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9 中考物理错题集中考物理错题集书稿书稿-力学(力学(3737 页)页) 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 【习题 1】 一把钢尺在 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 O时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 量的长度数值比实际长度( )(条件开放)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 因为钢尺的温度降低,尺收缩,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应选 A。 【习题 2】 想测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请设计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方法来测量,分别 需要甩什么器材?(策略开放) 【分析】 本题可用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解答。 【答案】 方法一:需白纸一张、铅笔、刻度尺。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沿此 直线滚一周,用刻度尺量出直线的起、始点的长度即是硬币的周长,将此值除以 ,则得 直径。 方法二:需三角尺两个、刻度尺一只。按图所示,用直尺测出两直角边间的距离 d, 即是硬币的直径。 【习题 3】 要测量出一只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你能设计几种测量方法?(策 略开放) 【分析】 本题可利用各种辅助工具进行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测量解答。 【答案】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碗的边缘某点作一记号,从这一点起沿直线的 一端滚动一周,记下滚到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直线上起点到滚到位置的长度,即是碗口 边缘的长度。 (2)取一条弹性不大的细软棉线,绕过碗口一周,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棉线长度即是碗口 边缘的长度。 【习题 4】 如图 12 a 所示,一个瓶内装有体积为 V 的酒,现给你一把直尺,如何 测出酒瓶的容积大约是多少?(条件开放) 【分析】 利用液体的形状可改变的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 先用直尺量出瓶底到液面的高 L1(图 a),即装酒部分的高度,然后将酒瓶 倒置,再用直尺量出液面到瓶底的高度 L2(图 b),即瓶内空余部分的高度。 设瓶的容积为 V,瓶底的面积为 S,酒的体积为 V,则: 故酒瓶的容积为:V=V+L2s=V+L2V/L1 2 / 59 【习题 5】 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适合跳远项目测量用的刻度尺是( )(条件开放) A分度值为 1mm、量程为 1m 的刻度尺 B分度值为 1m、量程为 10m 的刻度尺 C分度值为 1cm、量程为 10m 的刻度尺 D分度值为 1dm、量程为 1m 的刻度尺 【分析】 考查学生对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情况,A、D 两选项的量程 1m 太小了, 不合要求;B 选项的分度值是 1m,相对于跳远来说不易测量精确。 【答案】 应选 C。 【习题 6】 有一卷粗细均匀的裸铜线。为了粗测这卷铜线的总长度,小明想出了一 种方法(见下表中的方法一)。现请你另外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在不拉开这卷铜线但 可以截取一段铜线的情况下,粗测这卷铜线的总长度。(所用器材不限)(策略开放) 实验的简要步骤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用测得量估算铜线总长度 L 的表达式 方法(1)测出这卷铜线的总质量 M; (2)测出一段铜线的质量 m0; (3)测出这一段铜线的长度 l0 L=Nl0/m0 方法 方法 【答案】 方法二:这类问题通常和密度知识相关联。 (1)测出这卷铜线的总质量 M; (2)取一段铜线在圆铅笔上密绕几圈,测出线圈长度 l,求得铜线直径,D=l/n,则铜 线的横截面积 s=r2=; (3) 方法三: (1)用排水法测出体积 V=V0V1; (2)再用方法二的方法测出直 D,求出 L。 方法四: (1)取一段铜线在圆铅笔上密绕几圈,测出线圈的长度 l,求得直径 D=; (2)计算出铜线的横截面积 s=兀 r2; (3)查出横截面积为对应数值的铜线的电阻率 的值,用伏安法测出这卷铜线的电阻 R,则这卷铜线的总长度 L=。 【习题 7】 用两种方法,测量一空啤酒瓶圆柱体部分的直径。(策略开放) 【分析】某些需要测量的长度,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有的是弯曲的,用常规的 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需用到特殊的测量方法,如:等效法、加倍法、曲直互化法等,本 题可用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 【答案】 方法一: (1)用两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卡在瓶的两边,且保持两边平行: (2)用直尺测出两直角边间的距离 d,即是酒瓶圆柱体部分的直径。 方法二:用一纸条在圆柱体部分绕一周,在重叠处扎一小孔,伸直后用刻度尺测出两 小孔间的距离 l,再除以丌得 d=l/ 即是直径。 【习题 8】 甲、乙两卷粗细不同的细铜线,甲卷铜线标签上注明直径是 08 mm,乙 3 / 59 卷的标签已经模糊不清了。不用刻度尺,你用什么简易办法可以求出乙卷铜线的直径?(条 件开放) 【分析】 如改用刻度尺测量就简单多了。办法是:在圆铅笔杆上紧密缠绕金属线 N 匝,再用刻度尺量出缠绕的长度 L,则金属线的直径 D=LN。但此题要求不用刻度尺求乙 卷铜线的直径,那么可用已知直径的甲铜线代替刻度尺。 【答案】 先在一根圆铅笔杆上紧密缠绕甲铜线若干匝(如 M 匝),再在另一根相同的 铅笔上紧密缠绕乙铜线若干匝(如 N 匝),并使两组缠绕的长度相等,则长度 ND=M08 mm, D=。 【习题 9】 小明家买了一套新房,他觉得客厅的窗户看上去高度似乎比宽度 a 长, 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试设计一个比较 h 和 a 长短的方法。(简述所用器材和操作方法) (策略开放) 【分析】 因为目测并不可靠,所以要用工具测量,又因为只是比较长和宽,所以可 使用刻度尺或其他辅助工具。 【答案】 用一根细线测量;用足够长的木棍测量;用钢卷尺测量长和宽。(利 用其他辅助工具测量) 【习题 10】 观察图中的小旗,说出船相对岸上楼房的运动情况可能有哪几种,并简 要说明其中的道理。(结论开放) 【分析】 由图中楼上小旗摆动方向可知,风是由左向右刮的。 【答案】 (1)因两小旗摆动方向相同,故船相对于楼房有静止和向左运动两种可能。 (2)若船航行的速度小于风速,当船向右航行时,船上小旗摆动方向仍有可能如图所示, 故船也有向右运动的可能。 【习题 11】 1999 年 5 月 17 日下午 3 时,深圳华强路和深南路口街头的行人突然拼 命往北边和西边奔跑。受此影响,附近商场、店铺以及单位的人员也随之急跑,汽车慌不 择路地开,数分钟后秩序恢复正常。据了解,当天天气晴朗,风大,在飞逝的云朵背景中, 行人拼命奔跑,此情景发生原因之一,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是呼叫者对_的相对 性缺乏了解。(条件开放) 【分析】 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以云为参照物,楼房在运动,这样看 起来高大的楼房就像要倒塌一样。 【答案】运动与静止。 【习题 12】 福州距厦门约 300 km,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图中所指 的刻度两侧等幅摆动,问:从福州开到厦门需要多少小时?(条件开放) 【分析】 根据题目叙述及图的提示,汽车的平均车速大约为 60 kmh。 【答案】 v=s/t t=5 h 4 / 59 此车从福州开到厦门需 5 h。 【习题 13】 写出粗略地测出一台手扶拖拉机速度的方法。(策略开放) 【分析】 该题与实际联系较紧,测量方法很多,答案不确定,要求出速度,必须设 法测得距离和时间。 【答案】 方法一: (1)在公路上选择两根电线杆分别作为起点和终点,然后量出两根电线杆的距离 s(可 用“走步”方法或用皮尺测得)。 (2)用手表或秒表测得拖拉机经过两根电线杆的时间 t。 (3)用公式 v=s/t 求出拖拉机的速度。 方法二:使一个有速度计的汽车和拖拉机保持同一速度行驶一段距离,就可知道拖拉机的 速度。 【习题 14】 郑州与上海间铁路长 1000 km,列车要运行 16 h。已知郑州与南京间铁 路长 700 km(如图所示),若车速保持不变,则从郑州开出的列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南 京?(策略开放) 【分析】 列车从郑州到南京和南京到上海之间运行时,行驶的速度一样。 【答案】 需 112 h 到达南京。 【习题 15】 同学们坐火车到外地旅游,在火车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利用火车上 现有的条件,设计一个简易可行的方法测出火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策略开放) 【分析】 根据速度计算公式 v=s/t,只要想办法知道火车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即可求得答案。 【答案】 方法一:通过查看列车运行时刻表,查出火车在两站之间铁路线的长度及 火车在两站间运行所用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火车在这段路程中运行的平均速度。 方法二:还有其他的办法粗测火车的平均速度。坐火车时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 铁路旁边每隔 1km 立有一块不太大的里程碑,利用这些里程碑可以很方便地测出火车运行 的平均速度。当火车经过某一里程碑时,利用手表开始计时,计下经过几个里程碑(可以知 道火车运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就可以很方便地求出这段时间内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 方法三:测出火车轮经过铁轨接缝时接连发生 N 次碰撞的时间 t,若每根铁轨长为 L, 则火车速度 v=(N-1)Lt。(我国铁路钢轨长有 125 m 和 25 m 两种标准) 二、质量和密度二、质量和密度 【习题 16】 一列长 100 m 的队伍在前进,队尾的通讯员接到命令,立即快速赶到队 首,然后以同样的速度返回队尾。当通讯员回到队尾时,这列队伍又前进了 100 m 的路程。 如果通讯员和队伍在这段时间内各自的速度大小不变,问通讯员一共走了多少路程?(策略 开放) 5 / 59 解得:s=(1+)100242m2 实心物块,如图所示。利用上述条件,你能想出哪些与物块有关的物理量,并用已知条件 表达出来?(结论开放) 【分析】 根据题设条件,联想所学的物理知识,可计算出物块的体积、质量、重力、 物块对桌面的压力、桌面对物块的支持力、物块对桌面的压强、桌面对物块的压强、大气 对物体上表面产生的压力等物理量。 【答案】 (1)物块的体积:V=a3 (2)物块对桌面的压力:F=G=pa3g (3)物块的质量:m=a3 (4)桌面对物块的支持力:N=G-pa3g (5)物块的重力:G=pa3 g (6)物块对桌面的压强:P=ag 【习题 20】 1m3水结冰后体积有多大?(策略开放) 【分析】质量不随状态改变而改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可直接利用密度公式求冰的体 积,也可利用质量不变的等量关系来求解。 【答案】11m3 【习题 2l】 在一药品说明书上标有如下内容:硝酸异山梨酯片(消心痛)5 mg100 片, 用法:病情发作时舌下含化,一次 51O mg,一日 2-3 次。请问病人一次服用多少片。 (条件开放) 【分析】 隐含条件为每片药的质量为 5 mg。 【答案】病人一次服用 12 片。 【习题 22】 甲、乙两个实心球,已知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有关甲、乙两球的质 量和密度的关系,可能存在哪些情况?(综合开放) 【答案】 甲乙,m甲m乙;甲=乙,m甲m乙;甲乙,m甲m乙; (D 甲2,8 kg,所以铸件内有气泡。 方法二:因为 p=mV, 所以 V=04 dm305 dm3,所以铸件有气泡。 方法三:P=mV=56103 kgm370103 km3,所以铸件有气泡。 【习题 27】 到副食店打豆油或买酱油时,售货员用一种叫“提子”的容器,如图 111 所示,豆油和酱油的提子不同,如果豆油提子坏了,售货员用酱油提子代替,那么 副食店和顾客谁吃亏了?(策略开放) 【分析】 已知酱油的密度大于豆油的密度,可通过质量相等时比较体积或体积相等 时比较质量的方法来判断。 【答案】 酱油的密度大于豆油的密度,由 m=PV 可知,体积相同时,豆油的质量 小于酱油的质量,所以顾客吃亏了;由 V=m/ 可知,质量相同时豆油的体积大于酱油的 体积,所以顾客吃亏了。 【习题 28】 某同学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的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天平、 量筒、石块、烧杯、水和细线。实验中,该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实验仍要进行下去, 你能帮助他测出石块的体积吗?请你设计出两种方法。(不得增加器材)(策略开放) 【分析】 可利用石块排开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来间接求石块的体积,也可利用浮力 的方法来求石块的体积。 【答案】 方法一: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1。把石块 用细线拴好将其全部浸入水中。取出石块后,用天平称出烧杯与剩余水的质量 m2。石块 排开水的质量为 m=m1一 m2,石块的体积等于被其排开水的体积,即 V 石= V 排=。 方法二: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 m l。用细线把石 块系好后将石块全部浸入水中,且石块不与烧杯任何部位接触,称出此时的质量 m 2;则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m2m1)g,V 石= 【习题 29】 为什么用天平测质量时总是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能不能调换一下?(条 件开放) 【分析】 解此题的关键是认识天平是等臂杠杆的应用。 【答案】 天平的游码在左边,当游码向右移动时,相当于给右盘内加砝码。天平标 尺的刻度是根据一般人习惯用右手而设计的。可以调换,这时使游码向右移动不是向左盘 加砝码,而是减砝码,使用不方便。 【习题 30】 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由细白砂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 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砂糖、小勺、 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要求写出:测量的 主要步骤及所测物理量;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策略开放) 8 / 59 【分析】 可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根据所给的器材设计测量方法。 【答案】 方法一:用天平测出几块(例如三块)方糖的质量 m,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其 中一块方糖的长 a、宽 b、高 c,则方糖的密度=。 方法二:用天平测出三块方糖的质量 m,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再倒入白砂糖,使 之成为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 V1,将三块方糖放入量筒中并迅速读出饱和溶液和 方糖的体积 V2,则密度=。 方法三:用天平测出三块方糖的质量 m,把三块方糖放入量筒中,再倒人适量白砂糖 埋住方糖,晃动量筒,使白砂糖的表面变平,记下白砂糖和方糖的总体积 V1;用镊子取出 方糖,摇晃量筒使白砂糖表面变平,记下白砂糖的体积 V2,则密度= 方法四:用天平测出三块方糖的质量 m,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1,把三 块方糖放入量筒内的水中,迅速读出水和方糖的总体积,则密度=。(此种方法在操作上, 应迅速读出放在水中时方糖与水的总体积,时间一长糖将溶化则体积不准确) 【习题 31】 请写出测盐水密度的三种方法。写出每种方法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及 相应的数学表达式。(综合开放) 【分析】 要测盐水的密度必须想办法知道盐水的体积和质量。 【答案】 方法一: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盐水。步骤:用天平测出烧 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把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体积 V;用天平测出烧 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m2,则盐水密度=。 方法二:器材:弹簧秤、小桶、水、盐水。步骤:用弹簧秤测出小桶的重力 G1; 用弹簧秤测出小桶装满水的重力 G2,则小桶的体积为 v=;用弹簧秤测出小桶装满盐水后 的重力 G3,则盐水的质量为 m=,则密度=。 方法三:器材:形状规则的木块、刻度尺、烧杯、盐水和弹簧秤。步骤:用弹簧秤 测出木块的重力 G 木;把木块放人盐水中,木块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木块浸入盐水中的 体积 V 排,则 F浮=G 木,盐水密度=。 方法四:利用密度计。 【习题 32】在做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 其中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老师对这两种方案分析后指出:其中一种方案 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另一种方案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而丙同学的方案是最好 的。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填写出丙同学的方案。甲、乙两同学的方案中,谁的方案导致测量 值比实际值偏大?(条件开放) 甲同学乙同学丙同学 步骤一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 m1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 m1 步骤二测出装有盐水的玻璃杯的质 量 m2 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 测出盐水的体积 V 步骤三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 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 V 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 玻璃杯中,测出总质量 m2 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分析】 影响测定密度的误差因素有质量和体积测定两个方面。在实际测量中,盐水能 沾到容器上,这是实验时必须充分考虑的。 【答案】 甲同学的方案导致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9 / 59 丙同学 步骤一将适量的盐水倒入玻璃杯中,测出盐水的质量 m1 步骤二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 V 步骤三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 m2 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P=mV=(m1m2)V 【习题 33】 有下列器材:弹簧秤、细线、金属块、水、量筒、天平和砝码,请用两 种不同的方法测定金属块的密度。(策略开放) (1)选用的器材_,计算式_。(2)选用的器材 _ ,计算式_ 【分析】 测量金属块的密度,要知道质量和体积,从给出的器材来看质量可用天平 测量,也可用弹簧秤测出金属块的重力再求它的质量,体积可用量筒和水来测出。 【答案】 (1)选用器材:金属块、水、细线、量筒、天平和砝码,计算式:P=。 (2)选用器材:金属块、水、量筒、细线、弹簧秤,计算式:P=。 【习题 34】 STs 科技小组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测的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结论 开放) 实验次数物体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 1 2 3 4 铝块 1 铝块 2 松木 1 松木 2 54 108 108 10 20 40 216 20 2.7 2.7 0.5 (1)上表空格处为_。 (2)比较上表的实验数据你可得到哪些结论? 【分析】根据上表可知,这道题是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答案】 (1)05 (2)比较 1、2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同一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3)比较 2、3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的物体,体积不相等。 (4)比较 1、4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结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习题 35】某实验室有一架托盘天平(带有一盒砝码),横梁上的调节螺母已无法旋动, 其他部件均保持完好,天平的等臂性没有改变。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横梁的平衡时, 指针总偏向分度盘的左端,调换左、右两盘的位置也无法改变这种状况。请你使用这架天 平,测出一个小金属块的质量。要求简述测量过程,表达出测量结果。(可以选用生活中常 见的材料)(策略开放) 【分析】 因为天平的等臂性没有改变,所以想办法使天平平衡就可以了,生活中常 见的材料有很多能使天平平衡。 【答案】方法一: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在天平右盘加些小物件(如小砝码、 橡皮泥、小螺丝等),使天平横梁平衡;然后把待测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上加砝 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重新平衡,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是待测 金属块的质量。 方法二:采用复称法。先在左盘称其质量为 m1,然后再在右盘称的质量为 m2,则物体 的质量为 m=(m1+m2)/2 【习题 36】请你在下列器材中,选取一部分或全部做一个实验,写出简要实验步骤和 10 / 59 有关数学表达式。 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小石块、水。(综合开放) 【分析】 可测石块的重力、质量、体积、浮力;水的重力、体积、质量等。 【答案】实验一:需弹簧秤、细线和小石块。步骤:用细线系住小石块;用弹簧 秤测出小石块重力 G 并求出小石块质量 m=。 实验二:需弹簧秤、烧杯、细线和水。步骤:用细线系住烧杯,再用弹簧秤测出空 烧杯的重力 G1;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用弹簧秤测出烧杯和水的重力 G2,则 G 水=G2 一 G1,水的质量 m水=,V水= 实验三:需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小石块、水。步骤:用弹簧秤测出小石块在 空气中的重力 G1;把石块全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测出石块在水中的视重 G2,则石块受 到的浮力为 F浮=G1一 G2,石块的体积 V,石块的密度= 【习题 37】 体育课用的铅球,质量是 4 kg,体积约 057dm3,这种铅球是纯铅做的 吗?(策略开放) 【分析】要判断是不是纯铅做的与判断是实心或空心的问题一样,是典型的密度计算 题,可以用三种解题方法计算判定。 【答案】 方法一:密度比较法。 ,该铅球的密度 702103kgm3m 球,所以不是纯铅做的。 【习题 38】 老师给小明同学如下的器材:一只 100 mL 的烧杯、一只弹簧测力计、 一些细绳,让小明将它们改装成能够直接测液体密度的装置,小明遇到了困难,请你和他 共同设计,并写出改装后的装置结构、刻度盘的改造过程及使用方法。(条件开放) 【分析】 在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成正比,从而 液体的重力和液体的密度成正比,所以可以改造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首先, 将挂空烧杯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规定为 0 N,其余刻度依次向下平移,再找到 与重力刻度相对应的密度刻度。使用时,将液体注满烧杯,就可以从密度刻度 盘上直接读出它的密度值。 【答案】 (1)结构。如图所示,将烧杯用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 (2)改造刻度盘。 将重力刻度盘平移:将挂空烧杯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规定为 0 N,其余刻 度依次向下平移,找到这时的 1N、2 N、3 N 以及 01N、02 N等刻度。 标出密度刻度:=103 G,根据上述关系找到与重力刻度相对应的密度刻度,对应关系 如下: 当 G0 N 时,=0;当 G=1N 时,=10103kgm3;当 G=2 N 时, =20103 kgm3;当 G=01N 时,=01103kgm3;当 G=02 N 时, =02103 kgm3;将密度刻度盘按上述对应关系画好。使用:在测液体密度时,将 液体注满烧杯(100 mL),就可以从密度刻度盘上直接读出它的密度值。 【习题 39】小明请小红喝饮料,小明给小红要了一杯牛奶,给自己要了一杯矿泉水, 小红想:哪一种饮料的密度大呢?可是,现在身边没有天平、量筒、弹簧秤、密度计,请你 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她想个办法比较出这两种密度的大小,请说出你的办法。(策略开放) 【分析】 由于没有通常测量密度用的天平、量筒、弹簧秤、密度计等器材,好像是 没有办法。但仔细想一想,利用液体密度和浮力的关系、液体压强和密度的关系就能解此 题了。 11 / 59 【答案】方法一:将同一木块先后放到牛奶和矿泉水中,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的 那一杯饮料的密度较大。 方法二:让压强计的金属盒处在两饮料中的同一深度,观察压强计的高度差,高度差 较大者的密度较大。 【习题 40】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密度分别是 铝=27 gcm3、 铁=79 gcm3、 铅=113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结论开放) A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球都可能是空心的 【分析】 因为 P 铝V 铅,若这三种物质 质量和体积均相等时,则有两种可能:一是体积小的铅球和铁球是空心的,铝球是实心的; 二是三个球都做成空心的。所以 B、C 选项是不可能的。 【答案】 正确答案应选 A、D。 【习题 41】 给你一个大容器和足量的水、两块三角板、一把刻度尺、一只弹簧秤、 一个金属圆柱体、细线若干,请你说出利用上述器材测定金属圆柱体的密度的两种不同方 法,要求写出用什么仪器测什么物理量,并用符号表示测出的量,写出圆柱体的密度的最 后表达式。(策略开放) 【分析】此题没有对求解方法进行限制,可利用题中给出的器材测出体积和质量进行 求解。 【答案】 方法一:用弹簧秤测出圆柱体重 G,用三角板、刻度尺测出圆柱体高、直 径 d。则 圆柱体密度= 方法二:用弹簧秤测出圆柱体重 G,用细绳系着圆柱体挂在弹簧秤下面,让圆柱体浸 没水中,读出弹簧秤示数 F,则 F浮GF= gV,圆柱体密度 【习题 42】 某同学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密度”的实验中,由于量筒的刻度不 清而无法读数,他采用如下步骤操作: A把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放入总质量为 300 g 的砝码时,天平平 衡; B接着将一与细线相连的待测实心金属块浸没入水中(线的质量不计),用手提住细线 的另一端,使金属块不与量筒壁和底接触,在天平右盘中增加 50 g 砝码后,天平平衡; C再放手让金属块沉入筒底,往右盘加砝码,当砝码总质量为 500 g 时,天平平衡。 试问:(1)天平第一次平衡时的读数(300 g)表示什么? (2)天平第三次平衡时的读数(500 g)表示什么? (3)金属块的质量多大? (4)该同学测出金属块的密度多大?(g=10 Nkg)(要求:至少用两种解法) 【答案】 (1)天平第一次平衡时的读数是量筒和其中水的质量之和,m1=300 g。 (2)天平第三次平衡时的读数是量筒、水和金属块三者的质量之和,即 m3=500 g。 (3)金属块的质量 m=m3 一 m1=200 g。 (4)解法一:用手提着金属块,天平第二次平衡时右盘增加的砝码 m2=50 g。设量筒横 截面积为 S,金属块的体积为 V,则密度4103 km3。 解法二:第一次平衡时所增加的 50 g 砝码,即是金属块没在水中时所排开水的质量, 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浮=,因为金属块没在水中,所以 V=。 【习题 43】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 1cm、2cm、3cm,质量 分别为 3g、24 g、54g,已知一个是空心的,请用两种不同方法鉴别出来。(策略开放) 12 / 59 【答案】解法一:因为三个正方体是用同种材料制成的,若是实心密度应相同,而空 心正方体的密度应小于实心正方体的密度,所以比较它们的密度就可知道哪个正方体是空 心的。 因为 1=2,所以边长 3 an 的正方体是空心的。 解法二:由于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其密度之比应为 1:2:3=1:1:1, 若有一个小于 1,则说明该物体是空心的。 1:2:3=3:3:2 则第三个正方体是空心的。 解法三: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若三个都是实心的,则应有 m1:m2:m3=V1:V2:V3,根据已知条件可得: m1:m2:m3=3:24:54=1:8:18 V1:V2:V3=l:8:27 比较它们的质量比与体积比可知:第三个正方体的质量比小于应有的比可以判断第 三个正方体是空心的。 三、力三、力 力和运动力和运动 【习题 44】有两个力一长一短,如图 a 和 b 所示。你能说出哪个力大吗?为什么?(条件 开放) 【分析】 在力的图示中,线段的长短与力的大小和标度都有关系。 【答案】 不能。因为甲、乙两个力图示的标度不能确定是否相 同,所以不能判断两力的大小。 【习题 45】 假如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出现什么现象?(写出一种你能想像出来的 情景)(结论开放) 【分析】假如没有重力,物体会处于失重状态,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上几乎处于这种状 态。由于受重力作用,水会往低处流,抛出去的石块会落到地面上,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 现象,而没有重力后,物体存在的状态将不受地球的影响了。 【答案】此时我们的生活将出现很多现象:人跳起后不会落到地面上;水从碗中 倒不出来;人可以头朝下倒着行走;人可在空中游动;钢笔不能写字;体温计中 的水银不能回到玻璃泡内。 【习题 46】 在宇宙飞船上写字,必须使用特制的自来水笔,用普通的自来水笔不能 写字,这是因为自来水笔中的墨水处于_状态的缘故。 【分析】 隐含条件为墨水没受重力就不能流向笔尖。 【答案】失重。 【习题 47】 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结论开放) 【分析】 只要提出的问题与此结论有关即可。 【答案】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如果重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下的将会怎样 (3)重力方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应用? 【习题 48】根据选项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命题: 命题:_。(结论开放) 选项:C A火车进站 B抛出的铅球 13 / 59 C跳伞运动员匀速直线下落 D小球作匀速圆周运动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物 体受平衡力。 【答案】命题(1):下列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 命题(2):下列物体受平衡力的是_。 命题(3):下列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_。 【习题 49】 在天平左盘中放一个封闭的透明盒子,盒子里面装着一只小鸟。当小鸟 落在盒底时,称得鸟和盒子的总质量为 300 g。已知盒子的质量是 200 g,那么,当小鸟在 盒中飞翔时,天平的盘中加多少克的砝码,天平才能继续保持平衡?(结论开放) 【分析】小鸟在盒子中运动状态不同则天平的平衡状态不同。 【答案】 (1)当小鸟落在盒底时,天平受到的压力等于盒子、小鸟受到的重力之和。 (2)当小鸟平稳地在盒内空气中飞翔时,它必须不断地扇动翅膀,把空气向下压,以得 到空气对它向上的作用力,当该作用力与重力相平衡时才能将身体支持住。这样,翅膀对 空气向下的压力,通过空气传到盒底,等效于小鸟落在盒底。因此,在右盘中砝码不变的 情况下(即 300 g),天平仍保持平衡。 (3)若小鸟猛烈地上升或下降飞翔,则它对空气产生的压力有时大于鸟受到的重力,有 时小于鸟受到的重力,天平的指针将左右摆动。 【习题 50】小强拿一个磁铁靠近一铁制自来水管时,磁铁受到的作用力有 _。(结论开放) 【分析】 由于在地面上,所以磁铁受到重力,还受到小强手的支持力。因为磁铁具 有吸引铁的性质,所以还有磁力。 【答案】 手的支持力;重力;磁力。 【习题 51】 吊在天花板上的电风扇,静止不动时固定吊杆对它的拉力是 F1,电风扇 匀速转动后固定吊杆对它的拉力是 F2,在这两种情况下 F1、F2的关系是_。(条 件开放)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风扇向下排空气时风扇受到空气向上的作用力。所以静 止不动时吊杆的拉力大于匀速转动时吊杆对电风扇的拉力。 【答案】选 C。 【习题 52】据说一个索马里的商人来到荷兰,看到那里的鱼很便宜,就向渔民买了 5107N 的鱼,装上船从靠近北极的荷兰运到靠近赤道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到了那里 再用弹簧秤称时,发现少了 3105 N。轮船沿途没有靠过岸,被偷是不可能的,装卸中的 损耗也不可能这样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条件开放) 【分析】 弹簧秤测量的是物体的重力,重力和物体的位置有关,在地球两极重力比 在赤道大。 【答案】重力与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有关,重力在两极附近比在赤道附近大。 【习题 53】如果你在直线行驶的火车(汽车或轮船)里做一小实验,如图所示,让手中 的物块自由下落,那么物块将会落在( )(条件开放) 14 / 59 AA 处 BB 处 CC 处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分析】直线运动的车辆可能有三种运动状态:匀速、加速、减速。如车辆匀速行驶, 物块由于惯性将落在 A 处;如车辆减速行驶,物块由于惯性将落在 B 处;如车辆加速行驶, 物块由于惯性将落在 C 处,所以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正确答案为 D 项。 【习题 54】行驶的汽车刹车后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下落会越来 越快;足球运动员头顶飞来的足球,球飞出去;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从地面举起来。分 别说出这些现象所对应的物理过程,并根据以上四个现象所对应的物理过程概括一个结论。 (结论开放) 【分析】 这四种情况中,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都是由于受到了力的作用,所以说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苹果下落越来越快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汽车刹车停下 来,动能转变为内能;举起杠铃是将动能转变为势能;头顶飞来的足球,先是动能转变为 弹性势能,随后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所以又有能的转化或转移。 【答案】对四种现象概括,结论一: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结论二:各种形式的能在物体间可以互相转化或转移。 【习题 55】摩擦对我们的生活十分重要。假如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 子?(试举三例)(结论开放) 【答案】人不能正常行走;手不能握住钢笔写字;运动的汽车不能停下来; 人不能安稳地坐在凳子上;用筷子夹不住东西。 【习题 56】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 木块时为什么必须要匀速?(条件开放) 【分析】 在此实验中要用到一个重要的概念一平衡力,只有在匀速运动时,弹簧测 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才能与摩擦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才等于摩擦力。 【答案】在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才等于摩擦力。 【习题 57】某中学“探索式学习”研究小组的同学在中国信息网上浏览到了下面 的文章:今年初开始试运行的上海浦东磁悬浮列车速度可达 300 km/h 以上,它没有车轮, 运行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车身悬浮在轨道上方,与轨道约有 10mm 的间距。据此,请你分 析出这种列车含有哪些物理知识,并简要说明?(结论开放) 【分析】磁悬浮说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场是由电磁铁提供的。不与轨道接触,摩 擦力很小。 【答案】利用了电磁铁;同性磁极相互排斥;接触面是空气因而不受轨道的摩 擦力。 【习题 58】 书架里的书压的越紧,从中抽出一本书就越费力,这是因为_ 的缘故。(条件开放) 【答案】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习题 59】如图所示,请你至少说出五项物理原理在自行车上的应用(包括结构和使 用方面)。每项物理原理只能用一次,不得重复。如车铃应用了杠杆原理,则其他部件(如 15 / 59 车闸)虽也用到了杠杆原理就不能再说了。(结论开放) 【答案】 (1)脚蹬、曲柄和链轮一省力轮轴。(2)车铃弹簧-利用弹簧的弹性势能复 位。 (3)轮胎花纹一增大轮胎与地面的静摩擦。 (4)各轴的滚珠-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5)橡胶把套-利用橡胶的传热性能差,使得冬天扶车把时不觉得冷,而夏天不觉得 热。 (6)挡泥板-惯性。 (7)给轮胎打气-利用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习题 60】从高处释放一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做竖直向下的自由运动,我们把这 种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当然,真正的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 但在日常生活中,在一定条件下,空气阻力较小,所以,我们也可以近似地把日常物体的 下落运动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的关系,用一个 小球做了一个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得到一组 实验数据如下表: 运动时(s) 1 2 3 运动速度 v(ms) 10 20 30 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信息给予) 【分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时间不同小球的速度不同,而且随时间的增加,小球的 速度越来越大;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在相同的一段时间内速度的改变值相同,所以可以归纳 出不同的结论。 【答案】 小球下落时间越长,速度越大;在单位时间内小球速度的改变值相同。 【习题 61】滑冰运动中有很多物理学知识,请你任意举出两个知识点(结论开放): (1)_。(2)_, 【答案】 (1)惯性;(2)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3)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4)力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等。 【习题 6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结论开放) A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B物体一定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C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大 D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增大 【分析】 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是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条件;如果物体受到摩擦力的 作用则内能可能增大;物体的运动位置升高则机械能就增大。 【答案】A、C、D 16 / 59 四、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四、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习题 63】请举出生活或生产中增大压强的四个实例(结论开放): (1)_;(2)_; (3)_;(4)_。 【分析】 日常生活、生产中增大压强的例子有很多,都是通过增大压力、减小受力 面积实现的。 【答案】 (1)针尖很尖;(2)刀刃很锋利;(3)压路机的磙子很重;(4)用刀切菜时用 力。 【习题 64】 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一切物体与大气接触的表面,都无一 例外地承受着巨大的大气压的作用。倘若我们在物体的某一侧设法减小气压,形成一个 “负压区” ,则物体将在两侧气压差产生的合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或紧紧地吸附在某一物体 表面于是便出现了生活中、生产中的种种与“吸”有关的现象,如呼吸、吸吮、吸烟、 吸尘、吸排油烟、空吸、虹吸、吸墨水、注射药液、抽水、真空吸盘、拔火罐,如图 116 所示,在每一种被吸起或吸住物体的两侧,你一定都能够找到“常压区”和“负压 区” 。例如呼吸时,胸廓扩张,肺部气压减少,空气便在压力差作用下经鼻腔、气管被吸进 肺内,可以说,这许多种看似不同的“吸” ,其实都是在大气的“压”下发生的。(条件开 放) (1)请根据以上材料,再举出生活中、生产中相似的事例 (2)分析上述事例的物理本质。 【分析】此题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不同的“吸” ,揭示了各种不同的“吸”实 际上都是大气压的作用结果。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 【答案】 (1)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注册计量师的职级晋升条件及程序
- 税务筹划技巧与风险防范手册-合理避税规避风险
- 会计师年度工作计划与财务分析
- 推拿师技能提升培训计划
- 基于数据分析的舞蹈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 网络安全工程师攻防技术与安全加固计划
- 社群助力健康管理中级助理员工作计划详解
- 高级审计业务流程与标准
- 中级绿色建筑咨询师考核结果应用与职业发展挂钩方案
- 平安学校评选标准通知书
- GB/T 9145-2003普通螺纹中等精度、优选系列的极限尺寸
- GB/T 8981-2008气体中微量氢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GB/T 1048-2019管道元件公称压力的定义和选用
- GA 703-2007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 老年护理学-临终关怀课件
- 膝关节镜手术配合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第1章
- 中油岗位职责
-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解答答案
- 逆向思维-PPT课件(PPT 43页)
-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图的识读及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