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册诗经三首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3、领悟“我”的形象塑,把握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形象思维及人物形象。 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 3、树立“历史的”“美丽的”观念。 教学方法 1、“切入情节,激发想象”法 如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典型情节可引发学生想象女主人公的具体生活情节和既“悔”且“恨”的情调。 2、“运用对比,探讨开拓”法 如将卫风氓与邶风静女两首诗对比,从“怨”“兴”中把握形象,探知当时社会的“民情”和“制度”。 3、“语言分析,体味神韵”法 如卫风氓抓住语言的暗示性探究:“蚩蚩”“旦旦”“贸”“车”“不见”的暗示性,进行推断想象“士”的“贰”“二三”及“不思其反”,进而把握形象。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孔子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呢,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学们想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可让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明确)“文质彬彬”原义是文华和质朴配合得恰到好处,今义是形容人文雅而有礼貌。同学们,让我们就来学习,接近“文质彬彬”吧。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检查并深化预习效果,贮存文字、词语所传达的信息。 依据情节,激疑发问,总理三首诗。 A、三首诗均选自风,即民间歌谣。结合历史知识,扼要说明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明确:a奴隶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尖锐对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b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对理想的追求。c在战争和徭役中,人们争取和平生活的愿望和表现出的爱国热情。 B、诗歌常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本文三首诗分别选用了怎样的典型情节? 明确氓主要情节:“以我贿迁”“三岁食贫”“靡室劳矣”;无衣主要情节:“袍”-“泽”-“裳”;“戈矛”-“矛戟”-“甲兵”;静女主要情节:“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2、具体研习秦风无衣 集体朗读无衣这首诗,思考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 明确: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 异:每章仅三字不同。 原因:A、属重章复唱的手法,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B、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主人公的爱国精神。 诗中在与“子”相对上用了一个“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两处“我”字,体味一下“我”的妙处,并运用想象,创造“我”的形象。 讨论明确:“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我”是出自内心的自觉者形象。“我”又是一个象征。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此爱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想象当以此为萌发点,也应以此为归宿点。 三、课堂练习 赏析下面这首诗。 乡愁的四韵(录其二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的腊梅香 腊梅的芬芳 是母亲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四、布置作业 1、氓和静女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2、氓中的典型情节可以从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选择,但有一点必须探究,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3、诗歌常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形象思维中比兴、对比是常用的手法,你在氓中领悟到了什么? 4、要欣赏诗,必须运用想象,而想象又不是无根据地让思维驰骋,只有抓住典型情节,才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形象。请你就咥其笑矣爱而不见及静女中的睹物思情进行大胆想象,以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将静女改写为小故事。 第二课时(教学方法同上节课) 一、导入 爱情是个不衰的话题,氓和静女塑造出两类爱情和形象,但有一点较为相同,无论氓中的秋以为期以望复关还是静女中的我于城爱而不见,看样子是自由恋爱了,我们应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呢?而氓中女主人公遭士遗弃,其兄又咥其笑矣,静女中的静女却又为士所热恋,这又该怎样认识呢?凡此等等,你是否想过有个答案呢?让我们来学习这两首诗。 二、教学卫风氓(板书课题) 1、上课堂我们留下了思考题,先来研究第2题。 讨论明确:答案可能是多样的。 “士”之变心说:情节为“不见复关”的暗示性;“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显示性。这一切告诉我们“士”的变心是关键原因。 社会制度说:情节为“抱布贸丝”至“以我贿迁”,“三岁食贫”“渐车帷裳”,“士”骗取了钱财,生活由贫到富,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上,正如恩格斯所说家庭、婚姻反映出金钱关系。 年老色衰说:情节为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三岁为妇”,年老色衰,引起“士”变心。 2、研究作业第3题。 明确:形象思维是以感情意象作为思维对象的,而这些意象是具体而不是形象。具体与形象之间按照客观生活逻辑为准则。因此比兴、对比则成为常用的手法。 3、桑叶新鲜润泽时,斑鸠贪吃桑这一形象,当和姑娘年轻漂亮时被男人迷恋,而使姑娘沉溺于爱河之中这一形象具体结合时,这就成为诗人所创造的第二自然段的艺术形象,让人们看到抽象的结论-男人喜欢的是貌而非人的心灵,同理桑之落,其黄而陨和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也属如此,这是兴的艺术手法。而对比则和兴不同,常常用同类形象之间的生活联系的手段进行正反对照,士前为信誓旦旦-倾慕求婚,否则反是不思遗弃旧欢,前后形象形成强烈对比。 师生在欣赏时抓住意象这第二自然段的艺术形象进行想象,进行创造,才可领悟此诗,进入诗的鉴赏的殿堂。 三、研读邶风静女(板书课题) 四、1、检查同学们想象改写静女的作业,由学生代表朗读自己改写的文章,师生共同以艺术欣赏的目光评析再创作的作品。 明确:应抓住典型情节进行 解说:此题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完成再创作的创作活动。 2、研究自由恋爱及氓和静女中的两士为何对恋爱有两种不同观念的明确:爱情可以说是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社会中有不同的恋爱观。氓中“抱布贸丝”,“士”的身份可为商人,静女中俟我于城隅自牧归荑,士可为田者,为思维提供了根据。 在由原始社会演变到奴隶社会后,劳动人民之间的恋爱,还是在人们的劳动与生活中产生的,这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和我们今天的自由恋爱理念上有不同。 五、课堂小节 我们从诗经三首的学习,了解了诗经所处时代的生活,学到了人民的爱国精神,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我们还学会了抓住典型情节,运用形象思维来欣赏诗歌中所由此而烘托出的具体生动的气氛和情调,还学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原科技学院《概率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学校防汛应急演练工作方案
- 2025-2030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风险评估研究报告
- 电气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 2025中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化进程与资本运作策略报告
- 高性能钢结构设计的发展与工作计划
- 碳排放核算师面试重点
- 2025中国物联网终端设备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中国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及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报告
- 2025中国物流行业智能化改造及供应链优化与成本控制分析报告
- 陪玩俱乐部合同协议
- 废铁回收协议书范本
-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 甘肃陇南市金陇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重症医学科个案护理查房
- 外贸企业如何提升运营效率与管理质量
- 尊享会员合同:全方位权益保障协议
- 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要求
-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常规
- 绘本故事《小鲤鱼跳龙门》课件
- 【MOOC】英国小说-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