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通史滚动检测(含14最新题)(1).doc_第1页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通史滚动检测(含14最新题)(1).doc_第2页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通史滚动检测(含14最新题)(1).doc_第3页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通史滚动检测(含14最新题)(1).doc_第4页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通史滚动检测(含14最新题)(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史滚动检测(四)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为此,他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的任务是()a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没收垄断资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选举产生苏维埃政府,行使人民民主权利2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3“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地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报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材料说明()a个人崇拜愈演愈烈b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效c赫鲁晓夫的功绩高于斯大林d人们对赫鲁晓夫改革由衷赞美4奥巴马上台伊始就表示要步罗斯福“新政”的后尘,来一个“新新政”。由此可知奥巴马推行的“新新政”的主要特点是()a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c国家干预经济 d减少对经济的干预5(2014洪泽模拟)赫鲁晓夫在黑海海滨度假时突然意识到,在黑海另一边的土耳其境内,部署着美国的导弹。他遂对手下说:“我要放个刺猬到美国人的裤子里。”此后赫鲁晓夫()a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对抗美国b联合中国与美争霸c开展了以农业为核心的改革d在古巴部署了导弹6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得多,它必将作为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入史册。“它”是指()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马歇尔计划71961年,在南斯拉夫的倡议下,召开了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下列内容属于这次会议决议的是()a“立即、无条件地承认完全独立权利”b“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d“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并未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全”8右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是()a摆脱苏联的经济制裁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9(2014淮安模拟)在2008年11月关于金融危机的国际峰会召开之前,罗伯特佐利克表示,金融危机的扩散效应,可能会沉重打击较贫穷和中等收入的国家。对此,下面漫画应是“#将在未来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 000亿美元新援助”。其中“#”代指()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10(2014邗江模拟)凤凰卫视评论员邱震海曾发表评论指出,从抽象的范畴而言,消灭潜在敌人的最好办法不是传统的对抗,而是双方联合起来做一些事情,就像非洲谚语所说的那样:“给他一座塔,他就能成为你的兄弟。”符合以上评论的国际组织是()11下表所列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全球化发展的两种观点,能分别支持这两种观点的典型史实是()类别极端全球主义者怀疑论者观点全球化是人类活动框架的重组,是民族国家的终结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明的冲突、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仍然存在a.联合国的建立/美苏“冷战”b欧盟的成立和发展/巴以冲突c跨国集团的出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中国加入wto/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2早在1962年时,美国的卡逊(r.carson)出版了静寂的春天(scient spring)一书,书中有标题“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叫了”“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b耸人听闻杞人忧天c靠科技人类能克服它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4郴州一模)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材料二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日本史材料五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奥巴马东京演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发展变化的特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2分)(2)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根据美日关系发展的轨迹谈谈你的认识。(2分)14(2014常州调研)阅下列材料: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决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主体。因此,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其表现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支配下,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是现实,而且还有加剧的趋势。周敏凯多极化格局与中国外交的理论思考材料二国际秩序的相对稳定需要有霸权国家的维护,但是要维护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秩序,霸权国家必须能够提供相应的国际公共产品(诸如在联合国与维和部队承担最大份额的经费、开放自己的市场等),允许其它国家“白搭乘车”。这一现象的结果是“白搭乘车”国家迅速发展并接近霸权国力量,霸权国则因“经济剩余”逐渐减少,必然出现衰退现象,于是新的挑战国便会向现存霸权国挑战,以改变现存国际秩序。因此,霸权国与挑战国的地位在不断变化着,国际秩序稳定也是相对的,它需要霸权国维护,但不会只是一个不变的霸权国。美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材料三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为三个部分。世界以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军事划线。冷战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全球政治已变成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4分)(2)据材料二,概括吉尔平的观点。(4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为哪三个部分”?(4分)(4)据上述材料,指出三个观点讨论的共同问题。它们的角度有何不同?这种讨论有何意义?(8分)答 案1选b列宁在四月提纲里提出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采取和平方式夺取政权的任务,因此a项错误,选择b项。c、d两项都是十月革命胜利后采取的措施,排除。2选b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的三个实验,分别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故选b项。3选a从材料中的“溢美”以及赫鲁晓夫照片的刊登频率远远超过斯大林可知,个人崇拜现象愈演愈烈,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4选c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奥巴马上台要步罗斯福“新政”的后尘,说明奥巴马的“新新政”的特点也是国家干预经济。5选d根据题意分析,材料所述的核心内容是美苏两国的直接对抗。“要放个刺猬到美国人的裤子里”说明赫鲁晓夫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即1962年在古巴部署了导弹。6选d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由关键信息“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得多”“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可知,美国采取了较为缓和的方式和对世界发展有利的措施。综合各选项,d项最符合,它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7选d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历史概念的能力,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故d项正确。8选b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抵制苏联的威胁是西欧一体化的重要原因,a、d两项说法错误;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c项说法与题干不符。9选a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 000亿美元新援助”的做法符合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国际贸易均衡增长的宗旨。10选d“消灭潜在敌人的最好办法不是传统的对抗,而是双方联合起来做一些事情”,这说明该组织的建立结束了各成员国之间的敌对关系,走向了共同发展的道路,这与欧洲一体化的史实最为相符。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源于舒曼计划,目的就是通过法德经济联合,缓解法德世仇,消除战争隐患。故选d项。11选b根据材料可知,极端全球主义者认为全球化导致传统意义的民族国家消失,欧盟发展超越了民族国家主权,可视为全球化在欧洲的发展;怀疑论者认为民族及宗教纠纷等问题不利于全球化,巴以冲突便是典型,故选b项。12选a科技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水平质量提高,但是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由此可知,科技是一把双刃剑。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并结合美日关系来分析;原因从战后美国利益需求以及日本实力变化来思考。第(2)问从经济上贸易伙伴,相互依赖性;政治上相互支持与帮助的角度思考。第(3)问从美日关系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妥协与斗争,而妥协与斗争又是与综合国力、国家利益相关。答案:(1)变化特征:由二战后美国控制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扶植日本;再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政治上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二战后初期美国控制日本的原因:日本战败,美国独占日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扶植日本原因: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争夺世界霸权和“冷战”的需要。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竞争的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2)原因:经济上,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存在着相互依赖性;政治上,美国在处理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依然需要日本的支持与帮助。(3)认识:双方关系发展中妥协与斗争并存;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言之有理即可)14解析:第(1)问,抓住题中“战后”,结合具体史实说明日本、西欧、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有霸权国家的维护”“霸权国与挑战国的地位在不断变化着”“国际秩序稳定是相对的”等信息归纳。第(3)问,“冷战时期”的世界分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第(4)问,三则材料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