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 二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 地震波 1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性 分类 图中a表示横波 b表示纵波 特性 一 二 2 地震波的波速变化 在地下平均33千米c处 指大陆部分 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在地下2900千米d处 横波完全消失 纵波波速突然下降 一 二 2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1 依据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波速的变化 2 界面 图中c为莫霍界面 d为古登堡界面 3 圈层 图中由内向外e f为地核 g为地幔 h为地壳 链接生活有人用 半熟的鸡蛋 形象地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请你分析并指出这种比喻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提示合理 用 半熟的鸡蛋 来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 则蛋壳为地壳 蛋白为地幔 由于半熟 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 蛋黄为地核 不合理 半熟的鸡蛋 蛋黄是内液外固或整个蛋黄都是液态 与内核是固态不相符 3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合称为岩石圈 一 二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 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等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2 大气圈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3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4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 岩石圈的上部 探究一 探究二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特征主题活动俗话说 上天容易 入地无门 探索地球内部圈层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 假如你乘坐一辆既能耐高温高压 又能穿透坚硬岩石的微型汽车 正进行一次穿越地心的科学探险活动 假如汽车上的车载仪表和各种感应器记录下了沿途的见闻 车载电脑利用大数据分析各地层的物质组成 结合材料探究 1 仪器记录的地壳的组成物质主要是什么 2 在地幔部分发现有一个呈熔融状态的层次叫软流层 软流层是在上地幔上部还是上地幔顶部 为什么有人认为它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探究一 探究二 提示 1 地壳的组成物质主要是岩石 2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 由于该处放射性元素衰变积累的热量可能使岩石处于熔融状态 因此有人认为它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1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纲要图示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 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岩石圈不仅包括地壳 还包括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部分 探究一 探究二 2 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表格归纳 探究一 探究二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的判读技巧 探究一 探究二 可提取的信息种类 地震波的类型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 1 横波 s波 和纵波 p波 的判断 横波传播速度慢 只在固体中传播 纵波传播速度快 固 液 气三态中都可传播 2 莫霍界面的判断 在地下 陆地部分 平均33千米处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大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即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3 古登堡界面的判断 在地下2900千米处 横波突然消失 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减小 不连续面 古登堡界面 即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4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根据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地球内部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 5 地球内部圈层物质状态的判断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可判断出物质的状态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1 北京时间2017年12月13日5时41分在伊朗 30 8 n 57 25 e 发生里氏6 2级地震 震源深度约10千米 地震发生后 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1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内核b 下地幔c 外核d 岩石圈 2 下列有关甲 乙 丙 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丙为莫霍界面b 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c 丁为古登堡界面d 先到达地面的是乙波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 1 题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 大陆部分较厚 平均厚度33千米 大洋部分较薄 此次震源在地表以下10千米 所以此次震源位于岩石圈 第 2 题 当地震发生时 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 产生弹性振动 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 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可以通过固态和液态 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态介质 图中甲波为纵波 乙波为横波 答案 1 d 2 b 探究一 探究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主题活动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是地球的外部圈层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反映了外部圈层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关系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图中序号 代表外部圈层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 上图中 分别代表哪个外部圈层 2 连接地球内部圈层和外层结构的圈层是哪个圈层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反映的是哪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 提示 1 水圈 大气圈 生物圈 2 岩石圈 岩石圈和生物圈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地球的外部圈层的特点比较 探究一 探究二 生物圈作为地球的外部圈层有何特殊性 生物圈的特殊性是与其他外部圈层相比较而言的 主要表现在 生物圈有生命存在 其他的圈层是无机环境 与其他圈层交错 没有明确的界线 生物圈不仅包括全部生物 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2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等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读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所示的圈层a b c分别是 a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b 生物圈 岩石圈 水圈c 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d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2 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不单独占有空间 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占有独立空间 厚度约为300米 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a b c d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结合图示a b c及大气圈的位置可判断a为生物圈 b为水圈 c为岩石圈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不单独占有空间 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场所 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答案 1 d 2 d 1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 地震波波速的变化b 温度变化c 内部压力变化d 物质组成解析根据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差异可以给地球内部分层 答案a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 完成第2 3题 2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s波可以通过固体 液体 气体传播b p波可以通过固体 液体 气体传播 且速度较慢c 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 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先受到p波的影响 再受到s波的影响d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 如石油勘探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面上 下两侧分别为地幔和地核b 面上 下两侧分别为地幔和地壳c 岩石圈指的是 面以上的部分d 面以下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 解析第2题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 如石油勘探 地震波有纵波 p波 和横波 s波 之分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可以通过固体 液体和气体传播 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当海底发生地震时 位于海洋中的人们只能受到纵波的影响 第3题 图中 为莫霍界面 其上 下两侧分别为地壳和地幔 为古登堡界面 其上 下两侧分别为地幔和地核 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 分为外核和内核 答案2 d3 d 4 下图中甲 乙 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正确的是 a 岩石圈 地幔 地壳b 岩石圈 上地幔顶部 地壳c 岩石圈 地幔 地核d 地球内部圈层 地幔 软流层解析由图可知 甲 乙 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 即甲包含乙 乙包含丙 岩石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