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一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一一 论文作者签名:啦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每鉴立l 导师签名;i 壹誊日期:宅业,么 中文摘要 金石学在宋代成为专门的学问,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元明两代是金石学发展 过程中的相对衰退期入清以后,金石学得以复兴。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同 时,许多传统的研究方法,诸如存目、录文、摹字,跋尾、括例等等,也日臻成 熟所有这些,都有待于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与提升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 随着西方考古学知识的传入,传统金石学开始逐渐向近代考古学过渡清末学者 叶昌炽所撰写的语石 一书,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出版问世的此书既可 视为自宋迄清千馀年来代表了传统金石学的最高水平的殿军之作,也可看作为日 后的中国石刻学奠定了学理基础的开山之作 叶氏在语石 中,对中国古代的石刻作品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对此予以 解读揭表,对于总结过去的经验,促进石刻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对语石一书的学术成就的理解和判断,笔者主要从石刻文献研究和书法思想 两个角度来解读此书,期望对叶氏在中国石刻学方面的卓越贡献及其在书学理论 方面的进步主张作出合理的论析与弘扬同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有所创获: 一、概括论述清代石刻学的特征笔者从分析学术背景出发,论证了清代石 刻学发达的原因,最终将清代石刻学的特征总结为著录断限的延长i 著录范围的 扩大、研究领域的开拓、搜访风气的形成、优秀学者的集中、研究力作的涌现等 六个方面 二、细致梳理叶昌炽的学术生平笔者在研读缘袈庐日记钞 、浏览缘袈 庐日记 的时候,从中搜剔出有关叶氏学术生平的资料,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 叶氏在诸多方面的学术贡献 三、详细绍述语石 的成书过程以往的语石 研究,多从石刻学的角 度入手,绝少有人关注语石的成书过程笔者借助从各类文献中钩稽出的相 关资料,详细叙述了此书从构思、写作、修改到出版的整个过程,并重点介绍了 语石) 各个版本的异同、优劣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全面揭表语石 的学术成就。笔者在反复研读语石 本文的前提下, 从整体上把握了此书在内容和体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从而揭表出语石 在 发凡起例、总结规律、考证释文,保存文献,学术前瞻、是正前贤等许多方面的 突出贡献,希望能够在石刻学研究史上给此书一个客观合理的定位 五、首次论析语石 中所涵括的书学思想语石 不仅是一部石刻学专著, 同时还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书法理论著作但是,长期以来,书法研究界很少有人 关注此书,有关语石 书学思想的研究可谓一片空白笔者以语石) 为依据, 对书中所反映的叶昌炽的书学思想进行了尝试性的论析,并将其归纳为如下三条: l 、以碑为主,识见通达;2 、论析碑刻风格,思路全面缜密;3 、重视民间艺术, 价值取向先进这个工作的展开,一方面是想弥补语石研究方面的一点缺憾, 同时也使本文的内容结构更趋完整 关键词: 语石石刻石刻文献学书法 当銮銮兰要主主丝笙耋 a b s t r a c t e p i g r - a p h yb e c a m eas p e e i a ld i 辩i p l i n e ,锄dm a d eg 陀砒溅e v e m e n t mt h es o n g d y n l l 田ot h ey t n m 锄dm i n gd y n a s t yi sad e c l i n i n gp c f i o di nt h ec o 峨o ft h e e p i 鲫h yd e 、,e l o p m e 醵f m mt l l eq i n 8 】) ) r n 勰哆 e p i g r a p h y 锄b 凹e dar e j u v e a t i o p e r i o da n da l l l l l l d cb r i l l i a n t 蜘e m e n t i nt h e 涨t i m e ,m a n yc l a s s i c 他s e a r e h a 卿a c h e s ,s u c h 硒,c ) 【i 或c a t a l o g ;r e e o r dw o r d s ;i m i t a _ 把w o r d s ,p r e f a c ea n dp o s t s e r i p t b e c o m cm o 坞姐dm o 他r , e r f c 沁- ta l lo fw h a th a 、,eb e e na b o v e - m e n t i o n e dn e e do v e r a l l s u m m a r i e d 锄dp r o m o t e d a t 也eb e g i m a i n go fm e2 0 t he e , t u r y 锄dt h e do f 恤1 9 t h c e n t u r y w 池t h ew e s ta r e h a e o l o g i e a ll m o w l c d g es p r e a d m gi n _ t 0c h i n a t h ei z a d i d o n a l e p i g r a p h yg r a d u a l l rb e g 姐t ot r a n s i tt om o d 朗 nn r e h a e o l o g y y us h i ,w l a i e hw a s w r i t t e nb yy ec h a n g e l l i ,w h ol i v 耐mm ee n do fm eq 啦d y i b s t y ,c a t n co me x a c t l y 岫d e rt l l c a d e m i cb a e l ( g r o u n d t h eb o o kn o to i l l yc o m db ec o m i d e r c dx _ e p l , c s e n t i n g 恤m o 敷h i g h - l e v e lo f 也et r a d i d o n a le p i g r a p h y 丘d m 也cs o n gd y n a s t yt o 也eq i n g d ”l 嬲啊b ma l 的t h eo r i g i n a lw o 呔f o re s t a b l i s h i n gt h ef o t m d a t i o nf o rs t u d y i n gf b e i e n e eo f t h ec h i n e s e 猷o e n g r a v i n ga f * , e r v 腻 h it h i s 姒。y cc h a n g e h i 胁d et h eo v e r a l l 锄ds y s t e m a t i ca r g u m 钮t a t i o n t h ec h i n e 觚c i 明ts t o n ee n g r a v i n gw o r k s 锄dr e v e a l i n gt h 鼬hi s s i g n i f i c a n tf o r 鳓m m 孤i z i 驾t h ea 【p e f i 嗽o f t h ep a s t ,p r o m o t i n g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t o l l e e n g r a v i n g o nt l a e 嘁o f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缸dj u d g m e n to f 恤h o l a s t i ea t t a i n m 锄to f t h eb o o k im a i n l yu n d e r s t a n dt h i sb o o kf r o mt w o 缸g l o f 吼c 饥g r a v i n gd o c t m a 咄 r e s e a r c h 趾dc a l l i g r a p h yt h o i l g h 协,a n de x p e c tm a k i n gr a t i o n a la n a l y s e 柚da p p r o r 献 c o m m e n d a t i o o nh i sr e m a r k a b l ec 戚b l m o nt 0c h i n e 辩s t o n e g r a v i n gs t u d ya n dh i s a d v m c e dc a m 鲫b y t h e o m e a n w h i l e ,im a k ee v e r ye t f o f tt ob r e a kt b r o g hi ns e v e r a l f o , o w i n g 他s p 魍i nt h er e s e a r c hw o r k : f i r s t , s u m m a r i z et h ec h a z a e t c r 碰eo f 也cs t o n ea l g 偿v i n gd u r i n gt h e 啦d ”m s 哆 b ya n a l y s i n gt h ea c a d e m i cb a c k g r o u n d ,ip r o v et h ed e v e l o p e d 托a s o nt h es t o n e c l 鸩r a v i go fq i n gd y l a a s t y t h cc h a r a c t e r i z e so ft h e 触g r a v i sd u r i n gt h eq i 8 功嗍f i n a l l ya r cs u m l m r i z e df o r5 i xa s p e c t s s u c ha s t h ee x t e m i a n dt l a c 啪妒o f a i l a r g 既慨io f d o c u m e n td e s c a i p t i o n t h eo p e n - 叩o f t h er e s e a r c h 矗e l d ,也ef o r m i n go f t h es t m o s p h e r ef o rs e a r c h i n gd o e u m 吼l h e n e e n m l t i o no ft h eo u l s t l i n d i n g 蜘l a r s , , 当銮銮兰塑主耋兰笙苎 t h ee m e r g eo f t h eo u t s t a n d i n gw o r k , a n ds oo i l s e c o n d c a r e f u l l y i n v e s t i g a t ef o ry ec h a n g e h i sa c a d e m yf i f e w h e nir e a d i 粗 d ur o o md i a r i e l ;r e e o r d i n g 羚a n db r o w s e c y u a nd ur o o md i a r i e s ) ) 。is e a r c ha n d p i e k o u tt h em a t e r i a l sa b o u th i sa c a d e m yl i f ef r o mt h e m o nt h eb a s i so ft l a e m i s t m l m a r i 罂h i sa c a d e m i ce o t m - i b u t i o ni nm a n yr e s p e c t s t h i r d g i v ed e t a i l e di n t r o d u c ef o rt h ec o m p l e t i o nc 0 1 1 1 鬻o ft h eb o o k i nt h ep a s t p e o p l em a i n l yr e s e a r c h e d y us 洚w i t ht h ea n g l eo f s t o n ee n g r a , r i n g , a n df e wp e o p l e c o n c e r n e dt h ec o m p l e t i o nc o u i 鬻o ft h eb o o k w i t ht h eh e l po ft h er e l e v a n tm a t e r i a l s t h a tc h e c k e do u tf r o ma l lk i n d so f d o c u m e n t s ,ih a v em r r n m tt h i sb o o kf r o mt h ew h o l e c o u l 髓o fc o n c e i v i n g 。w r i t i n g ,r e v i s i n ga n dp u b l i s h e di nd e t a i l e s p e c i a l l y , ii n t r o d u c e t h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a n d d i t f e r e n e e s 。g o o da n db a d b c t w e e a c he d i t i o no f t h i sb o o k f o r t h i n t r o d u c et h es c h o l a s t i ca t t a i n m e n to ft h eb o o ki na na l l - r o u n dw a y o nt h e p r e m i s eb a s eo fr e p e a t e d l yr e a d i n gt h i sb o o k , ii m ( 1 懿 t a n di ti nt w or e s p e e ) so ft h e c o n t e n ta n d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0 nt h ew h o l e a n dr e v e a li t sm a n yr e s p e c t so l l l s t l m d i n g c o n t r i b u d o m , s u e ha se s t a b l i s h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s m m a r i , z i n gl a w s , c r i t i c i z i n gt h e n o t a t i o n so ft h et e x t - s a v i n gd o c u m e n t ,a c a d e m i cp r o s p e c t , 翻啊t i n gt h ef o r e - s e h o i 懿a n ds oo n b yt h i s 阳uh o p et og i v e 孤o b j e c t i v ea n dr a t i o n a ll o c a l i z a t i o no f b o o ki nt h eh i s t o r ys t o n ee 1 1 9 r a v i n gs t u d y f i 纸a n a l y s et h ec a l l i g r a p h yt h o u g h t si n c l u d e di nt h i sb o o kf o rt h ef i r s tt i m e 联y u s i l l ) ) i sn o to n l yas t o n ee n g r a v i n gm o n o g r a p h , b u ta l s oav e r yv a l u a b l ec a l l i g r a p h y t h e o r yw o r k b u tf o ral o n gt i m e , f e wp e o p l eo fc a l l i g r a p h yr c a u e hf i e l dp a ya t t e n t i o n t ot h i sb o o k r e l e v a n tr e s e a r e l ao ni t sc a l l i g r a p h yt h o u g l a t sm a yw e l lb et e r m e da b l a n k o nt h eb a s i so f y us h i 蚶t r yt on n a l y s et h ec a l l i g r a p h yt h o u g h t st h a tr e l l e e t si n t h i sb o o k a n ds 岫l l pi t 罄t l a r c ea s p e c t s 鹅f o l l o w s :i ) r e l y i n 8m a i n l yo nt a b l e t , t h e r u b b i n gf r o mas t o n ei m e r i p t i o nl c g s t d c da se q u a l l yi m p o r u m t ) 2 ) t r e a tt h ef o r m i n go f t h es t y l eo f t h es t o n ei m e r i p t i o no b j e c t i v e l y ;3 ) c l a s s i c sa n d f o l k 弛蚋l d e d 嬲e q u a l l y i m p o r t a n t o no n eh a n d 。1w a n tt ol t m e d ys o l l l cs h o r t c o m i n g so ft h e y - t js m r c s c a r e l a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m a k et h ec o r l t c wa n ds t l u e t u r eo ft t a i st e x tm o r ei n t a c t t h r o u g ht h ee x p a n s i o no f t l a i s j o b k e y w o r d s :y us m ;i n s c r i p t i o n so nt a b l e t ;s t u d yo f d o c u m e n t so f i m e r i 砸o m o n t a b l e t ;c a l l i g r a p h y 绪论 人类对石头的感情真可谓天长地久,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中对石头的迷信和 崇拜随处可见,女娲炼石以补苍天的优美遐想,禹妻化石中裂诞启的神奇传说, 被藏传佛教信徒们奉为圣地的玛尼堆,遍布世界各地的祖石崇拜遗迹,以及后世 的文学家们创造的仙石化成惊天动地的孙悟空,衔玉而生灵石转世的贾宝玉,直 至今天,许多灵山庙宇中,。人们为求多子多福,还在树权上押上石头人类以 一一此来表达对石头的深厚感情一一一一一一一_ _ _ 一一 石头最初是以其坚硬的特性进入先民的视野而成为人类的生产工具的,石头 工具陪伴人类走过了几万年的成长之路。在许多地方,石头还是建筑材料,为人 们遮风挡雨石头的坚固耐久还使它成为人类表情达意、记录思想的最佳选材, 文字之前有岩画,文字之后有碑刻王国维说:。书契之用。自刻画始金石也, 甲骨也,竹木也,三者不知孰为后先,而以竹木之用为最广”但竹木易腐,传 于今者盖鲜;甲骨主要在殷商o 。且内容仅限于贞卜:只有石刻不仅内容丰富,而 且自古至今,绵延不绝王国维虽然是就中国而言,但是对石头的坚固耐久、物 美价廉的特性的认识却是全人类共同的目前知道的最早的纪念石刻是古代埃及 的雕像、界碑和方尖碑,距今约有5 0 0 0 年的历史了,上面密布的古埃及象形文字, 似乎在默默地向我们述说着石刻源远流长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古老 在我国历史上,有关石刻文字的记载也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墨子) 中就 有。古者圣王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的记述但 是今天能见到的实物,最早的是商代的石刻符号或文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小 臣兹刻辞 此后,石刻活动日益频繁。石刻门类日趋丰富,从而构成了简帛文献 与纸本文献之外的第三大门类石刻文献 我国的石刻文献,目前尚存的至少有5 万种,为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 美术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宗教、谱牒以及天文、地理、水文,水 利、医学、历法、农业、军事、城池、建筑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保存了 丰富可靠的资料同时,很多石刻本身又是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在文 博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估计,。如果把我国各种石刻文字汇集起来,其数 王田雏俯牍检署考【 】王置雏遗书( 第九册) 叫上鼻:上毒古出版社1 9 8 3 :1 周纛h t 数量很少 墨子量义 i 上海:上鼻古出版社。1 9 9 5 :1 8 3 , 量完全可以与著名的二十四史和浩如烟海的写本、木刻本书籍相当,是迄今还未 深入开发的文献资料处女地,对它的整理与研究是一项大有前途的工作。石刻 文献的学术价值完全可以和传世的纸面文献相媲美,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因此对 它的研究为历来的学者所重视。自北宋以来,金石名家至千数百人,著作之多, 且二千种,就其存于今者论之,尚数万卷。”口 其实,在宋代以前,就已有人留意石刻文字了,如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 即曾引用汉、魏碑刻1 2 0 馀通:唐代徐浩的古迹记 、封演的封氏闻见记 中都有涉及到石刻研究的内容;郑承规的碧落碑释文 则是专门辨识石刻文献 的著作到了宋代,形成了专门的。金石之学”,对石刻的收集与研究进入了比较 系统、比较全面的阶段宋代金石学以石刻研究为主的代表性著作,有欧阳修的 集古录 ,赵明诚的金石录 ,洪适的隶释 、隶续等这些著作收录丰 富,有整理研究的规则和体系,成为后世编辑此类著作的范例元明两代,可以 说是金石学研究的衰落时期,除了潘昂霄的金石例一书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 响之外,其馀乏善可陈进入清代以后,金石学逐渐得以复兴,并达到了传统金 石学发展的顶峰当时,收集和研究出土石刻的著作,超越前代很多,归纳整理 的类别,除沿用者外,新例也不少大部头的著录屡见,如吴式芬的麇古录 收三代迄元的碑刻资料1 8 0 0 0 种,成书2 0 卷,是有目录以来之最丰富者孙星衍, 邢澍合著的寰宇访碑录) 收石刻8 0 0 0 余钟,是专录碑目之著名者钱大昕潜 研堂金石文跋尾) 考订精卓,超越前贤,为当时研究金石学者之冠通纂之书, 兼有目录、摹字、录文,跋尾之长,集金石著录之大成者,以王昶金石萃编) 为代表。其书收录三代至金之金石1 5 0 0 余种,成书1 6 0 卷。颇近丛书体例,继其 后者是陆增祥的八琼室金石补正 我国对石刻的研究,最初是属于。金石学”领域,在现代则是考古学的一个 分支由于我国石刻文物的特点作为石刻学研究对象的主要是各种有文字的 石刻,所以研究者更加重视其文献价值,因此从宋代以来,就已存在着石刻从金 石学中分立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趋势清代乾嘉考据学的兴起和著名代表人物 如阮元、钱大昕、王昶、毕沅、黄易、翁方纲诸巨子的努力,又大大加强了这一 趋势不过直到十九世纪末,专门的“石刻之学”可以说大致上还处于搜集、整 理、著录、考证的阶段大量的工作成果表现为象金石萃编 、八琼室金石补 正 和各地方志中的金石志 、金石略 等形态的著作,它们成为提供后人进 椽自强。吴梦一中田的石捌与石窟 i 】靶京:商务印书馆,1 9 9 6 :1 0 圆朱剜心金石学序饲 i 】北京:文物出版牡,1 9 8 1 :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步研究的资料宝藏但作为酝酿了数百年的一门学科,它终究还是有待于一部 总结其成果、阐明其学理的。通论”性著作问世语石) 的撰作问世,可以看作 是对这种学术要求的回应同时,它还标志着一门新的学问石刻学,开始从 金石学的旧壳中脱胎成形了 语石) 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 清代金石学复兴的原因 金石学在清代得以复兴并迅速走向鼎盛,既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外在因素,又 有学术文化方面的内在动因。 首先,清初经世致用的实学倾向对金石学的复兴有着直接的影响明末清初 学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明代空谈心性的学术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大力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希望以实学挽颓世金石学作为“实学”之一。也 开始复苏尤其是。乾隆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渺,说经皆主实证, 不空谈义理,是为专门汉学”o 汉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强调实事求是,讲究 实证金石文献皆为第一手资料,其实证价值不言而喻,因此成为学者们的酋选 资料,从而促进了金石学的复兴 其次,清代考据学的发达,是导致金石学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清代民族矛 盾上升,思想控制加强,文人为免文字招祸,多钻进放纸堆里,以考订经史为掩 护,与政府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而借助金石资料以证经补史的工作,为 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避风港,万斯同的石经考 、朱彝尊的曝书亭金石文 字跋尾) 等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金石名作 再次,清代古器物的大量发现,促进了金石学的发展清代。金石器物之出 于丘垄窟穴者,更是数倍于往昔,宜其流派之宏,著作之富,更远过于宋人”。 金石器物的大量出土,为金石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在客观上极大地促进 了金石学的发展 最后,学术成果有待于全面总结的时代背景对金石学研究具有推动作用中 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清代已经日臻成熟,对于以往的学术成果进行反省 批判、总结提升已经势在必行“综述往古”是清代学术的一个重要特色,江藩的 汉学师承记) 和国朝汉学师承记 、皮锡瑞的经学历史 ,叶德辉的书林 清话) 等书都可视为专门学术史的总结性专著金石学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与积 累,也到了需要加以总结的时候 此外,清代金石学的复兴与统治者的直接倡导分不开康熙以后社会的相 皮锝璃经学历史阻】北京:中华书局2 0 0 4 :2 4 9 2 5 0 孕朱斜心盒石掌咖北京:文暂出版托1 9 0 1 :3 4 i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安定富足,文化的相应发展,使皇帝经常打着稽古右文的名义搜集古物,并先 后编成。西清四鉴一,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当权者的提倡无疑为金石学的发展提 供了一种有利的文化环境 ( 二) 清代石刻学的发展历程 清代石刻学的发展经历了二百六十余年的历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即复兴期、鼎盛期、转型期o 大致说来,从清初至雍正末年,可以视为清代石刻学的复兴期这一时期著 作不多,研究方法多为著录文字内容,以考证经史为目的,仍未超出宋入范围 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有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记) 、黄宗羲的金石要例 、万斯同 的汉魏石经考、唐宋石经考 ,朱彝尊的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 等。此期的 研究工作虽说没有取得非凡的成就,但是在学术思想上为后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乾隆初至道光末,可以看作是鼎盛期这一时期,朴学渐趋发达,学者们 以朴学的方法研治金石之学,往往资料翔实,考证精密此期的石刻研究著作, 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前一时期,从事石刻学研究的学者人数也大大增加了就其 研究成果来看,石刻文献的汇纂和考证方面的代表著作有孙星衍的寰宇访碑录 、 王昶的金石萃编、严可均的铁桥金石跋 ,钱大昕的潜研堂金石文跋尾) 等,研究义例方面的代表著作则有刘宝楠的汉石例、吴镐的汉魏六朝志墓金 石例等。值得注意的是,对金石学历史的研究著作李遇孙金石学录 的 出现,拓宽了研究范围,是这一时期石刻学的一个巨大成果同时,许多地方金 石志和断代金石志在这一时期得到编纂,其中著名的有翁方纲的两汉金石志 、 粤东金石志,毕沅的( e e 州金石志、关中金石志、山左金石志 口,阮元 的两浙金石志 ,严观的江宁金石记、江宁金石待访目) ,孙星衍的京畿 金石考,刘喜海的巴蜀金石苑 、海东金石苑 。等等受这种风气的影响, 乾嘉以后的方志中多增入“金石”一门 从成丰初至宣统末是清代石刻学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社会开始动荡,朴学 渐趋衰微,此期的石刻研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形成了亲自访碑拓碑的风气, 学者们跳出了拓本、图录的局限,大量的接触碑刻实物,对古器物的鉴定水平大 大提高,许多伪器被捧除在著录和研究之外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有陆增祥的( k 琼室金石补正 ,端方的訇斋藏石记 、旬斋藏石目 。杨守敬的 o 和 爨龙颜碑) ,是滇中最古之石,不但有助考古,书法亦奇崛质朴,十分可贵 后者为嘉道间学者发现。填补了刘宋碑刻的空白再加上一些著名学者按部各地, 编著地方金石志,使清人著录碑刻资料的广度远远超过了前人此外,许多有心 的学者还辑录海外石刻,如刘喜海的海东金石苑八卷。著录古代朝鲜石刻, 光绪间傅云龙出使日本,作日本金石志 五卷 3 、从内容上说,开拓了石刻研究的新领域来人研究金石往往从保存史料 的角度出发,多限于辑录,虽有题跋考证,但毕竟数量不多清人则不限于此。 著录之外更有文字考释、名物制度研究、史实考订、义例抽绎、辨别真伪等等 从研究范围上说也远远超出了宋人的范畴,扩大到了古玉、砚台、玺印、画像石 清叶昌炽语石畚一靼豢m 上海:上海书店1 9 8 6 :2 4 在膏宁署太亨四年j l 在陆旅青朝宋大明= 年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等方面,为石刻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4 、从方法上说,形成了调查搜访的风气清代学术重考据,与当时严谨学 风一致,朴学家们普遍认为著录金石文字,若非经过目验,就容易发生讹舛因 此,这些学者们走出书斋,怀着虔诚的崇古之心。亲自搜访碑碣,致使无论通都 大邑还是穷乡僻壤。都遍布访碑者的足迹许多对后世很有影响的著作都是在实 地考察的基础上完成的,如秦汉瓦当文字就是程敦亲自到未央宫遗址,见“其 地汉城阙宫殿隐隐可尚存,瓦砾杂尘土满目皆是。之后写成的此风在乾嘉时大 炽,至清末不衰这种实地考察的方法接近近代考古学的方法,比较科学清代 学者之所以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与他们掌握了这种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一5 、从研究者说,集中了大批学有根柢的资深学者容媛金石书录目 著 录宋代学者仅2 4 家,著录清代学者则达3 3 4 家。其中著名的学者如清初的顾炎武, 黄宗羲、朱彝尊等,乾嘉时期的毕沅、阮元、孙星衍等,成道以后的陆增祥、潘 祖荫、吴大激、王懿荣、叶昌炽、缪荃孙等人都是学贯古今的著名学者,同时也 都是金石名家他们以渊博的知识来看古代石刻文献,以丰富的视角来研究金石 古刻,真正做到了博雅贯通,正因为有这一大批高层次的学者参加,才使清代的 金石学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后大放异彩,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6 、从成果上说,著述宏富成绩卓著清代的金石著作,尤其是石刻学著 作在数量上远迈前代,容嫒金石书录耳著录宋代著作2 9 种,清代著作6 0 6 种, 宋、清两代是金石学最为发达的时代,对比已然如此鲜明,造论他代。从体例上 说,除了前代已有的存目、录文、跋尾、义例、分地、分入、释文等体例之外, 清人还有断代著录者如翁方纲之两汉金石记:有分类专攻者如玺印、碑志,石 鼓等。都已蔚为大观;有集录众说,兼诸派之长者如王昶之金石萃编;有汇集 学术史资料的如李遇孙之金石学录 ;有专辑金石著作之目录者如叶铭之金石 书目:分地类著作不但有专著,各地方志中金石_ f - - 更是数不胜数 叶昌炽的语石 就是在这种大学术背景下产生的石刻名著,论者以为是书 乃。通古今寰宇而总论之”,是概论之书的杰出代表。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 一书中,把清代金石学研究分作几派:顾炎武、钱大听等“专务以金石为考证经 史之资料一黄宗羲等人则从金石中“研究文史义例”,翁方纲一派“专讲鉴别, 则其考证非以助经史矣”,包世臣一派。专讲书势,则美术的研究也”,而。叶 昌炽著语石,颇集诸派之长”。梁氏对石刻研究家们所作的分类不见得完全成 立,但他对语石 的评价基本上还是准确的 鬃启超靖代学术概论【i 】上海:上海古出版杜1 9 孵:鞠 当銮盔兰罂主兰堡誊塞 二语石 的作者叶昌炽 ( 一) 叶昌炽的生平 叶昌炽字鞠裳,晚年读庄子养生主 “缘袈以为经”一语有感,遂自号。缘 袈庐主人”生于道光二十九年( 1 8 4 9 年) 九月十五日,卒于民国六年( 1 9 1 7 年) 九月二十二日,享年6 9 岁光绪十五年( 1 8 8 9 年) 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 授史馆编修,后历任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等官,光绪二十一年入会典馆,修 武备图说 。第二年补会典馆纂修,迁国子监司业,京察一等记名,以道府知事 用,赏戴花翎,加三品衔,光绪二十四年加侍讲衔光绪= 十八年( 1 9 0 2 年) 任 甘肃学政,四年后职满,辞官返回故乡苏州。清亡以后,以遗老自居,不久即辞世 同治四年( 1 8 6 5 年) 。叶氏1 6 岁,为县诸生,入正谊书院读书,为著名思想 家冯桂芬的及门弟子他天性纯笃颖悟,喜读汉魏六朝古文,文章气息高古,是 当时所谓。苏州三才子”之一西冯桂芬对他十分器重,同治九年( 1 8 7 0 年) 带他 入苏州府志 编纂局,先分纂公署,学校、坛庙、寺观、释道五门,后又撰职 官表、释道目录、人物传等苏州府志 至光绪二年( 1 8 7 6 年) 元月完稿,时昌 炽2 8 岁,他亦于同年9 月乡试中举人这次编志活动,是对他的读书、治学的一 次促进,使他逐渐走上了当时学术研究的前台此后直至光绪十五年( 1 8 8 9 年) 中迸士,叶氏一直在从事学术活动,在学界名声渐起,一般学者皆愿意与他结交, 这期间他收了不少弟子 中进士以后,任职史馆编修,参撰儒林、文苑两传,恪守“秉笔直书”的良 史之德曾经有一位朋友写信请他在国史儒林传里列上叶昌炽好友王颂蔚的名字, 叶虽和王情同手足,但他以为某人是否入传自有公论,岂能以朋友之私情而论定 他以为王入儒林不可,但可入文苑还有一位在朝官员通过朋友请他为改写其父 列传中的几句话,叶氏坚决不同意,他在日记中写到:。笔则笔,削则削,约效十 条,使名臣之后在朝者皆援为例,则史馆为赘疣矣不得不峻拒之! ”不仅如此, 叶氏作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还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1 9 0 0 年庚子之乱, 京官乱作一团,作鸟兽散,昌炽却冒着生命危险坚持留在北京他认为;。史馆为 本朝三百年文献所系,诸臣可去,独史臣不可去,此鄙人所以不西行,亦无南归 之志也”他这一段时间的日记详细的记录了帝国主义蹂躏北京的滔天罪行。是研 吴部生在缘曩庐日记够序 中说:一时郡士以文学名者,骞堕壬君( 初名敏炳字芾号隐) ,羽 担袁君( 袁宝璜字及君而三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究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重要史料 光绪二十八( 1 9 0 1 年) 年初,叶昌炽被任甘肃学玫无论是赴任路上长途跋 涉,还是在条件艰苦的荒凉之地到各地主持科考,都不顾颠沛辛劳,所经之处始 终不忘访碑问塔,遇有五百经幢馆缺漏之石,则常以行旅匆忙无从毡推为憾,真 是乐此不疲! 饱按部各地对。曾让陕西帖估李某和稍通文字的承差徐廷桢箍行。 访拓沿途的古碑旧刻,所获自魏以下迄宋元辽金碑版极富,补了诸家遗漏的许多 碑刻资料柯昌泗认为。叶君视学莅止,访碑之勤,自来度陇者莫与伦比”西光 绪三十年( 1 9 0 4 年) ,他视学酒泉,敦煌知县汪宗翰给他送来了莫高窟的碑拓,绢 画、经卷等,叶氏考订之后初步推断这些文物的历史价值并把这些考证和结论 ,一一写迸缘袈庐日记 和语石 中,可借的是由于误信传言,致使叶氏与这批珍 一 贵文物失之交臂,结果大批宝贵资料最终被外国人掠夺而去不过由于语石 出版后的广泛影响,使当时的广大知识注意到了敦煌这个西部丝绸之路上的边睡 小镇,政府也把保护文物的目光投向了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今天洋洋大观的 敦煌学,也在那时得以开启可以这样说,叶昌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敦煌文物 文献的人。为敦煌学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光绪三十二年废科举。撤各省学政。已不愿为官的叶昌炽没有回京待命。而 是递交辞呈,直接还乡此后一直以清朝遗老自居,不肯为民国政府做事江苏 省长韩紫石曾聘请他作江苏省立图书馆馆长,清史馆馆长赵尔巽邀请他作清史 稿的名誉总纂,苏州县政府请他修苏州府志 。均遭拒绝晚年生活困顿,奔 波于上海、苏州之间为人校书以糊口,曾一度在江苏存古学堂任史学总教,还和 入合伙开了宏兴祥记纱缎庄,但生意冷淡,最后破产倒闭了 叶昌炽一生仕途坎坷,中更国变,父母早亡,三子一女皆先他而去,尤其是 和他志趣相投的长子叶恭彝的病逝,对他打击最大,他几乎痛不欲生,倍感凄凉 不但后继无人,最令他辛酸的是自己的藏书无法传承。他在日记中说:“箧中放纸 将来不知流落何人之手十年冷宫,以此下场,可胜痛哭! ” ( 二) 叶昌炽的学术贡献 叶昌炽就读于苏州正谊书院时,曾从冯桂芬研习文字训诂之学他后来读碑 释碑,常有发明,多得力于早年的小学知识昌炽读书颇广,同时也有重点,吴 郁生说他- 治汉儒经说,旁及金石、目录、考订之学,孟晋超群,其愿弥宏” 柯昌滔,语石异同评 i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4 :9 6 - 9 7 国吴郁生镶袈庐日记够序【们台湾:台湾学生书慝t 9 6 4 :1 山东大擘硕士擘位论文 叶氏治学十分刻苦,饱在志局时为自己定下课程:。单日理经史百家。双日攻帖括, 晨簸篆楷,夜作钞胥,逢十作对文,逢五作散文。4 这期问昌炽每年读书十几 部至几十部不等,经史子集无不涉猎而编纂方言。又须广搜桑梓文献、历代放 实也促使叶氏通读六经百家之书,于是学问大进,为他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 极为坚实的基础除了孜孜不倦地研读中国的古代典籍,叶氏也曾接触过西方的 近代学术。他不仅读过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等西方名著葡且还与缪茎孙等 人与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一起探讨学术问题西方近代学术思想的影响使叶氏的 治学活动开始租具科学研究的性质这是叶氏学术生涯中的第个重要环节读 书多 叶昌炽在吉局期问曾偕同友人至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观书与星氏兄弟论冕 陈之学,相处十分融洽此后又多次造访,遗览了铁琴铜剑接藏书,见到了许多 稀见的珍贵版本,大大开阔了视野,也为叶氏一生和铁琴铜剑楼的友谊打下了基 础光绪九年潘祖荫丁母忧回乡,摹叶昌炽之名,托吴昌硕聘叶氏课其幼弟潘 祖年第二年昌炽赴滂喜斋,与潘祖荫相交甚密,潘闭门不出。惟每日与叶氏论 目录版本、金石碑版之学叶氏也得以遍观滂喜斋的来元旧本及大量的金石拓片 和器物,并为潘氏编写滂喜斋书目其时杨守敬自日本回国,带回了许多券土 所藏的珍贵古籍。昌炽也得以尽阅之,并抄撮其目录叶氏所见金石无数他一 生藏拓本八千余通,又经常与同好互通有无,奇本共欣赏,疑字相与释,一生所 寓耳者尚不知凡几此外,叶氏一生,以学闯渊博,曾到各地作人摹僚、为人校 书,又曾远赴甘肃任学政,足迹半天下见闻颇广而且每到一处。都不忘搜罗 古碑佳刻,留心各地风俗民情,这也是他学问渊博的一个方面这是叶氏学术生 涯中的第二个重要环节一见识广 叶昌炽是晚清著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女成年后赡养责任与财产分割明确约定协议书
- 保险企业员工劳动合同及客户信息保密协议
- 旅游度假酒店物业公司个人股权投资与度假服务合同
- 钢结构工程风险管理方案
- 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劳动合同解除与补偿操作规范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与维护员工招聘合同
- 药店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因地制宜推行中小学春秋假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电力拖动考试试题及答案
- 策展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弹个车合同协议
- 护理职业礼仪与沟通技巧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十五五”期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趋势及展望
- 肾小管酸中毒的药物治疗原则及用药时机
- 2025年《幼儿园区角活动》标准课件
- 2025年公路路面修复劳务承包合同
- SJG 55-2019 建筑起重机械防台风安全技术规程
-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 新能源充电桩合作协议书(2篇)
- 论文发表怎么隐藏作者信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