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美乐爱”的旋律——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阶段性报告.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美乐爱”的旋律——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阶段性报告.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美乐爱”的旋律——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阶段性报告.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美乐爱”的旋律——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阶段性报告.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美乐爱”的旋律——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阶段性报告.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美乐爱”的旋律——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阶段性报告.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世界归根结底是人类的世界,什么样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将对人类的生 存状态和世界本身带来不同的结果。人类正面的理想是让每个生活在世界上的人 都拥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心智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因此,人类的教育也就一直 以此作为自己的追求。这种追求是通过不同的教育类型和方式获得的。通过美术 教育在小学进行以美乐爱为主题的情感教育,应该说是一种非常有创意的方 式。 创意体现在我为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实施确定了具有“美乐爱”特 点的目标一培养“美乐爱小使者”。 我设计了孩子们乐于与我进行情感交流的“美乐爱”情感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我将情感量化,保证“美乐爱”情感教育的科学性。 我设计了以“美”为立足点,以“乐”为动力,以“爱”为核心的小学美术 “美乐爱”情感教育策略。 我探索了美术学科评价的有效途径一总结、展览。 我在研究中发现了教师工作量大,孩子美术课时不够的问题。 我制定了下一步研究规划。 论文由两章组成,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于一体。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 a b s t r a c t n l e 髓r l di sh 岫柚b e i n g s 们r 1 也- h a tk i n do fp e r s o n1 i v e si nt h e 们r l d - 订1 b r i n gu pd i f f e r e n tr e 跚1 t sf o rt h e 娃i s t i n gs t a t eo ft h eh u 呦b e i n g s 卸dt h e - o r l d i t s e l f t h ei d e a lo fh 恤呛nb e i n g si st om a k ee v e r y 佃ei nt h e 们r l dp o s s e s sn o b l e q u a l i t yw h i c hi st h e 驴a lo fe d u c a t i o fh 哪曲b e i n g s h 佣e v e r ,t h e 驴a 1 - i l lb e a c h i e v e dt h r o u g hd i f f e r e n tt y p e s 明ds t y l e so fe d u c a t i o i l 勘吣t i 伽e d u c a t i o n - 】h i c h i sc a r i 。i e d ti np r i m a r ys c h 0 0 1i s 跚p p o s e dt ob e 蚰o r i g i n a lm o d e 0 r i g i m l i t yi st h tt h et h e s i sf o c u s e s 删t i e d u c a t i 叩o fd 瑚i n gs c i e n c ei n p r i 舱r ys c h 0 0 1 锄t h et h 伽eo fb e 卸t y ,j o y 。a i l d1 0 v e s p e c i a l l ys p e a l c i n g ,t h eg l i st om a k ec h i l d r e nl i t t l em e s s e n g e r s - h i c hs p r e a db e a u t y , j o ya n dl o v e id e s i g n e d 她朗o t i e d u c a t i 口u e s t i o 啪i r et h r o u 曲刊1 i c hc h i l d r e n1 i k et 0 c 珈哪n i c a t ew i t h 皿e if i g i l r e 伽tt h er e s u l t so f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 | 1 i c h 邸a r a n t e e 8 s c i e n c eo ft h e 锄o t i e d u c a t i 伽l b e 扑t y ,j o y ,1 0 v e id e s i g n e ds t r a t e g yo f 伽o t i o ne d u c a t i o n t h a ti s ,b e a u t yi st h ef 0 0 t s t o n e ,j o y i si m p e t u sa n d1 0 v ei sc o r e ie x p l o r e d 卸e f f e c t i v e 他yt oe v a l u a t i o no fd r a - i n g i e n c 宁一s 栅a r y 柚d e x h i b i t i 饥 t l i r 叫曲r e s e a r c hif o u n dt h a tt e a c h e r s r k l o a di sh e 州y 粕dt i m eo fd r a 订n g s c i c ei sn o t m ie s ta :b l i s h e df u r t h e rr e s e a r c h1 a y o u t t h et h e s i si sm a d eu po ft - oc h 8 p t e r s - 量1 e r et h e o r yi n t e r a c t s - i t hp r a c t i c e k e y - o r d s :p r i m a r ys c t l 0 0 1 d r 8 - i n gs c i e n c e b e a u t yj o y1 0 v e e o t i 彻e d u c a t i o n 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中不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 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 担。 学位敝作者豁躐 日期:2 矽多年i2 月讲日 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 保留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板。有权将学 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的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 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 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躐 日期:力年1 7 月j 坤日 课题论证 课题的提出: 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学生拿着日本大眼睛漫画明星画册爱不释手,却对三毛流浪记没有兴趣; 两个同学因为一件很小的事就大打出手,弄得满身是伤; 孩子们在路上笑嘻嘻地唱着被改编的上学歌“太阳发高烧,花儿枯死了,小鸟说: 早,早,早l 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要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绳,赶快跑,轰 隆一声学校炸没了”; 课堂上一双双跃跃欲试的高高举起的“小树”越来越少; 戴在孩子脸上的眼镜越来越多; 我耳朵里的“老师好”的问候由亲切、真诚变得越来越冷淡漠然起来; 教室地上、校园地上总有捡不完的纸、撮不完的垃圾; 学生看到老师摔倒,笑呵呵地看; 教育病的作者赵建伟儿子站在海南的蜈支洲岛边看着清澈的海水中畅游的鱼群喃 喃自语:“我多想成为一条鱼而不想做人啊”;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我们的美术教育怎么了? 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了l 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思考过“美”是什么吗? 我们了解过孩子心中“美” 的含义吗? 我们思考过美术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和完美的人格,“完美人格”的标准是什么昵? 我们问过自己和学生快乐么? 我们思考过人的荣誉是什么?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吗? 人成功的含义是金钱、财富、地位、状元还是活得快乐且有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小学“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开始了。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当代世界处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催生了许多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的 成果。我国在2 0 世纪8 0 年代,出现了。愉快教育”的理念和实验,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 学也以“美乐爱”为内涵进行“五育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改革实验踟 年代末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素质教育的观念,1 9 9 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深 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2 0 0 1 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纲要掀起课改浪潮,使素质教育及美育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有了深入的发展。 这些都作为本题的宏观背景。关于美育,西方自席勒的美育书简问世之后,美育成为 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自王国维,尤其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之后,也关注 了美育,9 0 年代由于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岚清有关于美育的指示或著文而真正重视,重 视美育的情感教育价值。这时期有瞿葆奎主编的美育文集,曾繁仁、高旭东的审美 教育新论,蒋冰海的美育学导论,郭成、赵伶锕的美育心理学等专著问世。艺 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学科的情感教育问题,在常锐伦的美术学科教 育学、尹少淳的美术及其教育、杨景芝的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以及杜卫的美 育论中有论述。但情感教育如何实旆? 这是以前的研究者较为薄弱之处作为最基层的 我,以理论指导实践为核心,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德“美乐爱”情感升华的研究,则 是我的强项。 本题是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美术教育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全 人格和高尚情感的实验性研究,力求获得有益的经验和实施方法,扩大美术教育的教育效 益。 课题选题意义和价值: 自国家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之后,论述美育的著作不胜枚数,但缺乏第一线教师最需 要的理论指导下实施美育的途径与方法的内容。本课题着重解决这些问题。本课题的理论 意义、实践意义以及创新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理论意义: 第一,为美育正确定位 我认为,美育的灵魂是情感教育,其核心在使学生“美乐爱”的情感升华。这里的“美” 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能于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追求美好之 心灵。“爱”是指爱祖国、爱集体、爱自己( 自尊) 、爱父母、爱他人,能对人类以关爱, 并成为行为操守。要想使美育获得其预想的这个情感升华的价值,就要使学生学有“乐” 趣、学有收获,从而“乐”意学习。上述种种,我以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称 之。 第二,为美育价值提供佐证 教育事业是中华民族的奠基事业。我认为实施美育具有为孩子们“美乐爱”人生奠基 的重要价值。 首先,培养。美的小使者”为孩子成为一个会审美的人奠基。 教师引导孩子在熟悉的“美术美”、“教育美”、“美术教育美”等美的形态中进行 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审美体验”活动。愉快或思考的“美乐 爱”审美体验过程会使孩子对美术、教育及美术教育中“美”的形态产生强烈的尊重和 热爱,对其中的假恶“丑”现象发出不满与愤慨,从而建立“真善美”的客观评价标准, 并产生趋向美以及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多次的“审美体验”,活动将使学生逐渐形成 正确的审美判断及选择能力,形成马克思“劳动创造美”的审美观,产生热爱美术、热爱 教育及热爱美术教育的情感。孩子们将拥有发现美眼睛、感受美的心灵、鉴赏美的头脑、 评价美的口才、创造美的双手,成为“美的小使者” 其次,培养“快乐小使者”为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奠基。 美术中有自由表现形式和广阔想像空间的“乐”,学生有游戏与责任交融的“乐”, 教师的“乐”是上课时总有微笑的表情,每个人都有好心态带来的“乐”。学习美术会让 孩子体验到享受生命、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师引导孩子从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 的形态对话中感悟美因素诠释出的人生真谛、人类伟大的创造力及其生命的意义,从而帮 助孩子逐渐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使其 走出迷茫和困惑,尽早选择、定位“美乐爱”的人生目标。“美乐爱”人生目标的确定将 给孩子以方向感的引导,激励孩子们自主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获得成功的快乐! 美术给孩子带来快乐,孩子在美术中快乐着,孩子们在“美乐爱”七彩校园里享受着童年 生活,成为“快乐小天使” 再次,培养“爱心小天使”为孩子成为一个懂得爱的人奠基。 “爱”是人类特有的积极的且最美好的情感,“爱”是人的基本指标。艺术家用“爱” 诠释作品,教师用“爱”启蒙生命,“爱”是人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期望、鼓励、尊重、宽容、重视是“爱”的方法,更是“爱”的信使。当这些信使来到学 生身边时,孩子们将更珍爱生命、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友善自然,更能体会到万里长城 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骄傲! 将会创造出更多美的作品! 成为“爱 心小天使”! 教师引导孩子进行爱的情感体验,为其成为一个懂得爱的人奠基。 最后,为孩子成为会创造的人奠基。 儿童时代是生命力勃发的时期,也是创造性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对儿童来说, 创造是一件自然、自发和充满乐趣的活动。马斯洛曾说:“几乎所有的儿童,在受到鼓舞 的时候,在没有规划和预先意图的情况下,都能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 一种游戏或比赛。”在这方面,丰子恺的漫画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实例,比如瞻瞻 的车脚踏车等。由此我们知道,当儿童沉浸于所从事的游戏中,其创造性地表现会特别 自然、丰富且富有独创。用丰子恺的话说,那是因为“孩子们尚保有天赋健全的身手与真 朴活跃的元气”因此,对我们来说,保护、激发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在小学阶段显得 那么迫切和重要。“美乐爱”情感教育是培育孩子创造力幼苗的土壤。 综上所述,将“美乐爱”情感教育定位在小学阶段,其目标是培养“美乐爱小使者”, 有为孩子的“美乐爱”人生之歌谱曲,为孩子们“美乐爱”人生奠基的重大意义。 第三,验证席勒提出的“美育既是过程又是目的”的重要论断。 孩子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灵活性和精神丰富性的生命体,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 精神上的需求愈来愈占有主导性地位。孩子在成长中需要获得爱的关怀、智慧的启迪和生 命的创造。但在现实的儿童世界里,由于各种压抑与限制,由于部分成年人。美乐爱”积 极乐观情感品质的缺失,导致孩子们的“美乐爱”天性部分地泯灭,“美乐爱”理想追求 不断降低,心灵的冷漠和情感的麻木成为他们又一生存危机。“美乐爱”情感教育过程将 满足孩子追求“美乐爱”生活的愿望,将为孩子提供找回、保护和激发内心“美乐爱”情 感需要和感受体验“美乐爱”情感的良好机会,使其“美乐爱”情感品质有一个继续发展 的空间。同时,儿童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感受美术、感受教育、感受美术教育的。美 乐爱”情感自我修养体验过程也是形成爱美术、爱教育、爱美术教育等“美乐爱”情感品 质和能力的过程。孩子们在“美乐爱”情感体验过程享受着“美乐爱”的生活。“美乐爱” 既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途径又是情感教育的目标。美育之父席勒提出的。美育是手段而且是 目标”的重要论断将通过实验验证。 第四,探寻美育的正确途径与规律 我认定。美乐爱”情感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正确途径,实验多年也获锝证实。进一步地 深化研究与实践,必须从理论上升华一探讨学生接受的规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 9 9 9 年颁布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尊 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这提醒我: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 遵循和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 学生。因此我要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美育施教探寻正确途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和个别差异性等。 儿童期是情感品质发展的。关键期”,适时的刺激和帮助会使“爱”的能:匀迅速发展。 我把握此“关键期”的意义,在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间以及孩子自我及时的、相互尊重 的、彼此信任的、细致的、温暖的、鼓励的“美乐爱”情感应答,为孩子创造发展自我 感、归属感、依恋感、安全感、友谊感等“美乐爱”和谐情感的机会另外,儿童时代是 创造性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我创设的“美乐爱”情感教育氛围将成为孩子自然、 自发和充满乐趣创造活动的土壤。此设计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 一定的顺序。比如,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 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因此,具体形象的教育美和美 术美内容是孩子“乐学”的基础,能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审美体验实践活动中,从而获得对 教育美、美术美、美术教育美内容认知及“美乐爱”情操陶冶,产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愿 望。“美乐爱”情感教育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美的感受、乐的体验、爱的表达的方式,这是我们社会充 满活力和丰富多彩的原因,“美乐爱”情感教育激发它、尊重它并呵护它,成为学生个性 解放的催化剂。“美乐爱”情感教育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第五,完善、系统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 在小学美术课上实施“美乐爱”情感教育的前提是研究出“美乐爱”教育的内容。现 今小学阶段的课改实验美术教材基本符合“美乐爱”的要求,但存在着加强了美术学习兴 趣性的培养而忽略了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局限,另外,缺乏对“美”的内容做科学、系统地 梳理。 我依据孩子的“美乐爱”需要,依据美术教育的内涵编写教育内容,拓宽并系统了“美” 的内容。我将小学美术教育内容设定为“教育美”“美术美”及“美术教育美”三大块内 容。“教育美”内容包含“人的美”“法律美”“节日美”“学校美”“家庭美”“家乡 美”“祖国美”“少先队组织美”“影视节目美”“网络美”等和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内 容;“美术美”包含“美术的门类”“美术媒材”“美术语言”“美术史”等孩子需要学 习的美术知识美内容;“美术教育美”包含“美术课程美”“美术教育家”“美术馆”“美 术教育媒体”等孩子在美术学习中直接感知的内容。 我认为内涵丰富、系统的“美乐爱”情感教育内容将全方位地向孩子打开“美乐爱” 各种需要的窗口。同时,清晰的内容脉络还会帮助孩子建立起对美术课程的正确认识和对 “美乐爱”人生美术教育的憧憬。 实践意义: 第一,为情感教育提供可实施的教学方法 我国小学有以语言传递信息、直接感知、实际训练和引导探究等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感教育需要以上诸多教学方法,但基于对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情感的两极特性、孩子 心理发展顺序性规律及小学美术学科教育本质和美育特点的把握,小学美术“美乐爱”情 感教育更需要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支持。因此,我设计以形象“美”为立足点、以肯定情 绪“乐”为动力、以积极情感“爱”为核心的的“审美体验”教学法作为小学美术情 感教育有效的教学方法 “审美体验”教学法是多种基本教学方法的综合,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表现在它 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审美活动中产生审美情感,通 过体验美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美的感受,享受艺术创作带来的快乐和喜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对“审美体验”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使“美乐爱” 情感陶冶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 第二,探索美术学科评价的有效途径 我赞同考试。但我建议考试的名称、方式可以更具美术特色、更生活化。比如,基础 知识考试以大人工作中常用的写总结方式进行,美术作品用展览的形式呈现。当孩子们在 考试中享受到总结自己、挑战自己带来的成功感时,孩子就会喜欢考试。我将受孩子们喜 欢的考试称作“美乐爱的考试”。 第三,为陇西小学“美乐爱”特色教育找寻理论依据 “美乐爱”情感教育是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多年来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创 造美”“体验乐”“播撤爱”是学校的教育目标。但什么是“美乐爱”情感教育,如何实 施“美乐爱”情感教育对于陇西人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通过美术教育在小学进行以美 乐爱为主题的情感教育为陇西小学的“美乐爱”教育寻找理论支持和佐证。 课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首先解析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内涵;其次探索实践小学美术“美乐爱一情感 教育实施方法。对第一个问题采用文献法、从理论上研究予以界定;对第二个问题,采用 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等行动研究法进行实践论证。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什么是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 第二,怎样实施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 课题研究的重点: 什么是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 课题研究的难点: 怎样实施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 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 第一,小学美术课程具有“美乐爱”特点 第二,小学生情感教育需要“美乐爱” 第三,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能实现美育“美人”的终极目标。 课题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当前我国美育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人的全面发 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高人格理想,也是建构社会理想的最基本尺度。“美乐爱”人格实现需 要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激情、热情是人类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没有情感,人类的一切 活动无以发动和正常进行。美乐爱”正是人类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重要观点如“劳动创造美i ”、“美的规律”、。自然的人化”、“人 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等等对我们理解“美“的含义、确立客观的审美标准,建立正 确的审美观都是最高的理论指导。 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内容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一个 重要内容,“美乐爱”情感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产生积极的动力作用,成为孩子走 向成功的催化剂。积极乐观的“美乐爱”认识、情感及意志过程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就表现 为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美乐爱”个性心理特征。 多元智能理论 以内省智能和人际智能为主的情感智能既是认知能力,又是情感能力,是人的基本生 存能力。加登纳的人格智能观,揭示了情感和智能的统一。智能教育”和“情感教育” 的平衡,两种教育的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是理想的全面发展的美术教育。这正是。美乐 爱”情感教育所追求的。 美学 这需要从美学的建立说起。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发现人类认识体系有很大的缺陷。在人 类的知识体系中理性认识有逻辑学在研究,意志有伦理学在研究,而感性认识却没有一门 科学去研究,因此他建议应该成立一门新的科学,专门研究感性认识。这门新的科学叫做 美学( a e s t h e t i l 【) 。黑格尔曾说,a e s t h e t i 】【比较精确的意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l 可见,“美乐爱”正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艺术 美术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关于艺术,滕守尧这样论述: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的世界, 艺术经验对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从事艺术 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更好地掌握自己和认识自己。2 讲艺术是 塑造心灵、陶冶性情、培育人性,有没有马克思的理论根据呢? 我认为是有的。这就是马 克思在1 8 4 4 年手稿中讲的“自然的人化”思想。“自然的人化”思想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外在自然的人化,即山河大地、日月星空的人化人类在外在自然的人化中创造 了物质文明。另一方面是内在自然的人化,即人的感官、感知和情感、欲望的人化。艺术 生命的真,艺术品格的善,艺术本质的美等“美乐爱”情感品质是促使“自然的人化一的 动力和力量。同时,人类在内在自然的人化中创造了“美乐爱”精神文明。 文化 美术课标中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 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尹少淳用孩子和父亲形象地比喻美术 和文化的关系。 文化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因为我们从小就知道上学是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但出于研究的需要,我查找了。文化”的定义:词典上文化有四种含义,我摘录了我 需要的:o 廖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 艺等传统i 中西交流i 教育。另外,文化还有这样的定义: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 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文化的本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 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的形式3 以上“文化”概念很深奥,当我看到龙应台对“文化”形象性地描述后,我急不可耐 地想和大家分享:文化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 体气质。”;文化是“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 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 电梯门打开,他是谦 和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 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 把吗? ”的习惯动作 由此我们知道文化可以是引发我们思考、判断的抽象符号;也可以是引领我们观察、 实践的具体形象。 孩子的文化修养也如龙应台以上所描述,展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侯令在审美活动中 发现了小学低、高年级孩子文化内涵的差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学生。在北京 的颐和园登上佛香阁,眺望湖光山色时,发出的感慨是不一样的一个只会讲:真美呀! , 另一个就会引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来”他不禁发表评论:。从这个 例子之中,不难看出,有文化积淀的人,体验到的东西比没有文化积淀的人要深刻得多一 我认为,热爱自然、生活和艺术的“美乐爱”情感是人类文化之源,也是人类创造的 最美好的精神及物质文化。 第一章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内涵解析 1 1 “美”。乐”“爱”内涵及关系研究 1 1 1 。美”。乐”。爱”内涵界定 1 1 1 1 【美 的内涵 美的含义是什么? 古今中外许多美学家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果仅将他们的观点陈 列,大家一定会觉得深奥难懂,从而对“美”的研究失去兴趣。该把研究“美”含义的落 脚点放在哪儿? 这个问题一直困惑我。由首师大学习后回到陇西小学实习期间,我有了想 法我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呢? 这应该是人们普遍的学 习途径。依此思路,我想到了通过查字( 词) 典来解释“美”含义的方法。我想这种顺应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的研究会更快地和教学实践结合,同时也更有助于我们对 “美”的理解。 我手边有两种版本的词典,于是我分别在其中查找了“美”,并将解释记录下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对“美”的解释: 0 彤,好看;美丽( 跟。丑”相对) :长得很一,家乡的景色像画一样美,俊一o 动使事物变美:一容,发0 毋好的;令人满意的:物一价廉,一名,一德西毋 非常满意;得意:瞧,他一得不知怎么好了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美”的解释: o 珂,美丽;好看( 跟。丑”相对) :这个小姑娘长得真一o 动使美丽:一容o 毋令人满意的;好:价廉物一母美好的事物;好事:一不胜收o 毋得意:老 师夸了她几句,他就一得了不得o 磨姓 依据词意的理解、词性的探究,我归纳出“美”的两种含义审美含义和创美含义。 形容词性的“美”倾向“审美含义”,动词词性的。美”倾向“创美”含义。下面将分别 作出解释。 一、。美”的审美含义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用今天的话 说,就是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这就有丑恶了;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的,这就有不善的 了。意思是说美丑、善恶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8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美”,我们有必 要了解“丑”的含义。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丑”的解释是这样的: m 毋相貌难看( 跟“美”相对) :长得一,一八怪0 毋令人生厌的,可耻的:一态 百出,一闻0 磨丑态;丑事:出,现一,家一西廖指传统戏曲里的丑角:文一,武一一 婆儿7 对比后我发现“美”的第一种含义。彤,美丽;好看和“丑”的第一种含义。毋相貌 难看是完全相对的,体现了“美”的“审美判断”含义;而“美”的第三种含义0 毋令人 满意的;好:价廉物一和“丑”的第二种含义o 彤令人生厌的,可耻的对应,突出了“美” 的“审美感受”含义;“美”的这两种含义可归纳为“美”的审美含义。下面展开说明。 。美”的审美含义包含审美判断含义 美的审美判断含义包括两层含义。这个结论来自我对“美”字源的探究。 其一,。美”是感现形式的肯定判断 这种含义是由汉代许慎的 说文解字中“羊大则美”渊源的。 “美”字的本义表 现了“羊之大也”,躯体硕大之羊的意思。中国人最原始的审美意识,可以说是起源于对 “羊大”,对形象丰硕羊毛浓厚、象征旺盛的生命力的膘肥体壮的羊的姿态的感受。历代 以来,大这一词一般与美互训。庄子天地:“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 之所共美也”;四十六集电视连续剧大敦煌等都意味着人们对大的事物赞美。中国 民间审美意识中,亦是以大为美,如江苏惠山泥人。大阿福”、陕西剪纸“大鸡( 吉) ” 等。民间艺术家认为,大是气派、大事吉利、大就是美。“大”的事物给人以“美”的感 性认识,“美”与感性存在,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有直接关系。 除了大的事物能给人审美愉悦外,还有哪些形式能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并带给大家美的 感受呢? 我想到了形式美法则。 翻开杨辛甘霖刘荣凯著的美学原理纲要,我找到了关于形式美法则的论述,人 们在创造美的事物中发展了形式感,并将其概括为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 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 2 细细品味琢磨以上法则,我发现形式美法则来自对生活和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从蔚 蓝的天空,碧绿的湖面,辽阔的草原我们感受到“单纯齐一”的明净、纯洁和整齐; 从人和许多动物、植物的身体结构我们归纳出“对称均衡”的严谨、稳定和自由变化;在 绿叶红花中我们理解着“调和对比”的融合、协调鲜明与振奋;从人体各部分比例中我们 提炼出美的极致“黄金比例”;从春夏秋冬季节的更迭、昼夜的交替、海涛的汹涌, 生命的轮回中我把握着“节奏韵律”的规律美感;身临九寨沟之境,山水相映,林水相赤, 集色美、形美、声美于一体,自然美形式和谐统一,我们领略到了人类风景美学法则的最 高境界“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法则使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这一基本法则包含 了变化以及对称、均衡、对比、调和、节奏、比例等因素。所以一般都把“多样统一”作 为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也是形式美的最高法则,因为。多样统一”产生“和谐”的美感。 艺术作品中运用形式美“多样统一”法则的例子很多,比如隋代展子虔的 游春图。 画面上白云浮动、微风拂水、景物舒展开阔,人物或仔马路侧、或荡舟湖心、神态悠闲, 山水、云烟、草木、人物都呈现出浓郁的春意,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郭熙赞叹说: “山 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又说:“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无道路 则不活。”。确实,画家用艺术的手段表现了自然整体和谐的美。 其二,。美。是人的伦理道德形式的肯定判断 人们对某个人、某件事某种行为赞赏时,也常用“美”这个字,把本来属于伦理学范 围对高尚行为的仰慕、敬重、追求、学习,作为一种观赏、赞叹的对象,用“美”这个字 以传达情感态度和赞同立场。传统儒家文化和现今倡导的社会文明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论语讲“里仁为美”,孟子的“充实之谓美”,苟子的。不全不粹之不足以 为美”子张问“何谓五美”? 孔子回答:“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 不骄,威而不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等。从上面例子可以看 出人已经被作为。审美对象”。探究其被作为审美对象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里仁” “充实”等心灵美的形象展现;是由于“君子”美形象“惠而不费,威而不猛。” 的恰到好处呈现;是由于人们在“荣”“耻”行为的判断中建立了“美”“丑”审美观。 “美”含义中包涵着入的美德内涵,它是人的美的审美标准。当人的美德内涵通过表情、 3 动作等形象语言展现在社会交往中,就会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这和古代字源中关 于“羊”和“人”在一起和谐相处给人以美感的“羊人为美”判断是一致的。 “羊人为美”体现了形式美“多样统一”法则,在社会中应用起来即为和谐社会的建 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入与自 然和谐相处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社会各界人士思想上的 多样统一。 综观以上两种含义的审美判断,我将“美”豹审美判断含义理解为“羊大则美”。羊 人为美”的综合和引申。我概括为:“美”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肯定趋势的生活 形象的审美判断,“丑”是对否定趋势的生活形象的审美判断。我认为这种理解符合小学 阶段孩子综合的、普遍的认知规律。 美的审美含义中包含。审美对象的素质”问题 我们看到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感到名不虚传,果然“美”;进行画展等多种造型 艺术欣赏时也常发出。美”的感慨。美学家把风景、名画等使人产生审美愉快的自然、艺 术等美好的客观事物称作“审美对象”。是什么原因让它们成为审美对象呢? 我认为这是 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或“素质”问题,通俗地说就是美的特征问题。 “美”有哪些特征呢? 下面我将从美的存在领域自然美、社会美和形式美、艺术 美中寻求答案。 其一, 。美”的个性特征 我们知道,普通人们常常把融入大自然当作一种享受,艺术家总爱在作品中表现大自 然,科学家锲而不舍地探索着大自然,政治家呼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自然里 有什么? 其魔鬼魅力在哪里? 探究的心理驱使我急不可耐地翻开自然大百科。宇宙、 太空、阳光、星辰、地球、大海、山川、江湖、峡谷、平原、草原、动物、草木、花朵、 季节、昼夜、时辰、气候、降雨、刮风、下雪,冰雹自然界的内容真是丰富。自然界 的万物各具形态。我试着用词语概括它们各自的相貌。宇宙一浩大无边,太空一神秘莫测, 阳光一温暖灿烂,星辰一闪烁迷离,大海一宽广深邃,山川雄伟挺拔,江湖奔流不息, 平原低平坦荡,草原广阔延绵,风一轻盈,雨透明,花一娇美艳丽,草平整,树 伟岸,夜一神秘,水一清澈,动物一壮健,风景奇丽,云霞变幻,海洋一汹涌, 4 我发现自然美的主要特点侧重于形式,以自然原有的个体感性形式直接唤起入的美感。美 的个体性决定了美的丰富性、多样性,庄子以简练的“各美其美。”告诉人们自然界的五 光十色、丰富多彩。我在自然世界里找到了“美”的个性特征。我知道了人们爱它的基本 原因。 社会美中有“美”的个性特征么? 我首先找到了社会美的内涵解释社会美包括人 的美、劳动产品的美、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美等丰富的生活内容。我们知道“美是生活” 这一定义是由车尔尼雪夫斯基首先提出的。我们有必要知道他在论证此定义时的想法。车 而尼雪夫斯基提出“个体性是美的最根本的特征”,所谓“个体性”就是指事物的可感的 具体形象。他说,。生活”是包罗万有的、广大无边的、变化多端的,因而生活形象的内 容和形式也是包罗万有、广大无边、变化多端的。句话,是丰富多彩的。人作为自然界的 精灵,生活的主宰,个性特征一定也是千姿百态的。我们可以通过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 步辇图看个究竟。画面上唐太宗表情雍容、和睦、平静安详,流露出一种嘉许的神态; 四边的宫女共九人,前后错落,相互顾盼,其中六人挽着步辇,特别是前后两名宫女双手 紧握辇吧,以带系于肩上,低头,表现出很吃力的样子,和唐太宗肥胖的身躯、平静安详 的神态形成对比;使者禄东赞,上身略向前倾腹部收缩,双手合在胸前,神情恭谨,额有 皱纹,微须,像是远道而来;禄东赞前面着红袍的可能是礼官之类的人物,神态较肃穆; 后面穿白袍的,手持一卷文书,可能是翻译人员n 丰富多彩的人物个性特征被画家以逼 真的人物形象描绘刻划出来。可见“美”的个性特征在社会美、艺术美中表现得也非常明 显。 但这里要说明的是,大自然中万物并没因其个体形象特征的彰显而使大自然失去和 谐,反而更加绚丽多姿;步辇图并没有由于每个人物的个性刻划而冲淡表现历史上汉 藏两族间友好团结的主题,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亲切、融洽的气氛。 于是,由美的。个性”特征我想到要去探究美的“共性”特征。 其二,。美”的共性特征 一美”的共性特征之一一一美的投律( 形式关法刖) 在前面有所说明,不再赘述。认真发掘,我又发现了许多。 5 “美”的共性特征之二一一形象性和感染性 查找美术理论书籍,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理论。这里 “形”指的是形象。关于形象对于“美”的意义,车而尼雪夫斯基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 中占统治地位”。黑格尔认为“美的生命在于显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示。”“形” 的地位可见一斑。这里的“神”指的是人的内在气质、性格等“精神”内容,。神”是 美的生命。“形”“神”是共生关系,美的生命离开形象,是无法展现的所谓“以形写 神”就是通过人物的外部感性特征的描绘来表现人的内在精神。 顽恺之的洛神赋是“以形写神”绘画理论的代表作品。洛神在水面上飘忽不定, 似去还来,体态婀娜。而曹植站在岸边,恍惚中看见江面上的洛神,可望不可及,流露出 一种迷茫和困倦的神情“以形写神”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阎立本在作品历代帝 王图中通过人物仪表、神态的特色描绘,把一个个性格迥异、不同政治追求的帝王呈现 给我们;又如,周肪在作品簪花仕女图中用富有质感的线条,艳丽的色彩,细致入微 地刻画出宫廷妇女不满足闲适生活的忧郁神态。 另外,画家们还通过描绘与人精神气质相通的山水、花鸟等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 求,这是“以形写神”的另一种表现。比如,出水芙蓉图是画家追求“出污泥而不染” 高洁品格的表白:墨梅图轴是王冕磊落胸怀和理想的表露; 兰竹图是郑板桥坚韧 挺拔有气节的人格展现;富春山居图卷庐山高图轴 千里江山图表达了山水画 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情怀。 继“以形写神”绘画理论之后,南齐谢赫提出以“气韵生动”为中心的六法论。 。气 韵生动”是中国古典绘画的审美理想,是中国书画艺术形式最高的美的标志,体现中国艺 术对自然万物的生命存在状态的关注。”“气韵生动”中蕴含的“生命活力”在我国民间 美术作品中体现得特别充分,比如,“生命树”上接出了露核的果实,莲花里生出了白胖 的娃娃等。“气韵生动”和世界艺术也是共鸣的。“气韵生动”展现在蒙娜丽莎神秘 的微笑里,展现在向日葵燃烧生命活力的花瓣中。 6 达到。气韵生动”标准的作品是最具感染力的。因为生命是最高的人生哲学,是人生 哲学的主题。同时,作品中蕴含的人格精神光辉会使每个靠近它的人都热血沸腾、心潮澎 湃l 我有过这样的体验。 看潘鹤的雕塑作品艰苦岁月时,我由老红军在战争间隙吹笛子、小红军依偎在身 旁专注倾听的动作和他们对未来憧憬的目光中,看到了红军战士在艰苦岁月里展现出的积 极向上的生命活力和坚信长征一定会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l 站在长城上,我抚摸着城墙的垛口,往山下看,群山在脚底绵延,往左右看,雄伟的 长城像威武不屈的战士一样巍然屹立于群山之上,我国劳动人民热爱自由独立的雄伟气 魄,让我叹服l 坚实雄伟的长城是用砖一块块砌造的,当时耗费多少劳力物力? 城墙建筑 在悬崖峭壁之侧,群山峻岭、其施工之艰巨,是难以想象的l 我国劳动人民那不怕艰辛万 苦的顽强斗争精神形象地展现在万里长城上l 踏城墙而上,随着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 盘旋,我有驾驭巨龙的感觉,我理解了毛主席“不到长城非好汉”题词的涵义。万里长城, 人类的巨著l 中华之魂! 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l 中国诗坛名家王怀让的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在这里和我共鸣了。 自然美带给我的感染力也是巨大的! 在郑州黄河风景游览区黄河留给我胸怀宽广、性 情温和的母亲印象;去年暑假参加共产党员“保先”教育,我在壶口看到黄河;黄河母亲 在这里变成了黄河父亲,他以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姿态向我们诉说着我国改革发展的决 心和速度! 震慑人心的气势让我叹服l 我耳边仿佛不断响起黄河父亲发出的粗犷声音:“奋 进吧,中国人! ” 在多种美形态的审美体验活动中,我又发现了“美”的形象性和感染性特征与作品内 容、形式的关系问题。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之时,即作品“形神兼备”之时,是美 的形象感染性特征发挥极致之时。 。美”的共性特征之三一一典型性 当我欣赏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时,看到画面上奇峰幽谷,渔港水村,云林烟 树,飞泉溪流,感到真是集江山之奇秀! 我不禁想到一句话“江山如画”,并突然悟出了 人们把江山比作图画的道理。杰出的山水画集中了自然的精粹,很美,在这里。图画”成 7 了“美”的代名词。宋代山水画家郭熙曾说:“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 秀? 一概画之,版图何异? ”这里所说的“奇”和“秀”就是指自然中的精粹。艺术美集 中了自然形象中的精粹,因此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很鲜明。 生活中的典型形象也常被艺术家进行塑造。比如,我国最早的漫画夏禹夏桀中夏 禹执盂( 古代一种农具) ;夏桀执戈,形象可憎,坐在两个女人的肩背上。通过相互对比, 表达了作者歌颂好君主,揭露暴君的意图。 我发现了美的典型性特点,和美学家蔡仪的“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美就是 典型,典型就是美。”1 3 观点一致。 。美。的共性特征之四一一“真善美”的统一 这里我要说明的审美评价闯题。审美评价有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之分。主观标准就是 审美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审美需要、审美理想、经验习惯和特定心境等对审美对象做 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具有丰富的个性差异,如有的人喜欢花好月圆的美,有的却以丑木、 怪石为美,有的人喜欢绚丽和精致的美,有的却喜欢悲壮和苍凉之美。俗话说,“一千个 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审美评价的客观标准是指鉴别对象的美丑和衡量对象审美 价值高低的尺度或标准。我认真研读美学书籍,认识到在历史上真正能够获得社会普遍承 认的美的事物都有这样的特点:它符合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蕴含着“真”,它有利于 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着普遍而广泛的社会功利性。暗含着“善”:“美” 因其能通过生动的感性形式和谐统一地体现“真”和“善”的内容,而光彩焕发,夺目悦 耳。“真”是“美”的生命,“善”是。美”的灵魂。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是审美评价的客 观综合指标。 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童心最真、最美! 何谓童心? 童心是儿童天真、纯朴、善良之 心。追溯渊源,中国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童心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 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入。”皇帝的新装中,不正是由于小孩的“真 心”才揭穿两个骗子的狡猾、皇帝大臣及老百姓的愚蠢吗? 爱“美”的童心常常表现为“善” 心。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