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人文地理 第二十二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 湘教版(1).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人文地理 第二十二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 湘教版(1).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人文地理 第二十二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 湘教版(1).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人文地理 第二十二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作业 湘教版(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二)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2014兰州模拟)下图为中国某市城区1980年和2007年日均车流量(部分路口)及趋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最有可能位于该市市中心的路口是()abc d2比较该市两个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趋势,判断该市主要扩展方向是()a向西、向北 b向东、向南c向东、向北 d向西、向南解析:第1题,路口的日均车流量最大,其最可能为市中心的路口。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知,日均车流量向东、向北在递增,可知该市向这两个方向扩展。答案:1.c2.c(2014淄博检测)出行期望线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宽度表示出行期望量的大小,圆圈的相对大小表示区域内出行产生的吸引能力。读下面两幅图,完成34题。3出行期望量的变化规律是()a与聚落之间的距离没有相关性b与聚落的规模呈负相关c与聚落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d与聚落的规模呈正相关4下列关于道路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线道路侧重于汇集地方交通,集散道路侧重于快速,联络道路侧重于可达性b干线道路侧重于快速,集散道路侧重于可达性,联络道路侧重于汇集地方交通c干线道路侧重于可达性,集散道路侧重于汇集地方交通,联络道路侧重于快速d干线道路侧重于快速,集散道路侧重于汇集地方交通,联络道路侧重于可达性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聚落规模越大,其出行期望量越大,其相连的道路等级越高,因此,出行期望量与聚落规模呈正相关,排除b;从距离来看,聚落之间距离越近,往来越方便,居民出行的期望量可能越大,因此排除a、c。第4题,一般而言,大城市之间的道路等级高,属于国道,强调快速直达,而中、小城市之间的道路等级较低,属于地方性道路,可以尽量多经过居民点、港口、码头等,起集散作用;乡村之间的联络道路,则起连接通达作用。本题根据道路名称的字面涵义亦可作出判断。答案:3.d4.d下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分布示意图,该地区北部高、南部低。读图,回答5题。5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是()a河谷 b盆地c陡坡 d平原解析:由图可知,m处公路呈密集的“之”字形,说明该处地势较陡。答案:c(北京朝阳区期末)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读图,完成67题。6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三角”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7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是()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b东西扩展铁路线c向南扩展京杭运河d向东扩展绕城公路解析:第6题,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形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7题,由图可知,该城市东西扩展是受宁启铁路影响,南北扩展是受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高速公路影响。答案:6.d7.b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89题。8图中a、b两曲线()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9解决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行放射式道路网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解析:第8题,从图中a曲线可以看出8时左右车速慢,说明此时道路拥挤,应该是上班高峰期;从b曲线可知18时左右车速慢,说明此时属于下班高峰期。流量是单位时间通过的车辆,车速小,但车多,流量不一定最大,也不一定小。第9题,从材料中可知,该大城市市区与郊区间的交通运输十分紧张,高峰时车速极低,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最佳措施。答案:8.b9.c(2014广州高三调研)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铁路枢纽,并建成了“8小时重庆”的高速公路网(指的是从离重庆主城区最远或较远地方的县城出发,实现8小时之内到达重庆主城区的外环高速公路)。读图,回答1011题。10三组人从重庆站出发,乘火车分别前往北京、贵阳、长沙三地,如果走捷径,各组的选择应是()a北京、贵阳、长沙b北京、贵阳、长沙c北京、贵阳、长沙d北京、贵阳、长沙11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由“3条环线”“10条放射线”“3条联线”组成。下列对这种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3条环线”的主要作用是加强重庆市与周边各省的公路运输联系b“10条放射线”的主要作用是减轻重庆主城中心区的公路交通压力c“8小时重庆”公路交通主要是由“10条放射线”高速公路来实现的d“环线放射线”交通布局模式是山区城市最理想的交通布局形式解析:由题意可知应选择最近的路程,要从重庆出发去不同的目的地那么就要沿着不同的铁路方向。“8小时重庆”公路交通主要是由“10条放射线”高速公路来实现的。答案:10.b11.c读下列两幅图,回答12题。12图示中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市场 b行人、营业面积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人口密度、交通解析:行人数量的多少,代表市场,图甲可以看出市场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图乙表示道路交叉口和公交站点与零售商业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对商业活动的影响。答案:a二、综合题13(2013宜宾统考)2013年5月30日,中缅油气管道将全线贯通。届时,海上进口原油和缅甸天然气资源将通过该管道输送至国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管道运输方式的优点。(2)说出中缅油气管道铺设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3)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对保障我国能源消费的意义。(4)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将促进云南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大型石化基地,分析石化基地的建设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说出管道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点,第(2)题,结合地形及地质灾害分析。第(3)题,主要从能源安全,节省运费角度去考虑。第(4)题,从经济效益、就业、税收增加几个角度去思考。答案:(1)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2)穿越众多高山、峡谷、河流;途经地区地震多发,多滑坡、泥石流,地质地形条件复杂。(3)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的多元化、多渠道,保障能源安全;缩短从波斯湾进口石油的运输距离,节省运费;减少石油运输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4)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加税收,提高居民收入。14根据所给图文材料,判断(1)(3)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布局简图,其中abcd为城市中的四地,有人据图作了如下判断和规划,你认为正确与否,并阐明理由。(1)该城市的最大商业中心位于a地。(2)该市规划建设一个专业化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有人认为最佳位置应该在d处。(3)就目前该城市的交通而言,铁路布局最不合理。解析:第(1)题,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通达度好,人口流动性大,适宜布局商业中心。第(2)题,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大,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