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白蚁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白蚁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蚁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白蚁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白蚁对房屋建筑的危害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旧城区房屋建筑受白蚁危害 的比例有 40%左右,情况尤为严重。特别旧城区房屋建筑材料多为土木、砖木, 通气不良、光照不足、黑暗潮湿,极适宜白蚁繁衍。由此可见,白蚁防治技术的 创新研究刻不容缓。 1.传统白蚁防治的主要方法 粉剂毒杀法,使用的是一种慢性胃病剂,药粉喷撒在白蚁身上、蚁巢、取食 点、 蚁路上, 通过白蚁间互相交哺、 清洗等行为习性传递, 使其他白蚁中毒死亡。 近年来,关于粉剂毒杀要药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生物类、氯 代烟碱类、吡唑类、有机氟类等药剂,但多处于实验阶段。 液剂药杀法,通常是在发现散白蚁的地方全面喷洒药水,毒化散白蚁活动地 区的环境,当散白蚁继续活动和危害时,因接触和吸收毒素及含毒水分而中毒死 亡。但液剂药杀法只能杀死药剂所能触及到的白蚁或驱避药剂未能触及到的白 蚁,很难把整个白蚁群体杀死。 其它还有诱杀法, 在蚁情不清楚, 一时找不到蚁巢时, 可用诱杀法进行灭治。 挖巢法,有明显外露迹象,可以判定巢位时,应在距巢外围 50100cm 左右的地 方开挖,不破坏巢体周转的防护层。将防护层外的泥土刨掉后,搬出整个巢体。 但这些防治方法虽然采用一些低毒药剂,但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存在一 些弊端。 2.白蚁防治技术的发展创新 2.1 白蚁防治监测控制技术 目前,白蚁危害控制的理念已逐渐从化学防治转变到绿色控制,具有环保、 高效、 可持性特点的白蚁监测控制技术已成了国际上白蚁危害控制的主要发展 方向。白蚁防治 IPM 技术是以监测控制技术为核心,以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 技术、药物屏障技术等为辅助手段的综合治理措施,较之药物屏障技术能减少 99%以上的化学品使用量。 它的原理是: 在需要防治白蚁的地方, 挖一深约 30CM、 孔径约 15CM 的坑,把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垂直放入坑内,当外出搜食的白蚁工 蚁拥入到监测控制装置内取食,将少量的毒饵放在监测控制装置内,让工蚁 带回巢内,通过交哺行为,导致巢内所有个体中毒死亡。2007-2011 年江苏、安 徽和湖南三个省示范了以白蚁防治饵剂系统为核心技术的 IPM 示范,安装了 83 万余套白蚁防治饵剂系统,紧接着 2011 年,杭州、南昌、广州等 5 个省会城市 也开展了 IPM 示范,安装了 4.15 万套系统,并都取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未 来全面推广 IPM 技术起了良好开端。 2.2 物理屏障技术 目前白蚁预防方法主要为化学屏障,即利用灭蚁剂对建筑物地基、墙体等进 行处理,形成有毒化学屏障,但随着 POPS 公约的实施,对有毒化学品的进一步 控制,和人们对环境安全的日益关心,化学屏障将面临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寻求 非化学方法来代替化学屏障方法将是白蚁防治趋势。 物理屏障防治作为一种绿色 环保的白蚁预防技术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研究机构的重视。其原理是: 利用砂粒或砾石颗粒、不锈钢网或护板作为屏障来防止白蚁侵入,屏障由各种不 起化学作用的材料组成,是将白蚁与食物隔开,使建筑免遭白蚁危害,而不是将 白蚁驱杀。 它常常铺设在基础土壤相接处, 板层土壤相接处及其它建筑周边位置, 但也要考虑到对日后开挖、植物生长等干扰。90 年代,李栋等专家对家白蚁做 了砂石粒阻隔入侵的预防试验,获得专利。目前它在全球也占有重要的开发市场 份额,加拿大,美国等地推广效果也很好,物理屏障预防白蚁的前景十分可观, 并将大大减少对人类居住和生活环境的污染。 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的或经过改造的生物、 基因或基因产物来减少有害生物, 使其有利于有益生物,如作物、树木、动物和益虫及微生物这样一种防治方法。 白蚁生态防治的思想是避免产生利于白蚁生长的环境,从而抑制白蚁繁殖,达到 灭治白蚁的作用。如利用捕食性天敌,无尾两栖类的蟾蜍、林蛙、青蛙等很喜欢 以白蚁为食料,曾经有人解剖过 100 多只无尾两栖类,胃内均有白蚁的工蚁、兵 蚁或长翅繁殖蚁。其它如鸟类中的夜鹰、画眉、啄木鸟,爬行类中的穿山甲、哺 乳类的食蚁兽都是擅长挖洞捕食白蚁的“勇士”。生物防治还可从植物中提取杀 虫或抗菌作用的活性物质,直接或间接加工合成新型农药。如莫建初等的室内试 验结果显示细辛植物的细辛粉对黄胸散白蚁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和较强的驱避活 性, 韩文军等发现罗汉松木粉的提取物对家白蚁有较好的毒杀作用。利用植物提 取特研制的杀虫药剂属于天然杀虫剂,由于其具有对环境友好、易降解、低残留 的特点,替代灭蚁灵等非环保药剂前景广阔。其它还可利用真菌、细菌或放线菌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可抑制有害生物的代谢产物来灭杀白蚁, 如来源于微生物发酵 产物的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白蚁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和阻止作用。可以说生物 防治技术可供选择范围广,种类多,作用机制独特,具备环境友好性,因此具有 较大的发展空间,受到业界和大众的广泛关注。 3.结论 随着环境友好、 绿色健康等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相关防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 条约条令的出台, 白蚁防治药物经历了从有机氯药物到有机磷再到拟除虫菊酯类 药物成为主要用药,但同时其他药物不断出现,新的防治技术不断研究的过程。 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都在积极寻求效力持久同时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