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二历史《第8课 笔墨丹青》导学案.doc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二历史《第8课 笔墨丹青》导学案.doc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二历史《第8课 笔墨丹青》导学案.doc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二历史《第8课 笔墨丹青》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二历史第8课 笔墨丹青导学案 【使用说明】1、课前认真翻阅课本,独立自主完成导学案。2、针对学习中遇到的疑点,用红笔勾画并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中相互交流答疑解惑。3、本导学案的课前自学导引是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学习目标】【课标要求】概述绘画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重点难点】重点: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发展过程、特点。 难点:时代变迁对中国绘画的影响。第一部分:自主学习知识导学问题引领一、绘画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1、新石器时代地位: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特点:稚拙的 、简单的 和图案,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2、战国和两汉时期:出现用 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体现出浪漫、神秘、古拙。二、绘画发展:魏晋南北朝到唐1、魏晋时期背景:士人群体的追求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了 的文人画。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 ”的绘画理论,其代表作_洛神赋图2、唐代 时代背景:政治 和经济 ,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特点:画家们创制法度,表现了_的盛唐气象。吴道子: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被誉为 “_”。代表作_三、绘画繁荣:宋代到明清(一)宋代1.文人山水画(1)背景:进入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2)特点:文人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画家的追求从注重 ,变为更加注重意境。2.民间绘画(1)兴盛原因:宋代以后,伴随着商业兴盛、 发展和 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2)代表作:北宋张择端的 。(二)明清时期1.文人画:由于 、 等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_的画家,艺术风貌不拘成法。2.民间绘画:出现木刻版画、年画、壁画、 、 等,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四、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宫廷画和民间绘画注重 ;文人画注重 ,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 的抒发 。2、作用:国画在启迪民族的 和_ 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2、什么是文人画?北宋与南宋的文人画各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3清明上河图作为民间风俗画,与文人画有何区别? 【知识链接】1、民间风情画的特点(1)取材于社会生活;(2)形式多样,以写实为主,并具有生活上的实用性;(3)洋溢着鲜明活泼、喜气吉祥、美好可爱的气氛。2、画的分类从画的内容来看,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卉画、禽鸟走兽虫鱼画、界画等。从画的形式或颜色上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从画的技巧上可分为粗笔(泼墨)、细(工)笔、写生、写意、皴法、白描、没骨、指头画等。从画的时代上可分为:古画、新画、近代画、现代画等第二部分:合作探究1、概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风格及时代特征时代画种绘画风格时代特征代表人物及其特点新石器时代岩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战国、汉代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魏晋社会危机、士人群体形成顾恺之 “以形写神”唐代画种丰富”宋、元文人山水画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马远、夏圭“残山剩水”风俗画张择端明、清文人画不拘成法时代变化、社会动荡八大山人风格奇特民间绘画木刻版画、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古代一位画家认为:“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珠)中。”请回答:材料这句话是哪位古代画家说的?他这句话强调了什么问题?2、看图回答问题请回答:材料中的两幅国画分别属于哪时期的何种画种?从图中分别汲取什么样的历史信息?【我的疑问】第三部分:巩固提高1、下列绘画内容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是:a 稚拙线条、简单的色彩图案,将人物、动物形象的几何图案在地面或墙壁上b 开始出现毛笔在绢帛上绘制作品帛画。c 对现实的理性思考,体现在绘画艺术作品中。d 以人物画为主,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实质2、汉代帛画中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体现出浪漫、神秘的特色,与这一绘画特色相适应的时代思想特色是:a 黄老之学盛行 b 荀子的唯物思想盛行 c 理学盛行 d 佛教传入3、下图说明( ) 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4、宋代影响绘画特色的社会原因包括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朝廷“重文轻武”国策 民族政权之间的尖锐对立 理学的兴起和发展a b c d 5、苏轼对右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由此可见该作品( )a追求布局严整 b富于色彩美感c受印象派影响 d注重诗情画意6、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 )a 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有趣 b 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c 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从而绘画极具生活实用性d 刻画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7、下列关于中国的绘画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画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b 中国画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c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元朝时期市井的生活d 中国画能将诗、书、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