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of high-tech industry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wang ning supervisor: prof. li lianyan school of accountanc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ponsor by: wang ning 中图分类号: 密级:公 开 学科分类号: 论 文 编 号 :kj2010120201010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高科技行业会计稳健性实证研究 基于新旧会计准则对比 作 者 姓 名: 王宁 申请学位级别:管理学硕士 指导教师姓名: 李连燕 职 称:教授 学 科 专 业: 会计学 研 究 方 向: 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学 习 时 间: 自 2010 年 9 月 1 日 起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 止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13 年 6 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财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同意山东财经大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 电子版) ,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 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 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 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会计稳健性作为最古老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 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 注。 在新准则适度引入公允价值和金融危机爆发后,又一次引起人们对会计稳健性的 大讨论。 当前关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是否存在、 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方面, 对会计稳健性分行业的研究较少, 尤其是新准则的引入对会计稳健性影响方面的研究 少之又少,而准则的改变直接影响会计稳健性在我国企业中的适用性。因此,本文选 择高科技行业作为新的研究视角, 对高科技行业会计稳健性的强弱与非高科技行业的 稳健性进行对比分析, 以及对新旧准则的变更对高科技行业会计稳健性带来的影响进 行深入研究。 本文总结了会计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发展历程, 高科技行业的特点及 存在较高会计稳健性的原因,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选取 2004-2011 年我国深沪两市 a 股高科技行业为样本,以非高科技行业为参照物, 采用 ball 的应计-现金流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行业是否具有稳健性以及新准则实 施后对我国高科技行业会计稳健性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 (1)我国高 科技行业稳健性高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稳健性; (2)2006 年新准则的引入,使我国高 科技行业会计稳健性下降, 即新准则的引入使我国高科技行业的会计稳健性显著程度 明显下降,但是整体行业仍具有稳健性。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 高新技术企业 会计准则 abstract ii abstract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s one of the oldest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attrac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after the new principle introduces the fair value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moderately,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the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s aroused again. current researches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mainly focus on three aspects: existence, influence factors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re are only few research results, especially the research of the impact for china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fter introduce the new principle, for various industries. the change of principle, however, is directly affect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onservatism for the enterprise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select high-test enterprises as examples to research the change trend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our country enterprise and the consequent affect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ause of the conservatism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servatism in our country accounting principle as a starting point, advance assumption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choose the shanghai-a-shares and shenzhen-a-shares of high-tech enterprise from 2004 to 2011 as example and choose other enterprises as reference, adopt ball accrued-cash flow model, to research the existence and the change after implement the new principl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our country high-tech enterprise. the results found that: (1)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our country high-tech enterprise is better than other enterprises in china; (2)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principle in 2006 causes a drop in the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of our country high-tech enterprise. namely,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principle causes an obvious decreased in the conservatism level of our country high-tech enterprise, but the overall industry still has the conservatism. key words: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high-test enterprises accounting principle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和写作框架 .2 1.2.1 研究内容 .2 1.2.2 研究方法 .2 1.2.3 研究思路及写作框架 .3 1.2.4 研究创新点 .3 第 2 章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5 2.1 会计稳健性的存在性 .5 2.2 会计稳健性的时序变化 .6 2.3 会计稳健性的地区差异 .6 2.4 会计稳健性的公司间差异.8 2.5 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 . 10 2.6 会计稳健性的衡量方法 . 13 2.7 本章小结 . 14 第 3 章 会计稳健性的相关分析 . 15 3.1 会计稳健性 . 15 3.1.1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 . 15 3.1.2 会计稳健性的分类 . 16 3.1.3 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 . 17 3.2 我国会计稳健性的发展历程 . 19 3.2.1 无会计稳健性阶段(1949-1978 年) . 19 3.2.2 逐步引入会计稳健性(1978-1991 年) . 19 3.2.3 进一步确认深化阶段(1999-2006 年) . 19 3.2.4 适度弱化阶段(2007-至今) . 20 3.3 本章小结 . 21 第 4 章 高科技行业相关概述 . 22 4.1 高科技行业的界定 . 22 4.2 高科技行业的特征 . 23 目 录 iv 4.3 高科技行业具有较高稳健性的原因 . 24 4.4 本章小结 . 25 第 5 章 研究假设及实证分析 . 26 5.1 研究假设和模型 . 26 5.1.1 研究假设 . 26 5.1.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27 5.1.3 样本选择 . 29 5.2 实证结果分析 . 29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9 5.2.2 回归分析结果 . 30 5.3 本章小结 . 34 第 6 章 研究结论、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 35 6.1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35 6.1.1 研究结论 . 35 6.1.2 政策建议 . 35 6.2 研究局限和未来发展方向. 36 6.2.1 研究局限 . 36 6.2.2 未来研究展望 . 37 参考文献 . 38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41 致 谢 . 42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会计信息以数据语言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尤其是随着会 计职能由“受托责任制”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重要。 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研究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 2008 年金 融危机之后,关于会计准则对企业行为甚至宏观经济的影响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会计稳健性作为最古老的原则,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深远。作为一个会计信息质量衡量 标准之一,对损失收益不对称性确认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其产生原因是企业在正常经 营过程中所遇到各种不确定性, 所以风险性高的高科技行业便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视 角。 另外,我国的会计制度几经变革。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会计信 息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我国会计制度的几任变革都把稳健性作为基本原则,并且不 断深化应用范围和广度。2006 年出台的新的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要求 企业部分资产可根据公允价值计量及时确认收益和损失,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这 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稳健性的弱化。因此,新准则的实施对稳健性带来的影响也是一个 研究新视角。 高科技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涉及到国家各个重要领域,对国家经济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它作为中国经济的新生力量,主要涵盖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医药生 物工程、航天航空、核应用等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当今,高科技产业是 各个国家竞争的焦点,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产业升级和提高国民经济效 率的保障。正是由于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使其发展规律和传统企业不一样,财务 制度在高新技术企业内的应用和效果也成为学者讨论的话题。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旧准则下研究稳健性的存在与否 (李增泉和卢文琳,2003) ,以及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对稳健性存在 第 1 章 绪 论 2 性的研究角度大多是从时间序列、国家地区间,或者从整个上市公司出发,而并没有 分行业对不同行业间的稳健性进行研究。本文将以高新技术为研究视角,研究高新技 术行业会计稳健性的存在性,并且将高新行业和非高新行业的会计稳健性进行对比。 因此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不同行业间稳健性强弱的比较。 (2)现实意义 近 20 年来,我国会计制度一直处于改革当中,但是会计稳健性始终贯彻其中。 2006 年之前我国会计制度的主要基调是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应用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进 一步加强。2006 年我国颁布实施新准则,新准则与国际财务准则接轨,引入公允价 值计量属性,改变以往稳健性“独大”的现状,稳健性原则受到挑战。2008 年全球 金融危机引起学者对公允价值的大辩论, 会计界关于会计稳健性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 的争论更加激烈, 那么新准则的引入到底对我国会计稳健性产生什么影响?本文将研 究新会计准则引入前后我国高科技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变化情况。 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行业划分标准,选取信息技术行业、 电子行业、医药生物行业和航空运输行业为高新行业的代表,研究其稳健性的存在性 以及新准则实施后我国高科技行业稳健性的变化, 为会计稳健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 的视角。 1.2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和写作框架 1.2.1 研究内容 本文选取信息技术行业、医药生物行业、电子行业和航空运输行业为高科技行业 的代表,以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和食品饮料业作为非高科技企业代表,选取上述 样本 2004-2011 年的观察值,采用应计-现金流模型,研究高科技行业的会计稳健 性是否强于非高科技行业;新准则的引入,高科技行业的会计稳健性是否呈现下降趋 势,进而验证新准则实施后,整个行业的会计稳健性是否发生变化。 1.2.2 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我国高科技行业的会计稳健性 做深一步的研究。 在规范研究方面,本文整理了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因素,对前人对会 计稳健性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回顾,并结合高科技行业的特点,找出本文的研究视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角,以高科技行业的会计稳健性作为本文的研究点。在此基础上,文章简要回顾了会 计稳健性原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并对我国会计制度的变更对会计稳健性带来的影响 做进一步研究。 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从科技部 2008 年修订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选取五 个行业(电子行业、医药行业、生物制品业、航空运输业以及信息技术业)作为高科 技行业样本, 选取 2004-2011 年上述样本公司的数据, 采用 ball(2005)的应计-现金 流关系模型对我国高科技行业会计稳健性的强弱以及 2006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对 我国高科技行业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1.2.3 研究思路及写作框架 本文以会计稳健性的计量为切入点,选择高科技行业企业为代表,深入研究我国 高科技行业稳健性以及新准则实施后会计稳健性的变化。论文总体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写 作思路和创新之处做简要阐述。 第二部分,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本章节主要阐述以前学者对会计稳健性的研 究角度及结论。参照前人对会计稳健性的研究成果,找出本文的研究起点。 第三部分,会计稳健性的相关分析。本章节对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分类及影响因 素进行整理,并对会计稳健性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做详细回顾。 第四部分,高科技行业相关概述。本章节对高科技行业进行界定,分析了高科技 行业的特点,以及对其高科技行业具有较强会计稳健性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第五部分,研究假设及实证结果分析。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模型和方法,阐 述本文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据其提出假设,得出实证结果。 第六部分,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本章内容包括研究结论、政策建议、研究局限 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首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作了总结,并结合所得的结论提出了一 些政策建议,最后,对本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并根据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 以后的研究方向。 1.2.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有两个:第一,扩展了会计稳健性的研究视角,选取高科技行业为 本文的研究点。前人对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性、时序变化、地区差异、 第 1 章 绪 论 4 公司差异和经济后果等方面,鲜有学者分行业对会计稳健性进行研究,本文以高科技 行业作为新的研究视角,丰富了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体系。第二,我国 2006 年新会计 准则的引入, 使我国会计稳健性的应用发生了变化, 国内学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文将研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后,我国高科技行业会计稳健性是否下降,并进一步研 究其对整个行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是否新准则的引入会造成整个行业的会计稳健性 下降。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第 2 章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会计稳健性对会计实务的影响至少有 500 年的历史(basu,1997) ,并在近年来 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watts,2003a) 。会计稳健性原则之所以存在并在近些年来逐 渐增强是因为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更能满足相关利益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目前学者 对会计稳健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性、影响因素、衡量方法和经济后果 等方面。 2.1 会计稳健性的存在性 在国外,学者们对会计稳健性的研究证明稳健性是普遍存在的。basu(1997)根 据“可验证性”稳健性的定义,对会计稳健性的存在性进行了开创性地实证研究。他 利用盈余和股票之间的关系, 把企业分为股票价格对好消息的反应和对坏消息的反应 两组, 研究发现企业的会计盈余对股票负面消息的反应和对正面消息的反应不同, 其 对负面消息反应更灵敏。这些结果表明美国上市公司在确认企业的收益和损失时, 采 用的会计政策具有不对称性,即证实了美国企业的会计准则里具有一定的稳健性特 征。 国内学者对于稳健性的研究起步较晚,实证结果不多,得出的结论也并不一致。 最早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是外国学者 ball、robin(2000)年选取 1992-1998 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报告进行研究, 发现我国会计报告缺乏稳健性。与采用国际准则编制的报告的研究结论一样,也未发 现稳健性。ball 认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需要强制执行高质量会计准则作为保障, 还需要相关的法律和相关制度5。 李增泉和卢文彬(2003)利用中国 a 股上市公司 1995- 2000 年的数据首次对我国 稳健性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股票反应程度和稳健性之间的规律, 即会计盈余对 “坏 消息”反应比“好消息”更敏感,出现反应程度不对称性的现象6。这一研究表明我 国会计盈余中也存在稳健性,basu 模型同样适用于中国。 李远鹏和李若山(2005)以及李远鹏(2006)在研究全部上市公司的稳健性时, 把亏损企业单拉出作为一组研究对象, 分别对亏损上市公司和整个上市公司的稳健性 做出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稳健性并不是真正的稳健性,而是一种假象,它 是由亏损公司的“洗大澡”行为引起7。 第 2 章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6 曲晓辉和邱月华(2007)对我国企业稳健性进行了连续的研究。2007 年研究发 现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并不高,单纯的转变会计制度并不能真正的提高会计信息质 量,必须配备相应的法律制度8。在 2010 年,两位学者对“洗大澡”企业进行分类, 按照强弱动机分为两类,发现具有较强“洗大澡”动机的企业稳健性更明显。因此他 们认为我国企业表现出的稳健性只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表象9。 但是,毛新述、戴德明(2009)并不认可李远鹏的见解,他们把利润分为两部分, 正常利润和操控性利润,在把人为操控的利润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分离后,并没有发 现上市公司的大清洗行为是由会计稳健性引起的10。 肖成民和吕长江(2010)年利用改进的 basu 模型,利用季度盈余汇总得到年度 盈余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汇总得到的年度盈余对负的股票的收益大于正股票的收 益。同时把直接得到的年度盈余作为对比项,得到的结论和前者一样。这就证明我国 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具有稳健性特征11。 2.2 会计稳健性的时序变化 basu(1997 年)在研究美国审计师承担法律责任风险和稳健性关系时发现,诉讼 是稳健性存在的原因之一。在 1963 年到 1990 年期间,美国的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 与审计师承担风险的高低呈正相关,当审计师面临较严厉的法律时,企业的会计稳健 性较高,当审计师承担责任的风险较低时,会计的稳健性较低12。 givoly 和 hayn(2007)采用应计现金流模型对美国近五十年来稳健性变化趋 势的研究发现,美国企业这五十年稳健性逐渐增强。尤其是在萨班斯奥克斯法案颁 布之后,美国上市公司采取了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这主要是因为新法案加大了企业 管理人的责任,要求首席执行官必须对企业的财务报告的质量负法律责任13。 在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对我国会计制度变革过程中稳健性的变化做了大量研究。 其中,曲晓辉和邱月华研究认为: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颁布之前,我国企业 会计不具有会计稳健性,颁布之后稳健性也没有实质性提高。但是在企业会计制度 办法后,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有了显著地提高。 赵春光也发现新准则实施后, 我国上市公司的稳健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3 会计稳健性的地区差异 最早对不同国家之间稳健性做研究的是 ball, 它选取成文法系与普通法系的国家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上市公司进行对比研究。成文法系是指会计准则由政府制定并负责实施,公司经理人 与企业利益相关者通过私下沟通的方式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市场对会计信息需求较 小,典型的国家是法国、日本和德国。但是在普通法系中,以美国为例,公司的治理 模式是典型的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治理模式, 股东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及 时公布会计信息, 因此市场对稳健的会计信息需求较大。 普通法系典型的国家是美国、 英国和加拿大, 研究证实了普通法系国家的会计稳健性高于成文法系国家的会计稳健 性14。 pop 和 walker(1999)年对普通法系中的国家进行研究,得出同一法系中的国家 稳健性也不同,美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明显高于英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 得 出此结论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在衡量稳健性时使用的会计盈余扣除了非经常项目, 如果忽略此项目时,英国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较强。这表明英国上市公司对不同类型的 负面消息反应程度不同。第二点,相比较美国而言,英国国家的会计管制少和法律诉 讼风险小,故稳健性较弱15。 ball, robin 和 wu(2003)年研究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四个国家上市公 司会计稳健性时发现,虽然这四个国家均来自普通法系,但是他们国家的企业之间稳 健性甚至比成文法系国家的稳健性低, 得出结论会计准则并不是会计稳健性唯一的决 定性因素,人为因素,比如审计师和公司管理人的动机也影响企业的稳健性。而每个 国家审计师的素质、 法律的惩罚程度和管理人员的动机又因环境和市场的不同而不同 16。 bushman 和 smith(2006)从国家层面研究影响会计稳健性的因素,他认为市场 参与者的动机影响企业的会计稳健性, 市场参与者包括企业管理者、 投资者、 债权人、 监管者以及其他市场参与者。从宏观层面分析有四个因素:司法体系、税收规定、证 券法律和政治经济。研究结果表明在法律透明且执行力好,司法公正且国家政府对经 济干预较少的情况下,会计稳健性强17。 一个国家的债务市场也是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之一。 ball,robin 和 sadka(2008) 研究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是否对会计稳健性有影响时,发现债务市场越发达的地方, 会计稳健性越强,但是权益市场则对稳健性没有显著影响。这一发现说明外界对会计 信息的需求主要来自债务市场,即债务市场是会计稳健性的一大需求18。 第 2 章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8 2.4 会计稳健性的公司间差异 (1)债务契约和会计稳健性 债务契约是会计稳健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国内外有大量文献是对债务契约对稳健 性影响的研究。一个企业的债务越多,银行贷款越多,会计稳健性越强。债权人和股 东之间利益冲突越大,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越强。 nikolaev(2010)年对债务契约条款对会计稳健性做了实证研究。在普通的债务 契约中,债权人往往制定限制债务人行为的条款,但是这些条款能不能发挥作用取决 于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稳健性。只有会计信息具有稳健性,企业的损失才能够及时确认 并被反应出来,及时形成对债权人的保护。公司的债务约束条款越多,公司的会计稳 健性越强19。 我国很多学者也验证了债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得出较一致结论: 企 业的债务性越高,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越强。孙铮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引入企业盈利 能力和企业性质,发现当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时,债权人会要求企业实施更谨慎的会 计政策,即会计信息具有更强的稳健性。另外,国家控股企业中,债务对稳健性影响 程度较小,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取得债权并不是通过市场作用,更多的是通过与银行 间的关系取得贷款。所以,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企业性质也可以影响企业会计稳健性。 (2) 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 研究公司治理对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包括研究董事会规模、 外部董事和内部董事的 比例、监事会人数等对稳健性的影响。beekes(2004)把英国公司作为样本,最早研究 了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发现公司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例越高,会 计稳健性越低20。ahmed 认为美国和英国的经济环境和法律制度有较大不同,因此 以美国样本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不过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即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 例与会计稳健性呈负相关。但是其中董事持股比例越高,会计稳健性越强。这也证明 了会计稳健性可以解决内部代理问题,进而降低代理成本21。 我国学者赵德武(2008)从独立董事的监督力方面考察会计稳健性。独立董事 的监督力是从规模、能力、意愿和环境四个角度来衡量的。研究结果发现,独立董事 的监督力对会计稳健性呈正相关, 其中, 独立董事的履职环境对会计稳健性影响最大, 其次是专业能力和规模。这项研究同时为我国未来董事会制度改革提供了指导22。 (3)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股东性质,二是股权集中 度。在我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求不同,国有 企业的要求较低,因此,国有控股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更低。原因在于政府干预、债务 软约束和内部控制。 我国学者修宗峰(2008)对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做了深 入研究。在一个企业中,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权越集中,大股东就越有可能通过 选择会计政策调整损失和收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损坏小股东的利益。所以,股 权较集中的公司的稳健性比股权分散的企业的稳健性要弱。但是,股权制衡度会影响 上述稳健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企业的股权制衡度越高,说明企业 内部治理环境更好,大股东操纵利润的机会较小,那么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就越高23。 (4)是否上市与会计稳健性 ball 对英国和美国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分别作了研究。在英国,上市公司和非上市 公司在会计准则、审计和税收方面受到的管制相同,不同的是非上市公司与利益相关 者可以通过私下沟通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非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较 低,稳健性较弱。在美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更分散,股东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 途径是获取其财务报告,企业应采取更强的稳健性减少信息不对称24。 (5)双重上市与会计稳健性 双重上市公司的稳健性更强。有人研究发现, 在本国上市的公司又到美国实现上 市之后,其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水平显著提高。 huijgen 和 lubberink(2005)研究发现, 在 英国和美国实现双重上市的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比只在英国上市未在美国上市的公司 的稳健性更强。原因是美国资本市场发达,法律体系健全,会计信息披露要求高,公 司面临更高的诉讼风险25。 在我国,由于大陆和香港的经济环境和法律制度不同,因此大陆股票市场和香港 股票市场中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也不同,xu 和 lu(2008)对两个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的 会计稳健性进行研究,发现与只在大陆地区发行 a 股的公司相比较,香港本地上市公 司的会计稳健性更强。这说明会计稳健性不只是公司因素影响的,而是市场层面和公 司层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但是,两者的影响作用又不同,公司层面对稳健性的影响 程度更大26。 (6)独立审计和会计稳健性 安然事件后,引起人们研究安然事件的高潮。krishnan(2005)通过研究安达信 第 2 章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10 事务所客户的稳健性及事件发生后这些客户改变审计师后稳健性的变化情况来研究 审计师在会计稳健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与其他事务所的客户相比较,安达信事务 所的客户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较弱。安然事件后,安达信事务所破产,其原来客户被迫 选择其他事务所进行审计。在这些客户变更审计事务所后,会计稳健性水平都有显著 提高。这一结果表明审计师已经把稳健性作为一种规避法律风险的手段27。 审计师的专业水平也影响企业稳健性。krishnan 进一步研究审计和稳健性的关 系。他把国际六大事务所的审计师作为研究样本,发现专业水平高的审计师,其客户 的会计稳健性就较强,审计水平低的审计师的客户会计稳健性较差。这从另一个角度 可以看出提高审计师的专业水平可以提高会计的稳健性。 在我国,王兵和辛清泉(2010)做过此方面的研究。他们把事务所各地分所作为研 究对象,发现有事务所分所审计的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更低,并且事务所规模越小,客 户的会计稳健性水平越低28。 2.5 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 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主要集中在会计稳健性对资本成本和 投资效率上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1)会计稳健性对资本成本影响的研究 债务资本 一般情况下,债权人向企业提供资金使用权,通过企业向外界发布的会计报告及 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选用会计稳健性强的财务政策可以使债权人及时了解企业的 价值,尤其是最低价值,保证本金利息到期及时收回。因此,若企业采用稳健性强的 会计政策,使债权人的信贷风险降低,贷款人则可降低出让资金使用权的补偿成本, 即企业的筹资成本。 所以, 会计稳健性影响企业的债务成本。 并且, 会计稳健性越强, 债务资本成本越低,即债务资本成本与会计稳健性存在明显负相关。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瑞思课件谷歌链接
- 企业股份转让合同协议书股份转让合同协议书4篇
- 安全方面的培训证书课件
- 理财资金知识培训课件
- 甘南环保应急方案工程(3篇)
- 定西亮化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文明校园培训内容课件
- 球磨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岑溪市明达建材有限公司建筑砌块制造项目环评报告
- 房屋渗水修补工程方案(3篇)
- 2025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标准化设计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阳台抗震建筑中的应用报告
- 苍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陆域工程报告书
- 有关于红色革命教案
-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课件-城市规划依法行政案例解析》
- 2025-2030中国木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新颖试题强化训练含答案解析
- 离散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导论 - 计算机科学系- 中山大学
- ERCP均衡风缸控制模块Corecompetencetra
- 2025年中国三氯乙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110kV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方案
- 售电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