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律渊源辨_第1页
北魏律渊源辨_第2页
北魏律渊源辨_第3页
北魏律渊源辨_第4页
北魏律渊源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北魏律渊源辨 北魏 (386 年 -534 年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在中原地区建立比较强大稳定的统治,持续时间较长的封建王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大潮中,北魏统治者吸取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立法和司法经验,荟萃以拓跋鲜卑为主的北方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之精华,兼收并蓄,广采博取,取精用宏,创建了具有多元色彩的法律体系,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政权的法制中独树一帜,被史家誉为 北系诸律之嚆矢 , (1) 华夏刑律不祧之正统 , (2)在中国法制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 。探索北魏律的渊源,不仅是澄清隋唐律渊源的关键所在,也涉及如何认识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所创建法律的渊源问题,学术界历来对此颇为重视。但迄今为止,各种意见仍存歧异,具有代表性的就有 汉律说 、 (3) 晋律说 (4)、 三源说 (5)等。笔者认为,以上诸说都只注意到北魏律作为普通封建法律的一般性,而没有把它置于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特定历史环境,也未能对北魏律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法律的特殊性予以重视,因而均失于偏颇。本文拟就北魏律渊源的几个问题作进一步探讨,以就正于学术界同仁。 一 2 / 5 关于考察北魏律渊源的依据 问题。 鲜卑拓跋部入主中原建立北魏政权后,锐意求治,在立法建制上颇多建树,先后颁行了一系列重要法典,这就产生了考察北魏律渊源的依据问题。例如,有的学者主张,探讨北魏律之源应以其后期的正始律为依据。 (6)笔者对此持不同意见。 如所周知,在我国封建时代,任何一个王朝的法律都不是凝滞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修律立法活动经常进行,几乎每一个新君即位,都要根据当时的需要对现行律令作一番修订。同时,皇帝还经常以敕令等形式对某些重大案件进行裁决,经过整理汇编又形成了编敕、条格、条例 等法规形式。这些具有很高法律效力的灵活的法律形式,或者修改了律典的条文,或者补充了现行律令所未备。故从严格意义上讲,同一王朝的法律不存在所谓 定本 与 未定本 的区别。各个时期的 未定本 ,实为当时通行的定制。即使有些王朝在公布了基本律典后很少对其修改 (如宋、明、清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律典以外的其它法律形式的地位和作用也必然上升,甚至出现取代基本律典的现象。因此,考察一个封建王朝的法律,不能以其中一部律典,即使是具有代表性的律典作为唯一的依据,而应当全3 / 5 面考察这个王朝各个时期制定 (包括修订公布 )的律典和以敕、令、格、式、科、比、例等形式颁行的法律法令。否则,就可能得出有乖史实的结论。 北魏而言,从天兴律、神麚律、正平律、太安律、太和律,以至正始律,都是曾经通行全国的律典。它们共同构成了北魏法律体系的主干,其中任何一部律典都不能反映北魏立法的全貌。况且,我国古代立法奉行 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 (7)的准则,同一王朝历代皇帝制订的律令总是一脉相承的。后代皇帝制订 法律的最直接的依据和渊源,首先是他的列祖列宗颁行的法律。即使如正始律这样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也只是对此前立法建制的一次总结。它不可能是直接承袭前朝 (如汉、魏、晋 )法制的产物。因此,考察一个王朝法制的渊源,不能裁取其某一个时期的立法状况作为 标本 ,而只能以其立法建制的整个发展过程为考察对象。事实上,北魏历代皇帝制定公布的律典之间的承袭沿革关系十分清晰: 太祖道武帝天兴元年 (398 年 )定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 )伊始,鉴于 前代刑网峻密,乃命三公郎中王德除其法之酷切于民者,约定科令 ,以求得 兆民欣戴 。 (8)此次 定律令,申科禁 ,颁行的天兴律,是北魏建国后,在过去拓跋政4 / 5 权法律的基础上进行的首次重大立法活动。 世祖太武帝继位后, 以刑禁重 ,于神麚四年 (431 年 )十月 诏司徒崔浩改定律令,蠲除烦苛,更定科制,务从轻约,除故革新,以正一统 , (9) 是为神麚律。正平元年 (451 年 ) 六月,太武帝诏令: 刑网太密,犯者更众,朕甚愍之。其详案律令,务求阙中,有不便于民者增损之 。命太子少傅游雅、中书侍郎胡方回等改定律制, 盗律复旧,加故纵、通情、止舍之法及他罪,凡三百九十一条,门诛四 ,大辟一百四十五,刑二百二十一条 , (10)是为正平律。 高宗文成帝初, 仍遵旧式 ;太安四年 (458 年 )又增律七十九章,门房之诛十有三,大辟三十五,刑六十二 , (11)是为太安律。 高祖孝文帝太和年间,在太后冯氏和孝文帝的主持下,为配合大规模的经济、政治改革,展开了频繁而卓有成效的修律立法活动。孝文帝在北魏诸帝中以重视法制著称。他 留心刑法 ,强调 法为治要 ,并亲自参与立法修律。魏书 李冲传称: 文明太后崩后,及议礼仪律令,润饰辞旨,刊定轻重,高祖虽自下笔,无不访决 焉。 太和年间5 / 5 的重大立法活动有三次:第一次从太和元年 (477 年 )秋开始,以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诏中书令高闾集中秘官等修改旧文,随例增减。又敕群官参议阙衷,经御刊定 ,对北魏前期的律令旧文作了全面修订。至太和五年 (481 年 )冬完成, 凡八百三十二章,门房之诛十有六,大辟之罪二百三十五,刑三百七十七 (12)。第二次在太和十一年 (487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