时关东萨哈江来了一条白蛟,兴风作浪,常使江水泛滥,冲毁房屋,淹没 五谷、家畜和野兽,沿江百姓苦不堪言,把此江称为“白龙江“。丛兰向正德皇 帝举荐李龙担当除蛟重任。李龙受命来到关东,只身跃入江中,寻找作恶多端 的白蛟。李龙因幼时秃了尾巴,又水情不熟,渐渐处于下风,被白蛟嘶叫着追 出江面。李龙连战数日不能取胜,疲于奔命。一日,在山东老乡的协助下,乡 亲们暗中准备了石灰块和馒头。黑龙与白蛟激战正酣时,黑龙浮出水面,老乡 们纷纷向江中投馒头。白蛟浮出水面,人群将成筐的石灰块狠狠抛向江中。 大战三天三夜,黑龙越战越勇,白蛟眼睛半瞎,落荒而去。从此,白龙江 风平浪静,两岸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为纪念黑龙的功德,人们自发地将 江名改称黑龙江。此后,凡在黑龙江行船的船家,开船前一定要问:“有没有 山东老客?“听到“有!“方才起锚。因为船家视山东人为黑龙化身,能够保佑 行船平安,遂渐渐形成风俗,直至今天。 正德皇帝得到捷报后,封李龙为“五湖四海九江八河之总龙王“。清康熙五 十三年(1714 年),人们发现李龙王出现在山东村西的山顶上。此后山顶多了 座坟头,旁边还有一棵伞状柘树。人们奔走相告,将山起名为“回龙山“,在坟 头旁立了龙母墓碑,在山回龙山前建起了李龙庙,形成了规模盛大的庙会。 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七月十八日,皇帝赐给李龙“溥惠佑民“褒奖匾 额,并将李龙列入国家祀典。文登及周边地区,有上百处寺庙供奉着李龙王和 龙母,有 10 多处大型庙会。其中,回龙山庙宇建筑群长达 2.5 公里,主庙区龙 王大殿横匾上书“溥惠佑民“四个镏金大字。每年三月初二、六月初八回龙山庙 会,烟台、威海、东北、江南数省乃至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香 客信主、商家前来祈拜,习俗延续至今。 伴随“闯关东“下南洋“等人口迁移活动,许多地方都在演绎着李龙王的 传说,建起了李龙庙。黑龙江省黑河市和五大连池市,分别在江边和池畔建造 了李龙雕像。(许建中搜集整理) 秃尾巴李龙王的神话,是文登人民首创,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儒、道两家传 统文化,及劳动人民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炭制品国际贸易合同条款考核试卷
- 电器具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考核试卷
- 节能型纺织设备智能节能技术考核试卷
-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要点汇报
- 《Q&HSE体系培训》课件
- 环保设备工程导论课件
- 《LED灯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课件
- 2019-2025年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之口腔助理医师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
- 合规师初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班耳朵相关课件
- 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 武装部文职试题及答案
- 警犬培训授课课件
- 2025年四川绵阳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成本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中的辅助作用与潜力
- 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 2025届河北省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东开放大学招聘考试真题
- PSP问题解决流程分析
- 语文-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