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专业论文)贵州稻飞虱抗药性研究.pdf_第1页
(动物学专业论文)贵州稻飞虱抗药性研究.pdf_第2页
(动物学专业论文)贵州稻飞虱抗药性研究.pdf_第3页
(动物学专业论文)贵州稻飞虱抗药性研究.pdf_第4页
(动物学专业论文)贵州稻飞虱抗药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点滴法首次测定了贵州省九个县市区( 独山县、花溪区、兴义 市、黄平县、天柱县、湄潭县、遵义县、思南县和威宁县) 白背飞虱种群对有机 磷类的甲基对硫磷( p a r a t h i o n - m e t h y ) 、氨基甲酸酯类的西维因( c a e o a r y ) 和异丙 威( i s o p r o c a r b 、m i p c ) 、拟除虫菊类的高效氯氰菊酯( a l p h a - c y p c r m c t h r i n ) 和溴氰 菊酯( d e l t a m e t h r i n ) 以及杂环类杀虫剂吡虫啉( i m i d a c l o p r i d ) 和抑制几丁质杀虫 剂扑虱灵( b u p r o f e z i n ) 七种药剂的抗性指数和六个县区的( 独山县、花溪区、黄 平县、天柱县、思南县和威宁县) 褐飞虱种群对甲基对硫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 虫菊类以及吡虫啉和扑虱灵等六种的抗性指数,同时,监测独山县和花溪区白背 飞虱种群在三个月份抗性水平的发展变化。并依据测定结果提出抗性治理的策略 及具体方案。主要研究如下: 1 独山县和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对5 种药剂在三个不同月份有增加趋势 对独山县和花溪区两地自背飞虱种群的l d 。和抗性指数进行测定发现,甲基 对硫磷、西维因、异丙威、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的l d 舯抗性指数均有增大。 2 两种飞虱对几种药剂的抗性整体水平不高 两种飞虱对多数药剂还处于敏感阶段或敏感下降阶段( r i 3 或3 r i 5 ) , 而两种飞虱对扑虱灵均达到了中等抗性水平( i o r i 4 0 ) 。 3 在各地种群对各药剂的抗性中,一般是贵州西北地区和中部稍低于南部 和东部种群 从整体来看,位于贵州东北部低海拔的天柱县和思南县的白背飞虱和褐飞虱 抗性较高。 4 白背飞虱种群对多数杀虫剂的抗性指数较褐飞虱种群高 异丙威、吡虫啉和扑虱灵对白背飞虱的l d 。明显大于褐飞虱对三种杀虫剂的 l ,甲基对硫磷和西维因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l d 。差别不大,而溴氰菊酯对 白背飞虱的l d 。小于其对褐飞虱的l 。 5 异丙威与吡虫啉复配共毒系数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斑蝥素对两种飞虱有 明显杀虫活性 异丙威与吡虫啉以1 6 :1 比例的复配剂共毒系数达1 7 8 0 8 6 ,有显著的增效 贵州大学2 0 6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作用;在测定斑蝥素对两种飞虱的触杀毒力中,斑蝥素对两种飞虱有一定杀虫活 性。 6 根据贵州省稻飞虱的发生,抗性水平、抗性分布提出适合本地的适合度 和多点攻击的治理策略 根据两种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分布不同,结合贵州省稻飞虱发生情况, 前期可以选用部分氨基甲酸酯类,中期两种飞虱混合发生时再用以吡虫啉为主的 杀虫剂进行防治,最后再用褐飞虱敏感的扑虱灵进行防治。 关键词:白背飞虱;褐飞虱;杀虫剂;l d ,。;抗性指数:测定;治理 中图分类号:q 9 6 5 9 2 贵州大学蜥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s t u d i e so nr e s i s t a n c eo fr i c ep l a n t h o p p e r st oc h e m i c a l i n s e c t i c i d e si ng u i z h o up r o v i n c e a b s t r a c t t h i sa r t i c l ed e s c r i b e dp r e l i m i n a r ys t u d yo nr e s i s t a n c ei n d e xt e s ta b o u tt h e s o g a t e l l af u r c f e r a ( h o r v i t h ) i n9a e l a s ( d u s h a n ,h u a x i ,x i n g y i ,h u a n g p i n g , t i a n z h u ,m e i t a n ,z n n y i ,s i n a na n dw e i n i n g ) a n d t h en i l a p a r v a t al u g e n s ( s t , c d ) i n 6a e r a s ( d u s h a n ,h u a x i ,h u a n g p i n g ,t i a n z h u , s i n a na n d w e i n i n g ) t o o r g a n o p h o s p h a t e s ,e a r b a m a t e s ,p y r e t h r o i ,i m i d a c l o p r i d a n d b u p r o f e z i n a n d c a l c u l a t e dt h er e s i s t e n e ei n d e x ,a n dm o n i t o r e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s i s t e n e e b yt h e r e s i s t e n c e sl e v e la n dt h ec h a n g eo fi t ,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m e a s u r e sw e r e a d v a n c e d m a i nc o n c l u s i o n sa sf o l l o w s : 1 t h er e s i s t e n c eo f & f u r c i f e r ai nd u s h a na n dh u a x it o5i n s e c t i c i d e si sl i t t l e h i g h e ra n dh i g h e ri nt h r e em o n t h s t h er e s i s t e n c ei n d e xo ft h e y u r c i f e r at op a r a t h i o n - m e t h y , c a r b a r y , i s o p r o e a r b , h i g h - a c t i v ec y p e r m e t h r i na n di m i d a e l o p r i di sh i g h e ra n dh i g h e ri nt h et h r e em o n t h s b y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2 t h er e s i s t e n e el e v e lo ft w op l a n t h o p p e r st ot h ef i v ei n s e c t i c i d e si sl o w e r t h es o g a t e l l a f u r c i f e r ai ss e n s i t i v et op a r a t h i o n - m e t h y , h i g h - a c t i v ec y p e r m e t h r i n a n dd e l t a m e t h r i nt h e t h er e s i s t e n c el e v e lo ft h e & f u r c i f e r ai sl o w e r ( 5 r i 1 0 ) t h er e s i s t e n c eo f t h e 曼f u r c f e rb u p r o f e z i ni sm i d d l e 3 t h er io fp l a n t h o p p e rp o p u l a t i o ni nt h es o u t ha n de a s ti ng u i z h o ui sh i g h e r t h a nt h eo t h e ra r e a s t h er io ft h et w op l a n th o p p e r si ns i n a na n dt i a n z h us ih i g h e rt h a nt h e w e i n i n g s b u tt h ed i f f e r e n c ei sn o tc l e a r 4 t h er io fs f u r c i f e r ai sh i g h e rt h a nt h e 1 u g e n s n el d 5 0o ft h ew h i t ep l a n th o p p e rt oi s o p r o c a r b i m i d a c l o p r i da n db u p r o f e z i ni s h i g h e rt h a nt h en i l a p a r v a t al u g e n sc l e a r l y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l d 5 0o ft w or i c e p l a n t h o p p e r si sn o to b v i o u s o n l yt h er io f n 1 u g e n si sh i g h e rt h a n & f u r c i f e r a 5 t h et o x i c o l o g i c a le f f e c tt 0 & f u r c i f e ro fi s o p r o c a r ba n dt h e i rm i x t u r e si n p r o p o r t i o na n dt e s tr e s u l ts h o w st h em i x t u r ei n s e c f i d e sh a v et h eb e s tt o x i c i t ya f f e c t 3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t h ec a n t h a r i d i nc o n t a c tp o i s o n i n ge f f e c ti so b v i o u s t e s tr e s u l ts h o w st h eb l e n df o r m u l ai np r o p o r t i o n a s l 6 :1h a v et h eb e s tt o x i c i t y a f f e c t t h ec a n t h a r i d i nc o n t a c tp o i s o n i n ge f f e c tl e s st h a n i s o p r o c a r b b u tt h e c a n t h a r i d i nc a nb eu s e di np r o d u c t i o na f t e r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6 r e s i s t e n c e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m e a s n r e sw a sa d v a n c e di nv i e wo ft h er u l eo fp l a n t h o p p e ro c c u r a n c ca n dt h e r il e v e l :t h eo r g a n o p h o s p h a t e sa n dc a r b a m a t e sc a l lb eu s e dt oc o n t r o lt h e & f u r c i f e r a i nt h ep r e l i m i n a r yt e r m i nt h em i d d l ep e r i o d ,t h ei m i d a c l o p r i dc a nb eu s e d t h e r e w o u l db eg o o de f f e c ti ft h eb n p r o f e z i ns h o u mb eu s e di nt h ee n do ft h er i c eg r o w t h p e r i o dt i m e l y k e y w o r d s :s o g a t e l l a f u r c i f e r a ( h o r v d t h ) ;n i l a p a r v a t al u g e n s ( s t 矗1 ) ;i n s e c t i c i d e ; l d s o ;r e s i s t e n c e ;i n s p e c t ;c o n t r o l 4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月i j舌 稻飞虱是我国水稻上重要害虫,也是贵州省水稻上首要害虫。2 0 世纪六十年 代以前较少大面积成灾,2 0 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大发生频率上升,发生面积扩大。 而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泛,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各国之冠。 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其种植面积于1 9 9 5 年已达到3 0 7 4 5 万公顷,产量 1 8 5 亿吨,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 0 。全国稻飞虱常年发生2 亿亩左右,每年损 失稻谷约1 0 亿公斤,1 9 8 7 年全国特大发生,受害面积达2 7 亿亩,实际损失稻 谷达2 0 亿公斤,1 9 9 1 年又一次全国特大发生,发生面积3 亿多亩,损失稻谷2 5 亿公斤。 稻飞虱在贵州省属常发生大面积成灾害虫,尤以黔南低热,黔北河谷地带和 黔东稻作区受害严重,受灾田块产量损失3 0 7 0 ,个别田块颗粒无收。白背飞 虱在黔中地区常年发生,间歇成灾。一般黔南、黔北低热河谷地带以褐飞虱为主, 黔中黔西南以及黔西北稻作区以白背飞虱为主( 王朝文等,1 9 8 9 ) 。7 0 年代始, 稻飞虱在全省的发生频率、危害面积、造成的损失通常居各类水稻虫害的首位, 进入8 0 年代后尤其突出。1 9 8 1 1 9 9 7 年,全省年平均大发生( 平均发生程度4 5 级) 面积5 5 3 2 万亩次,以1 9 9 1 1 9 9 7 年数据统计,年均发生面积约达6 1 4 8 7 万亩次,中等偏重至大发生( 发生程度4 5 级) 的频率达5 7 1 ( 金星等,1 9 9 8 ) 。 飞虱属于半翅目( h e m i p t e r a ) 、头喙亚目( a u c h e n o r t h y n c h a ) 、蜡蝉总科 ( f u l g o r o i d e a ) 中的飞虱科( d e l p h a c i d a e ) ,其中有经济意义的有约2 0 3 0 种。 贵州省稻田发生的飞虱主要是褐飞虱n i l a p a r v a t a u g e n s ( s t a l ) 和白背飞虱 s o g a t e l l af u r c i f e r a ( h o r v d t h ) 。稻飞虱的危害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它能直接 刺吸稻株韧皮部中的液态营养物质,使水稻生长受到抑制,而且取食时分泌的唾 液可形成口针鞘,阻塞维管束系统,阻碍稻株内水分和营养的运输,造成水稻失 水萎蔫形成“冒穿”( 危害状见附三) 。此外,它们排泄的“蜜露”覆盖在稻株上, 招致霉烟病菌的滋生,引起稻株下部变黑、腐烂,影响稻株生长。二是稻飞虱在 取食过程中还传播草状矮缩病( g r a s s ys t u n t ) 、齿叶矮缩病( r a g g e ds t u n t ) 和萎 蔫矮缩病( w i t t e ds t u n t ) ( r o s e n b c r ga n dm a g o r ,1 9 8 3 :c h e n ,1 9 7 8 ) 。 稻飞虱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已逐渐发展为亚洲水稻重大害虫,因其系 典型的r 一对策害虫而具易暴发成灾和迁飞危害的特点,使得杀虫剂化学防治在 稻飞虱应急控制中占据中心地位。正因如此,加之化学杀虫剂的大量持续、不合 理施用等原因,亚洲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稻飞虱对各类杀虫剂均已产生抗药性。因 此,对稻飞虱的抗性监测、机理和治理策略的研究与探讨在当前的稻飞虱综合治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h e i n r i c h s ,1 9 9 4 ) 。 贵州省地形复杂,垂直高差很大,最高处韭菜坪甚至超过2 9 0 0 米,全省最 低的都柳江河谷地带,只有1 3 7 米,同时由于高度差异也导致各地区温度差异也 很大。贵州省的这种独特地形,决定了稻飞虱在各地的发生规律也不相同( 郭振 中等,1 9 9 3 ) 。多年来,使用化学农药是我省防治稻飞虱的主要方法,上世纪8 0 年代以来主要应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的地方还使用拟除虫菊类防 治稻飞虱。从每年大田用药有所增加的情况可以推测,我省各地稻飞虱对多种杀 虫剂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尽管随着农业的需要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上世纪9 0 年 代以来新类型的杀虫剂如扑虱灵、吡虫啉不断出现并在我省大面积的使用,常规 杀虫剂的使用频率有所缓解和下降,但是新型药剂的大量、重复和单一使用同样 会使害虫产生抗性。从抗药性本质上说,抗性是生物体调动本身固有的生理生化 功能和代谢机制来清除外来物质对生物体可能发生的伤害作用,这是物种得以在 复杂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本能。从减少农药使用、减缓环境压力和保护农田 生态平衡、延长新药剂的使用寿命及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抗药性治理策略的角 度来看,在选择使用某药剂之前,应尽早了解抗性状况以减少农药浪费的频率。 同时,抗药性监测活动应该在抗药性个体还很少时就开始进行,以便对抗药性的 发生提出早期警告或探明抗药性发生的遗传潜力。尽管稻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在 一些地方已经比较严峻,但在针对我省稻飞虱抗性治理策略方面存在空白;同时 抗性治理方案提出的第一步就是摸清抗性水平、分布及其发展情况,而针对我省 稻飞虱抗药性水平依然未作系统测定调查。 因此,检测( 或证明) 稻飞虱田间种群对目前正在普遍使用的杀虫剂是否已 经产生了抗性或者验证田间防治失败是否是因抗药性而起,以及明确抗性发展规 律、抗性水平及分布,对将要发生的抗药性问题提供早期警告,推荐使用受抗药 性影响小的农药品种,筛选或复配适合我省省情的高效杀虫剂,提出抗药性治理 策略和技术是一项迫切需要和前提条件。本文系统报道了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 为我省稻飞虱在化学防治方面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6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虫源 测试虫种:2 0 0 5 年5 8 月份采自贵州省独山县、花溪区、兴义市、黄平县、 湄潭县、遵义县、天柱县、思南县和威宁县水稻上的稻飞虱成虫或若虫。然后再 在贵州大学室外养虫室内以t n l ( 台湾本地l 号) 分蘖期水稻饲养1 2 代,待 用( 飞虱、部分水稻见附三图) 。异丙威与吡虫啉、扑虱灵不同配比和斑蝥素对 白背飞虱的毒力测定中测试虫种采用的是6 月份花溪区飞虱种群,斑蝥素测试的 褐飞虱是7 月份花溪区种群。 对照品系:白背飞虱敏感品系浙江大学姚洪渭教授提供) ,为1 9 9 6 年采自 浙江富阳的迁入代种群,在室内不接触任何药剂情况下以t n l 稻种续代饲养。 1 1 2 试剂 9 9 5 丙酮( 化学纯,成都市联合化工试剂研究所) 8 0 甲基对硫磷原药( 山东华阳农药厂) 9 9 西维因原药( 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9 7 异丙威原药( 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9 0 1 吡虫啉原药( 红太阳集团) 9 8 溴氰菊酯原药( 红太阳集团) 9 4 7 高效氯氰菊酯原药( 红太阳集团) 9 8 3 扑虱灵原药( 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 9 9 斑蝥素( 贵州大学昆虫所实验室自制) 1 1 3 仪器及工具 c o s 气缸( 9 9 2 9 6 c 0 2 ,天和工业气体有限公司,见附三图) ,0 5 r 1 微量进样 器( o o l “l ,上海高欣玻璃厂,见附三图) ,r x z 多编程人工气候箱( 3 0 0 0 l u x , 宁波江南仪器厂) ,天平( o 0 0 0 1 p g ) ,吸虫器( 自制) ,大试管,移液管,毛笔 等。 1 2 方法 1 2 1 饲养方法 7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先将发芽率较好的水稻t n l 种子用清水冲洗,漂去秕谷,在常温下浸种2 4 小时。用手搓洗谷种几次,再用4 5 5 0 c 的温水冲洗1 2 次,放塑料盒中,盖 上湿毛巾,置于3 0 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催芽。放入时,塑料盆底部稍稍倾斜, 使水尽量不浸没谷种。待发出小芽后种到口径2 0 c m 装有湿泥的小钵中,并把小 钹放入纱笼中,且定期浇水、施肥,保证水肥充足,等到分蘖期便可供饲养飞虱 使用( 部分水稻见附( 三) 图) 。 把各地采集来的飞虱分别放入盛有稻苗6 0 目纱布罩起来的一面活口养虫笼 ( 1 m xl m xl m ) 中或小型养虫笼,并贴上标签。 虫口密度过高时,则把已经产卵的稻株转移到其他养虫笼中,并移进新鲜的 稻株。取虫量较大时,可以将飞虱从稻株上驱赶到周围纱布上,然后用大试管直 接罩取;如果需要量小,则可以用自制的取虫器进行吸取。 1 2 2 点滴法 参照f a o ( 1 9 7 9 ) 推荐的农业害虫标准毒力测定点滴法。把各药剂先配成母 液,以丙酮为溶剂,再用等比法稀释成5 个浓度,每个浓度处理2 0 头,重复3 次,用丙酮作对照。 其中测定异丙威和吡虫啉、扑虱灵混配液的共毒系数时是以单剂毒力测定的 致死中量的基础上,以异丙威和扑虱灵、吡虫啉3 种药剂的有效中量为基础,以 不同的配比测定。取羽化2 5 天虫体大小基本一致的白背飞虱或褐飞虱雌成虫, 扑虱灵毒力测定中采用3 龄若虫,用c 0 。麻醉1 5 秒,然后用微量进样器将药液迅 速点滴在试虫的前胸背板上,每头0 1 p l 。处理后的试虫倒入装有包着含水脱脂 棉的l o c m 新鲜稻茎的大试管中,每个饲养杯中放2 0 头;然后将大试管放在( 2 5 1 ) 气候箱内,光照周期为1 6 h d ,相对湿度7 0 - 8 0 。2 4 个小时后检查结 果,用毛笔笔尖触虫体没有反应视为死亡。 1 2 3 统计方法 保证对照死亡率小于1 0 条件下,用a b b o t t 公式校正处理死亡率,即: 校正死亡率= 竺望季妄煮等,。 在m i c r o s o f t 。e x c e l 2 0 0 3 中,用机率值方法( f u m e y 。1 9 7 1 ) 求斜率( b ) 、 剂量对数一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和致死中量( l d 。) 等。求得各地区种群的半数 致死中量与未接触任何杀虫剂的敏感种群相比较来进行判断是否产生抗性及其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程度,抗性程度通常用抗性指数( r e s i s t a n c ei n d e x ) : 抗性指数r zc 倍数,2 裟塞鼗 其中,在采用的敏感品系中,白背飞虱所用的是1 9 9 6 年采自浙江富阳的迁 入代种群,在室内不接触任何药剂以t n l 稻种一直续代饲养:褐飞虱敏感基线以 n a g a t a ( 1 9 6 7 ) 、高辉华( 1 9 8 7 ) 、王顺成( 1 9 8 8 ) 和刘泽文( 2 0 0 2 ) 所采用的相 对敏感基线为标准计算抗性指数( r i ) 。参考沈晋良( 1 9 9 1 ) 抗性划分标准:r i 3 ,敏感;3 r i 5 敏感性下降:5 r i 1 0 低水平抗性;l o r i 4 0 中等 水平抗性;4 0 r i 1 6 0 极高水平抗性。并分析抗性指数差异显著性。 按s u n 等( 1 9 6 0 ) 的方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先测定单剂和各混剂的毒 力回归线,求l ,然后以异丙威单剂为标准计算各单剂毒力指数、混剂的实际 毒力指数和理论毒力指数,最后求得共毒系数。药剂混配的联合作用效果,按下 列标准( 张宗炳,1 9 8 6 ;吴文君,1 9 8 8 ) 划分:共毒系数大于1 2 0 为增效作用, 在8 0 1 2 0 之间为相加作用,小于8 0 则为拮抗作用。 9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 结果与分析 2 1 各地白背飞虱种群对七种药剂的抗性测定 2 1 1 独山县白背飞虱种群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独山县跨北纬1 0 7 。1 7 1 0 7 。5 2 ,东经2 5 。1 3 2 6 。0 1 ,属于黔 南地区,南与广西相毗邻。海拔8 0 0 1 0 0 0 米。境内属于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 带,年平均气温1 5 ( 独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 9 9 3 ) 。白背飞虱在独山县不 能以任何虫态越冬,每年4 月中、下旬后迁入,成为独山县最早的虫源。( 贵州 省稻飞虱联合测报组,1 9 8 4 ) 。作者对三个月份白背飞虱种群进行了抗性监测。 2 1 1 1 五月份独山县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5 月7 日正是独山县白背飞虱迁入峰,主要从东南亚国家经云南迁入此地。 该种群的毒力测定结果见下表1 : 表1 七种杀虫剂对5 月7 日独山县地区白背飞虱种群的抗性测定 t a b 1t h er e s i s t e n e et e s to f7i n s e c t i c i d e st ow h i t eb a c k e dp l a n t h o p p e ro f d u s h a no nm a y7 * r i ( 抗性指数) 敏感品系毒力回归曲线见表1 4 ;r i 后所标字母不同表示在0 0 5 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七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的l d 舯由小到大依次为:吡虫啉( 0 0 0 0 4 1 8 p g 头) 扑虱灵( 0 0 1 0 6 9 1 p g 头) 西维因( 0 0 1 3 6 5 1 p g 头) 高效氯氰菊酯 ( 0 0 1 4 0 1 p g 头) 溴氰菊酯( o 0 1 7 6 5 7 9 9 头) 甲基对硫磷( 0 0 1 9 9 4 p g 头) 异丙威( 0 0 4 4 3 2 3 p g 头) 。而其抗性指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溴氰菊酯 2 0 甲基对硫磷2 7 高效氯氰菊酯3 0 西维因8 9 吡虫啉l o 5 异丙威 1 5 1 扑虱灵2 7 0 。 2 1 1 2 六月份独山县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贵州大学2 0 嘶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6 月份下旬采集的白背飞虱部分有早期迁入的繁殖代,还有部分迁入虫源和 迁出虫源,测定结果见表2 : 表2 七种杀虫剂对6 月2 4 日独山县地区白背飞虱种群的抗性测定 t a b 2t h er e s i s t e n c et e s to f 7i n s e c t i c i d e st ow h i t eb a c k e dp l a n t h o p p e ro f d u s h a no nj u n e2 4 七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的l 依次为:吡虫啉( 0 0 0 0 4 8 9 肛g 头) 扑虱灵 ( 0 0 0 9 3 7 5 p g 头) 高效氯氰菊酯( 0 0 1 5 0 1 8 “g 头) 西维因( 0 0 1 5 1 2 8 p g 头) 溴氰菊酯( o 0 1 8 9 0 4 p g 头) 甲基对硫磷( 0 0 2 1 3 7 7 g 头) 异丙威 ( o 0 5 1 6 8 p g 头) 。而其敏感性的顺序:溴氰菊酯2 2 ,甲基对硫磷2 9 ,高效氯 氰菊酯3 4 ,西维因9 9 ,吡虫啉1 2 2 ,异丙威1 7 6 ,扑虱灵2 3 0 。 2 1 1 3 七月份独山县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本月采集的白背飞虱以本地繁殖代为主,测定结果见表3 : 表3 七种杀虫剂对7 月2 5 日独山县地区白背飞虱种群的抗性测定 里堕3 t h e 望啦堕里堡叟鹫o f 7 i n s e c t i c i d e s t o w h i t e b a c k e d p l a n t h o p p e r o f d u s h a n o n j u l y 2 5 七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的l 依次为:吡虫啉( 0 0 0 0 7 6 1 p g 头) 扑虱灵 ( 0 0 1 1 4 3 “g 头) 西维因( 0 0 1 5 1 7 7 p g 头) 高效氯氰菊酯( 0 0 1 5 6 5 3 “g 头)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溴氰菊酯( 0 0 1 8 7 1 8 i _ t g 头) 甲基对硫磷( 0 0 1 9 6 2 p g 头) 异丙威 ( o 0 5 6 8 0 2 p g 头) 。抗性大小顺序为:溴氰菊酯 甲基对硫磷 高效氯氰菊酯 5 ,西维因 吡虫啉 异丙威 扑虱灵 4 0 。 2 i i 4 七种杀虫剂在三个不同月份对独山县白背飞虱种群的致死中量变化 o 卜 、 j 0 0 6 0 0 5 o 0 4 0 0 3 0 0 2 o 0 1 o 一 日 一 | i 翻。圈1函田豳 弋矿带 药齐粼:e c t i c i d e s 在七种药剂中,以异丙威的l 最大,吡虫啉的最小;从三个不同月份的致 死中量的变化可以看出,西维因、异丙威、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三个月份逐渐 增加,甲基对硫磷和溴氰菊酯的l d 。以六月份为最低。 2 i 1 5 独山县白背飞虱种群在三个月份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指数变化 3 0 岂 2 5 籁 2 0 迦1 5 蒸,1 0团。圈翻一圜酗雕1 j 白背飞虱在不同时间对所有药剂的抗性指数中,抗性指数以7 月份的扑虱灵 最高,为2 8 ;甲基对硫磷、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还处于敏感或敏感性下降 一 4 5 7 2 2 一 一月月旦 一5 6 7 一 一口口一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阶段。 2 1 1 6 七种杀虫剂在三个月份对独山县白背飞虱种群的毒力回归方程中斜率的 变化 斜率b 即l d p 线的坡度,是分散程度的代表数值,因为b = i s ( s 为标准差) , 坡度越大,分散程度越小,也即这一群体对杀虫剂的反应较为均匀:反过来,坡 度越小,即分散程度越大,也就是说这一群体有更大的异质性,其抗药性之间的 差异较大( 唐振华,1 9 9 3 ) 。即l d 。值可以反应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而b 值则 可以反应种群敏感性的同质性。 2 口 1 5 曩 o _ 5 0h 岫衄圈避 跗糕s e c t i c i 辩d e s药剂i “ 图3 七种杀虫剂在三个月份对独山县白背飞虱种群毒力回归方程中斜率的变化 f i 9 3 t h e c h a n g e a b o u t t h es l o p e i n t h e e q e a t i o n o f t o x i c i t y t e s t t o t h e w h i l e p l a n t h o p p e r i n d u s h a nt o7i n s e c t i c i d e s 由表可以看出,以甲基对硫磷的毒力回归方程中的斜率最大,以扑虱灵的毒 力回归方程斜率最小,即说明白背飞虱对甲基对硫磷的抗性较低,还处于较敏感 阶段,对扑虱灵的抗性较大。同时,在三个月份中甲基对硫磷、西维因、溴氰菊 酯和吡虫啉的斜率是下降趋势的,说明它们异质性较大,敏感性是逐步降低,也 是和它们的l d 。的变化基本吻合。 2 1 2 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花溪区地处1 0 6 。2 7 1 0 6 。5 2 ,北纬2 6 。1 17 2 6 。3 4 ,位于贵州 高原中部,海拔一般在i 0 6 8 1 3 2 6 米,9 0 耕地面积在1 1 0 0 米以下。本区地处 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是冬夏季风必经之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年平均 气温1 4 9 ( 贵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 9 9 3 ) 。本区为一季中稻,白背飞虱主 迁入期为5 月下旬6 月上中旬,危害高峰在6 月下旬7 月中上旬,迁出时间 在7 月上旬至下旬( 贵州省稻飞虱联合测报组,1 9 8 4 ) 。 贵州大学猁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 1 2 1 五月份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在5 月下旬正值白背飞虱迁飞高峰,抗性测定结果见表4 : 表4 七种杀虫剂对5 月2 6 日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的抗性测定 - i h b 4t h er e s i s t e n c et e s to f7i n s e c t i c i d e st ow h i t eb a c k e dp l a n t h o p p e ro fh u a x io nm a y2 6 5 月2 6 号采集白花溪区的白背飞虱对各种药剂的l d 。依次为:吡虫啉 ( 0 0 0 0 4 9 7 p g 头) 西维因( o 0 1 1 6 9 5 p g 头) 扑虱灵( 0 0 1 1 9 6 7 p g 头) 高效氯氰菊酯( 0 0 1 2 6 3 7 p g 头) 溴氰菊酯( 0 0 1 7 6 6 8 p g 头) 甲基对硫磷 ( 0 0 2 0 1 8 8 p g 头) 异丙威( 0 0 3 9 8 7 7 p g 头) 。而其敏感性的顺序:溴氰菊酯 2 0 ,甲基对硫磷2 7 ,高效氯氰菊酯2 9 ,西维因7 6 ,吡虫啉1 2 2 ,异丙威 1 3 5 ,扑虱灵3 0 0 。 2 1 2 2 六月份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6 月2 0 日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以本地繁殖为主,七种杀虫剂对6 月2 0 日花 溪区白背飞虱种群的毒力测定见表5 。 表5 七种杀虫剂对6 月日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的抗性测定 t a b 5 t h e r e s i s t e n c e t e s t o f 7 i n s e c t i c i d e s t o w h i t e b a c k e d p l a n t h o p p e r o f h u a x i o n j u n e 2 0 1 4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七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的l d 。依次为:吡虫啉( 0 0 0 0 6 0 9 肛g 头) 西维因 ( 0 0 1 0 2 3 2 “g 头) 扑虱灵( 0 0 1 1 9 4 5 h g 头) 高效氯氰菊酯( 0 0 1 5 1 9 8 p g 头) 溴氰菊酯( o 0 1 8 6 5 8 p g 头) 甲基对硫磷( 0 0 1 9 4 4 6 p g 头) 异丙威 ( 0 0 4 4 3 2 8 p g 头) 。而其敏感性的顺序:溴氰菊酯2 2 ,甲基对硫磷2 6 ,高效 氯氰菊酯3 5 ,西维因6 7 ,异丙威1 5 1 ,吡虫啉1 5 2 ,扑虱灵3 0 0 。 2 1 2 3 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七种杀虫剂对7 月2 7 日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的毒力测定见表6 : 表6 七种杀虫剂对7 月2 7 日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的抗性测定 t a b 6 t h e r e s i s t e n c e t e s t o f 7 i n s e c t i c i d e s t o w h i t e b a c k e d p l a n t h o p p e r o f h u a x i o n j d y 2 7 七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的l d 。依次为:吡虫啉( 0 0 0 0 7 4 2 p g 头) 扑虱灵 ( o o n 4 5 头) 西维因( 0 0 1 5 7 5 | l g 头) 高效氯氰菊酯( o 0 1 7 3 8 5 p g 头) 溴氰菊酯( 0 0 2 0 3 3 4 p g 头) 甲基对硫磷( 0 0 2 0 3 9 9 p g 头) 异丙威 ( 0 0 5 8 1 0 4 i g 头) 。而其敏感性的顺序:溴氰菊酯2 3 ,甲基对硫磷2 8 ,高效 氯氰菊酯4 0 ,西维因1 0 3 ,异丙威1 9 7 ,吡虫啉1 8 6 ,扑虱灵2 8 。 2 1 2 4 七种杀虫剂对三个月份的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的致死中量变化 由图4 可以看出,在花溪区的三个月份中其中溴氰菊酯、异丙威、高效氯氰 菊酯和毗虫啉的致死中量是逐渐增加的,即说明随时间推移和白背飞虱的繁殖其 抗药性逐渐增大;西维因先下降后增加,甲基对硫磷和扑虱灵与5 月份相比,其 抗性发展趋势也略有下降趋势。在所有药剂中以异丙威的致死中量为最大,以吡 虫啉的致死中量为最小。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毫3 :韶 5 0 0 5 鞘; 壬 o已咖直 _ 团幽一衄 擎嘭 2 1 2 5 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在三个月份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指数变化 3 5 h3 0 鞭 0l 柚蚰豇翮 药剂i n s e c t i c i d e s 图5 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在三个月份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指数变化 n 蛋5 t h e 曲释a b o u t r j o f t y 雠w h i t e p l a n t h o p p e r i n h u a x i t 0 7 i n s e c t i c i d e s 可以看出,抗性指数最大的是5 、6 月份的扑虱灵,达到中等抗性水平,接 近或达到3 0 0 ,而甲基对硫磷、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还处于对白背飞虱敏感 阶段,抗性指数 5 。 2 1 2 4 七种杀虫剂在三个月份对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的毒力回归方程中斜率的 变化 由图6 可以看出,甲基对硫磷、西维因、吡虫啉和扑虱灵斜率有明显变小, 表明异质性增高,这分别与它们的抗性和l 的变化相吻合。 1 6 6 0 7 一 一2 2 2 一 一月月旦 一5 6 7 一一目口一 贵卅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口 1 : 曩呲1 0h 蛐衄囤匿 药剂i n s e c t i c i d e s 图6 七种杀虫剂在三个月份对花溪区白背飞虱种群毒力回归方程中斜率的变化 f i g 6 t h e c h a n g e a b o u t t h es l o p e i n t h e e q u a t i o n o f r e s i s t e n c e t e s t t o t h e w h i t e p l a n t h o p p e r i nd u s h a nt o7i n s e c t i c i d e s 2 1 3 兴义市白背飞虱种群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兴义市位于贵州西南部,跨东经1 0 4 。3 2 1 0 5 。1 l7 ,北纬2 5 。3 8 2 5 。2 3 ,海拔从6 0 0 2 4 0 0 米不等,为高海拔低纬度特点,地处乌蒙山脉分支 的屏障,由于海洋气候影响,形成了区域内高原季风性气候的特点,平均气温在 1 5 1 8 之间( 兴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 9 9 3 ) 。兴义市水稻为一季中稻, 白背飞虱主迁入期在5 月下旬6 月上中旬,为害高峰出现在6 月下旬7 月上 中旬,迁出时间在7 月上旬至下旬( 贵州稻飞虱联合测报协作组,1 9 8 4 ) 。对兴 义市7 月1 日白背飞虱种群的毒力测定见表7 : 表7 兴义市白背飞虱种群对七种杀虫钠的抗性测定 t a b 7 t h e r e s l s t e n c e t e s t o f 7 i n s e c t i c i d e s t o w h i t e b a c k e d p l a n t h o p p e r o f x i n 9 3 4 0 n j u l y l l 七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的触杀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吡虫啉,l d 。为 0 0 0 0 6 0 3 p g 头;扑虱灵,l d m 为0 0 1 2 5 2 5 “g 头;高效氯氰菊酯,l d 。为0 0 1 6 0 3 7 g 头;西维因,l d * 为0 0 2 0 5 2 3 h g 头:溴氰菊酯,l 为0 0 2 0 5 3 9 p g 头;甲基对 1 7 贵州大学2 0 0 6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硫磷,l d 。为0 0 2 3 6 2 9 “g 头;异丙威,l d s o 为0 0 5 8 4 2 3 “g 头。而其抗性由大到 小:溴氰菊酯2 4 ,甲基对硫磷3 2 ,高效氯氰菊酯3 7 ,西维因1 3 4 ,吡虫啉 1 5 1 ,异丙威2 0 0 ,扑虱灵3 1 1 。 2 1 4 黄平县白背飞虱种群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黄平县地处黔中丘原湘黔东低山丘陵过渡地带,一年内、境内气候有较明显 的季节性变化( 黄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 9 9 3 ) 。在黄平县主要危害的是白背 飞虱,其次是褐飞虱。在黄平县白背飞虱每年4 月中旬开始迁入,一般年份5 月 中旬至6 月上旬生发第一代,6 月下旬第三代盛发,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