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高职院校《高等代数》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pdf_第1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高职院校《高等代数》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pdf_第2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高职院校《高等代数》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pdf_第3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高职院校《高等代数》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pdf_第4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高职院校《高等代数》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sh i g h e r a l g e b r a w e b - ba s e dc o u r s ed e s i g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at h e s i s s u b m i t t e di np a r t i a lf u l f i l l m e n to f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f o rt h em ad e g r e ei ne d u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b y z h o uj u a n p o s t g r a d u a t ep r o g r a m d e p a r t m e n to f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c e n t r a lc h i n a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u p e r v i s o r :z h a n gy i a c a d e m i ct i t l e :p r o f e s s o r s i g n a t u r e a p p r o v e d m a y , 2 0 1 1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同确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华中 师范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i 碑铺导师签名:1 :八l 允许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将本人论文 以电子、网络、镜像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 作者签名同铆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圃重诠塞握童厦澄后;旦坐生;旦二生;旦三生筮鱼! 储张甬七萄 日期:b 1 年r 月日 导师签名: 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实现 3 1 开发数学网络课程所使用的主要技术2 5 3 2 主要模块的程序设计2 5 3 3 网络课程的部署与测试3l 3 - 3 1 前期准备工作31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3 3 2 中期具体实施3l 3 3 3 后期测试。3 2 4 高职院校 网络课程的应用3 3 4 1 高等代数网络课程的应用调查情况与分析3 3 4 2 高等代数网络课程应用中发现的不足。3 4 4 3 改进计划3 5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 6 3 8 4 0 =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r i e r st h e s i s 1 1 高职院校开发数学网络课程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面临 着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各个高 校相继丌发了大量适应专业需求的网络课程。2 0 0 0 年5 月,为了加快教育的信息化 进程,深化高校教学方式改革,教育部提出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 。高 校走上了探索网络教育的新道路。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以往的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必须开发新型的网络课程模式,带给学生 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 高职院校网络课程的开发,能够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实现教育 资源的共享。尤其在数学网络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把教学内容中抽象 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与传统教学模式形成很好的互补。 1 2 网络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2 1 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 ( 1 ) 政策现状 教育部从政策上支持高校的网络课程建设,鼓励高校积极地开发适合学生特 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有特色的网络课程。对一些重点院校重点专业的网络课程 建设,教育部除了给予技术指导外,还给予很大的经济支持。教育部于1 9 9 9 年开 始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鼓励各高校的网络课程积极参与院级、省级 以及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选,以评促建。近年来国家更是加大了对高校网络课程的 关注和投入,自2 0 0 3 年以来,教育部共评审出万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高 职院校精品课程也达近千门,院级精品课程数量则更多。 ( 2 ) 研发现状 目前我国的网络课程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实践方面,很多高 校很早就丌始着力开发有自己学院特色的网络课程,清华、北大这些知名的大学更 是重视发展网络课程,目前这些国内优秀大学里网络课程都达到了5 0 门以上,并 且涉及经济、教育、金融、医学等各专业;其它高校也正在开发大量的网络课程以 适应教育形式的需要。我所任教的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也从2 0 0 4 年开始着力建设自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己的网络课程。目前我们学校有1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 门省级精品课程,7 门院 级精品课程。我参与开发设计的高等代数网络课程也在参与院级精品课程的评 选,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 3 ) 应用现状 金伯格等人把网络课程根据其实现的功能分为三代:第一代是通过网页建立链 接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料以及学习参考材料;第二代是除了在课程中通过网页 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外,还要求学习者通过在线测验、在线讨论、留言等形式进行双 向互动交流;第三代除了兼具一、二代的特点还要求通过同步教学视频、在线问答 等方式实现同步双向交流。然而当下大部分高校的网络课程处于第二代向第三代发 展的阶段,只有少数比较知名的高校由于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比较好,目前网络课 程的建设已经达到了第三代的水平。由于大部分高等院校还是采用传统教学和网络 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我国的网络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1 2 2 我国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1 ) 网络课程、网络课件的混淆 目前我国高校的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往往我们把网络课程当成了 网络课件或网络资源的简单罗列,其实这样理解是片面的,有偏差的,网络课程和 网络课件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两者有不同的定义。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对网络课程的定义是:“网络课程是通过 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3 。 课件( c o u r s e w a r e ) ,指专门为进行教学活动而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包括用于 控制和进行教育活动的程序、帮助开发维护程序的文档资料以及帮助教师和学习者 使用程序学习的课本和练习册等 5 。网络课件,就是把课件应用于网络环境。网 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 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 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 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8 。课程是从学生的专业需求角度整体考虑设置的,而课 件是为具体的某个教学活动服务的。通过课件和其他一些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手段能 够让学生对整个课程有一些具体的了解,使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得到提升,并掌握一 定的技能,从而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建设网络课程所要达到的目 l - 杯。 ( 2 ) 课程缺少整体规划,应用性不强 2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我国高校中开设的网络课程种类繁多,但是普遍缺少整体规划。虽然高校中各 专业都设置了相应的网络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设计大都立足于展示本课程的知识 内容,没有很好的结合学校和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整体规划,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 技能。因此多数网络课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没有大的改变,实用性不强。 ( 3 ) 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 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是由后天个人主观 建构的。关于教学思想,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提 出了合作学习、情景式教学等。网络课程不仅要提供教学内容供学习者学习,而且 要让学生通过主动意义上的学习,掌握网络环境下学习知识的方法,从而使其成为 自己的“教师 。很多院校目前的大部分网络课程仍强调“教”偏重教学内容 的呈现,缺乏情境导入的部分。我们发现目前许多高校的网络课程都是文本教学资 料或教学课件的直观呈现,有些课程内容设置比较空洞,没有根据学校专业特点、 教学目标等对整个课程作统一的规划,并且有些网络课程的内容设置并不完整,课 程中只有部分章节的讲稿和试题库,学生无法完整、系统地进行学习。由于大多数 课程没有根据教学情况设置真实的学习情境,以致学习者在学习时,只能被动的接 受教学内容或去讨论组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充分体现学习 者的主动性。在网络学习中教师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学 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 4 ) 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单一 目前许多高校设计的网络课程都是通过静态网页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表现形 式比较单一,一般主要是以下三种形式: 1 ) 课程主体通过文本和静态图片、图像、表格等形式呈现 2 ) 部分内容链接p o w e r p o i n t 课件 以上两种形式是大多数网络课程主要采取的表现形式,但是这两种方式在网络 课程开发时往往容易做成书本资料或者p p t 课件的直接搬家,这样既不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也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课程预定的教学目标。 3 ) 以主讲教师的讲课录像为主,同时对某些具体内容插入文本文稿或动态图 片、动画等链接 这种方式较前两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 问题:很多网络课程没有将这些多媒体形式与课程内容进行很好的融合,而是把网 络课程中的讲课视频理解为教师坐在摄像机前机械的念讲稿,把网络课程中的动画 等多媒体辅助手段做成了p o w e r p o i n t 课件的简单播放。这样的融合方式显然不符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不能够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有些甚至不如传统教学 模式带来的教学效果好。学生面对教师讲课视频中一成不变的姿势和授课方式,很 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整个课程的学习。 ( 5 ) 学习资源建设不足 自主学习是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最大的特色,学生通过网络教育能够实现 学习活动的时空分离。目前大部分网络课程对于自主学习资源设置上也仅仅局限于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对相关的学习资源设置不足。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 大多数网络课程过多的关注本门课程内容的教学,这样对于那些原来不太了解该学 科的学生来说,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这些学 生就非常需要在课程中设置相关知识的资源库。同时对于需要在学习后检验学习效 果的学生,我们同样需要在课程中建立习题库,便于学生自查。目前大部分课程在 资源的建设方面还很不足,大部分课程中仅仅设置了一些网站的链接,让学习者自 己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 6 ) 导航系统不强 导航设计是网页设计的重点,可以决定整个网站的风格,优秀的导航设计不仅 可以方便用户浏览网站内容,还能在第一时间给用户传达准确的信息,让用户更方 便地找到所需要的内容。网络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学 习环境,如果缺乏导航系统,学生们将会在丰富的资源面前无所适从,影响学习效 率。大部分网络课程的内容是以线性方式设置的,一般设有课程大纲、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等各项,普遍没有设置便于学生随时了解学习动态、学习情况、学习进程 的系统,导航系统通常只是支持章节内的查询、检索,缺乏章节问互相连接的导航 设计。学生一旦问断学习,往往不能迅速查找到上次学习的位置,也不便于跳跃式 的学习。导航系统中应该设置学习者学习位置的标记,便于学生自己记忆学习位置,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 7 ) 评价与反馈系统不完善 评价与反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网络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远程 学习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好的评价反馈平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学 习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目前很多网络课程的评价方式仅仅局限于通过课 程中的测试题,针对学生答题的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和总结,很少有 在学习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适时作出评价和反馈,也很少考虑到学生自身的 评价、同伴互相的评价等。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 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况,而只能通过课程的网络互动平台来实现交互。因此我们在网络课程设计、开发 时必须设置完善的评价反馈系统,便于学生和教师随时掌握学习的效果,以便不断 改进和更新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1 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3 1 国外网络教育情况 ( 1 ) 英国高等网络教育研究的现状以牛津大学为案例 英国牛津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名牌大学,也是众多学子心中神圣的科学殿堂。牛 津大学的网络教育与世界其它大学的网络教育相比也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网络 多媒体教学、专业研究和图书管理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牛津大学的网络课程资 源非常丰富,当我们进入牛津大学网站就可以看到“继续教育 、“网络课程”、 “w e b l e a r n 、“图书馆”等不同的教学资源。这里的学习者与中国的学习者不同 的是,学员的年龄跨度更大,很多课程是为专业职业教育的学习者设计的。牛津 大学的远程网络课程涉及的领域也相对比较广泛,有经济、医学、教育、法学、 科学、文学等众多领域。牛津大学网络课程中设置的海量的信息储备也是目前中国 很多高校的网络课程无法企及的,并且他们在提供信息的同时注重在课程中加入创 新的元素,把创新思想和课程内容进行很好的融合。另外他们比较注重课程中与学 习者互动环节的设计,便于及时掌握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情况,并经常更新课 程的内容,与时俱进。 ( 2 ) 美国网络教育情况 根据美国新闻报道,美国大概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或学院提供网络课程,并 且这些网络课程体系相对完整,其中有许多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大学课程。在美国 很多大学都切身体会到,网络课程可以在不增加教室的前提下增加注册率,并增加 高校的多样化,此外,还可以使教师们的工作更富有弹性。 1 3 2 国内外网络课程的不同特点 我国网络教育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网络教育质量方面,而对于学生的学 习兴趣、学习心理等方面关注较少。与我国的网络教育相比,国外网络教育研究 具有以下3 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 1 ) 教学资源共享 在我国,绝大部分网络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在校学生或者是远程注册的学生, 而国外的网络教育在教学对象方面则更加开放,不仅涉及在校学生的教育而且还涉 5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及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的学习需求。例如在英国,网络课程中的资源会及时更新, 教师的讲义一般会在第一时间发布到网页上供学习者学习,有些教师还会通过论坛 方式就相关问题与学习者进行讨论、研究。另外,几乎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网络 课程,并且大部分网络课程对学习者是免费开放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随时有选择地学习,更大程度的实现了资源共享。 ( 2 ) 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国外的网络教育秉承为学习者服务的理念,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精心 设计,为各种有学习需求的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并认真听取学习者的意见,并 及时改进。进入他们的网络教育网站,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有问题请和我们 联系,我们将为你提供服务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网络教育真j 下体现了以学 习者为中心,切实为学生服务。 ( 3 ) 网络课程设置更加灵活 国外的网络课程设置大多依托职业需求,根据社会需要设置开发课程,相对比 较灵活。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网络教育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课程的设置能 否满足学生的千差万别的学习需求。因此,要尽量关注到各个学生的特殊需求,并 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把各种措施落到实处,这是我们需要向国外的网络课程学习 借鉴的部分。 ( 4 ) 小结 网络教育是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各个国家都在加快网络教育的发展和建 设。近几年,国家鼓励高校积极开发网络课程,我国的网络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但由于起步比较晚,目前高校网络课程大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是应用 性不强的问题,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应用反 馈中寻找问题,及时改进,才能使我们的网络课程建设迈入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各 高校之间也应该加强合作,有条件的高校还应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只有这 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开放的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资源丰富、新颖、创新 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徜徉。 1 4 研究方法与路径 1 4 1 研究方法 本文整体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软件工程法 等多种方法,多方听取意见,避免主观臆断,以偏概全。 ( 1 ) 文献研究法:到图书馆或网络中查阅大量书籍文献,查找相关文章及成果, 6 :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为本研究奠定基础。 ( 2 ) 调查研究法:主要包括网络调研法、问卷法、访谈法等。 网络调研法:浏览各高校现有的网络课程网站,了解目前高校网络课程的建设 情况;进入本校其他网络课程的互动平台,了解学生的需求。 问卷法:通过设计目的性的问卷,得到确切的数据信息,从而更好的了解学生 的需求及学习情况,以便设计出学生喜欢的网络课程。 访谈法:调查者通过有目的的谈话从而收集研究资料。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方 便、灵活。 其中问卷法和访谈法是我们设计、开发课程时最常用的方法。 ( 3 ) 软件工程法:软件工程是指导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工程学科。我们在开发网 络课程前需要根据软件工程法把整个开发过程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 三个阶段。 软件定义时期的任务是确定软件开发工程需要完成的总目标;研究工程的可行 性,指出实现工程目标需要采用的方法、途径;测算完成工程所需要的时间、人员、 以及资源、成本等,并根据以上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工程进程表。我们通常把这部分 对任务的研究分为三步骤进行:定义目标、可行性分析和进程报告。 开发时期具体设计和实现在前一个时期定义的软件,它通常由下述四个阶段组 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合成、综合测试。 维护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具体地说,当软件在使 用过程中发现错误时应该及时加以改正;当环境改变时应该修改软件以适应新的环 境;当用户有新要求时应该及时改进软件满足用户的新需要。 在高等代数网络课程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均用到了以上三种研究方法。 1 4 2 研究路径 网络课程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结构设计、媒体设计三部分。本课程的设 计主要围绕这三部分进行。 ( 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设计: ( 1 ) 教学目标:我们首先根据学院的特色及课程特点设定适合学生专业的教 学目标; ( 2 )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指课程中设置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的选取对 课程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的前提下,选取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内容; 7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3 ) 教学方法、策略:网络课程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 信息技术的优势,比如通过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在线讨论、留言等多种方法吸引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方法、策略的设计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 ( 4 )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 和学习效果做出的评价。教学评价对于我们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很有帮助, 也是本课程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部分。 ( 二) 结构设计 网络课程中的结构设计主要指网页的页面关系的设计。本网络课程中的结构设 计主要运用了:顺序、树形、网状结构三种。 ( 1 ) 顺序结构:是一种简单的线形排列的逻辑关系,如:以章节为连线组织 页面,也可以以时间的发展为线索组织内容等。它往往应用于信息量小的网络课程 中; ( 2 ) 树形关系:以一个主题信息为主,树形关系中的网页都可以看作整个网 络课程的分支,通常是组织复杂网络课程的方法之一: ( 3 ) 网状结构:网状关系是组织方式中最复杂的一种,这种方式是模拟人的 联合思维方式,将多个紧密联系的页面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网状结构,浏览者根 据自己的兴趣和思维逻辑的方式去浏览网页。 ( 三) 媒体设计 高等代数网络课程中用到了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体进行设计,提 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资源,突出了网络课程的特色。 本课程的设计路径如下图所示: 8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图1课程的设计路径图 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图2 课程开发流程图 ( 1 ) 设计创意:结合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表 达创意,形成课程的设计方案。 ( 2 ) 素材准备:准备丌发课程所需的文字资料、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 9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 f h e s i s ( 3 ) 课程合成:运用d r e a m w e a v e r 等网页制作工具,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课程的 编辑合成。 ( 4 ) 课程测试:课程合成后,在内部进行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修改完成。 运行维护与评估:网络课程与传统的课程有所不同,网络课程是靠网络平台做 技术支撑的,它的教学环境是动态的、开放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 我们的支撑平台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网络课程的设计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在后续 的网络课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收集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教学的实际 数据对网络课程的各部分内容作进一步的修订和优化。 1 0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 r h e s i s 2 高职院校 高等代数网络课程的设计 2 1 高职院校 数学课程教学简介 我院开设数学教育专业已有2 0 余年的历史,该专业是我院的重点建设的专业, 多年来为我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基础知识扎实、工作积极肯 干,遍布全省,为河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我省教育战线 的骨干力量。数学教育专业目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 析几何、概率统计等。其中我参与了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网络课程的 开发设计,本文将以高等代数的网络课程开发为例简述高职院校数学网络课程 的开发设计。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学生更好就业为根本目的。我院的 数学教育专业学生大部分毕业后都将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因此我们对于学生高等 代数的学习要求是深入浅出,重基础。 2 2 高职院校 网络课程的设计思想 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高等代数这门课程主要针对在校的数学教育专业 学生开设,这部分学生大部分都是走上小学数学教育的岗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与 一般综合性大学所开设的高等代数课程主要有以下不同: ( 1 ) 课程内容侧重点不同 我院的高等代数课程内容重基础理论,逻辑推理和基本运算,对一些课程 中的难点不做硬性要求。 ( 2 ) 教学目标不同 由于大部分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需要高等代数中高深的理论,因此根据 职业教育的特点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基本运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 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看待问题并能把自己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清晰地表述出来。 ( 3 ) 考核方式不同 我们对高等代数的考核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 0 9 6 , 笔试主要通过试卷测验基础理论,面试主要通过学生对学习的高等代数中的某 个问题进行讲解,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高等代数是门较抽象的基础理论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推导,又有大量 的繁杂运算,学好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i e r st h e s i s 问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该课程,学 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比如有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靠虚拟想象的问题,对大部 分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现在通过网络课程的开发,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 资源把抽象的逻辑思维变成具体模型的动画演示,将抽象的数学理论转化为具体的 实例,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思考,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我们 在设计高等代数网络课程时秉承的最根本的思想就是优化的思想,其中包括以 下几点: ( 1 ) 课程目标的优化 对网络课程设计而言,课程目标是指学习者期望通过课程的学习最终所达到的 学习结果。我们一般把课程目标大致分为两类:“知道”和“会做”。设计网络课程 之前,我们首先要区分所设计的课程属于哪一类目标。如果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 掌握有关知识信息,那么通常采用信息介绍的方式来呈现知识;如果课程目标是让 学习者学会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那么往往以软件预设的方式来设计问题,考查学生 的学习效果。虽然我们对网络课程设计的课程目标有这样的划分,但两个目标之间 并不互相排斥,在我所设计的高等代数网络课程中就同时包含以上两个目标, 只是它们各自所占比重不同而已,“知道”是为“会做 提供基础的。 ( 2 ) 课程内容的优化 课程内容优化,就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结合学生和专业特点在深度和广度 上达到最优,内容的设计要全面而有重点。以下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探讨网络课程内 容设计的优化问题。 1 ) 顺序性 数学是一门顺序性很强的学科,数学学习讲求循序渐进,因此我们在设计网络 课程的时候内容必须体现这一特点,学生在学习网络课程时才能在巩固以前所学知 识的同时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2 ) 连续性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因为之前某部分知识掌握的不好而影响后续学 习的情况,那是因为数学学科具有连续性,因此巩固旧知识对于学好新知识来讲就 显得非常重要。在数学网络课程设计中,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有充分的 认识,并在课程中对一些主要的知识或技能反复予以重现,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由浅 入深地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3 ) 整合性 任何- - i 3 网络课程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不是简单的用信息技术手 1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段呈现的几节课。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把各种知识、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经验 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对网站各内容的学习最终形成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认 识。学科内容的整合是由课程设计、开发者来完成的,但学习活动是发生在学习者 个人身上的事情,课程设计者完成了学科内容的整合,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将这些 知识整合为自己内在的东西,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如何把网络课 程中提供的课程资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建构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4 ) 均衡性 均衡性是指学生的学习需要及兴趣与课程本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之间的平衡。 课程设计前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等做一详细了解,课程设计时我们需 要对课程各组成部分的比重做出合理安排,必须兼顾学生学习兴趣和职业需求a ( 3 ) 方法和组织的优化 1 ) 个性化差异设计 个性化差异设计是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职院校的网络课 程,应用的对象是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知识水平不高,基础薄弱,但是他们 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学习习惯等。我 们在设计高等代数这门网络课程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这些个性化差异的因素, 针对学生特点,设置符合各学生学习需要的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地使每一 个学习者都可以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2 ) 交互系统的设计 不同于传统教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很多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