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1页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2页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3页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4页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公司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保障公司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提高防御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公司安全稳定发展,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XXXX公司范围内气象灾害或其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浙江省气象条例、金华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三)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抢险,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原则。2、坚持科学决策,保障安全的原则。3、坚持防灾与抗灾并举,以防为主的原则。4、坚持统一指挥、部门联动、按责分工,发挥最大防灾减灾效益的原则。二、组织体系XXXX公司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小组负责公司区域内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的指挥、协调、指导和监督。其工作职责是:及时掌握分析气象灾害情况,提出气象灾害处置建议,并向上级政府领导报告;协调联络各部门开展气象灾害救援工作;灾后迅速开展总结、评价和信息发布等有关工作。公司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小组下辖:应急抢险组、应急抢修组、通讯联络组、应急救护组,各组按照职能分工,全力参与防灾救灾工作。三、应急处置措施气象灾情发生之后,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小组应迅速调集公司所有资源和力量,按照属应急处置工作原则,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并立即向上级政府、气象局报告灾情及处置动态和处置方案。根据灾情程度,采取以下措施,全力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1、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小组组长(组长不在时,可由副组长代理)立即赶赴现场指导。2、迅速调集应急抢救组和抢修组,解救和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对被破坏的重要设施进行抢修。3、立即关停受灾区域的民爆物品生产线并切断水、电、汽,转移受灾区域民爆物品,疏散周边人员。4、对民爆物品生产线和储运设施进行严格检查,制定紧急处置和防御措施,并加强监控,避免次生灾害。5、加强现场治安控制,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6、向可能影响的相邻地区发布预警信息。7、通讯联络组及时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及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布信息。8、妥善安置受灾人员,保障救灾人员安全。四、应急处置机制1、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小组应及时掌握气象灾害情况的变化趋势,根据市政府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的灾情通报和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会商,提出处置建议,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气象灾情,立即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2、当达到或即将达到气象灾害等级标准时(根据兰溪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划分的等级标准),气象联络员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经上级领导批准后,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并报市政府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和气象主管部门。3、预案启动后,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汇报抢险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4、密切加强与市气象灾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视灾情发展情况进一步研究部署抢险救灾、生产恢复和人员救助工作。5、由公司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小组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报市政府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同意,经政府批准后实施。6、协助市气象局开展调查评估,及时全面收集、认真分析气象灾情,并认真总结有效措施与成功经验。五、灾后处置工作(一)善后处理。气象灾情发生之后,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小组应组织做好救灾、受灾人员救护、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等善后工作,并根据灾情程度,全力组织灾后自救工作。(二)调查评估。协助上级气象主管部门或经授权开展调查评估,及时全面收集、认真分析气象灾情,并认真总结有效措施与成功经验。六、附则(一)名词术语解释。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冰)冻、大雾、灰霾、龙卷风等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等涉及公共安全的灾害。本预案中“台风”含义包括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五类。本预案中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二)根据本预案,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落实人员、资金、物资。(三)本预案根据形势发展,适时进行修订。(四)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附件:1、XXXX公司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小组成员名单2、XXXX公司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流程示意图;3、气象灾害类别及警报、预警信号4、气象灾害事故应急措施附件1XXXX公司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小组成员名单序号职务姓名手机电话1组 长 2副组长3 4成 员56789101112131415联络员16附件2XXXX公司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流程示意图监测、预警与信息报告(事故发生地部门、班组)气象灾害事件先期处置(事故发生地部门、班组)公司应急小组预案启动(公司应急小组批准)落实应急措施(公司应急小组、部门、班组)应急结束(市应急小组批准)善后处理(公司应急小组、部门、班组)调查评估(市气象部门、公司应急小组)信息发布与通报(公司应急小组)市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市气象职能部门附件3气象灾害类别及警报、预警信号(标准和发布办法)一、台风1、警报(1)消息预计未来72小时(三天),对本地可能会有直接或间接(边缘)影响,气象台对外发布消息;当台风逐渐远离本地,警报解除也改用消息方式发布风暴的动向。(2)警报预计未来48小时(两天)内,本地将受其袭击或影响时,气象台开始发布警报,并预报未来动向和本地风雨趋势。(3)紧急警报台风进入离东南沿海海岸线500公里范围内的海域,预计未来24小时将登陆或严重影响本地时,气象台发布紧急预报,并预报未来移向、登陆时间、地点和本地风雨影响程度。2、预警信号(通过电视台、电台滚动播报)(1)四级预警(蓝色):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2)三级预警(黄色):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3)二级预警(橙色):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4)一级预警(红色):6小时内可能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二、暴雨1、警报:未来24小时内将有暴雨(日雨量50毫米);或大暴雨(日雨量100毫米);或特大暴雨(日雨量250毫米)出现时,气象台发布对应的暴雨警报。2、预警信号:(1)三级预警(黄色):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2)二级预警(橙色):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3)一级预警(红色):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三、强对流天气(包括雷暴、雷雨大风、短时暴雨、冰雹、龙卷风等)1、警报:强对流天气已经出现,并将持续或短期内(0-6小时)可能影响本区域,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警报。2、预警信号(1)四级预警(蓝色):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2)三级预警(黄色):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3)二级预警(橙色):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4)一级预警(红色):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或者2小时内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四、寒潮低温1、警报(1)、受冷空气影响,预计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将下降10或48小时下降12,且日最低气温5,发布寒潮警报或低温报告。(2)预计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8(秋季6)或过程降温10(秋季8),发布强冷空气警报或低温报告。2、预警信号(1)四级预警(蓝色):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5,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5,平均风力已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可能持续。(2)三级预警(黄色):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5,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5,平均风力已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可能持续。(3)二级预警(橙色):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0,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0以上,最低气温5,平均风力已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可能持续。五、连续高温1、警报:预计未来连续三天以上将出现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发布高温报告(警报)。2、预警信号(1)三级预警(黄色)预计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到35以上。(2)二级预警(橙色)预计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到37以上。(3)一级预警(红色)预计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到40以上。六、大雪1、警报:预计24小时或48小时内,本地将降大雪(日降雪量5毫米,或地面积雪深度5厘米),发布大雪警报。2、预警信号(1)三级预警(黄色)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林业有影响的大雪。(2)二级预警(橙色)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林业有较大影响的大雪;或已经出现较大影响的大雪,并可能持续。(3)一级预警(红色)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林业有很大影响的大雪;或已经出现很大影响的大雪,并可能持续。七、大风1、警报:预计24小时内,本地将出现平均风力6级(沿海7级)或阵风8级大风时,发布大风警报。2、预警信号(1)四级预警(蓝色)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2)三级预警(黄色)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3)二级预警(橙色)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4)一级预警(红色)6小时内可能出现平均风力12级以上大风;或者已经出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大风,并可能持续。八、雷电(1)雷电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在这种天气下,要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在户外且附近没有安全避护场所的人员应尽快返回。(2)雷电橙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在这种天气下,除停止户外活动外,不要在树木、塔吊、变压器下及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要切断危险电源,远离电线、变压器等带电设备,远离铁塔、烟囱、电线杆、旗杆、各种天线等高大物体,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下引线等。(3)雷电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在这种天气下,可采取雷电橙色预警信号发布时的相关防御措施。附件4 气象灾害事故应急措施1、暴雨应急措施(1)灾害预警:凡气象台发布特大暴雨、风暴或台风等紧急警报,公司应急救援队伍进入紧急应急状态。车间及部门首先做好防汛准备,如沙袋、加固临时建筑的门窗及各类机械设备的保护措施。同时应向公司应急小组报告防汛情况,听从统一指挥。 (2)灾害防治:一旦发生台风或水汛的苗头,应急抢险组成员应立即奔赴现场,组织抢险工作,关闭车间所有水、电、汽,设备抢修组切断一切电源,同时有序疏散人员和物资到安全区域。若发现人员伤亡应及时组织抢救,并向应急小组及时报告。(3)防灾措施: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负责人和班组长必须以身作则,把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中。保证安全生产计划,落实生产责任,确保防止灾害性天气的多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定期与季节性检查相结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对事故隐患和苗头,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和落实改进方案。遇暴雨应使用警示提醒。做好所有机械设备、电气箱安全检查工作。架空电缆,过路电缆需认真检查,确保抗风抗暴雨能力,以防损害人身安全和危及财产。做好生产线、仓库、办公室的抗灾能力,对存在隐患的库房及时做好修理和预防措施。对存在隐患的危房需马上做好转移与安置工作。对已完工的箱涵接头井盖需采取必要的防范设施,对施工中的箱涵基坑应备足水泵,做好暴雨排水准备。(4)救护和疏散:根据“救人重于救灾”的原则和公司防灾操作规程,首先是通讯联络组拨打救护电话,应急抢险组员抢救被灾害围困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有序疏散人员和民爆物品至安全区域。2、台风应急措施(1)应急准备公司根据从难、从严的原则,制定防台风工作预案,落实好台风袭击时恶劣条件下的各项应急措施。预案应在抗台前宣传落实到位,做到人人知晓。依靠公司力量,做好各项防台风准备工作。省及地方气象部门发布台风消息后,加强值班,指定专人负责收听记录气象信息,直至台风消息停发为止。通讯联络组随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2)台风(48h可能影响本地)发布后公司应急小组现场指挥亲自参加值班,密切注意台风动向,部署落实防范措施。应急抢险组成员对重点生产线、库房和可能遇险地段进行检查,进一步落实抢险措施。(3)台风紧急警报(24h内可能影响本地)发布后公司应急小组发布紧急通知,对抗台风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公司应急小组现场指挥,应急抢险组就位,进入抗灾第一线。加强巡视检查,应急抢险组员集中待命,防台抢险物质到位。(4)台风侵袭期间当出现电力、通信、交通中断等严重状态时,公司应急小组应采取果断措施,动员各部门负责人担当起本部门的抗台工作,做到各自为战,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风暴雨高潮袭击期间,应尽量减少人员活动,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5)台风过后恢复工作台风过境后,公司应立即检查灾害损失情况,并及时向市政府、上级防汛部门汇报,对遇险人员妥善处理。由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立即全力抢救,及时送医就诊。公司应急小组应立即组织应急抢修组突击抢修受损的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等设施,以利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办公。3、雷击伤人应急处理措施(1)雷击主要有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三种形式。直击雷是带电云层(雷云)与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迅猛放电现象,并由此伴随而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坏作用,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直击雷的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可达几十KA乃至几百KA,蕴藏的能量在几s到几百s时间内释放出来,从瞬间功率来讲,是巨大的。防避直击雷通常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至埋于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再泄散入地。感应雷: 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及发生闪击的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内电子设备。是闪电放电瞬间,在附近导体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现象。静电感应:由于雷云的作用,使附近导体感应并积聚大量与雷云相反极性的束缚电荷,当雷云主放电时,雷电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原来处于雷云附近导体中与雷云相反极性的束缚电荷被释放出来,形成自由电荷,如果不能就近散入地就会产生很高的电位。电磁感应: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瞬态脉冲)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球形雷:在雷电频繁的雷雨季节,偶然会发现殷红色、灰红色、紫色、蓝色的“火球”,直径一般十到几十厘米,甚至超过1米;有时从天而降,然后又在空中或沿地面水平移动,有时平移有时滚动,通过烟囱、开着的门窗和其他缝隙进入室内,或无声地消失,或发出丝丝的声音,或发生剧烈的爆炸,因而人们习惯称之为“球形雷”。较为罕见。 防避球形雷,最好在雷雨天不要打开门窗,并在烟囱、通风管道等空气流动处装上网眼不大于4平方厘米,粗约22.5mm的金属保护网,然后作良好接地。(2)雷雨中的安全措施雷电防护措施主要包括:直击雷防护、侧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三大部分,并采用接闪、分流、屏蔽、均压、等电位、接地等技术措施。雷雨中,不管身在何处,公司员工应注意以下安全措施:一是人体的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在雷电交加时,感到皮肤刺痛或头发竖起,是雷电将至的先兆,应立即躲避。如果身处工房、库房、大楼门口树木等高大物体,应立即进入工房、库房、办公大楼。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的物体,应该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势,注意双脚并拢。双手合拢切勿放在地面上。千万不可躺下,因为会增大 “跨步电压”的危险。不在工房、库房及大楼的员工(如正在户外工地工作的)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悬岩下躲避雷雨,因为这些地方会成为火花隙,电流从中通过时产生电弧可以伤人;不要在金属架构附近逗留;要尽量找建筑,躲避。远离铁栏及其他金属物体。并非直接的电击才足以致命。闪电击中导电体后,电能是在瞬间释放出来的,向两旁射出的电弧远达好几米。此外,炽热的电光使四周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这些冲击波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若在近处听到,强大的声波可能震伤肺部,严重时可把人震死。雷雨时如果身在空旷的地方,应该马上蹲在地上,这样可减少遭雷击的危险。不要用手撑地,这样会扩大身体与地面接触的范围,增加遭雷击的危险。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因为头部最易遭雷击。空旷地带和山顶上的孤树和孤立草棚等应该回避,因为它们易遭雷击。这时如在其中避雨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站在向两旁伸展很远的树枝下面。如果野外有片密林,员工一时又找不到其它避雷场所,那么也可以利用密林来避雷,因为密林各处遭受雷击的机会差不多。这时只要不站在树林边缘,最好选择林中空地,双脚合拢,与四周各树保持差不多的距离。雷电期间尽量回避未安装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如高塔、大吊车、开阔地的干草堆和帐篷等,不可到山顶或山梁等制高点去。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铁路、延伸很长的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等也应回避。正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的员工,遇上雷雨则要赶快上岸离开。因为水面易遭雷击,况且在水中若受到雷击伤害,还增加溺水的危险。另外,尽可能不要呆在没有避雷设备的船只上。如正在驾车,应留在车内。车壳是金属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因此,车厢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雷电期间最好应骑自行车、骑摩托车等,如果正在驾驶,应马上停下,寻找建筑躲避。如在室内,应把电视的户外天线插头和电源插头拔掉。不要靠近窗口,尽可能远离电灯、电线、电话线等引入线,在没有装避雷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