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总说明设计总说明 茶多酚是一种理想的食品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癌治病、防衰老、防辐射、消除人 体自由基等多种生理功效,广泛用于食品、油脂、医药、化工等行业.近年来,对于茶多酚 的提取方法多见于报道。论文以茶多酚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废水有机物浓度 高,含生物毒性物质和含盐量高等特点提出了预处理水解酸化SBR后处理的组 合工艺.投加聚铝对混合废水进行预处理,CODcr 和茶多酚的去除率都非常的高.由于该 废水中所含大都为天然物质,该工艺是废水通过水解酸化池后,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由于该废水中所含大都为天然物质,其分子质量较大,而采用水解酸化可使水中的高 分子物质在产酸菌的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减少好氧处理的负荷,同时在厌氧条件下 也可使废水中残留的茶多酚得到部分降解。在预处理阶段对茶多酚的去除是否完全对 于废水处理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预处理阶段很难将茶多酚去除完全,而好氧 对茶多酚基本没有降解作用,虽然水解酸化对茶多酚的降解率很低,但为了尽可能地 降低茶多酚的浓度和减小出水的色度,水解酸化池应采用较长的停留时间。 因为 SBR 法的处理设施十分简单,管理非常方便去除有机物效率很高,基建费用明 显低于常规活性污泥法,所以本工艺采用 SBR 法, 废水中的 COD 和 BOD 主要是在 SBR 池中去除. 茶多酚废水经预处理和生化处理后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出水仍然不能达 标,尤其是色度较大,所以可采用混凝沉淀进行后处理,混凝沉淀试验采用聚合铝作混凝 剂,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对厌氧 24h、好氧生化 12h 的出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最佳投 药量为 80mg/L,沉淀 1.0h 后 COD 可降到 80mg/L,出水色度50 倍,出水清澈透明, 完全达到该地区的废水排放标准。 关键字关键字: 茶多酚,抗氧化剂,预处理,水解酸化,SBR 法 ABSTRACT Tea polyphenols is an ideal natural foods anti - oxidant, which has man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anticancer and treating disease, anti - aging,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eliminating human body free radical, etc,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oods, fats, medicine and chemical industry. The extrdction of tea polyphenols has been reported much for the past few years。Tea Polyphenols(TP)production wastewater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Dcr,high salinity,bio-toxicity,etc. a three-stage treatment process is proposed including pretreatment,anaerobic hydrolysis and SBR,and post treatment.Adding polyaluminum chloride into the mixed wastewater,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Dcr and TP is very efficiency .In this process, first, the wastewater runs through the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pool, there is stuffing. so that the BOD5/CODcr can be increased. As the wastewater contained mostly natural substances, so they have larger molecular weight, hydrolysis and acidification of the water can polymer substances in the acid- producing bacteria to decompose under small molecules, reduce the load of aerobic treatment, while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can also enable the wastewater residual TP partial degraded. In preprocessing stage,the TP removed entirely, so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effect is essential. But the pretreatment stage it is difficult to completely remove TP, TP and aerobic basic right without degradation, Although acid hydrolysis of tea polyphenols, the degradation rate is very low, However, in order to reduce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TP concentrated and decreased water color,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should adopt a longer duration. because the treatment facilities is very simple and very convenient management of highly efficient removal of organic matter, infrastructure cost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so we choose the technology SBR, wastewater COD and BOD can mainly removed in the SBR pond. TP wastewater pretreatment and biochemical treatment has been markedly improved, but the water is still not fulfilled, especially larger color, Therefore available upon coagulation, flocculation tests used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aluminum coagulant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right anaerobic 24 h, 12 h aerobic biochemical water for the coagulation treatment, the best dosage of 80 mg / L, Precipitation 1.0 h after COD can be reduced to 80 mg / L, water color 2m/s 符合要求 (3)排水系统计算 溢流堰的设计计算 单个水解池的处理水量为 2.3L/s,溢流负荷为 12L/(m.s),取 f1.2 L/(m.s) 则堰上水面总长为:L=q/f2.3/1.22.0m 溢流堰数为 n1L/B2.0/2.01 每个堰口长度为 400mm,共有堰口数为:n22.0/0.45 QI=Q/n22.3103/50.46103 m3/s 每堰上水头 h(QI/1.4)0.4(0.46103/1.4)0.40.04m (在 0.0270.043 之间,符合要求) 单池排水渠长 L=3m,出水渠 B=1.0m,水深 0.3m (4)水解酸化池内填料 填料尺寸:LBH=6.25m2.0m2.0m 选择半软填料,其具有较强的重新布水,布气能力强,传质效果好,对有机物去除 效果高,而抗腐蚀,不容易堵塞,安装方便灵活,还具有节能降低运行费用的优点。14 表 4.2 材质理论比表面(m3/ m3)规格 高醛度维纶纤维 2472 排行距 120mm,束距 60mm (5)排泥管的设计 产泥量的设计计算 产泥系数 r0.3kg 干泥/(kgCOD.d) 设计流量 Q=400 m3/d16.7 m3/h 进水 COD 浓度 S01500mg/L=1.50kg/ m3 CODcr去除率 E=9(812) 产泥量为: 21 XrQSrrQS0E0.34001.500.0916.2kg 干泥/d0.675 kg 干泥/h 每池产泥量X1X/20.675/20.338kg 干泥/h 设污泥含水率为 99,因含水率 P95,取 1000kg/ m3 则污泥产量为: 3 16.21 1.62/ 1000(1 99%) S Qmd (6)排泥系统设计 排泥管选用 DN150mm,两池合用排泥管 DN200mm,该管按每天一次排泥时间为 4min,设计充满度为 0.4,则管内污泥流速为: 22 1.62 4 4 240 0.96/ 3.14 0.150.4 Q Vm s D 0.7m/s (4.26) (7)选择污泥泵 采用潜污泵,其扬程必须满足: Hhh1h2 h水解池最低水位和所提升的最高水位之差,m。 h1出水管路的沿程损失(包括局部损失) ,m。 h2安全出头,m(一般采用 0.51.0m) 取 h4.5m,h20.8m,预算出水管的总长度为: 50m, l h1il(110)0.02501.11.1m Hh+h1+h24.51.10.86.4m 选择 11/2/1B-AH 型渣浆泵:15 表 4.3 型号流量(m3/h)扬程(m) 11/2/1B-AH12.628.8658 建筑尺寸 LBH=6.25m2m4.0m 22 4.64.6 SBRSBR 工艺的设计计算工艺的设计计算 SBR 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它的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中完成污水的生化反应、 沉淀、排水、排泥,不仅省去了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还省去了二沉池和回流污泥泵 房,处理设施比氧化沟还要简单 4.6.1 已知条件 设计污水量为 200 m3/d。Kz=2.0 最大设计流量为 Qmax=16.7 m3/d. 进水 BOD933mg/L 水温 200 250 4.6.2 主要参数选择 设计规模 Q=200 m3/d。总变化系数 Kz=2.0。进水 BOD5 Lj=933 mg/L 进水 CODCr Cj=1365mg/L 进水 SS Sj=175mg/L 出水 BOD5 Lch=20 mg/L 出水 CODCr Cch=160 mg/L 出水 SS Sch=70mg/L 设计最低水温 T=15 按最低温度计算池容和曝气量以满足冬季需要 污泥指数 SVI=150 mL/g 按污泥指数取值附表取值16 一个完整周期的时间周期时长 TC=6 h 每天单池最多运行周期次数周期数 N =4 次/天 反应池反应阶段的反应时间 TF =4h 沉淀池(亦反应池)沉淀阶段的沉淀时间 Ts=1h 沉淀池(亦反应池)滗水阶段的滗水时间 Tch=1h 池水深度 H4.5h 安全高度 Hf =0.3m(预留堰口至污泥界面的高度,以防止污泥被带出) 保护层水深 Hp =0.25 m(堰口淹没深度,以防止浮渣被带出) 4.6.3 计算污泥量 设计水量 Qd=KdQ Qd400 m3/d 好氧泥龄 CN=3.4F1.10315-T 其中: BOD51200kg/d,F=1.8; CN6.1d 反应泥龄 CF=CN/(1-2.9Nd)/(0.75LjOVc) 式中:Nd=Nj-0.05(Lj-Lch)-NCH (4.26) 23 CF5.2d 缺氧泥龄 CD CD=CF-CN CD1.1 总泥龄 C C=CFTC/TF C=7.7d 污泥产率系数 Y Y=K0.75+0.6Sj/Lj-0.80.170.75CF1.072T-15/(1+0.17CF1.072T-15); K=0.9 (4.27) 其中:K=0.90.95 Y=0.781 kgSS/kgBOD5 反应池污泥总量 ST ST=QdCY(Lj-Lch)/1000 (4.28) ST=4007.80.741205/10002342.4kg 计算反应池池容 给定最高日最高时流量 Qh Qh16.7m3/h 实际沉淀时间 Ts Ts=Ts+Tch-1/6 (4.29) Ts=1.83h 反应池池容(间歇进水) V V=STSVIHf+Hp+(Hf+Hp)2+62400QhHTs(1-Tch/Tc) (4.30) /(STSVIN)1/2/(1300Ts) V=550m3 4.6.4 其他参数 缺氧反应时段 TD TD=TF/(1+CN/CD) (4.31) TD=0.8h 好氧反应时段 TO TO=TF-TD (4.32) 24 TO=3.2h 间歇进水滗水深度 H H=24QhH/(NV) (4.33) H=0.82m 高水位时污泥浓度 NWT NWT=ST/V (4.34) NWT=4.26g/L 低水位时污泥浓度 NWL NWL=STH/(VHL), 指刚进水时曝气混合的浓度 (4.35) NWL=5.21 g/L 污泥负荷 FW FW=Lj/CY(Lj-Lch)TC/TF (4.36) FW=0.337 kgBOD5/kgMLSSd 水力停留时间 t t=24V/Qd (4.37) t=33.0h 间歇进水方式池数选择 n 尽可能同时满足:(1)n2 n2 格 单池容积 Vi Vi=V/n Vi=275m3 单池面积 Fi Fi=Vi/H Fi=61m2 单池贮水容积 Vi Vi=ViH/H (4.26) Vi=50 m3 计算最低水位 HL=H-H HL=3.68m 计算最低泥位 Hs=H-Hp-H-Hf Hs=3.13m 单池宽度 B 按方形池分割方案:B=(Fi/n)1/2按反应池与沉淀池合建方式(一体化池) 25 B=5.5m 单池长度 L=Fi/B L=11.1m 方形池实际总面积 As As=nBL, 未考虑隔墙面积 As= 122m2 方形池实际总体积 Vs=AsHz, 未考虑隔墙体积 Vs=623 m3 池子超高 H1取 0.60.8m 取 0.6m 池子总深度 Hz=H+H1 Hz=5.1m 单池进水流量 Qj=Vi/2,进水时间按 2h 计算 Qj=25 m3/h 单池设滗水器台数 nb nb1 台 单台滗水器流量 Qb=Vi/(nbTch) Qb=50m3/h 排水沟沟底比池底高 H0 根据工程条件确定排水沟沟底高程后即得到 H0 H01.20m 排水终了前排水沟水深 根据排水沟坡度和滗水流量计算确定 0.6m 最大水头 Hmax=H-H0-(沟底比池底低时:Hmax=H+H0-) Hmax=2.70m 最小水头 Hmin=Hmax-H Hmin=1.9m 单台滗水器流量要求 Qa=(1+10%)Qb, 按规定设备能力富裕 10% Qa=55m3/h 占反应池体积之比 P=100CD/C P=14.2% 生物选择器单池体积 V1=PVi V1= 39m3 26 生物选择器单池长度 L1=PL,宽度与反应池相同 L1=2.7m 回流比 R30 回流时间 TR指每周期运转时间,一般与进水时间相同 TR2.0h 回流泵设计流量 QR=RQj/(3600TR) QR=0.03 m3/s 回流泵设计扬程需 HR经阻力计算确定 HR6.0mH2O 回流泵同时运行台数 nR指单池运行台数 nR1 台 回流泵备用台数 nR1指单池备用台数 nR10 单台回流泵设计流量 QR1 QR1=QR/nR QR1=0.033 m3/s 回流泵有效功率 Nc=1000QR1HR/102 Nc=1.9KW 回流泵综合效率 Z将泵效率和电机效率相乘得到综合效率 Z=68.0% 回流泵需配电机功率 Nb=Nc/Z Nb=2.9KW 回流泵配电机额定功率 Ne按电机产品功率参数选择或与回流泵配套购置 Ne=5.5KW 4.6.5 剩余污泥与排出 污泥增值系数 a 0.50.7 a=0.7 污泥自身氧化率 b 0.040.1 b0.04 每天污泥净产量 SGw=ST/C SGw=304.2kg/d 27 去除每千克 BOD 产泥量 x=a-b/Fw x=0.581 kg/kgBOD 剩余污泥排出浓度 NW1根据污泥性质确定 NW18.0 g/L 每天排剩余污泥体积 VSG=SGw/NW1 VSG=38m3/d 单池周期排泥体积 Vsi=VSG/(nN) Vsi=5m3 每次排泥时间 Tp 10min 剩余污泥泵设计流量 Qs=Vsi/(60Tp) 一般在排水后期排泥 Qs=0.003 m3/s 剩余污泥泵设计扬程 Hs 需经阻力计算确定 Hs9.0 mH2O 剩余污泥泵选用台数 ns指单池运行台数 ns1 台 单台泵设计流量 Qs1=Qs/ns Qs1=0.008m3/s 剩余污泥泵有效功率 Nc=1000Qs1Hs/102 Nc=0.7kw 剩余污泥泵综合效率 Z将泵效率和电机效率相乘得到综合效率 Z74.1% 剩余泵需配电机功率 Nb=Nc/Z Nb=0.9kw 剩余泵配电机额定功率 按电机产品功率参数选择或与回流泵配套购置 Ne4kw 耗氧量计算 每天去除 BOD 的量 BOD=Qd(Lj-Lch)/1000 BOD=365 kg/d 碳的氧当量 a 根据污水性质试验确定,或参照同类项目取值 a1.466 28 活性污泥含氮量 P P12.5% 氨氮的氧当量 b4.6 细菌细胞的氧当量 不考虑反消化回收的氧 c1.42 反消化回收氧系数 d d2.90 每天排出的活性污泥量 Vss=xBOD Vss=212kg/d 设计需氧量 AOR=aBOD+bNH-(c+pb)Vss-dNO NH-每天去除总氮的量 AOR=112kg/d 去除每千克 BOD 耗氧量 Ro=AOR/BOD Ro= 0.31 kg/kgBOD 折算为 20标准供气量 曝气器氧转移效率 E E20 气泡离开水面的氧百分比 Ot=21(1-E)/79+21(1-E) Ot=17.5% 曝气器的安装高度 H1 H10.05m 当地大气压 P0101300 Pa 曝气器的绝对压力 Pb=P0+9800(H-H1) Pb=145400 Pa 设计最低水温下氧饱和度 根据含氧量与温度关系表选取或插值法求取 Cs10.15mg/L 氧的平均浓度 Csm=Cs(Pb/202600+100Ot/42) Csm11.28 mg/L 20下的氧平均浓度 Csm(T0)10.11mg/L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系数 k10.85 选取范围:0.80.85 29 含盐量的影响系数 k20.90 选取范围:0.90.97 当地大气压的影响系数 当地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的比值 k31.00 污水实际溶解氧浓度 Cl 一般要求的 DO 值 Cl2.00mg/L 标准供气量换算系数 K=Csm(T0)/1.02(T-T0)k1k2k3Csm(T)-Cl,T0=20 K= 1.61 标准供气量 SOR=KAOR SOR=180kgO2/d 标准供气量 Gs=SOR/(0.28E),换算为空气量 Gs= 3218m3/d 气水比 Qd,8.01 Gs/Qd,一般要求大于 3 去除每千克 BOD 供气量 Vo=Gs/BOD Vo=8.8m3/kg 4.6.6 曝气设备选择 鼓风曝气设备选择 每天曝气的总时间 Tb=NnTF Tb=32h 单池最大曝气量 Qb=Gs/Tb Qb=101m3/h 单只曝气器曝气量 Qj3.0 m3/h个 单只曝气器服务面积 Fj0.7 m2/个 按曝气量选单池数量 na1=Qb/(0.8Qj),考虑 20%富裕量 na1=42 个 按服务面积选单池数量 na2=Fi/(0.72Fj),无曝气盲区时利用率为 72% na2=121 个 实际单池选取曝气器数量 na2=121 个 MAX(na1,na2) 实际选用曝气器总数 nz242 个 nz= n na2 最多同时曝气的池数 nb2 座 30 最大曝气量 Qmax=nbQb Qmax=201m3/h 曝气管网阻力损失 h 根据供气管路和曝气器计算确定 h1.20m 曝气管网漏风系数 k4=0.050.1 k4=0.10 曝气设备的风压h=H+h h6.2m 鼓风机计算风量 Qk=Qmax(1+k4) Qk=147m3/h 鼓风机运行台数 nb nb2 台 鼓风机备用台数 nc1 台 单台鼓风机计算风量 Qj=Qk/nb Qj=111 m3/h 单台鼓风机有效功率 Nj=9.8QjH/3600 Nj=0.9kw 总效率 e e0.69 配套电机计算功率 将鼓风机效率和电机效率相乘得到综合效率 Nd=Nj/e Nd= 1.31kw 配套电机额定功率 Ne按电机产品功率参数选择或鼓风机配套电机功率 Ne75kw 鼓风机装机功率 Nz135kw 4.6.7 潜水射流曝气机选择 每天曝气的总时间 Tb=NnTF Tb=48h 单池最大曝气量 Gb=SOR/Tb Gb=3.8kgO2/h 单台曝气机设计流量 Qj 13.3kgO2/h 按产品性能选择 单台曝气机服务面积 Fj100.0 m2按产品性能选择 31 按曝气量选单池台数 nb1=Gb/(0.9Qj), 考虑 10%的富裕能力 nb1=0 台 按服务面积选单池台数 nb2=Fi/(0.9Fj), 考虑 10%的富裕能力 nb2=1 台 实际选取曝气机台数 nb MAX(nb1,nb2) nb1 台 曝气机的有效功率 Nj Nj=9.8GsH/(3600nbTb) Nj=0.82kw 总效率将 e 机械效率和电机效率相乘得到综合效率 E61.7% 配套电机计算功率 Nd2.33 kW 配套电机功率 Ne8kw 曝气机总台数 nz2 曝气机装机功率 Nz15 kw 4.74.7 溶药池溶药池 2 2 4.7.1 .已知条件 设计污水量为 200 m3/d。Kz=2.0 最大设计流量为 Qmax=16.7 m3/d. 采用混凝剂 PAC 100mg/L。药剂再溶药池的浓度一般为 1020溶药池体积一般为溶液池的 0.20.3。 4.7.2.设计计算 (1)溶药池采用两个交替使用,其单个体积 W1 W124100AQ/10001000CN=AQ/417CN m3 A混凝剂,PAC mg/L Q处理水量,16.7 m3/h C溶液浓度,10 N每昼夜配量浓液的次数,26 次,2 W110016.7/4171020.200m3 溶液池形状采用矩形,尺寸为 32 长宽高0.70.60.6 其中包括超高 0.1m (2)溶解池 溶解池的容积是 W2=0.3W1=0.06 m3 长宽高=0.70.140.6m 采用重力投加设施 混凝池采用旋流式絮凝池算法和前一絮凝池一样 每日产泥量 W 沉淀池的每日污泥量应等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产泥量。 产泥系数 r0.3kg 干泥/(kgCOD.d) 设计流量 Q=400m3/d16.7 m3/h 因为是后处理所以 BOD5的含量已经很少,目的是降低出水的色度。所以产泥量非 常的少。 生物接触氧化池 BOD5去除量为 2014.52.9mg/L 产泥量为: XrQSr0.34002.90.348 kg 干泥/d0.0145kg 干泥/h 设污泥含水率为 99,因含水率 P95,取 1000kg/ m3 则每日污泥产量为: 3 0.348 0.0348/ (1 99%) 1000 Wmd 4.84.8 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 4.8.1 设计说明 污泥浓缩池采用间歇式重力浓缩池,运行周期为 24h,其中各构筑物排泥、污泥泵 抽送污泥时间为 1h,浓缩池 22 小时,浓缩池和排泥 1 小时。污泥浓缩池主要处理来自 水解酸化池和 SBR 和沉淀池的污泥,水解酸化池每日污泥量为 1.62m3/d,第一个沉池 污泥量为 1.74m3/d,第二个沉淀池的污泥量是 0.035 m3/d.SBR 的污泥量是 38m3/d 故污 泥总量为: W1.621.74+0.035+3841.4 m3/d, 33 4.8.2 已知条件及参数选择 日产剩余污泥 Q=41.4 m3/d,污泥含水率 p0=99%(即固体浓度 C0=10kg/m3),浓缩后 使污泥的固体浓度为 Cu30kg/m3(即污泥含水率为 97%)固体通量 qs30.0kg/(m2.d), 水力负荷 qw0.4 m3/m2,缓冲层高 h20.3m,泥斗上口尺寸直径 d11m,下口尺寸直 径 d20.5m,倾角 60,试设重力计浓缩池。17 4.8.3 设计计算 图 4.4 浓缩池计算草图 (1)浓缩池面积 A 浓缩池的污泥为剩余活性污泥,根据污泥界面沉降曲线(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 计算 439)污泥固体通量选择 30kg/m2.d 浓缩池面积 0 QC A= G Q污泥量,m3/d C0污泥固体浓度,kg/m3 G污泥固体通量,kg/m2.d =13.8m2 0 QC A= G (2)浓缩池直径 D= 44 13.8 4.194.2 3.14 A mm (3)浓缩池有效水深 H 34 浓缩池工作部分有效水深高度 h21.875m 24 QT A T浓缩时间,h,取 T=15h。 超高 h10.3m,缓冲层高度 h30.3m,浓缩池设机械刮泥,池底坡度 i1/20,污泥 斗下底直径 D1=0.5m,上底直径 D2=1.0m。 池底坡度造成的深度 h4m 2 4.21.0 0.050.08 2222 DD i 泥斗高 h5m 0 21 1.00.5 tan6030.433 2222 DD 则 Hh1h2h3h4h50.30.31.8750.080.4332.988m 取 H 为 3.0m (4)泥斗计算 泥斗容积: 22223 52112 3.14 ()0.433 (10.51 0.5)0.79 33 VhDDD Dm (5)浓缩后污泥体积 V1 1 2 W(1 P ) 1 P 式中,P1、P2分别为进泥和浓缩后污泥含水率,对于混合污泥,P1为 99,P2为 97,则 V1 1 2 W(1 P ) 1 P 3 41.4 (1 99%) 13.7 1 97% m (6)澄清液量 V2 V2WV141.413.727.66 m3 (7)污泥浓缩池建筑尺寸 2 2 13.93.0 4 D Hmm (8)污泥脱水机 出泥量 Qw13.7m3/d,P2=97% 35 设经过压滤机压滤后泥饼含水率为 P375,则 泥饼量: 3 1(12)13.7 (1 97%) 1.64 131 75% VP Qm P (9)选择压滤机 选用 BAJ 型自动板框压滤机 规格过虑面纸 滤室容积(L) 滤框厚度 mm 外型尺寸 mm BAJ 80/920 6084030LBH=474512201400 36 5 构建物设备一览表构建物设备一览表 表表 5.15.1 序 号 名单规格 数 量 设计参数主要设备 1 调节池 3 10 4 3.6 LBH m 1 座 设计流量: 3 max 400Qm d 进水 BOD5:1100mg/L CODcr:2000mg/L SS:550mg/L 有效停留时间 t6h 有效水深 H2.5m CP(T)5 1.5-100 型潜水 泵 2 台,H=10m 2 化学 絮凝 池 1 溶药池: 3 0.8 0.8 0.6 L B H m 溶解池 3 0.8 0.24 0.6 L B H m 2 座 投加混凝剂 PAC250mg/L 溶药浓度为 15% 重力投加 3 旋流 式絮 凝池 2 1.241.58 DH mm 4 座 设计流量: 3 max 400Qm d 进水 BOD5:1000mg/L CODcr:1900mg/L SS:500mg/L 有效停留时间 t6h 有效水深 H2.5m 4 斜板 沉淀 3 3 1.5 2.4 LBH m 2 座 设计流量: Q=400m3/d 全素性斜板聚氮乙烯塑 料 37 池最小沉降速度: u0.3mm/s 升流速度: V=2.5mm/s 斜管倾角 60 5 水解 酸化 池 3 6.25 2.0 4.0 L B H m 1 座 设计流量: Qmax=400m3/d 出水 BOD5:855mg/L CODcr:1500mg/L SS:350mg/L 有效停留时间 t6h 有效水深 H4.0m 11/2/1B-AH 型渣浆泵 1 台 选择半软填料,高醛度 维纶纤维 6SBR 3 11.1 11.1 5.1 L B H m 1 座 设计流量: 3 max 400Qm d 进水 BOD5:933mg/L CODcr:1365mg/L SS:175mg/L 有效停留时间 t6h 有效水深 H5.1m BSR 型旋转式滗水器 2 台 回流泵 2 台 污泥泵 2 台 曝气器 242 个 鼓风机 2 台 曝气机 1 台 7 化学 絮凝 池 2 溶药池: 3 0.7 0.6 0.6 LBH m 溶解池 3 0.7 0.14 0.6 LBH m 2 座 采用混凝剂 PAC100mg/L 溶液浓度为 10% 重力投加 38 8 污泥 浓缩 池 13.93.0 DH mm 2 座 污泥流量: W=41.4 m3/d 污泥含水率: P1=99, 浓缩后含水率 P2=97 浮渣斗 1 个 浮渣挡板 1 个 9 污泥 脱水 间 mm HD 5.13 1 座 出泥量 Qw13.7m3/d, 泥饼含水率 P375 BAJ 型自动板框压滤机 2 台 10 风机 房 3 31025m HBL 1 座 3w-0.9/7 型低压微型活 塞式空气压缩机 1 台 GRB100 型号罗茨风 机 1 台 39 6 生化处理系统的总体布置生化处理系统的总体布置 6.16.1 平面布置平面布置 改造平面布置包括:污水与污泥处理工艺构筑物及设施的总平面布置,各种管线、 管道及渠道的平面布置,各种辅助建筑物与设施的平面布置。在平面布置时,应遵从 以下原则: 处理构筑物与设施的布置应顺应流程、集中紧凑,以便节约用地和运行管理。 工艺构筑物(或设施)与不同功能的辅助建筑物应安功能的差异,分别相对独 立布置,并协调好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沟道)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并考虑施工、检修 方便。 协调好辅建筑物、道路、绿化与处理沟(建)筑物的关系,做到方便生产运行, 保证安全畅道,美化厂区环境。 6.26.2 高程布置高程布置 6.2.1 高程布置原则 (1) 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及城市排水系统,使污水经一次提升便能顺利自流通过 污水处理构筑物,排出厂外。 (2) 协调好高程布置与平面布置的关系,做到既减少占地,又利于污水、污泥 输送,并有利于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3) 做好污水高程布置与污泥高程布置的配合,尽量同时减少两者的提升次数 和高度。 (4) 协调好污水处理厂总体高程布置与单体竖向设计,既便于正常排放,又有 利于检修排空。 6.2.2 高程计算 对于互相贴近的池体,废水流过时的水头损失比较小。一般池体的水头损失约为 0.2m,沉淀池的水头损失约为 0.5m。调节池埋于地下,在其上建有泵房和加药间等, 所以调节池必须埋比较深,调节池埋在地下 1.7m。废水的主要处理设施的池面等高, 为了节省土建费用,使得沉淀池等池体埋得比较浅,设计使主要处理设施得池面高 3. 40 0m。据以上假设可以确定其他池体得高度。17 废水调节池:+1.40m 废水酸化池:+1.70m 溶药池 1: +2.0 m 废水混凝池 1:+1.80m 废水沉淀池 1:+1.30m SBR 池: +1.10 m 废水混凝池 2:+0.90m 溶药池 1 : +0.70 m 废水沉淀池 2:+0.20m 污泥储存池:+0.165m 总平面布置图参见附录图 6.2.3 高程布置结果(参见附图 2) 41 7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 7.17.1 土建工程:(万元)土建工程:(万元) 表 7.1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价格备注 1调节池10m4m3.6m143.200钢筋混凝土 2酸化水解池6.25m2.0m4.0m115.000钢筋混凝土 3SBR 池11.1m11.1m5.1m1104.895钢筋混凝土 4混凝池1.24m21.58m48.830不锈钢 5斜板沉淀池2m1m2.5m217.000钢筋混凝土 6污泥浓缩池1.6m22.1m218.300钢筋混凝土 小计 A207.225 7.27.2 设备部分:(万元)设备部分:(万元) 表 7.2 序 号 设备名称规格数量价格 1污水泵CP(T)5 1.5-100 型13.798 2水解酸化池填料半软性填料13.630 3滗水器BSR 型旋转式21.000 4曝气器橡胶膜微孔曝气器24214.520 5斜管填料PVC19.700 6鼓风机3w-0.9/7 型低压活塞式空压机15.000 7污泥泵 11/2/1B-AH 型渣浆泵 6PN 型污泥浆 1 4 2.000 8.000 8污泥压滤机BAJ 型自动板框压滤机236.000 9液位控制器TEK-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利用社交媒体宣传木材产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模拟经营城市建造游戏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职业能力考试题及答案
- 物联网智能家居边缘计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健康全麦饼干品牌塑造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营销搜索引擎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中的学生评定心得体会
- 护理紧急响应流程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 高中地理地图阅读心得体会
- 第4章“免疫调节”单元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动物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基本技术(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
-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三章 14-16世纪文学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 常用急救药品的剂量与用法课件
-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课讲义课件
-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讲座(第一讲-农产品质量及安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