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小讲课课件_第1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小讲课课件_第2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小讲课课件_第3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小讲课课件_第4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小讲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概述 l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是因独立于肾素的醛固酮分泌增多 ,且不被盐负荷抑制的一组临床病症 。 l共同特征: 低肾素性高血压、低血钾。 2 水钠潴留 肾性失钾、 低血钾 肾素受抑 醛固酮 发病机制 高血压 碱中毒 3 临床表现 1、高血压:可早于低血钾3-4年出现,大多数表现为缓慢 发展的良性高血压的经过,但随病程延长,血压逐渐增 高,尤以舒张压明显。 2、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肌无力或周期性麻痹(低血钾); 感觉异常,肢端麻木或手足搐搦(细胞内低钙)。 3、失钾性肾病及肾盂肾炎:长期大量失钾,小管功能紊乱 ,浓缩功能受损,多饮、多尿,尤其是夜尿增多,同时 易伴发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4、心脏功能改变: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U波出现。 5、其它: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胰岛素释放减少,糖耐量减 低等。 4 高血压+肾性失钾的鉴别诊断 l醛固酮增多: 原醛 继醛 假性醛固酮增多 lCushing综合征 l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l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小管损害 l原发性高血压使用利尿剂 5 诊断 l筛查:醛固酮/肾素比值 l确诊:盐负荷试验、卡托普利试验 l分型:CT或MRI、肾上腺静脉插管采 血 6 Case l 高血压,K 3.00mmol/L,Na 144mmol/L, HCO3- 33.2mmol/L。 l 左肾上腺占位1.71.3cm 卧位立位给药前 给药 后 PRA(ng/ml/h) 0.010.020.010.01 Ald(pg/ml) 164188286235 ARR940 9 定位诊断 l 肾上腺静脉插管采血(AVS): 鉴别过多的醛固酮单侧还是双侧分泌。 过夜空腹静卧8小时,于8-9am卧位在数 字减影引导下插管,由右侧股静脉至下腔静 脉、左右肾上腺静脉内,采血测醛固酮、皮 质醇。 若采得皮质醇与外周血比值大于1.5、左 右比值小于1.5,则插管成功。 两侧醛固酮/皮质醇比值,若左右两侧相 比大于2,高者为优势侧;小于1.5则均等分 泌;1.52则不均等分泌。 10 PHA分型 1、特发性原醛(IHA):占到原醛病因的70%。 肾上腺球状带弥漫性或局造型增生,可伴有 结节,病因可能是由于球状带细胞对血管紧 张素反应过高所致。 2、醛固酮瘤(APA):绝大多数为一侧单个腺瘤 ,直径多小于2cm,极少数为双侧腺瘤。 3、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AH):仅占到1%。一般为双 侧,单侧罕见。 4、家族性原醛症:型ACTH依赖性醛固酮增多症, 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ACTH非依赖性醛固酮 增多症(病因未明) 5、由卵巢癌、睾丸癌引起,属于异源性醛固酮增多症 ,罕见。 11 治疗 l 醛固酮分泌瘤 (APA)或单侧肾上腺增生 ( PAH) ,应采用手术切除; l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效果可能不理想 ,目前多主张用药物治疗,对于青少年或中 年后增生型病人,长期药物治疗有困难者, 可考虑手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