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图文课件_第1页
关注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图文课件_第2页
关注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图文课件_第3页
关注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图文课件_第4页
关注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图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1 关注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2 国外透析现状 美国肾脏病据系统(USRDS)显示,2010年ESRD患者人数达 594374,较数1980年增加了近10倍,其中血透患者65%,腹透 5%,肾脏移植30%。 2010年新发ESRD人数为116946例,在新发ESRD患者中,28% 原发诊断为高血压,44%原发诊断为糖尿病。 2012 USRDS Annual Data Report.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3 中国透析现状 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原发病血透患者高血压达标率: 未达标 73.10% 达标 26.90% (%) 3张伟明,钱家麟,上海市透析登记及结果分析。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2012;11(5):233-236. 刘日光等。单中心血透登记2010年度报告。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1:27(10):739. 广州一项血透登记报告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4 目录 有效控制血压 保护残余肾功能 逆转透析患者的左室肥厚 降低透析患者的心衰风险 减少透析患者的房颤发生 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5 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高 一项针对全国28个省市200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调查显示: 中国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81.5%。 2. 中国人民解放军肾脏病专业协作组.中国血液净化 2005;4(5):235-238. 81.5% 18.5% 81.5% 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6 透析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达标率低 一项在美国2535名透析患者中展开的调查显示: 86%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伴有高血压。 在MHD伴高血压患者中,仅30%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12%患者没有得到治疗,58%患者血压治疗不充分。 Agarwal R. Am J Med. 2003;115(4):291-297. 58% 30% 12% 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7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之首 全国透析移植登记报告显示,51%的透析患者死于心脑血管 疾病。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1;17(2):77-78. 51% 30% 16% 3% 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8 高血压显著增加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血压升高透析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dialysis patients. Am J Kidney Dis 2005;45(Suppl3):S1153. 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9 降压治疗显著降低透析患者 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 血压每降低4.5/2.3mmHg,降低相应事件达: Heerspink HJL, et al. Lancet 2009;373(9668):1009-1015. 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10 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值 透析前血压目标 20% Framingham人群研究 LVH*=10年心血管风险20%(男性) CASE-J研究 LVH*= 10年心血管风险为24% 作为亚临床靶器官损害,LVH是心血管高危风险的标志 治疗原则 靶器官出现不可逆损害或心血管事件发生前,尽早 起始药物治疗 * 超声心动图确诊 LVH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高危风险的标志 应尽早起始降压药物治疗 2009年 欧洲高血压指南再评价 4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43 ARB可更有效逆转LVH 0 -5 -10 -15 -20 利尿剂受体阻滞剂 ACEI CCBARB LVMI 变化(%) P=0.05 Klingbeil, et al. Am J Med 2003; 43 P=0.01 P=0.05 - 8% - 6%- 8%- 10% - 1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44 2013 ESH/ESC 高血压指南 高血压伴LVH是ARB的强适应症之一 2013 ESH/ESC 高血压指南 推荐以下高血压使用ARB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大 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异常 高血压合并心梗史 高血压合并心衰 高血压合并房颤 高血压合并ESRD/蛋白尿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4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45 厄贝沙坦有效降低左室质量指数, 显著优于氨氯地平 Gaudio C, et al. J Cardiovasc Pharmacol. 2003;42(5):622-8. 4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46 厄贝沙坦降低左室质量指数优于阿替洛尔 Malmqbist K, et al.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1; 19(6): 1167-1176. 治疗48周后,与基线相比左室质量指数变化 4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47 厄贝沙坦有效逆转左房前后径的增加 CAO daojun,et al.J Cent south univ(Med Sci) 2008 ;33(9):0871-04 4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48 厄贝沙坦显著减少 透析伴心衰患者左室质量指数 刘茜等。疑难病杂志. 2012;11(11):827-829. 4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49 目录 有效控制血压 保护残余肾功能 逆转透析患者的左室肥厚 降低透析患者的心衰风险 减少透析患者的房颤发生 4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50 心衰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致死原因 一项对500名血压未得到控制的患者进行的20年随访显示: 50%的患者死于心衰 Papademetriou V, et al. J Clin Hypertens. 2004;6(10 suppl 2):1417. 5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51 高血压患者心衰发生率高 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高血压显著增加心衰的风险 Papademetriou V, et al. J Clin Hypertens. 2004;6(10 suppl 2):1417. Levy D, et al. JAMA 1996;275:1557-1562. 5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52 透析患者心衰患病率高达27% 侯凡凡等。中华医学杂志. 2005;85(7):458-463. LVH: 左室肥厚;CHF: 充血性心力衰竭; CAD: 冠状动脉疾病;LAD: 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 5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53 2013 ESH/ESC 高血压指南 高血压伴心衰是ARB的强适应症之一 2013 ESH/ESC 高血压指南 推荐以下高血压使用ARB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3, 31:12811357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大 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异常 高血压合并心梗史 高血压合并心衰 高血压合并房颤 高血压合并ESRD/蛋白尿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5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54 厄贝沙坦较氨氯地平显著降低心衰风险达35% Tomas Berl,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3;138:542-549 5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55 目录 有效控制血压 保护残余肾功能 逆转透析患者的左室肥厚 降低透析患者的心衰风险 减少透析患者的房颤发生 5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56 我国房颤的流行病学 对中国14个省市29079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 0.77%,根据1990年标准人口构成标准化后患病率为0.61% 男性房颤总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3) 年龄分组(岁) 周自强等,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7): 491-494 5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57 CH 研究 (全部房颤) CH研究 (新发生房颤) Savelieva I 250:369-372 CH 研究 (全部房颤) CH研究 (新发生房颤) Framingham 研究 Manitoba 随访研究 Wilhemsen et al. 多项研究显示 高血压显著增加房颤风险 房颤风险增加比例 (%) 与无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患者房颤风险显著增加 5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58 透析患者房颤发生率高 一项观察研究,纳入16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结果显示,透 析患者房颤发生率高达7.14%,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在透析患者中,房颤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透析患者中,房颤发生率随着透析年限增长而增加。 许雪强等。临床医学工程。2008;15(12):33-35 5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59 房颤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 0 5 10 15 20 25 全因死亡 心血管死亡心脏猝死卒中 窦性心律 心房颤动 窦性心律 心房颤动 全因死亡 心血管死亡心脏猝死卒中 Wachtell K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5;45:705-711. (%) 5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60 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危险比(N=3347) HR(95% CI)P-value 总死亡1.9 (1.4-2.6)0.001 所有卒中1.7 (0.9-3.1) 0.076 卒中死亡2.0 (0.9-4.3) 0.076 心衰2.4 (1.2-4.7) 0.012 所有心血管事件2.0 (1.4-2.8)0.001 心血管死亡2.3 (1.5-3.4)0.001 HYVET研究 房颤增加高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死亡 风险 Antikainen R, Beckett NS, et al. 2006. 6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61 如何更有效预防房颤发生? 房颤的上游治疗 一级预防-减少新发房颤;二级预防-减少房颤复发 如何更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 房颤的下游控制 最大程度地降低脑卒中、心衰和死亡风险 房颤综合防治面临的挑战 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有限,致心律失常作用 抗凝治疗应用比例50 6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62 对房颤药物治疗的思考 传统治疗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衰/冠心病引起房颤 时才开始治疗,房颤一旦发生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 更严重的临床后果。 基础疾病发生之前的炎症和纤维化使心房结构发生改 变,可能是作用于离子通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难以维 持窦性节律的原因。 Marcelle D Smit,et al.Expert Rev.Cardiovasc.Ther.2009;7(7):763-778 房颤治疗的新观点:上游治疗 一级预防减少新发房颤 二级预防减少房颤复发 6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63 所用药物可能机制 ARB/ACEI 高血压、心衰、直接影响 (抗肝纤维化,抗心律失常?) 醛固酮 拮抗 剂 高血压、心衰、直接影响 (抗肝纤维化,抗心律失常?) 他汀类冠心病、全身动脉粥样硬化 直接影响 (抗炎,抗氧化) 皮质类固醇抗炎作用 鱼油降脂、直接抗心律失常作用 -阻滞剂 降低血压,心衰,心梗、直接 抗心律失常作用 Savelieva I 45:1832-9 6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14/3/467 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使用厄贝沙坦 可有效维持窦性节律 Use of Irbesartan to Maintain Sinus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Long-Lasting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