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 中文摘要 研究生:张红玲 导师:蔡学玲 副教授 乒乓球运动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既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打法,又有不同的风格流派, 同时技术战术也多种多样,比较复杂。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我们要加强 认识,转变观念,更新方法,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 手段和措施。保持我国在该项目的世界领先地位。 本文从宏观上对当今乒乓球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对象为 25 名世界优秀 乒乓球运动员。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录像分析法 以及乒乓球技战术三段指标评估法对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地分 析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1、 当今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以促使比赛进入了技术、 战术、 身体、 心理等全面对抗的阶段。 大球、11 分制以及无遮挡发球规则的实施后,更加剧了这种对抗的激烈程度。因此,技 术要求更加精确,技术的严密性比搏杀性更重要,我们在稳健的基础上提高主动上手的 比率。 2、研究结果表明:11 分赛制的实施实施以后,接抢段的使用率明显上升,这一现象表 明:11 分制使比赛的重心前移,前四板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接发球抢攻将成为争取主 动的前沿技术,这对技战术的组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的组合要更加细腻、战术的 运用要更加合理,在精炼前三板的技战术组合的同时,加强三五板、二四板以及相持段 技术的衔接。 3、当代乒乓球运动中,随着运动员之间水平的接近,乒乓球意识越来越重要,技战术的 使用是以意识为前提的。意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加强 乒乓球意识的培养。 4、新规则的实施,将会引起乒乓球训练理论、体系、模式和方法上的一些变化。我们应 该认真分析世界乒乓球运动所发生的一些变化,了解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动向,抓住规则 变化带来的新机遇,不断地挑战自我,挑战对手,挑战未来,锐意创新与发展,国外有 的我们要有,国外没有的我们也要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扬长避短,力争主动,勇 于探索,大胆创新,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技术更加全面,特长更 加突出,风格更加鲜明,做到与时俱进,保持我国在世界的优势地位。 关键词关键词:乒乓球 技战术 发展趋势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abstract: abstract: table tennis is composed of many contents. it not only possesses various plays but also has a lot of compose of skills and tactics. as the continuouse development of table tennis, we should augment our recognization, converse our conception, renew our methods, grasp the rules of table tennis.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 state of the athlete, we should adopt effective method, in order to maintain our countrys leading status in the world. the paper anlysize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table tennis from macroscopic aspect. research subjects: 25 excellent players. the paper applies documents, visiting, logic analysis, case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video-observation and three-phase method to research. and draw to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the development of nowadays table tennis makes the match come into the overally opposing phase, including skills, tactics, body and psychology. the big-ball, 11-point system each game and unblocked service made it more intense. after the new rules were adopted, it requires the players more careful and more accurate when they use any skill. on the base of the steady state, augment the initiative consciousness. 2.the research reveals: after 11-point system was adopted, the elite players using rate of the phase of reception increased greatly. it makes the match change more fiercely before 4 boards. the adoption of new rules requires the players more careful and more accurate when they use any skill,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ould strengthen the joins of skills between 2 and 4 and between 3 and 5. 3.as the standard of athletes gradually approach, the consciousness of table tennis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consciousness is the premise of the skills and tactics.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level of skills and tactics. so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table tennis is composed of many contents. it not only possesses various plays but also has a lot of compose of skills and tactics. as the continuouse development of table tennis, we should augment our recognization, converse our conception, renew our methods, grasp the rules of table tennis.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 state of the athlete, we should adopt effective method, in order to maintain our countrys leading status in the world. the paper anlysize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table tennis from macroscopic aspect. research subjects: 25 excellent players. the paper applies documents, visiting, logic analysis, case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video-observation and three-phase method to research. and draw to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the development of nowadays table tennis makes the match come into the overally opposing phase, including skills, tactics, body and psychology. the big-ball, 11-point system each game and unblocked service made it more intense. after the new rules were adopted, it requires the players more careful and more accurate when they use any skill. on the base of the steady state, augment the initiative consciousness. 2.the research reveals: after 11-point system was adopted, the elite players using rate of the phase of reception increased greatly. it makes the match change more fiercely before 4 boards. the adoption of new rules requires the players more careful and more accurate when they use any skill,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ould strengthen the joins of skills between 2 and 4 and between 3 and 5. 3.as the standard of athletes gradually approach, the consciousness of table tennis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consciousness is the premise of the skills and tactics.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level of skills and tactics. so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4. the adoption of new rules will arise some changes of the table tenniss theory, system, model and method. we should seriously analysis the changes that the new rules bring, know the tendency of the table tennis, grasp the new opportunity, challenge the opponent and the future, intent to bring forth new ideas and development, keep up our countrys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world. key word: table tennis skill and tactics development tendency 4. the adoption of new rules will arise some changes of the table tenniss theory, system, model and method. we should seriously analysis the changes that the new rules bring, know the tendency of the table tennis, grasp the new opportunity, challenge the opponent and the future, intent to bring forth new ideas and development, keep up our countrys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world. key word: table tennis skill and tactics development tendency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自 1936 年第一届世锦赛以来,乒乓球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技、战 术还是比赛的激烈程度以及欣赏性,都在不断的变化和提高。 乒乓球运动是技能主导类项目,它包含了速度、力量、旋转、弧线、落点、 节奏和调节。因此它体现出来的是复杂而不是简单,是组合而不是单一,是爆发 而不是匀速的力, 这些都融于每项技战术的内容, 通过技战术的使用而得到体现。 在乒乓球比赛中, 双方运动员的相互制约, 最终通过击出球的速度、 力量、 旋转、 弧线、落点这五个物理要素来实现的。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运动素质、心理智 力能力,最终要以击出球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表现出来。通过对乒乓球这种竞技特 点的长期认识和实践摸索。中国乒乓球界总结出乒乓球的制胜因素为“快、准、 狠、变、转” 。现代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从特定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如何提高制 胜因素的单个水平及他们之间组合水平的过程。 回顾历史上出现的 3 次“革命性”突破,都是由于打法、技术或球拍的创新 而引起的。 创新即引进了新的制胜因素, 或将原有的制胜因素的单个或组合水平, 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从而使率先进行突破的国家攀登了世界乒坛高峰。当一种新 技术问世以后,其它运动员对它总有一段认识、了解、适应的过程。而创新这种 新技术的运动员在此期间,则可能保持相当高的水平。正如蔡振华所指出: “当 你创新出一种新生技术时,国外运动员需要花 2 至 3 年的时间去适应这种技术。 因此你可以保持 2 至 3 年的优势。事实证明,在训练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比 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1回顾我国乒乓球技术发展的过程,也有类似情况。凡是 重视了创新,技术就有发展,凡是忽视了创新,技术的发展就缓慢,甚至停滞下 来,就出现了低潮。正如徐寅生所说: “惟有创新别无出路” 。2 当今乒乓球竞技运动无论从技术、战术到场地、器材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使得竞争更加激烈。没有创新,就难以跟上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潮流,优 势就不能持久,就会落后甚至被淘汰。一项技术创新成功取得的竞技优势不是永 恒的,当对手对这种新技术完成了认识、破解、适应的过程后,其技术优势就逐 步下降,甚至转化成为技术弱势。乒乓球的技术的发展必须符合当代世界乒乓球 1 魏秋珍 创新是乒乓球运动的不竭动力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p85-87 2 乒乓世界 1988,3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运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所以,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创新、永不停息,才 能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1.2 文献综述 1.2 文献综述 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来看, 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不断 发展。技术的创新,一是创造出以往没有的新技术,二是提高原有技术的质量, 使其达到质的飞跃。例如推挡技术从平推、快推改进到加力推、减力挡,后来又 发展到撇、拱等新技术。再如攻球技术从长抽、快攻逐步进化为快点、快带、快 拉、突击、杀高球等多种进攻手段。技术创新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更有效地制约另 一种技术。例如,70 年代中期,中国队的快点、快带技术的创新,就是为了制 约欧洲的弧圈球技术。所以技术创新也是技术对抗过程,其目的就是在新的对抗 中占优势。此外,新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制胜因素的水平,从而给对手造成更大 的不适应。例如,刘国梁运用创新的“直板横打”技术,成为中国第一位拥有世 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三项男单冠军的“大满贯”选手。中国队之所以能保持 40 年“长盛不衰” ,是因为认识领先,即较及时、准确地认识到乒乓球项目的特 性及其制胜规律,一直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就像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 祖对乒乓球的总结: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新。 ” ,建立中国 乒坛小世界;以特点突出,技术全面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控制训练全过程;以推 陈出新,大胆创新的战略与世界竞争. 3 乒乓球比赛的规则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修改变化, 技术发展促使 规则的变革,而新的规则又反作用于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发展。从 20 世纪 90 年代 末起,国际乒联始终酝酿着对规则的改变,终于在 2000 年 2 月份在马来西亚国 际乒联代表大会上,一致通过了把乒乓球的直径由 38 毫米改为 40 毫米,大球的 重量增加 8%,体积增加了 16、635%,旋转减弱了 13%,速度减低了 23%,并 于 2000 年 10 月 1 日启用;2001 年 4 月 26 日,大阪世乒赛期间的会议上,又把 沿用近百年的每局 21 分赛制改为 11 分制赛制, 发球也由原来每方发 5 分球轮换 改为现在的每方发 2 分球轮换,并于 2001 年 9 月 1 日启用;2002 年 9 月 1 日开 始,国际乒联又对运动员的发球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制,实行“无遮挡”发球的新 规则,即运动员发球时,从抛球开始到球被击出,球不能被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 3 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2, p58-60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的身体或衣服的任何部分挡住。4三年中乒乓球竞赛规则的改革迈出了三大步, 三项改革一环套一环, 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是近百年以来, 乒乓球规则发生最大的变化的时期, 它不仅改变了现状, 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未来。 中国乒协委员会副主席段翔先生就国际乒联采用新赛制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发 表了谈话,他说: “竞技体育的生命力在于竞争和进取,构建一种群雄争霸、相 互超越的生动局面。 ” 5国际乒联连续出台三大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有二个,一是 打破平衡,利用新规则打破中国对金牌的垄断,提高欧亚其他强队的竞争力,从 整体上促进乒乓球运动的繁荣和发展, 从 2002 年第 14 届韩国釜山亚运会上中国 女团、女双、男双的失利,2002 年度瑞典巡回赛总决赛以及第 47 届世乒赛男单 的失利,无缘于决赛的结果,再结合各国运动员的成绩来看,国际乒联改变规则 的初衷也算达到了;另一点就是在技术层面上,逐步消除旋转和发球对速度力量 不合理的抑制, 推动乒乓球运动的技术对抗, 更加充分的体现奥运 “更高、 更快、 更强”的宗旨。新规则给乒乓球运动装上了一架新的驱动器,并没有改变运动本 身的性质,它需要的是运动内部相关因素之间的进一步组合与调整,更需要在传 统训练的基础上予以突破和创新。新规则之所以使比赛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是 因为规则的修订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原来比赛的制胜因素,或者说,使比赛处于 一种新的对抗状态下。11 分由于比分减少一半,偶然性将增大一倍,它导致了 强弱之间的差距缩小,在第 47 届世乒赛上,我国 18 岁小将邱贻可战胜德国第 1 的选手波尔。这就说明 11 分制增加比赛的悬念。这就对运动员的技战术的水平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的运用不仅要精湛,还要具有一定的跨度,战术的运用 要根据场上的情况灵活多变,在稳健的基础上要打自己的战术变化。在发抢段和 接发球段要加强主动上手、主动进攻的意识。在相持阶段要多变,要争取尽快使 自己赢得比赛的主动权。 乒乓球是我国的优势项目,称之为国球。当今国内发展趋势也代表着世界潮 流。我国要在世界乒坛继续保持领先,就必须尽快适应当今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 势,在训练中不断探索新的规律,进行技术和战术的创新。 1.3 研究目的 1.3 研究目的 乒乓球运动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既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打法,又有不同的风 4 程云峰 乒乓球国际比赛规则的变化对乒乓球动发展的推动 四川体育科学 2004,9p66-67 5 隋建莹 努力适应乒乓球新赛制 辽宁体育科技 2003,2 p21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格流派,同时技术战术也多种多样,比较复杂。比赛时运动员针锋相对、互相制 约、 各施己长。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我们要加强认识, 转变观念, 更新方法, 掌握其内在的规律, 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要想继续保持我国在该项目的世界领先地位,我 们就必须与时俱进, 大胆创新, 对当今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进行深入地发展和研究, 试图寻找并掌握当今乒乓球运动在技术、战术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客观地提出相 应的措施与对策,为我国今后进行有目的的、科学的训练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2、研究对象与方法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25 名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2.1 研究对象:25 名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 中国选手:中国男运动员:王励勤 、马林 、王皓、 郝帅、 陈杞、孔令辉 6 名 选手; 中国女运动员:王楠、张怡宁、牛剑峰、郭跃 4 名选手 国外选手(境外) :男运动员:柳承敏、施拉格、格林卡、萨母索诺夫、波尔、 庄智渊、蒋澎龙、吴尚垠 8 名选手 女运动员名:李恩石、石恩美、福原爱、帖亚娜、斯蒂夫、柳絮飞、 鲍罗斯 7 名选手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系统地查阅了有关乒乓球、 运动训练学、 体育统计等方面 100 余篇文章, 对所有的文献进行整理并归纳综合分析。 2.2.2 数理统计法 2.2.2 数理统计法 对统计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处理。 2.2.3 专家访谈法 2.2.3 专家访谈法 通过专家访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趋势进行 讨论、分析。 2.2.4 录像观察法 2.2.4 录像观察法 对 2003 年到 2005 年之间国际重大的比赛的 25 场录像,对运动员的技战术 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技术分析。 2.2.5 逻辑分析法 2.2.5 逻辑分析法 以规律为指导,对乒乓球运动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无 论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还是进行创新的研究,都将逻辑分析作为一种基本方 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2.2.6 乒乓球技战术三段指标评估法 6 2.2.6 乒乓球技战术三段指标评估法 6 本文主要采用了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乒乓球组吴焕群三段指标评估法对中 外选手的比赛进行技、战术的分析与评估,将比赛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分为 3 段, 6 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 p119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即发抢段(第一,三板) ,接发段(第二,四板)与相持段(第五板与五板以后) ; 将运动员比赛中 3 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加以统计与比较,并依次对运动员的技、 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从宏观上掌握运动员的总体实力,又可以从 微观上了解运动员单项技术的长处与不足。 三段指标评估法计算每段得分率,使用率的公式: 三段指标评估法计算每段得分率,使用率的公式: 发抢段得分率 = 发抢段的合计得分/发抢段的得分+失分*100% 发抢段使用率 = 发抢段的得分+失分/全场总得分+总失分*100% 接发段得分率 = 接发段的合计得分/接发段的得分+失分*100% 接发段使用率 = 接发段的得分+失分/全场总得分+总失分*100% 相持段得分率 = 相持段的合计得分/相持段的得分+失分*100% 相持段使用率 = 相持段的得分+失分/全场总得分+总失分*100% 三段指标评估法技术评估标准(表 1) 三段指标评估法技术评估标准(表 1) 三段 得分率% 使用率% 发抢段 接发段 相持段 优秀 70 良好 65 及格 60 优秀 60 良好 50 及格 40 优秀 55 良好 50 及格 45 2030 1525 4555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3、结果与分析 3.1 历史回顾 3、结果与分析 3.1 历史回顾 从 1926 年第一届世乒赛至上世纪 50 年代,共举行了 18 届世乒赛,参加比 赛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在技术打法上,创立了以削球为主的新打法。他们发挥了 能制造旋转的武器的威力。在总共 117 项世界冠军中,获得了 57 项,占 49%, 统治了乒坛 25 年之久。 19521959 年的 7 届世乒赛(1925 届)中,日本队采用直握式的海 绵球拍、采用直拍全攻型打法,震撼了整个世界乒坛。日本队首次运用了海绵球 拍,创新了中远台长抽型打法,一举冲破了欧洲严密的削球防线。从此,世界乒 乓球技术的优势开始由欧洲的削球转到了亚洲的攻球。 进攻和防守成为当时世界 乒乓球技术的主要矛盾。此时期共有 49 项冠军,日本队独拿 24 个,占全部的 49%。 59 年开始,正当日本处于颠峰状态时,中国选手容果团在 25 届世乒赛上, 成为中国队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队以正贴海绵拍,确立了具有 “快、准、 狠、变”独特技术风格的中国近台快攻打法和以“稳、低、转、攻”为指导思想 的中国削球打法, 使中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潮流中始终保持着不 断认识和不断创新的领先地位。把世界乒乓球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0 年代初,日本运动员创造了一种新技术弧圈球。由于它当时还处于 初级阶段,未能显示出应具有的威力。不过,弧圈球对以后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发 展却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进入 70 年代,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欧洲选手兼取中国快攻和 日本弧圈球打法的优点, 创造出以横板弧圈结合快攻和快攻结合弧圈的二种新的 打法,夺取了世界冠军。显示了这种新技术的生命力,推动了世界乒乓球运动的 发展。同时具备了和亚洲各强相抗衡的能力。 80 年代末期,欧洲选手的缺点终于得到弥补,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全方位进 攻型打法。在第 42 届的男单决赛中,世界乒乓球技术又显现了一种“技术全面、 近台、快速、凶狠、速战速决”的新趋势。 90 年代以后欧亚选手以打法凶狠、技术全面、争取主动,突出正手为特点, 成为当今最先进的打法,领导着世界乒乓球技术新高潮。 3.2 乒乓球打法的发展 3.2 乒乓球打法的发展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3.2.1 世界乒乓球技术和打法的演进过程3.2.1 世界乒乓球技术和打法的演进过程 乒乓球的打法是多种多样的,创新的路子更为广泛.世界上乒乓球技术的打 法大体分为 5 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打法,5 个阶段的发展中,各种类型 的打法在相互制约、激烈的竞争中演进着。一些能充分将竞技要素和制胜因素发 挥到高水平的打法,在对抗中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起来(如表 2) ,演变为更 高层次的先进打法,另一些打法不拥有这些条件而被淘汰。 7 表 2 世界乒乓球技术和打法的演进过程 表 2 世界乒乓球技术和打法的演进过程 阶段(年代) 代表性打法 代表国 第一阶段(19261951) 削球 匈牙利 第二阶段(19521959) 中远台单面长抽 日本 第三阶段(19611981) 近台快攻、削攻、快弧、弧圈中国、瑞典、匈牙利 第四阶段(19821989) 近台快攻、快弧 中国、瑞典 第五阶段(1990) 正、反胶近台快攻+直板横打 横拍近中台快攻结合 拉冲弧圈 横拍弧圈结合快攻 横拍攻削结合与削攻结合 中国 法国、瑞典、德国 比利时、中国 白俄罗斯、克罗地亚、瑞典、 中国、韩国 中国 中国队在打法上的创新,是领先于世界各乒乓强国的。中国队从 1961 年开 始,先后创新了直拍近台左推右攻、直拍近台两面攻、削攻结合、削攻推结合倒 拍、攻拉推结合倒拍、直板横打等打法。 当欧洲先进打法对直拍快攻形成威胁时, 中国运动员直拍快攻将速度与旋转 相结合,在直拍快攻“快、准、狠、变”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了“转” ,以近台 为主,结合中近、中远台,既能近台快攻,又能拉小上旋和弧圈球。 当削球型打法进入低潮时,中国运动员将削攻型打法创新发展为攻削型打 法,大力强化“转、稳、低、变、攻”中的“变”和“攻” ,亦攻亦削、以攻为 主,在相持和被动时以削球过渡伺机反攻,一有机会就转入进攻,充分发挥主动 7 国家体育总局 乒乓长盛考 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1, p23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进攻的威力。 当欧洲新型弧圈球打法使中国选手陷入被动时, 中国运动员大胆创新了借力 推、快带、反冲等技术打法,使中国直拍快攻打破了弧圈球的禁区。 针对欧洲人不断完善、 不断进步的新的打法, 中国队走上了一条艰难的创新、 再创新之路。每次打法的创新,都使我国乒乓球运动顺应潮流、推动发展、摆脱 威胁、走向新的高峰。例如:直拍横打就是一个典型范例。1989 年底第 40 届世 乒赛中,中国男队在多特蒙德丢掉男团斯韦林杯之后,直拍反手位底线下旋球和 相持球的缺陷显得更为突出。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受到解剖形态结构因素 的限制, 反手位击球无论力量、 速度、 旋转都与正手位击球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 中国传统打法和特点不能就此放弃,必须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当时国家队总教 练许绍发与国家体委科研所研究员吴焕群联名发出倡议, 提出了直拍反手背面攻 的试验设想。在国家队总教练的精心指导下,由国家青年队的刘国梁、王飞等直 拍选手进行了直拍反手背面攻的试验, 他们先后在直拍背面贴上了反胶胶皮进行 训练试验,经过几年的实践,终于取得了直拍反面击球的重大突破,直拍横打比 过去的反手攻更容易掌握, 在处理相持球和弧圈球方面比过去的反手技术更具有 使用性和威胁性。直板横打技术的创新,使刘国梁成为第一位拥有世乒赛、世界 杯和奥运会三项男单冠军的“大满贯”选手。 3.2.2 当今乒乓球运动打法的取向 3.2.2.1 继续加强直板的创新 3.2.2 当今乒乓球运动打法的取向 3.2.2.1 继续加强直板的创新 直握板打法是我国选手沿用的打法,多年来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为祖国 争得了荣誉。但是,从中国队参加第 25-48 届世乒赛获男、女单打冠军次数及直 拍同横拍比例(表 3)中 表 3 中国队参加第 25-44 届世乒赛获男、 女单打冠军次数及直拍同横拍比例 表 3 中国队参加第 25-44 届世乒赛获男、 女单打冠军次数及直拍同横拍比例 (注:代表直拍选手。代表横拍选手) 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优秀的直板选手的比例明显下降,尤其是我国 女队。从表 4 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从第 4044 届世乒赛, 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从 39 届世乒赛至今,直拍选手就与单打冠军无缘。第 45 届世乒赛上,刘国梁的两面近台快攻结合革新的直拍横打技术,使直拍型打法获 届次 25 26 27 28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共计 直拍的比例% 男 13 77 女 16 25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得了新生,获得了 45 届世乒赛男单的冠军。 由此可见, 我们要继续加强对直板的创新, 主要是扩大反面技术的适用范围。 直拍横打技术的反面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对上旋球、弧圈球、相持转攻、攻防转 换作为主攻方向,在训练中,力求将击球手段分细。即对加转的弧圈球以敲打为 主;对不转的上旋球以反撕为主,提高反手位的进攻、相持、转攻能力。如在以 刘国梁为代表的直拍正胶打法的训练中,在以快为主的前提下 ,加强连续进攻、 相持和技战术实力,提高反手位进攻和相持的能力,反手横打技术由只能拉下旋 球,发展到能弹打,反拉上旋球、弧圈球,加上正胶的推挡,提高了相持的进攻 性、稳定性和变化能力,创造了正手反面发球、正手反面拉球等项技术,起到了 出奇制胜的作用; 精炼台内、 衔接技术及控制技术, 使球风更加细腻, 更具对抗; 在以马林为代表的直拍反胶反面,要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扩大了该打法的发 展前景,主要体现在:提高了主动进攻的杀伤力,在速度、力量、落点、连续性 和变化上狠下功夫,提高了反手位的进攻和相持,提高了直板横打的得使用率和 威胁;加强了对该打法的战术组合、精练前三板技术,以多变的发球和得力的抢 攻给对方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接发球轮,加强了冲杀半出台球和台内球的挑打 技术,在相持中加强对付弧圈球的能力,其近台反手的推变、正手的快带技术, 特别是中台的反拉和中远台的对拉技术基本上摆脱了以往相持被动的局面。 因此,我们要深入细致地研究直握拍的打法的特点,挖掘其更多的优势,加 强创新,继续保持直板的优势。 3.2.2.2 积极倡导横拍弧圈球打法 3.2.2.2 积极倡导横拍弧圈球打法 横握拍作为一种打法,长期以来一直被欧洲选手所采用。它最大限度地利用 了运动员相应肢体的功能,科学地利用了拍子的每一部分,其拉出的弧圈球不仅 力量大而旋转性强,具有很大的威胁。 8再加上这种打法的攻守控制面大,发力 凶狠,正、反均衡,多年来一直是中国运动员最强劲的对手。近年来,他们更是 吸收了亚洲选手快速灵活的特点,技术更加全面。 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选手都采用这一打法。 横板打法成为当今乒坛的主流 打法,也正是由于这一打法先天的优越性。其发展趋势是正、反手两面的进攻技 术均衡发展,趋于一致,都体现出凶狠快速的特点,更加灵活多变、积极主动。 3.2.2.3 积极扶持“削球”打法 3.2.2.3 积极扶持“削球”打法 8 孙雁雁 关于乒乓球运动的几点再认识 山东体育科技,2004,1 p22-23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大球的使用,给削球打法增加了希望。由于球体的加大,重量的增加,球 在空气中飞行时的空气阻力也相应加大,造成了球体在飞行过程中的速度减慢。 从而提高了球的稳定性。在 47 届世乒赛上韩国选朱世赫,接连把两大热门夺冠 选手庄智渊、马林拉下马,又突破了被公认为打法“最凶狠”的格林卡的防线, 挺进决赛后败于施拉格而获得男子单打亚军。这是自 1969 年第三十届世乒赛德 国选手绍勒尔霍德纳兹单打亚军之后,削球选手首次闯入世乒赛男单决赛。朱世 赫的出现,让削球手的反攻能力更上一层楼,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连续对拉。其 主要特点是:其一,突出了削球的速度;其二削球发力动作做得好,使球向前运 动的速度快;其三,拉上旋的能力强,尤其是在削球的过程中。他的这些技术特 点,体现了削球运动员的积极主动,这些都为削球打法增加了希望。我们可以看 出,现代削球打法在削攻比例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抢的威力、连续进攻的能 力与进攻型打法已无太大的区别。 9 3.2.2.4 小结 3.2.2.4 小结 目前,横板打法是世界乒坛的主流打法,其发展趋势是正、反手两面的进攻 技术均衡发展, 趋于一致, 都体现出凶狠快速的特点, 更加灵活多变、 积极主动; 直板只有加强创新才能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削球打法在攻削比例上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发抢的威力、连续进攻的能力与进攻型打法已无太大的区别。 近年来,我国在打法上趋于单一化,尤其是我国女队,这使我国在打法配备 上出现了偏激的局面,横板两面拉打法在我国的女线已成主流,主要由于榜样的 力量是无穷的,我队的主力队员均是此种打法的代表人物,对下面有着极大的感 召力、影响力,加上独生子女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觉得其他打法风险大、周期 长) ,不愿在其他打法上投资。这就导致了我国打法上出现了偏激的局面。 10这 种局面严重影响了训练的全面性和对抗性。因此,我们要加强研究,大力扶植, 创新发展不同的打法类型,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敌无我有、敌有我 精、敌精我变、敌变我新”的原则,建立中国乒坛小世界。 3.2.3 当今乒乓球运动的技术风格 3.2.3 当今乒乓球运动的技术风格 早在第 25 届世乒赛后,中国乒乓球界开展了关于攻球与防守两套技术风格 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结果导致了在 26 届世乒赛前的集训中,明确提出了“在技 9 蔡振华同志在 2002 年全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7 p7-8 10 蔡振华同志在 2002 年全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7 p7-8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术全面的基础上,以快准狠和变化多样的打法,力争主动、力争胜利”的指导思 想,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完善,在 26 届世乒赛前,更明确地提出了 “快、准、狠、 变”的技术风格。在弧圈球打法尚未成型、旋转威力尚未被人们充分发现和利用 的 60 年代中期,这种对速度的深刻认识可以说是很超前的。 中国乒乓球界对旋转最为深刻地认识始于 70 年代第 31 届世乒赛。 中国乒乓 球队在与世界乒坛阔别 4 年之后,于 1971 年参加了 31 届世乒赛,重新回到了国 际乒坛的大舞台上。当时尽管拿到了男团冠军,但由于长期缺少交流,中国的传 统直板快攻打法受到了欧洲弧圈球的强有力挑战,60 年代的领先地位开始动摇。 面对这种形式,在 31 届世乒赛后,中国乒乓球界意识到,中国的近台快攻打法 需要创新和发展,在原有“快、准、狠、变”技术风格的基础上,应加强旋转的 变化,也就是说再加上一个“转”字,力求把速度和旋转这一对矛盾有机地统一 起来。 通过长期对乒乓球制胜因素的长期探索, 他们看到了弧圈球技术的优越性, 准确预测到速度和旋转有机结合将成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潮流。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随 着击球质量越来越高,五大制胜因素“快、准、狠、变、转”已经提高到了一个 新的层次。在 47 届世乒赛上,希腊的格林卡异军突起,在首轮比赛中就以 4:0 战胜近来状态神勇的名将秦志戬,在半决赛中,又以 4:3 战胜波尔,这位老将 是 11 分制的受益者,改 11 分制后,它的这种打法凶狠,特长明显的运动员一下 就占了上风。 由于大球的使用, 那些攻球力量大、 冲击猛的选手占了较大的优势; 而发球规则的修改又使那些以发球抢攻技术型的运动员的威力大大降低。 相对而 言,特长突出,各种技术全面的运动员优势更加明显。针对新规则,无论哪一类 型的运动员,都有必要重新整合自身的优势,力求比赛稳中有凶、凶中有稳、敢 打敢拼,要求原来“技术型”和“实力型”打法的技术风格有机的结合。 11 现代的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就是抢、拼、夺,这在德国的波尔和中国台北的庄 智渊等一批新运动员的身上已经显现了出来。无论从打法特点和技术风格,从速 度、 力量、 和旋转的有机结合, 都代表了今后一个时期内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3.3 乒乓球技、战术的发展3.3 乒乓球技、战术的发展 3.3.1 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3.3.1 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11 黄雪琳 世乒赛竞技规则改革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影响 体育科学研究 ,2003,9 p75-78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 乒乓球技术,是指运动员完成打乒乓球的方法。 12如:发球的动作方法,怎 样用力就更旋转等,是技术问题。乒乓球运动是以技术性为主的项目,它包含了 速度、力量、旋转、弧线、落点、节奏和调节。任何一板击球,都会表现出一定 的力量、一定的速度、一定的旋转、一定的落点等,这几方面的有机组合是提高 乒乓球技术的关键。现代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从特定的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如何 提高这些要素水平及它们之间组合水平的过程。 纵观乒乓球运动的技术发展历史可以发现, 技术进步本质上是速度水平的提 高,每一次重大的发展都开端于新加速技术的诞生和以此为主干的新打法,将技 术对抗推进到一个新的速度和强度水平上。 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进程是以球拍 工具革新为前提,速度为核心,击球技术创新为主导,以快攻打法结构完善均衡 为目标,围绕速度、力量、旋转的三大要素的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 13尤其到 了 90 年代中后期,技术发展进入了以快凶均衡为特征的高速度对抗阶段。21 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