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能性橡胶在汽车底盘上的 应用 * 发动机点火激励引起的振动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其自身产生的往复不平衡惯性力 冷却系统、进排气系统等引起的振动 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 其他运动部件引起的振动 整车振动来源 Date 2 底盘减振产品在整车上的分布 2018/10/9 3 排气系统吊耳 悬架系统 动力吸振器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主要内容 Date 4 排气系统吊耳 将废气从发动机排出。空气的流动将激励整个动力排气系统,导致噪声; 排气系统与作为振动源的发动机以及作为振动接受体的车身相连; 排气系统须使从发动机传递到车身的振动最小化; 排气系统吊耳用以减少传递到车身的振动; 波纹管可以控制从发动机传递到排气系统的冷端的振动 支架 车身发动机 排气歧管 热端波纹管冷端 排气管吊耳 Date 5 连接支架 限制位移 连接支架 刚性支架提高结构刚度 橡胶主簧 典型的吊耳结构典型的吊耳结构 Date 6 * 7 典型的排气系统吊耳 Arvinmeritor Germany Arvinmeritor NA Arvinmeritor Date 7 悬架系统 Date 8 动力吸振器 Tuned Mass Damper 包含质量块和橡胶主簧; 固有频率与被吸振系统的固有频率相近; 橡胶主簧一般使用SBR或者EPDM,低价,对温度不敏感,耐 热老化; 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 其他运动部件引起的振动 Date 9 典型的动力吸振器 Tuned Mass Damper Exhaust Dampers Steering Wheel Dampers Gear Rattle Damper Date 10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目标 前驱横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常见布局形式 悬置的结构特点、性能与发展 悬置系统设计过程 Date 11 悬置功能: 安装动力总成 降低动力总成振动向车身的传递 衰减由于路面激励引起的动力总成 振动 控制发动机位移和转角 分配载荷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目标 Date 12 尽可能多的隔离振动 尽可能多的实现各自由度 间的解耦 悬置系统在系统共振频带 内应有较大的阻尼值 动力总成在特殊工况下位 移值不能超过允许取值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目标 Date 1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目标- 隔振原理 悬置系统的最高阶固有振动 频率应小于发动机工作中的最 小激振频率的0.707倍 在隔振区,阻尼越小,隔振 效果越好 在共振区,阻尼越大,可以 衰减振动 Date 14 如不考虑阻尼在内,其传递率的百分比可以表示为: e.g. 如果悬置位置和刚度确定并在9Hz时对俯仰运动进行解耦,怠速的干扰 频率是20Hz,经计算仅有25.4%的激振力通过悬置系统进行传递。 L4: V6: 二阶 三阶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目标- 隔振原理 Date 15 尽可能多的实现各自由度间的解耦;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目标 Date 16 悬置系统在系统共振频带内应有较大的阻尼值;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目标 Date 17 动力总成在诸如汽车起步、制动、转向的特殊工况下位移值不能超过允许取 值;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目标 Date 18 三点支承加扭转支撑杆 优点:悬置布置方便,便于安装 缺点:跳动与发动机扭矩有关,纵摇与跳动相关,悬置载荷变 化较大,对副车架的共振和冲击振动敏感 前驱横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常见布局形式 Date 19 低扭矩轴系统 优点:悬置布置方便,便于安装,跳动与纵摇及扭矩分离良好 缺点:纵摇模态和发动机转动较难平衡,对副车架共振和冲击 振动敏感 前驱横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常见布局形式 Date 20 平衡扭矩轴系统 优点:跳动和纵摇几扭矩解耦性良好 缺点:纵横模态和发动机转动之间调整较难,悬置布置及连接较难 前驱横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常见布局形式 Date 21 前驱横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常见布局形式 Date 22 悬置的结构特点、性能与发展 1.悬置元件的发展历史 2.常规橡胶悬置元件 3.液压橡胶悬置(液阻悬置) 4.半主动式悬置 5.主动式悬置 Date 23 20世纪初开始应用橡胶悬置 思想源于二十世纪40年代。1962年,GM公司的Richard Rasmussen等人 完善了这种思想,并试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液阻悬置 1979年,AUDI公司率先在AUDI五缸Otto发动机上应用液阻悬置 1984年,日本Mitsubishi公司率先在Galant轿车上应用了电控节流孔 开度的液阻悬置,这是世界上第一批半主动液阻悬置 1985年,GM公司规定在所有的A型和K型车上,无论四缸发动机还是六 缸发动机,全部采用液阻悬置,这标志着液阻悬置的应用在美国开始 普及 自1985年以来,发表了大量有关半主动式、主动式液阻悬置研究与应 用方面的文献 悬置的结构特点、性能与发展 Date 24 悬置的结构特点、性能与发展 Date 25 标准的橡胶隔振元件 楔形的悬置元件 a)橡胶同时承受压缩方向的载荷和 剪切方向的载荷 b)可以通过调整橡胶的尺寸和角度 而使的悬置在三个垂直的方向具 有不同的刚度 c)中间的铁件起改变刚度的作用 常规橡胶悬置元件 Date 26 常规橡胶悬置元件 Date 27 常规橡胶悬置元件 动刚度随频率提高,线性升高 动刚度与胶料特性有关 Date 28 常规橡胶悬置元件 振幅大,动刚度小 预载大,动刚度大 Date 29 要求: 怠速时具有较小的动刚度,以隔绝怠速时发动机的振动 低频大振幅时,应具有大阻尼、大刚度,以衰减由于路面激励而 引起的动力总成的振动; 悬置系统在高频区(30HZ以上),应具有小阻尼、小动刚度,以 降低振动传递率和提高降噪效果; 特点:利用橡胶元件的弹性和液体通过流道时产生 的大阻尼和大刚度特性。刚度、阻尼随激振振幅和 激振频率而变化。 液阻悬置 Date 30 液阻悬置特性 Date 31 第一代 液阻悬置惯性通道型液阻悬置 Date 32 惯性通道解耦盘型惯性通道解耦膜型 第二代 液阻悬置惯性通道解耦盘/解耦膜型液阻悬置 Date 33 液阻悬置惯性通道解耦盘节流盘型液阻悬置 第三代 Date 34 液阻悬置低频特点 p-p disp 2.0 1.0 0.5 0.1 Target Lines Date 35 液阻悬置衬套型液压悬置 通常用于变速箱侧支承的液压衬套 结构特点:类似于惯性通道型的液阻悬置 ,下液室为工作室,上液室为液体的密封室 。由于体积较小,在其中加入解耦膜/板结构 比较困难。 Date 36 液阻悬置液压衬套 防扭液压衬套 结构特点:类似于用于悬架的液压衬套 Date 37 半主动式悬置-改变液体流动方向 被动模式 主动模式 Date 38 半主动式悬置-改变液体流动方向 Date 39 半主动式悬置-单双流道开关机理 惯性通道对液阻悬置性能影响的研究 Date 40 半主动式悬置-单双流道开关机理 惯性通道数目的改变,可以改变滞后角出现峰值时的频率,对其尺 寸的改变,还可以达到改变动刚度和阻尼大小的目的。 Date 41 半主动式悬置-空气弹簧原理 在怠速工况,螺线圈开,空气允许通大气,振动膜变软,刚度减小;在 行驶工况,螺线圈关,在振动膜下面形成空气弹簧,振动膜变硬,阻尼加大 。 Date 42 半主动式悬置-空气弹簧原理 Date 43 主动式悬置 橡胶悬置型主动悬置的动刚度 液阻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施工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 综合部主任竞聘报告
- 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三篇
- 静脉溶栓术后护理措施
- 五台山课件教学课件
- 看见柴静读书汇报
- 老年护理员基础知识培训大纲
- 监理总监年终工作总结
- 《登飞来峰》课件
- 2025铝材长期供货合同样本
- 检验科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心肾综合征诊疗实践指南解读
- 中国古代数学家求数列和的方法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
- 二氧化碳驱油机理及其在石油工业的应用
- 护理三基试题汇编1000题(含答案)
- 跨国企业战略协同-深度研究
- 申请银行承兑汇票申请书
-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18张)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中英文学校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陆上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主要安全设施、定量风险评价法、个人风险基准、安全预评价报告
- (2025)汉字听写大会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